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木材加工化学课程 第三章 半纤维素 2 Contents 3 1半纤维素的概述3 2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3 3半纤维素的提取3 4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3 5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3 6半纤维素的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3 3 1半纤维素 hemicellulose 概述 半纤维素是一大类聚糖高分子物质 这种概念首先在1891年由Schulze提出 表述植物中能够用碱液抽取出来的各种聚糖 当时发现在植物细胞壁中 这些聚糖总是和纤维素结合在一起 误认为是纤维素合成过程低聚合度的中间产物 故称之为半纤维素 现已证明 半纤维素不是纤维素合成的前驱体 其产生与纤维素合成无关 4 3 1 1半纤维素的链组成 半纤维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所组成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结构型为支链型 常带有各种短侧链 仅含有150 200个半纤维素糖基 半纤维素不是均一聚糖 而是一群复合聚糖的总称 来源不同 复合聚糖的也不同 组成半纤维案的结构单元 糖基 主要有 D 木糖基 D 甘露糖基 D 葡萄糖基 D 半乳糖基 L 阿拉伯糖基 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 还有少量的L 鼠李糖基 L 岩藻糖基以及各种带有氧 甲基 乙酰基的中性糖基 这些结构单元在构成半纤维素时 一般不是由一种结构单元构成一种均一的聚糖 而是由2 4种结构单元构成的不均一聚糖 5 随着半纤维素研究的深入 提出过更适于半纤维素概念的名词像 聚木糖 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 等 但终因半纤维素这名词应用已久 现仍习惯地继续延用 但在此名词中已澄清了 些老观念 增添了新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 非纤维族的碳水化合物 这个名词就学术观点而论是较为合理的 3 1半纤维素 hemicellulose 概述 6 针叶木 阔叶木与草类原料中所含半纤维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表1所示为几种温带针叶木与阔叶木的化学组成 由表1可见 两类木材的化学组成 除纤维素和木素含量不同外 其所含的半纤维素也是不同的 针叶木的半纤维素以聚 O 乙酰基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为主 聚阿拉伯糖4 O 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也含一定量 阔叶木的半纤维素主要是聚0 乙酰基 4 O 甲基葡萄糖酸酸 木糖 伴随着少量的聚葡萄糖甘露糖 而禾本科植物的半纤维素主要是聚阿拉伯糖4 O一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 3 1 2半纤维素在植物中的含量 7 3 1 2半纤维素在植物中的含量 表1几种木材原料的化学组成 8 3 1 2半纤维素在植物中的含量 表2几种非木材原料的化学组成 9 3 1 3半纤维素的命名 半纤维素的命名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构成半纤维素的糖基都列出来 首先用出支链的糖基 当有多个糖基时 将含量较少的糖基放在前面 含量较多的糖基放在后面 而将主链糖基列于后 如果主链由多于一种糖基组成 则将含量最多的糖基放在最后 词首加 聚 字 例如 某半纤维素具有如下的结构 A X Y均为糖基 A构成主链 支链X多于Y 则半纤维素称为 聚Y糖X糖A糖 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命名法则 10 3 1 3半纤维素的命名 另外一种命名方法 是只写出主链的糖基 不列出支链的糖基 在主链之前冠以 聚 字 以下这三种都称为聚A糖 这种命名法简单 但不能够反映支链的情况 同样的名字 结构差异可能较大 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11 3 1 4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 分布模式 围绕纤维轴成同心薄层状态集聚的 常与非结晶态的纤维素交织在一起 分散分布 半纤维素一般为非结晶状态 存在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 分布浓度 S1层 靠近初生壁 最高 内向逐渐降低 在S2 中层 的中部浓度较低 12 3 1 5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比较 13 几种不同的糖类 我们知道 单糖 低聚糖 多糖都称为碳水化合物 它们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 碳水化合物是储存太阳能的物质 也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一类有机物 特点 数量最大 分布最广 成本最低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单糖 葡萄糖 果糖 阿拉伯糖 半乳糖 木糖 甘露糖 鼠李糖 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核糖及脱氧核糖 常见的低聚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棉子糖 常见的多糖 淀粉 纤维素 14 几种不同的糖类 各种单糖的结构葡萄糖 D 葡萄糖 D 葡萄糖 15 几种不同的糖类 D 葡萄糖 D 葡萄糖 16 几种不同的糖类 17 几种不同的糖类 18 糖苷键 在自然界中 碳水化合物很多是双糖 叁糖 多糖结构 这些结构都是单糖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了 这种单糖之间的化学键 称为糖苷键 提问 蔗糖 乳糖 棉子糖 麦芽糖是由哪种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而成的 分析环式糖的结构发现 其端基为一个半缩醛结构 半缩醛的羟基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在酶或者酸的作用下 易与另外一个糖分子的羟基发生脱水反应 生成糖苷键 19 糖苷键 20 纤维素与淀粉 21 3 2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半纤维素是一种以糖类为单体的复杂的天然聚合物 由于其聚合物单体是很多种糖 因此其结构要比纤维素复杂得多 半纤维素中糖单元有己糖 D 葡萄糖 D 甘露糖和D 半乳糖 戊糖 D 木糖 L 阿拉伯糖和D 阿拉伯糖 和脱氧己糖 L 鼠李糖 6 脱氧 L 甘露糖以及很稀少的L 海藻糖和6 脱氧 L 半乳糖 同时还有少量的糖醛酸 4 O 甲基 D 葡萄糖醛酸 D 半乳糖醛酸和D 葡萄糖醛酸 不同种类的半纤维素中糖结构单元类型也不相同 如针叶木中纤维素糖单元主要是 葡萄糖 甘露糖和木糖 22 3 2 1针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针叶木半纤维素聚糖主要是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类 聚木糖类和聚阿拉伯糖半乳糖类 1 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类针叶木半纤维素中 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含量为15 20 是含量最多的聚糖 它包含两种不同的结构 一类含有少量的半乳糖 0 1 0 2 1 3 4 另一类含有较多的半乳糖 1 1 3 聚糖主要以1 4苷键连接的 D 吡喃式葡萄糖基和 D 吡喃式甘露糖基为主链 乙酰基含量为6 一般在甘露糖基及葡萄糖基的C2或者C3位上形成乙酸酯 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 galactoglucomannan 甘露糖基 葡萄糖基 23 3 2 1针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2 聚木糖类针叶木半纤维素中 聚木糖类主要是聚阿拉伯糖 4 O 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 一般含量为5 10 这一类聚糖的主链为1 4苷键连接的 D 吡喃式木糖基 4 O 甲基葡萄糖醛酸基以支链的形式连接到主链木糖基的C2上 L 呋喃式阿拉伯糖基以支链形式连接到主链基的C3上 其结构式如下 聚阿拉伯糖 4 O 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 24 3 2 1针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3 聚阿拉伯糖半乳糖类这一类聚糖在针叶木半纤维素中都有存在 但其含量较少 落叶松中含量较多些 为5 30 其结构如下 半乳糖 阿拉伯糖 25 3 2 2阔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阔叶木半纤维素聚糖主要有聚木糖类 聚葡萄糖甘露糖类 还有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类和聚木糖葡萄糖类 1 聚木糖类阔叶木半纤维素聚木糖类主要是聚O 乙酰基 4 O 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 一般占木材的20 30 它的主链和针叶木中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一样 只是糖醛酸基较少 聚葡萄糖醛酸木糖 26 3 2 2阔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2 聚葡萄糖甘露糖该聚糖在阔叶木中含量一般小于5 其主链与针叶木中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类似 不同的是它没有乙酰基 该聚糖中葡萄糖基 甘露糖基为1 1 2 聚葡萄糖甘露糖 27 3 2 2阔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3 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类桦木半纤维素中含有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 鼠李糖基连接在两个相邻木糖基与半乳糖基之间 L 鼠李糖基与 D 半乳糖醛酸基之间以1 2苷键连接 L 鼠李糖基与 D 木糖基之间以1 3苷键连接 半乳糖醛酸基与木糖基之间以1 3键连接 其化学结构如下 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 28 3 2 2阔叶木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4 聚木糖葡萄糖类在阔叶木细胞初生壁中还含有较大量的聚木糖葡萄糖类半纤维素 含量可达到初生壁的20 25 其简单结构式如下 29 3 2 3半纤维素与其伴生物的化学连接 1 半纤维素与木素的化学连接2 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化学连接 作为思考题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 半纤维的糖基与木质素及纤维素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化学键接方式 30 3 3半纤维素的提取 半纤维素存在于植物原料中 为了研究其结构 需要先将半纤维素分离提取出来 由于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组分 主要组分还有木质素与纤维素 且它们之间还存在有化学键 所以其分离过程是较为复杂的 在分离的过程中 应该尽可能将半纤维素分离出来 且要减少半纤维素的发生化学变化 在植物原料中 还有一些其它次要的组分 如 萜烯类化合物 脂肪 蜡 鞣质 糖 多酚类 色素 水溶性物质 盐类等 这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或者其它溶剂中 所以在分离半纤维素之前 应该先将其去除 31 3 3 1原料的预处理 在分离半纤维素时 首先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萜烯类化合物 脂肪 蜡 鞣质等可用苯醇混合液或者丙酮等有机溶剂抽提去除 单糖 配糖 少量的低聚糖和水溶性物质可用70 乙醇或者冷水去除 对于果胶质或者半乳糖醛酸含量较多的原料 可用乙二酸盐或者乙二酸溶液抽提 32 3 3 2针叶木中半纤维素的分离 1 浓碱溶解硼酸络合分级提取法浓碱溶解硼酸络合分级提取法可以从针叶木中综纤维素中分离出聚葡萄糖甘露糖 聚木糖和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 分离程序为 半纤维素的浓碱溶解硼酸络合分级提取法 33 聚葡萄糖甘露糖 17 NaOH 3 H3BO3 不溶物 清液 17 NaOH 3 H3BO3 聚葡萄糖甘露糖 1 清液 沉淀 50 HAc 不溶残渣 聚葡萄糖甘露糖溶液 2 17 NaOH 3 H3BO3 清液 沉淀 50 HAc 不溶残渣 清液 不溶残渣 清液 沉淀 不溶残渣 聚葡萄糖甘露糖溶液 3 沉淀 1 乙醇2 17 NaOH 3 H3BO3 50 HAc 5 Ba OH 2 聚葡萄糖甘露糖提纯程序 34 3 3 2针叶木中半纤维素的分离 2 逐步增加碱浓度分级抽提法3 氢氧化钡选择性分级提纯分离法 35 3 3 3阔叶木中半纤维素的分离 阔叶木中的半纤维素主要是聚木糖类 还含有少量的聚葡萄糖甘露糖 一般只抽提聚木糖 一般采用单纯碱抽提法 也有用碱分级抽提法 1 单纯碱抽提法2 KOH溶液分级抽提法 桦木粉 不溶残渣 溶液 清液 沉淀 粗聚木糖 清液 沉淀 聚木糖 1 有机溶剂2 10 KOH 乙酸 乙醇溶液 1 5 KOH2 乙酸 乙醇溶液 单纯碱抽提法示例 36 3 4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半纤维素作为一种非单一结构单元的聚糖 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有酸性水解 碱性水解及酶水解 3 4 1半纤维素的酸性水解反应 与纤维素一样 在酸性介质中半纤维素中糖苷键发生断裂 从而使其发生降解 由于半纤维素糖基类型多 苷键连接各异 因此其水解反应要比纤维素的降解复杂很多 半纤维素在加热的条件下比较容易被无机酸所水解 水解的产物为单糖和水 在实际应用中 半纤维素的水解关键是提高转化率 37 3 4 1半纤维素的酸性水解反应 H H2O 38 3 4 2半纤维素的碱性水解反应 半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包括碱性水解和剥皮反应 在条件强烈时发生碱性水解 例如 在170 时 5 NaOH溶液中的半纤维素苷键发生碱性水解反应而断裂 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 半纤维素即可发生剥皮反应 此外 在碱性条件下 半纤维素聚糖分子中的乙酰基易于脱落 1 碱性水解 加热 氢氧化钠 39 3 4 2半纤维素的碱性水解反应 2 剥皮反应在较为强烈的碱性的条件下 半纤维素发生碱性水解反应 苷键断裂 产生较多的还原性末端基 并使剥皮反应速率加快 剥皮反应 在碱的影响下 纤维素具有还原性末端基的葡萄糖基会逐个掉下来 直到产生纤维素末端基转化偏变糖酸基的稳定反应为止 掉下来的葡萄糖基在溶液中最后转化为异变糖酸 并以其钠盐的形式存在于蒸煮液中 40 3 4 3半纤维素的酶解 半纤维素是一群复合聚糖的总称 它包括聚木糖类 聚甘露糖类等 半纤维素的复杂结构决定了其纤维素的酶降解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 目前 对半纤维素的酶降解研究较多的是聚木糖的酶降解 般而言 水溶性聚糖水解酶的作用形式对以分为内切型和外切型两种 内切型的酶使聚糖分子主链的行苷键随机断裂 急速的低分子化 外切型两只能断裂聚搪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基的苷键 只有与游离羧基相邻近的糖苷键才会被外切酶所断裂 游离出单糖或寡糖 41 3 5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3 5 1半纤维素的溶解性一般情况下 分离出来的半纤维素的溶解度要比天然状态的半纤维素溶解度高 聚阿拉伯糖半乳糖易溶于水 针叶木的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易溶于水 而阔叶木的聚葡萄糖醛酸木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针叶木的小 已证实当用碱分级抽提彬木综纤维素时 含较多葡萄糖醛酸基的聚木糖容易抽提 在针叶木中 例如东部铁杉中有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 其分子结构上的半乳糖基皆为单个的支链 此支链越多 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高 此支链少 则只能溶于NaOH溶液 阔叶木和针叶木中的聚葡萄糖甘露糖即使在强碱中也难溶解 需溶于碱性硼酸盐中 即Na0H 硼酸溶液 42 3 5 2半纤维素的分子量 半纤维素的聚合度一般为150一200 数均 测定半纤维素聚合度的方法主要是用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粘度法超速离心机法 GPC法质谱法 43 3 6半纤维素综合利用 3 6 1半纤维素水解发酵生产乙醇在世界范围内 目前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粮食 如玉米等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 粮食的供给受到限制 一味地发展粮食乙醇很可能导致粮食危机 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大力发展纤维素类的生物质乙醇 其中 半纤维素也是很好的选择 2002 2004年间 美国能源部研究了木质纤维素类资源的综合利用 首先用具有氧化性的碱液在逆流条件下连续洗涤木质纤维素 将纤维素 木素 半纤维素分离 其中半纤维素用来制备乙醇燃料或其他化合物 44 3 6 2制备木糖醇和副产品糠醛 乙酸等 目前工业化生产木糖醇主要是化学法 此法成本高 工艺复杂 副产物多 分离提纯较困难 半纤维素水解物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木糖醇 可降低生产成本 简化工艺流程 提高产品纯度 目前利用生物转化方法生产木糖醇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热点 人们在用半纤维素水解产物制备木糖醇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半纤维素来源广泛 如桉树 稻草 玉米轴 甘蔗渣等 ZhangJian an等人研究了用玉米轴制备木糖醇的水解发酵过程 并就制备过程中pH和乙酸浓度对木糖醇的转化率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乙酸浓度大于2g L时 由于更多的木糖被消耗 木糖醇转化率降低 Christine等人对禾本科镰刀木聚糖酶水解半纤维素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高效的水解酶 提高半纤维素的转化率 降低生物转化的成本 45 3 6 3半纤维素制备氢气和烷烃 生物质资源来源广 其组成千差万别 科学家们对生物质热裂解充满兴趣 重点研究了裂解时的参数 温度 加热速率和生物质成分 并尝试建立裂解气体产量与生物质成分之间的数学关系 George等研究了在水相状态下 如何使用催化剂把生物质能源转化成H2和C1 C15的烷烃 利用金属催化剂 在152 267 下 可使从生物质中提取出的含氧碳水化合物在水相中产出H2和C1 C6的烷烃 在具有双重功能催化剂作用下 通过脱水和加氢制备而成 山梨醇在固体酸催化剂SiO2 Al2O3或无机酸HCl作用下脱水 然后在金属Pt或Pd的催化下加氢 最终形成烷烃 而C7 C15则是在结合C1 C6的烷烃制备过程 使其在逆流情况下发生醇醛缩和反应形成C C键 裴爱霞等人以碱性化合物K2CO3 Ca OH 2以及Ru C为催化剂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工交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岗位遴选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新乡延津县选调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回乡任教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苏州人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妆师升职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监控设备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7篇
- 河北历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种植户种植补贴合同
- 2025年贵州省安顺市辅警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业司炉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切割伤的急救处理流程
- T/CACM 1552-2023中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技术通则
- 立邦涂料协议书
- 《家具设计》课件
- 国有融资担保公司笔试真题解析
- 提高VTE护理措施落实率
- 动物药理课件
- 公路工程路基石方开挖破碎施工合同8篇
- 一年级美术《认识美术工具》
- 教师的校本研修课件
- 三垦变频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