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技能--第一站ppt课件_第1页
口腔技能--第一站ppt课件_第2页
口腔技能--第一站ppt课件_第3页
口腔技能--第一站ppt课件_第4页
口腔技能--第一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执业 助理 医师技能辅导 孟琨 口腔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考试流程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口腔操作 缝合包扎切开 刷牙 口腔检查 无菌操作 急救技术 病史病例 辅助检查 剩余口腔操作7 1 吸氧 心肺复苏 第一站 1 无菌操作 1 无菌操作 4分 两项均必考 一 洗手 戴手套 2分 1 洗手 1 2分 1 去饰物 剪指甲 除甲垢 2 湿手后涂肥皂 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每步至少揉搓5次 搓洗总时间至少30秒钟 3 手朝上肘关节朝下 用流动的清水冲净肥皂水 用无菌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六步洗手法1 掌心相对 相互揉搓2 掌心对掌背 沿指缝关节交叉揉搓 双手互换3 掌心对掌心 沿指缝关节交叉揉搓4 一手握拳 在另一掌心揉搓指背关节 双手互换5 一手握另一手拇指在掌心揉搓 双手互换6 五指并拢 指尖在另一掌心揉搓 双手互换 第一站 1 无菌操作 2 戴手套 0 8分 1 用左手拿住翻转部将手套取出 2 先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 然后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 戴上左手手套 3 将双手手套翻折部分翻回 套住手术衣袖口 4 最后用无菌盐水冲洗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戴好手套的手不应接触污染区域 注意 未戴无菌手套的手不能碰到手套外面 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手套内面及袖口皮肤 二 口腔粘膜消毒 2分 选择常用消毒液 口腔粘膜消毒一般采用0 5 碘伏 1 碘酊或0 1 氯已定液 0 8分 作口腔粘膜活组织检查时 不宜采用碘及其他有色药物消毒 可以采用75 酒精 选择药品 消毒方法 方法 1 无菌棉签擦干术区 至少术区外1cm 0 6分 2 蘸消毒剂擦拭 一般创口从中心向外周环绕扩展擦拭 不可遗留空白区 感染创口从周围环绕涂擦到患处 消毒区域应超出手术范围 0 6分 第一站 2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 1 一般检查 探 叩 扪 牙齿松动度 考官指定部位 8分 2 特殊检查 4分 6项中考1项内容 牙髓活力 牙周探诊 咬合关系 颞下关节 下颌下腺检查 CPI探诊 3 职业素质 3分 体现在操作中 考官酌情给 4 调节椅位 2分 5 填表 3分 第一站 2 口腔检查 准备工作 调节椅位 2分 第一步 修剪指甲 穿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 第二步 调节椅位和灯光 医师 取坐位 位于治疗椅右前或右后 背部挺直 头略前倾 两脚自然分开 平放地面 两肘关节贴近腰部 与患者口腔平齐 患者 取仰卧位 头靠在靠枕上 肩与靠背上缘平齐 调整椅子高度 使医生肘部与患者头部平齐 调节角度 使检查上颌牙时 上颌牙列与地面呈45 90 检查下颌牙时 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然后打开灯光 从下向上调整至患者口腔 避免直射眼睛 第三步 为患者铺胸巾 洗手戴手套 一般检查 1 工具 普通探针 三弯用于检查邻面 大弯检查其他面 口镜用来牵拉口角 聚焦光线 映照不能直视的位置 2 探诊方法 采用持笔式握持 无名指置于邻牙上做支点 检查的顺序是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 然后结合视诊按顺序由前到后逐个检查每个牙每个面 动作要轻巧 不可用力探入近髓处或可疑露髓孔 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3 检查内容 探查有无龋坏 龋损部位的范围 深浅 质地以及是否敏感及露髓 充填体的密合程度 有无继发龋及悬突 有无牙本质敏感及部位和敏感程度 有无牙龈炎症及牙结石 一 探诊 2分 分值细化 1 扪诊的工具口内扪诊多用单个示指 应戴指套 动作要轻柔 2 根尖部扪诊方法用食指指腹 从可疑患牙的邻牙唇颊侧或舌侧根尖部开始扪压 慢慢向可疑牙根尖部移动 观察有无根尖的压痛 口腔黏膜牙龈有无肿胀 肿胀范围 有无波动感 牙周袋有无溢脓 牙齿有无异常动度 3 脓肿波动感扪诊已形成根尖区脓肿的 以食指和中指双双轻放在脓肿部位 分别用两指腹交替上下按压 检查是否有波动感 二 扪诊 分值细化 1 工具 用手持金属器械的平头端 不可用一次性器械做叩诊工具 2 方法 垂直向叩诊叩击牙尖或切缘 依据患者反映和叩诊声音清或浊 检查根尖区牙周状况 水平向叩击牙冠唇颊面中部或轴嵴 检查根侧牙周健康状况 3 顺序 以正常邻牙为对照牙 先叩对照牙 再叩击患牙 叩击2 3下 叩诊力量先轻叩 逐渐加力 一般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为适宜的力量 三 叩诊 4 结果记录 叩诊的反应 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 定为 叩痛 一 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叩痛 土 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叩痛 重叩引起轻痛叩痛 轻叩引起剧烈疼痛叩痛 叩痛反应介于 和 之间 分值细化 1 方法 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合面的窝沟 做唇 颊 舌 腭 向 近远中向和上下向摇动 观察晃动的幅度 2 结果记录 按不同的动度记录 松动唇 颊 舌 腭 向松动 或松动幅度小于1mm 松动唇 颊 舌 腭 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或松动幅度在1 2mm之间 松动唇 颊 舌 腭 向松动 近远中向的及垂直方向均有松动 或松动幅度大于2mm 四 牙齿松动度检查 分值细化 特殊检查 1 牙髓活力测试 正常牙髓对20 50 的水不感到疼痛 10 20 冷水及50 60 热水可能引起不适 故以低于10 为冷刺激 冰棒 高于60 为热刺激 烧热的牙胶棒 1 选择器械和对照牙 一般为对侧同名牙 牙胶或冰棒 2 医嘱 告知患者检测的目的和可能的反应及示意方式 隔湿唾液 干燥牙面 热测牙面应湿润 3 顺序 先测对照牙 后侧可疑牙 4 方法 热测使用加热的牙胶棒 将牙胶棒的一端在酒精灯上烤软 但不冒烟燃烧 约65 70 立即置于被测牙的唇 颊 或舌面的中三分之一釉面完整处 避免放置在病损部位或修复体上 数秒到患者有反应 先测对照牙 再测患牙 观察两者的反应对比 冷测用小冰棒 方法同热测 方法 5 温度测试结果的表示及临床意义正常 对照牙与被测牙反应相同 敏感 疼痛 同样程度的冷 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强烈许多的反应 并持续一段时间 迟钝 被测牙对刺激反应比对照牙轻微或迟钝 包括迟缓性痛 即刺激去除后一会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 持续一段时间 无反应 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 方法 分值细化 1 工具 采用牙周探针 尖端为钝头 探针上有刻度 2 握持方式 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 以口内相邻牙的合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形成稳定的支点 也可采用口外支点 探诊时力量要轻 约为20 25g 2 牙周探诊 3 探查方法 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 紧贴牙面 避开牙石 直达袋底 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 邻面检查尽可能贴近接触区 向龈谷方向倾斜探入 从远中开始依次顺序探查 每个牙应检查颊侧近中 中央 远中 舌侧近中 中央 远中6个位点 方法 4 探诊内容为 牙周袋深度 附着水平 探诊出血情况 根面牙石和根分叉病变情况 5 结果记录 每个牙6个位点以毫米记录深度 也可记最深的一个 方法 分值细化 3 咬合关系检查 1 中线描述2 磨牙合关系描述3 前牙合关系描述 方法 被检查者端坐于治疗椅上 调节椅位 使患者咬合平面与地面在0 45 之间 检查和描述 1 正中合位 上下牙列是否有广泛接触 2 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上下牙列中线是否一致 与面部中线是否一致 以毫米分别记录上下中切牙的中线与面部中线的偏斜程度 3 第一恒磨牙的关系中性关系 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咬合时正对下6颊沟 远中关系 上颌6的近中颊尖咬合时在下颌6的颊沟近中 近中关系 上颌6的近中颊尖咬合时在下颌6的颊沟远中 1 水平关系 覆盖 正常覆盖 上前牙切端到下前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 深覆盖 为覆盖超过3mm 分为3度 度深覆盖 覆盖为3 5mm 度深覆盖 覆盖为5 7mm 度深覆盖 覆盖为7mm以上 反覆盖或对刃 下前牙切端位于上前牙切端之唇侧或相对 2 垂直关系 覆合 正常覆合 上前牙切缘覆盖下前牙唇面垂直距离不超过1 3 深覆合 为覆合超过1 3 可分为3度 度深覆合 上前牙牙冠覆盖下前牙超过冠1 3而不足1 2者 度深覆合 超过冠1 2而不足2 3者 度深覆合 超过冠2 3者 开合 上下前牙垂直离开 反覆合 下前牙切端盖过上前牙切端 4 咬合时上下前牙间的关系 3 咬合关系检查 4 颞下颌关节检查 检查部位 面型关节动度下颌运动咀嚼肌 1 面部外形观察 通过望诊观察面部双侧是否对称 下颌骨各部有无畸形 上 下颌中线是否居中一致等 2 关节动度 医生站在患者前方 双手食指放于患者耳屏前 嘱患者做开闭口 前伸和侧方运动 感觉髁状突运动双侧是否协调 触压关节及周围组织有无压痛 两种方法1 耳屏前扪诊法 双手食指分置于双侧耳屏前髁状突外侧面 嘱患者做开闭口运动 判断髁状突的活动度感觉 2 外耳道指诊法 双手小指置于患者双侧外耳道内 对比双侧髁状突动度和压痛 方法 3 咀嚼肌触诊检查口外扪压检查颞肌 咬肌 口内扪诊 带指套 翼外肌翼内肌等的收缩力 是否有压痛 双侧是否对称 4 下颌运动检查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及下颌前伸 侧方运动 来检查开口度和开口型 有无偏斜或歪曲 有无关节绞锁 有无疼痛 弹响和杂音 中线及咬合关系有否异常 检查开口度 正常为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约相当于自身示指 中指 无名指三指末节合拢时的宽度 平均约为3 7 4 5cm 临床上张口受限分为4度 轻度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二横指 2 2 5cm中度 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 1 2 0cm重度 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 1cm以内完全性 完全不能张口 也称牙关紧闭 方法 分值细化 5 下颌下腺检查 1 体位 患者取坐位 头稍低 略偏向检查侧 使皮肤松弛便于触诊 医师站于右前位或右后位 2 视诊 双侧下颌下区是否对称 开口位双侧口底是否对称 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有无异常分泌物或黏膜红肿溃疡 3 触诊 双手合诊 以示 中 无名3指平触 另一示指戴指套放于口底舌下区 由后向前推压 动作要轻柔 4 检查内容 1 下颌下腺的大小 质地 活动度及有无异常包块和触压痛 2 下颌下淋巴结的大小 质地 活动度及有无粘连 3 导管口分泌情况及有无红肿溢脓 4 下颌下腺导管的质地 有无结石 6 社区牙周指数 CPI 检查 1 检查器械 CPI牙周探针 探针尖端为一小球 直径为0 5mm 在距顶端3 5 5 5mm处为黑色涂抹的区域 距顶端8 5mm和11 5mm处有两条环线 2 检查项目 牙龈出血 牙石 牙周袋深度 3 器械握持及支点 改良握笔式 中指或环指在邻牙合面或口外做支点 探针使用力量不超过20g 即探针插入指甲内不引起疼痛的力量 4 检查方法 将CPI探针与牙长轴平行 紧贴牙根 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 沿龈沟从远中向近中作上下短距离的颤动移动 以感觉龈下牙石 同时结合视诊查看出血情况 并根据探针上的刻度观察牙周袋深度 全口检查分六个区段 每个区段仅检查指数牙 5 指数牙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 15 20岁6颗指数牙 不检查7 6 注意事项 每个区段至少有2颗或2颗以上功能牙 并无拔牙指征 每个区段2颗指数牙检查结果 以最重情况记分 成年人的后牙区段 缺失一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征 则只检查另一颗指数牙 如果一个区段内的指数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征时 则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其余牙 以最重情况记分 没有功能牙或只有一颗功能牙 不做检查 记录 除外区段 6个区段中最高记分为个人CPI分值 7 结果记录0 健康1 牙龈探诊后出血 直接或口镜观察 2 探诊有牙石存在 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3 牙周袋4 5毫米 探针黑区部分在龈下 4 牙周袋6毫米或以上 探针黑区全部在龈下 X 除外区段 余留牙不足2颗 9 无法检查 CPI例题 受检者 男 55岁 检查结果 右上后牙区 6牙探出血 无其它异常 7探有根面结石 探诊黑色区全露在外面 上前牙区 11探诊无出血 无结石 左上后牙区 6 7 8缺失 5探牙龈出血 有粗糙根面 探诊黑色区域大部分露在外面 4探诊无异常 左下后牙区 6牙探有结石 黑色区全看不见 7缺失 下前牙区 31唇侧探诊出血 舌侧探龈下结石 右下后牙区 5 6 8缺失 4残根 7探有根面结石 探诊黑色区部分露在外面 检查表格 18171615141312112122232425262728 48474645444342413132333435363738 牙体牙龈牙石松动度叩痛扪痛 牙体牙龈牙石松动度叩痛扪痛 口腔检查例题 例题 两考生互相检查 请检查考生乙 项目如下 请进行下颌右侧牙列探视诊检查 请进行左侧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的扪诊 请进行右侧上颌中切牙 第一磨牙的叩诊 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