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整理版】.doc_第1页
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整理版】.doc_第2页
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整理版】.doc_第3页
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整理版】.doc_第4页
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整理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仲景经方泻心汤辨证治疗便血心得【前言概述】便血是中医肛肠痔漏疾病的主要症状。如果说内、难、木草等经典确立了中 医学理论体系的话,那么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是开创了中医各类疾病临 床辨证论治的先河,被奉为中医千古之圭臬,至今仍卓著地指导着当代中医药的 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在肛肠痔漏的临床治疗方面,伤寒杂病论更是业界始 尊。书中首创肛门栓剂和灌肠术:仲景发明的蜜煎导方“以食蜜炼后捻作梃,令 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内谷道中-”就是治疗便秘良好的肛门栓剂;乂用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灌谷道中以通便,创立了灌肠术。尤其突出的是,伤寒杂病 论还对肠痈、蛔厥、便秘(脾约)、下痢、便脓血、便血、痔等多种大肠肛门 疾病确立了辨证施治、立法用药的原则,至今都在指导着中医肛肠临床。仲景金匱要略中与治疗便血有关之经方约有十种,笔者将一一阐述。泻 心汤为金匱要略4京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之一,经文 主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此外,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7 中亦有相关条文。笔者以泻心汤辩证治疗便血,亦颇有心得。【方证原文】泻心汤方证出自金匮要略惊悸吐鈕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I六, 涉其原文如下:“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 必吐血。5”“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7”“、ru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去, 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8”“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粟而振。9”“病人胸满,唇瘘舌青,U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10”“病者如热状,烦满,U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 下之。11”“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7”“泻心汤,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顿服之”此外,金匱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亦有相关条文,涉其原文从略。 【经典方解】1. 本经逢原(清.张璐1695): “黄连性寒味苦,气薄味厚,降多升少,入 手少阴、厥阴。苦入心,寒胜热,黄连大黄之苦寒,以导心下之实热,去心窍恶 血。仲景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泻心者,其实泻脾,实则泻其子也。”2. 金匱要略方论本义(清.魏荔彤1720): “主之以泻心汤,纯用苦寒以泻 实热之邪,火邪得消,而气自足,少火又能生气矣。此乃治邪盛,而正分阴阳俱 未甚虚者,方可服也。盖火邪大盛,则用寒以泻之,非用寒以凝之也。斟酌调济 之间,S庸夫俗子所能揣摹乎?然于何辨之?亦于脉证辨之。其人脉必洪数,而 沉取必不手按之欲绝,苏证必烦滴,口干燥而渴,又必脉证相符,而后可恣用苦 寒也。学者需慎审焉,毋辨证不真,而归罪仲景可矣。”3. 金匱要略心典(清.尤在泾1729): “心气不足者,心中之阴气不足也, 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芩泻其心之热而血自 宁。4. 医学举要(清.徐玉台1792): “心为神明之主,经云:损其心者调其营 卫,而营卫不调亦分阴阳-。仲景泻心诸汤,虽曰泻心,实则泻胃,泻其子也。 其腹为小肠,位居于下,通腹之法,又不可不讲也。”【验案举例】1. 患者胡某,男,年53岁,机关干部,于2013年4月16日来诊。主诉酒后致便血三天。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U服降压药中奋阿司匹林,己连续服 用六年余。三日前朋友聚会过量饮洒,当晚回家先见呕吐,呕吐物中夹有血丝, 后即便血,血色鲜红,喷射而出,不与便杂,便后血止。患者自知因酒而起,思 量洒过则安故未引起注意。但第二日第三日均见便血不止,遂恐慌今tl急来求诊。 诉大便干结,便吋肛u撕裂样疼痛,平素口苦纳呆,0眩头晕耳鸣,心悸动,易 烦躁,腹胀痞满,小便黄浊,查舌红苔黄燥少津,舌下青筋突起。肛检:扒开肛 U可见6点位肛缘内侧楔形裂UI,食指进入肛管受挤,于截石位6点肛缘可触及 通往齿线部之硬条索状物,触楔形裂U疼痛明显。于齿线部3、7点位各可触及 肿物突起,边界清晰,触其质硬,触痛明显。肛镜视野中可见齿线部3、7点位 肿物突起,豌豆大小,各肿物表面潮红、饱满,粘膜下血管纹理清晰,各肿物表 面未见明显出血点。余肛管直肠部未见异常。急查血常规冋报HGB:151g/L。初 步诊断为:混合痔肛裂。病情分析:患者饮酒过量,湿热阻滞胃府,滞而 不化,心下痞满,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肝气横逆犯脾,致纳呆腹胀痞满;湿 热下注,蕴结肠道,灼伤肠津,迫血妄行,故见便干便血,肛口干裂。患者不愿 手术治疗混合痔、肛裂,要求中药保守治疗。综合诸症患者辨证为:脾胃湿热, 肠燥出血。仲景经方泻心汤有泻心除满,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之用,当以化才用 之,开方如下:酒军10(后下)g,黄芩15g,黄连15g,牡丹皮18g,赤芍15g, 生地黄12g,玄参12g,紫草12g,青黛12g,莲藕18g。ft术12g,茯苓12g,六曲 12g,砂仁12g,陈皮15g。以上诸药水煎服,先服三剂。煎服法:诸药文火先煎10 分钟后再下洒军,续煎5分钟后取汁温服。日煎一剂,稍许进食后一次服下。四天后患者复诊诉:上方服第一剂后腹即不胀,不欲恶呕,有食欲,当曰大 便吋肛门仍觉裂痛,但未见便血;第二剂服后觉胃腹清爽,矢气频作,便软,大 便通畅,裂痛消失,仍未见便血;第三剂服下后今日晨起大便一次,黄软便,未 见便血,肛口无裂痛。现患者初诊诸症均见缓解,仅头晕耳鸣稍作,偶有心悸。 查其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知其胃气己复,湿热未净,再给原方去洒军两剂U服, 煎服法同前。患者服完后三诊,诉初诊诸症全消,精神良好,面见红润,纳寐均 可,二便通畅,再无便血肛口无裂痛。遂给木香顺气丸善后,患者再未来诊,多日后追问病情,患者诉便血及肛门裂痛再未复发。2. 患者田某,女,年34岁,教师,2014年8月16日来诊。主诉肛门裂痛 伴便血一周。患者平素人便干结,偶冇便吋肛门裂痛,患者自食蜂蜜及香蕉调理。 一周前自诉因着急上火而致大便干结加剧,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先是手纸拭血, 后为肛U滴血,连日症状不解,今日求诊。诉大便干结,便吋肛口撕裂样疼痛, 平素喜食辛辣,急躁易怒,咽痛口干,小便黄浊,査舌红苔薄黄。肛检:扒开肛 U可见6点位肛缘内侧楔形裂UI,食指进入肛管受挤,于截石位6点肛缘可触及 通往齿线部之硬条索状物,触楔形裂U疼痛明显。于齿线部3、7、11点位各可 触及肿物突起,边界清晰,质可,不显。肛镜视野中可见齿线部3、7、11点位 肿物突起,豌豆大小,各肿物表面淡红,粘膜下血管纹理清晰,各肿物表面未见 明显出血点。余肛管直肠部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混合痔肛裂。病情分 析: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肝火旺盛,加之喜食辛辣,使肝气横逆,冲犯脾胃,脾 湿不化,胃府阻滞,郁而化热,肝火郁热上犯致咽痛口干,急躁易怒,舌红苔薄 黄;肝火脾湿下注,熏蒸肠府,灼伤肠津,迫血妄行,故见便干便血,肛口干裂 疼痛,小便黄浊。患者要求中药保守治疗。综合患者辨证为:肝火伤津,肠燥出 血。仲景经方泻心汤有泻心除热,凉血止血之用,当加以化滋阴增液之品化裁治 疗,7T方如下:洒军9g (后下),黄芩12g,黄连12g,山茱萸18g,白芍15g, 生地黄12g,玄参12g,泽泻15g,金银花12g,葛根12g。茯苓12g,牡丹皮12g, 炙甘草6g。以上诸药水煎服,先服三剂。煎服法:诸药文火先煎10分钟后再下 洒军,续煎5分钟后取汁温服。日煎一剂,饭后半小吋一次服下。四天后患者复诊诉:上方服第一剂后当日大便变软,便吋肛门裂痛缓解,未 见便血,小便黄浊改观,有食欲;第二剂服后觉咽痛稍缓,胃腹清爽,便软,肛 门裂痛消失,仍未见便血;第三剂服下后至复诊时未解大便,复诊吋患者诉初诊 诸症均见缓解,仅咽痛口燥稍作。查其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知其胃气已复,余 热未浄,津伤仍亏,再给原方去洒军、茯苓两剂口服,煎服法同前。患者服完后 三诊,诉除老病咽喉疼痛稍作外余初诊诸症全消,精神良好,面见红润,纳寐均 好,二便通畅,再无便血肛口无裂痛。遂给清嗓利咽丸善后,三月后追问患者病情,患者诉便血及肛门裂痛再未复发。【笔者心得】仲景经方泻心汤之大黄、黄连、黄芩均是苦寒重品,清热导滞泻郁力量 甚强。而肛肠痔瘘疾患多为胃肠湿热所致,辨证调治不能缺少清热除湿、泻郁导 滞之品,且当需重用。故以泻心汤为中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