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1汽车总体构造及发动机总论 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正确描述汽车的类型 基本组成2 能正确描述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作用和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定义 3 能简单叙述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4 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 第一节汽车整体认识 3 1 1现代汽车类型1 2汽车的总体构造1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1 4汽车的行驶原理 4 一 现代汽车类型轿车 客车 货车 牵引车 汽车列车 特种车 工矿自卸车 农用汽车 越野汽车等 5 轿车的分类 1 按排量分类 6 轿车的分类 2 按发动机布置形式 7 客车的分类 1 按长度分类 类型车辆长度 m 微型 3 5轻型3 5 7中型7 10大型10 12超大型 12 铰接式 10 12 双层 8 客车的分类 2 按车身型式分类 9 货车的分类 1 按驾驶室总成结构型式分类 10 货车的分类 2 按货箱型式分类 11 货车的分类 3 按汽车质量分类 类型总质量 t 微型 1 8轻型1 8 6中型1 6 2 5重型 14 12 二 汽车的总体构造1 发动机2 底盘3 车身4 电气设备 13 三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 整车整备质量 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 完整的发动机 底盘 车身 全部电器设备和车辆正常行驶所需要地辅助设备质量 2 最大总质量 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 14 4 车长 垂直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 后最外短突出部位的两垂面间的距离 5 车宽 平行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并分别抵靠车辆两侧固定突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 6 车高 车辆支撑面与车辆最高突出部位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 15 7 轴距 汽车直线行驶位置时 同侧相邻两轴的车轮落地中心点到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间的距离 8 轮距 在支撑面上 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的距离 9 前悬 在直线行驶时 汽车前端刚性固件的最前点到通过两前轮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 10 后悬 汽车后段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件的距离 11 最小离地间隙 满载时 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16 四 汽车的行驶原理 行驶时总阻力与驱动力的关系 17 第二节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8 一 汽车发动机类型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转子式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19 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直列式发动机V形发动机和对置式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现代汽车采用 四冲程 多缸 水冷式 20 21 22 23 二 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周期性地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经过进气 压缩 作功 排气 每进行一次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曲轴旋转两周 活塞往复运动四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周 活塞往复运动二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24 单缸发动机基本结构 1 机油泵 2 曲轴正时齿轮 3 凸轮轴正时齿轮 4 凸轮轴 6 排气歧管 7 进气歧管 8 进气门 9 排气门 10 化油器 11 火花塞 12 气缸盖 14 气缸 15 活塞 18 活塞销 21 飞轮 22 曲轴 24 油底壳 25 发动机基本术语 1 上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一般指活塞上行到最高位置 一般用英文缩写词TDC表示 26 2 下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一般指活塞下行到最低位置 一般用英文缩写词BDC表示 27 3 活塞行程 s 上 下止点间的距离 mm 28 4 曲柄半径 R 与连杆下端 即连杆大头 相连的曲柄销中心到曲轴回转中心的距离 mm 显然 s 2R 曲轴每转一周 活塞移动两个行程 29 5 气缸工作容积 Vh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 L Vh D2s 4 106 L 式中 D 气缸直径 mm 30 6 燃烧室容积 Vc 活塞在上止点时 活塞上方的空间叫燃烧室 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 L 31 7 发动机排量 VL 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L 设发动机的气缸数为i 则VL Vhi 32 8 气缸总容积 Va 活塞在下止点时 活塞上方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 L 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即Va Vh Vc 33 9 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即 Va Vc 1 Vh Vc 它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压缩比越大 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 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7 10 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 22 34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进气门打开 排气门关闭 活塞上腔容积增大 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 经过滤清的空气与汽油形成混合气 经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 进气门关闭 停止进气 进气行程结束 35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2 压缩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 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进 排气门均关闭 活塞上腔容积不断减小 混合气被压缩 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 压缩行程结束 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 混合气进一步混合 形成可燃混合气 此时 气缸内压力为600 1500kPa 温度600 800K 远高于汽油的点燃温度 因而很容易点燃 36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3 作功行程 压缩行程末 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并迅速着火燃烧 气体产生高温 高压 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再通过连杆驱动曲轴旋转向外输出作功 37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4 排气行程 在作功行程终了时 排气门被打开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废气在自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下 自排气门排出气缸 至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 排气门关闭 排气行程结束 38 39 小结 1 发动机自行运转之前需要外力完成进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通常用人力 电动机等带动发动机曲轴和运转 2 在四个冲程中只有作功冲程是活塞带动曲轴转动 其他三个冲程都是曲轴带动活塞运动 3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 进气门 排气门各开启一次 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720 2圈 活塞上 下运动四次 4个行程 4 发动机着火的基本条件是 油 有油 混合气浓度合适 电 能产生足够的火花 点燃可燃混合气 气 气缸有足够压力 点火正时 压缩冲程上止点前点火 配气正时 定时将进 排气门开关 40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41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 气缸内活塞上腔容积逐渐增大 形成真空度 在真空吸力作用下 新鲜空气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进气门开启 排气门关闭 气缸内活塞上腔容积逐渐减小 空气被压缩 压力 温度升高 作功行程压缩行程末 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喷入气缸内的高压空气中 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柴油自行着火燃烧 气缸内压力 温度急剧升高 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带动曲轴旋转作功 排气行程在作功终了时 排气门被打开 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 废气在自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下 自排气门排出气缸 42 第二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43 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等 44 EQ6100 1发动机剖面图 45 第三节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编号规则 46 一 主要性能指标 包括动力性指标 有效转矩 有效功率及升功率 和经济性指标 有效燃油消耗率 1 有效转矩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用Me表示 单位为N m 47 2 有效功率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 用Pe表示 单位为kW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有效转矩Me和曲轴转速n可用测功器和转速计测定 然后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发动机有效功率 48 3 升功率在标定工况 标定功率 标定转速 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用PL表示 单位是kW L 49 4 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在lh内持续发出lkW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 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 也称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