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音频处理》实践选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简单音频处理》实践选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简单音频处理》实践选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简单音频处理》实践选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简单音频处理》实践选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音频处理实践技能选修科目教学实施方案科目名称:简单音频处理科目编号:科目类别:基础类实践与实训类别:实训能力定位:培养学员能够掌握音频处理软件的安装、基本操作、声音的处理、分解、合成等技能。学分:1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全院所有专业组织实施一、训练目的通过本科目的训练,让学员了解当前音频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掌握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录制声音、调整音频文件的播放频率、播放效果、分解声音、合成声音等的方法。二、训练要求1.本训练科目对学员修读年级的基本要求:任何年级均可;2.其它方面的要求: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具备学习多媒体技术及音频处理的兴趣。三、训练条件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微机。四、训练内容及方法训练方法采用全程上机实践,具体内容如下:科目一 常用的音频处理软件介绍一、音频处理技术的作用结合音频处理实例展示音频处理技术的强大处理能力。二、常用音频处理软件介绍主要介绍几种主流音频处理软件:GoldWave、cool edit pro、audition等,比较各自优缺点。三、常用音频格式介绍介绍几种不同的数字音频文件格式:WAV格式、MIDI格式、RealAudio格式、MP3格式等,并比较各种不同音频文件格式的特性。四、音频处理软件基本功能介绍以GoldWave软件为例,简单介绍音频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1.安装后效果图如图1菜单播放器工具栏编辑区右声道状态栏图1 Goldwave软件界面左声道2.单击”文件打开”菜单(如图2),打开音乐曲目(如图3)。图3 打开音乐界面图2 打开音乐菜单 科目二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一)一、音频处理软件页面及基本操作1.主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如图1、图3)2.参数设置:设置运行参数(1)打开菜单“选项保存”,弹出界面如图4所示。如果总是使用一个文件夹打开或保存文件,则在“声音文件夹”选项中可以选择“总是启用此文件夹”。(2)在“临时保存”栏目中,选择“内存”选项。内存储器是半导体介质,可以高度、可靠地运转;如果选用“硬盘”选项,则硬盘被作为临时存储用,速度慢,而且磨损严重。图4 设置软件运行参数3.工具设置:打开“选项工具栏”菜单,弹出工具栏选项窗口,如图5所示。在该窗口中可以设置需要在工具栏上显示的工具,二、录制声音1.显示“新建声音”对话框,如图6所示。2.声道数:语音单声道,乐曲立体声;3.采样频率:高音质44100HZ,一般音质22050Hz;图5 工具栏选项图6 新建声音对话框4.初始化长度:录音时间;5.单击控制器/播放器中的 按钮开始录音。6.录音结束后,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保存录音文件。三、简单音频编辑1.删除声音片段打开声音后,声音显示效果如图3所示。如果打开的声音中有噪声、杂音等,可以删除声音片段。删除步骤如下:(1) 分别用鼠标左、右键确定编辑区域,如图7所示;图7 确定编辑区域(2)单击“编辑删除”菜单或工具栏上的“删除”工具,可删除编辑区域。(3)如编辑区域不好确定,可使用工具栏的“放大”按钮,在声音放大的状态下,反复调整,然后删除。2.静音处理静音处理是把声音片段处理成为一段无声的片段,一般用于去除语言之间的噪声,设定两段声音之间的静音间隔等。静音处理的步骤如下:(1)单击鼠标左、右键确定编辑区域。(2)单击“编辑静音”菜单或工具栏上的“静音”工具,编辑区域变成静音,时间长度不变。设置静音后效果如图8所示,静音设定区域没有音频信号。图8 静音处理效果图3.剪贴片段剪贴片段主要用于重新组合声音,将一段声音素材中的某段声音“剪”下来,粘贴到另一段声音素材中。剪贴声音步骤如下:(1)打开两段声音素材,如图9所示。素材2素材1图9 打开两段声音素材(2)选择“素材1”,用鼠标左、右键确定编辑区域,该区域是被剪切的内容。(3)单击“复制”工具或“编辑复制”菜单,将选定内容复制到剪贴板。(4)单击“素材2”的某一位置(粘贴的起点),单击“粘贴”工具将剪贴板内的声音粘贴到素材2中。注意:如果希望剪切的声音生成新文件,选择“编辑粘贴为新文件”菜单即可。4.生成回声一般制作语音的回声,如演讲比赛的结束语等。生成回声的步骤如下:(1)用鼠标左、右键确定编辑区域。(2)单击“回声”按钮,弹出回声窗体,如图10所示。图10 回声窗体(3)回声窗体中,“回声”滑块的值表示形成回声的数量,通常取2-4。(4)调整“延迟”滑块确定回声的延迟时间。(5)移动“音量”滑块,确定叠加回声的衰减音量。(6)如果希望“回声”绵延不绝,单击“产生尾声”选项;若希望回声采用立体声,则选中“立体声”选项。(7)单击“确定”,回声设置完成。科目三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二)一、声音的淡入淡出效果“淡入”和”淡出”指的是声音的渐强和渐弱,也可以用于两个声音交替切换的时候。1.确定编辑区域:一般编辑区域位于素材的开始或末尾。2.制作淡入效果:单击工具栏上的“淡入”按钮,弹出“淡入界面”,如图11所示。淡入界面中可以调整滑块改变初始音量。图11 淡入界面 图12 淡出界面 3.制作淡出效果:单击“淡出”按钮,弹出“淡出界面”,如图12所示。调整最终淡出音量,单击“确定”结束。二、混响时间处理混响的处理可以润色音色,混响时间稍长,声音圆润;混响时间过长,则适得其反,显得声音空旷。1.确定编辑区域。2.单击“混响”按钮,弹出“混响对话框”。如图13所示。调整“混响时间”滑块,确定“混响时间”;调整“音量”滑块,改变混响音量;“延迟深度”改变延迟时间,从而影响总体效果。图13 混响界面3.单击“确定”,完成“混响”设置。三、频率均衡控制频率均衡控制是指对低音、中音、高音的各个频段进行提升和衰减的控制,该控制可以使音响效果更好。1.确定编辑区域。2.单击“均衡器”按钮,弹出如图14所示均衡器对话框。调整“均衡器”频段,调整每个频段的强弱。3.调整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图14 均衡器界面 图15 时间弯曲界面四、时间调整时间调整主要是为了制作多媒体产品时,声音与画面同步。1.设定编辑区域2.单击“时间弯曲”按钮,弹出“时间弯曲对话框”,如图15所示。3.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时间弯曲”参数。“变化”和“长度”二者均可改变声音的时间长度,此时音调也随之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时间长度,而音调不变,则在图15中单击“FFT”按钮,如图16所示。图16 FFT模式 改变“FFT大小”的值,数值越大,效果越好;根据视听效果改变“重叠”的值。4.单击“确定”,时间调整结束。五、声道编辑1.选择当前声道。单击“声道切换”按钮,左声道处于编辑状态,右声道亮度变暗,处于非编辑状态;再次单击此按钮,右声道变亮,处于编辑状态;再次单击此按钮,双声道都变亮,处于编辑状态。选择某一声道后,所有的音频编辑将只对本声道有效。2.声道间素材的合成(1)选择一个声道,设置编辑区域,单击“复制”按钮,把该声道的内容复制到剪切板。(2)切换到另一声道,重新设定编辑区域。根据需要,单击“粘贴”或“合成”按钮,把剪切板的内容粘贴或合成到当前声道中。注意:如果使用“粘贴”,该声道的时间长度将大于另一个声道,同步关系被破坏。3.制作声像漂移效果。声像漂移是指声音在左右声道之间来回漂移,忽左忽右。(1)设定编辑区域。(2)单击“声像” 按钮,显示“声像”对话框,如图17所示。该对话框上半部分(绿色)是左声道,下半部分(红色)是右声道。图17 声像对话框 图18 声像调整后界面(3)用鼠标拖拽图17中的直线向上或下移动(如图18),该线段表示声音先从平衡点到右声道最大值,然后再经过平衡点逐渐到左声道最大值,然后再回到平衡点。声音的听觉感受是先从中间向右漂移,然后向左漂移,最后恢复到中间。(4)单击“确定”,声像漂移效果设置完成。科目四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三)一、消除人声1.打开音乐文件2.声道混合器设置二、声音合成(配乐诗朗诵)1.录制声音素材2.设置编辑区域3.确定合成起点4.调整合成的语音音量三、音频文件的多格式保存1.保存MP3文件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保存类型”选择“*.MP3”即可保存mp3文件。2.保存WAV文件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保存类型”选择“*.wav”即可保存wav文件。五、训练安全明确训练纪律和要求,提示学员使用机房的各项注意事项。学员不可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