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镇沅四中 郭少东一、试卷整体概况(一)试卷结构 全卷共四个板块:“积累与运用”(18分),“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分),“阅读”(36分),“作文”(40分)。整张试卷考查的重点不变,基本上体现七年级的设题层次与难易梯度。(二)试题主要特点第一、注重课内所学与课外运用的衔接。比如 “文言文阅读”甲文为课内,衔接乙文为课外。第10小题所涉及的课外“方”字,课内的课文童趣中出现过。第二、注重学生学情与问题设计的统一。如“现代文阅读(一)”叶子的风姿应该设计说明文文体,但出卷者能充分考虑到初一学生擅长写人叙事,从而没有设计说明文。第三、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如第7小题“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第一小题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歌词设题,是在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同生活实践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引导学生体悟生活处处皆语文,从生活中学语文。第四、题目设计灵活。如第7小题“走进名著”的第二小题,说出“喜欢作家与作品的理由”。第五、与刚结束的2013年语文中考卷近似,还欠神似;中考卷只考查课内文言文。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满分值100分,根据阅卷情况,现将答题情况分析如下:(一)“积累与运用”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共6道小题,分值为18分。第1小题,考查学生拼音辨析。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错误集中表现为:“论语”、“玷污”、“骊歌”、“随声附和”、“迸溅”的读音吃不准。第2小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典型错误有:有错误的B选项故意把“妇孺皆知”写错为“妇儒皆知”竟然辨析不出来。第3小题,考查学生成语的使用。最大的错误是学生对“不耻下问”使用对象和“寻欢作乐”的感情色彩掌握不到位。第4小题,语病辨析。此题准确率较高。第5小题为文学常识辨析。是此次考试辨析最好的一题。第6小题为“默写古诗词名句”。 名句默写不再是纯粹的机械记忆,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就答题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背诵、默写,并且字迹端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书写错误,如将“此夜曲中闻折柳”写成“此月”,将“朔”写成“说”,将“幽”误写成“忧”等;其次是漏字现象,;再者是字迹模糊,写连体字;还有粗心,将答案写错位置;最后是没有理解题意。【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教学,注重重点及常用字词的积累与准确运用,在平时注重学生书写正确、规范、认真的抄写训练。要注意病句修改的训练,可结合文本教学训练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2.名著教学,还应重在学生的阅读体验,真正去阅读名著。在教学中应应该设计读书活动课,指导学生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名著读到心里去,而不仅是简单的背诵记忆,否则考查形式一变,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答题则无从下手。(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分析第一题,“西游记”的“游”写错字;歌词中的“我”、“你”分不清楚。第二题,完成较好。【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一方面是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包括概括能力、信息筛选提炼能力、语言组合能力等,另一方面还是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性学习教学不能纸上谈兵,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都停留在纸上谈兵,所以建议今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到实践中去学习,到实践中去运用,因为语文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语文。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明确题目的要求,避免因审题不清冤枉失分,特别是在平时练习中要培养学生看清题目,根据题目要求解答问题的意识及能力。(三)古诗赏析此题完成特好。(四)“文言文阅读”情况分析 本大题分两大板块,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甲文孙权劝学,二是课外文言文阅读乙文陈善的扪虱新话节选,共四个题,分值为10分。1、好的方面及原因分析 加点词解释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对课文注解基础把握好;译句得分较好,通句易译。2、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第10小题,“及”翻译成“及时”的不在少数,还有多数学生“遂”、“方”的解释空着不填;第11小题句子翻译时“卿”“掌事”“惟”“则”“益”等字词没有落实到位;第12小题,许多学生没有全面把握全文,抄原文过于笼统,没有细化;第13题不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往往答非所问。【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高度重视课内文言文知识(包括重点字词翻译,特殊文言现象,特殊句式等)的积累,只有对课内文言文阅读充分理解,才会产生触类旁通的灵感,以课内带动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加强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对常见虚词的意思、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对重点实词强化记忆,经常将所学的重点字词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整理、积累。3.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首先是注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读出节奏,读出意思,读出味道;其次是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语境来解题;另外还要提醒学生关注文题、注释等可利用的信息,要认真审题。(五)“现代文阅读”情况分析现代文阅读,共两个语段,分值为23分。1.现代文阅读(一) 现代文阅读第一个语段是课外现代文叶子的风姿,三个小题分别考察了学生的信息提炼与概括能力、拓展发散的评价能力。难易适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考察的要求。(1)好的方面及原因分析 首先,答题要点突出且语言简洁。如第14小题、第16小题。尤其是第14题,不少学生能以很好压缩原文原句的简洁方式来作答。其次,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如第15小题,学生的回答最为准确,如同参考答案。这当然得益于教师平时的悉心指导以及学生平时学得扎实和对该题审题的仔细。(2)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其一,少部分学生审题不准确,概括能力不强。如第14小题,不少学生照搬了选文一些答非所问的句子。 其二,思考不全面,答题欠规范。如第16小题,拓展发散不依据原文来言之成理,不看分分点规范作答。 2、现代文阅读(二) 本次课外现代文阅读是一篇小说,内容积极向上,语言质朴含蓄,能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思考人生。设计的四个小题,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1)好的方面及原因分析 第18题得分较高,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得满分。原因是学生能根据题目在原文“顺藤摸瓜”,快速有效地在文章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概括。 第19题的回答,学生的回答情况也不错。大部分同学能够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来答题。 第20题的回答开放性比较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来谈感悟与收获,所以得分也较高。(2)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第17题的得分率在这四个题目中最低。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回答不全面。90%以上的学生只从结构方面去乱答作用,而疏忽了从文章内容方面去理解。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未重点对学生回答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的指导和引导学生总结此类题的答题规律。二是审题不清。部分学生答题时从意思或内涵回答,明显是答非所问。【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培养阅读习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不注重整体,不善于结合语境,不能抓住关键词句。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容易犯脱离或割裂文本来答题的毛病。从阅读的规律来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到细读品味具体字、词、句,再回归到整体反观文本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走到文本中去,又能从文本中走出来。 2.注重课内外迁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能将阅读教学与做阅读题分割开。如在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等课文时,大部分教师都会问到题目的含义。在对课文题目含义的理解时,就应指导学生从内容和主题两方面去回答,或者从表层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去回答。这样的训练以后,学生在自己遇到同类的阅读题时就会有思考的路径。如果在课内阅读时能适当地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与迁移,对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定有帮助。另外,还有必要加强阅读题的审题指导和训练,要让学生明白,语段阅读的回答不能偏离选文,必须立足选文筛选概括,千万不可把语段阅读混同为全文阅读。 3.加强阅读积累。从这次课外阅读的做题情况来看,尽管学生部分题目的回答情况较好,但其中一些题,学生的回答就有点偏离。建议教师多开设阅读赏析课,带领学生走向阅读的纵深。扩大阅读量,培养语感,提升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记忆型”向“分析型”转变,真正做到“活学”语文。(四)“作文”情况分析 第21题“作文”,题目是以“成长的歌谣”为题,分值为40分。 命题者意在引领学生去关注、留意身边的人与事,去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真实、细微的感受。故学生可以选择的写作素材很多,构思立意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1)好的方面及原因分析第一,内容广泛。 第二,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题目,进行合理的选材,叙述流畅,语言及标点规范。这说明,初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基本达到文丛字顺的要求。第三,部分文章立意较好,有自己的思考。第四,部分学生能够选取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展现事件,表达中心。第五,少量作文能够选取典型“物象”贯穿全文,结构颇巧。第六,少量作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腻,能够在作文中用到几种修辞手法,能够使用景物描写及人物描写的几种手法来展开细节描写。可惜这样的文章,颇为罕见。第七,绝大多数同学书写态度端正,书写规范、美观;在失误修改过程中非仔细、规范;卷面整洁。(2)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第一,立意偏失。 第二,标题与内容不符。部分学生不能紧扣题目写作,写到中途,临时改换中心内容,导致文不对题。这部分学生下笔之前缺乏整体构思。 第三,主题集中,选材雷同现象严重。在本次写作中大部分学生将表达的中心定位在歌颂成长上。大部分学生选材缺乏新意,题材老套。不仅在内容上显得陈旧无味,还让阅卷老师觉得,编造痕迹浓重,无病呻吟。 第四,缺少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此类作文,在行文上平铺直叙,泛泛而谈,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是硬伤。还出现少数考生套用中考满分作文的情况,当然最令人费解的是,不少考生直接将本张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材料抄入考场作文中。此种现象,均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第五,有部分同学书写较随意,串格、涂改现象较普遍,以至整张试卷卷面不够整洁;在修改时也不大规范,“浓涂浓抹”现象较严重,以至破坏了整张试卷的整洁度。【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开拓写作源泉:从生活与阅读中汲取养料。一方面要利用周记、随笔等习作形式,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素材。可以用片段作文的方式记录每周生活中有意思的点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可以利用读书札记的形式,督促学生课余时间接触各类文学作品。既可以是经典的,也可以是流行的。阅读的过程是潜移默化地学习写作的过程。 2.上好必要的写作指导课和作文讲评课。无论是审题还是立意、选材、构思、行文,都应该成为一个系统的写作知识进行必要的传授。尽管这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但我们仍然不能“无为而治”。指导总比放任好。尤其是作文讲评课,必须成为常态课,让学生从榜样的力量中得到启迪。 3.注重写作思维培养。学生的作文立意总是停留在浅层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装设计合同范本5篇
- 瑞丽风情课件
- 阜阳改造工程方案公示(3篇)
- 理想立志课件
- 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在农田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000吨水牛奶制品生产线扩建项目(非辐射类)环境影响报告表
- 安全教育规程培训心得课件
-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实践
- 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 狐狸分奶酪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他们创造了数学:50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 财务管理-企业筹资方式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GB/T 957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