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oc_第1页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oc_第2页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oc_第3页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oc_第4页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 教师幸福感调查研究执笔毛珍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教书,育人有时候更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职业学校中,这种育人的作用更突出。 这样的高要求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本调查发现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较低,尤其是男教师的总体幸福感低于女教师,且在各个因子的比较中没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幸福感教师幸福感面对学生,尤其是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时,经常会有老师发出各种各样的感慨,总体感觉就是对学生不满意,但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因此对于这样一份教书育人的工作产生着害怕上课,厌烦学生的情绪,在工作中难以找到成就感。 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需要,在满足这一需要的过程中,个人才能极大的发挥出优质的才能和较高的自信,而这一满足的过程往往是在工作中完成。 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的话,那对于工作的幸福感很难产生。 教师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面对的是个性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学生,因此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但众多的调查结果和发生在教师身上的一些事故显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四条标准中其中一条是“具有幸福感”。 Greenspoon,P.J.和Saklofske,D.H. (xx)认为,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两个指标,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研究也表明,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一定关系,除极端的心理疾病患者以外,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强弱。 因此是否具有幸福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有极大的关系,而这往往就是影响工作的关键因素。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应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学参数。 本调查以集团内的不同性质学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来调查学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水平的高低。 希望能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用的依据,从而更好的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本校76名教师,其中男教师37名,女教师39名。 具体分布如下人数(N)中专八中总人数男32537女261339总计 5818762、测量工具本调查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其中前18项内容)进行问卷测量。 设计的变量为学校、性别、职称。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简称GWB)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 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测试样本包括79名男性和119名女性,他们均为大学心理系一年级的学生。 本量表前18项的平均得分在男性为75分,在女性为71分(标准差分别是15和18分)。 国内段建华 (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362名大学生。 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 研究表明本量表比其他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效能好。 除了评定总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 这6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 3、统计方法本调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 二、统计结果 1、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水平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女教师较男教师好,但是没有显著差异。 表格如下表 1、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男女分数75757171人数21161227比例57%43%31%69%在该问卷中,男性平均分为75,女性平均分为71,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 依据分析,我校女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要高于男教师,超过一半的女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满意,但是满意度不高,而超过一半的男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存在一定的情绪。 2、教师总体幸福感性别差异表 2、教师总体幸福感性别差异男M SD女M SDF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6.94592.159557.07692.005051.942对健康的担心10.86493.1724611.71793.26019.524精力16.67564.1503216.89743.15223.591忧郁或愉快的心境15.29724.3452714.87173.867401.510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7.72971.938628.20512.62758.024松弛和紧张15.08114.0371816.92307.77778.641总分72.59468.7922371.692311.36281.366(注表中“*”表示显著水平在0.05水平上。 )该表表明教师总体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在性别的比较上,男教师的总体平均分远低于常模的平均分(男性平均分为75分),而女教师的总体平均分稍高于常模平均分(女性平均分为71分),。 这符合表格一得出的结论。 其他各个因子在性别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教师总体幸福感职称差异表 3、教师总体幸福感在职称上的差异中一(N=31)M SD中二(N=45)M SDF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6.41942.334877.42221.777244.508*对健康的担心11.93553.0761010.86673.28634.230精力16.25813.7145517.15563.598961.236忧郁或愉快的心境15.19354.3697415.00003.92544.220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8.09682.547617.88892.16608.019松弛和紧张15.09683.4578916.66677.606821.262总分73.00008.3666072.00009.379811.304(注表中“*”表示显著水平在0.05水平上。 )表3表明教师总体幸福感在职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的这个因子上,职称在中一的教师和职称在中二的教师却有显著性差异(F=4.508,P0.05)。 这个结果提示了职称的评定对教师的幸福感也有很大的影响。 4、教师总体幸福感在学校上的差异表 4、教师总体幸福感在学校性质上的差异中专M SD八中M SDF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6.98282.030407.11112.24628.686对健康的担心11.13793.4613111.83332.30728.007精力16.79313.8468916.77783.02063.057忧郁或愉快的心境15.31033.8352314.33334.85071.258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7.93102.300748.11112.42266.004松弛和紧张16.12076.9738315.72223.21404.365总分74.27596.2715773.88897.52165.695(注表中“*”表示显著水平在0.05水平上。 )表4表明教师总体幸福感在学校性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在各个因子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结果分析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的评价,它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 性别压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学校、课堂教学、人际关系以及家庭期待等方方面面,根本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在性别观念上仍然缺乏宽容度。 一般来讲,男性会比女性追求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更大的热情。 所以在同样的岗位上,男性所感受到的压力要比女性大得多。 在承受和缓解压力的环节上,女性的特质决定了女性的忍受力要比男性强,因此在幸福感的体验上男教师与女教师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 教师的职称不仅仅决定着教师的工资水平,而且也是对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认定。 在一个调查研究(高校教师职称、月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分析)中已发现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职称和月收入的升高而增强。 通过数据分析也表明了虽然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在职称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这个因子上,却有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了职称对教师在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这个方面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职称的高低影响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评价,而当自我价值高低的认识与所处环境的认知和价值期望发生矛盾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遭受更多的自我压力,这样对幸福感的体验就会下降。 在学校性质的层面上,虽是处于同一校园的两个不同性质学校,教师的幸福感却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不同性质的学校教师的工作重点会有差异,自然所感受到的压力也会不同。 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来说,女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要比男教师的总体幸福感高,但是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2、从学校这个角度上分析,教师的总体幸福感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3、从职称这个角度上分析,教师的总体幸福感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因子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上差异性显著。 五、建议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幸福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社会和学校重视的问题。 只有心理健康能体验到工作和生活快乐幸福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健康人才。 我认为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根据ABC理论,对于同一事件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该事件的认识。 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关键就是改变观念。 要让教师学会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改变不合理信念,这样可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2、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这些学生还处于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于是这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其实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所以要让教师学会各种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发生的技能。 当事件发生时教师才能将压力水平降低。 3、影响幸福感体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关爱。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非物质性生产,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受到肯定,所以学校要围绕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