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ppt_第1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ppt_第2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ppt_第3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ppt_第4页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生理学实验小组 2017年12月21日 任云锋 王志超修占杰 实验报告与体会分享 实验原理 心肌的生理特性表现为兴奋性 自律性和传导性 其自律性取决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但心脏各部分的自动节律性高低不同 正常情况下 心脏起搏点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 它产生的自动节律性兴奋向外扩布 并以此传到心房 房室交界区 心室 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则静脉窦被称为正常起搏点 而心脏其他部位受静脉窦的控制不表现其自身的自律性 仅起着兴奋传导的作用 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 窦房结的兴奋因传导阻滞不能控制其他自律组织的活动 或者其他自律组织自律性增高 则心房或心室就会受当时自律性最高的组织发出的兴奋性节律的控制进行活动 这些异常的起搏点部位称为异位起搏点 1 蛙心起搏点的分析 步骤 暴露蛙心 40摄氏度水刺激 冰水刺激 斯氏结扎 1 在体蛙心暴露 取青蛙 毁髓后固定于蛙板上 上体解剖至充分暴露心脏 2 从心脏背面观察静脉窦 心房 心室的搏动顺序 记录正常心搏频率 3 40摄氏度温水刺激 用管子装40摄氏度的温水将其依次分别靠着心房 心室和静脉窦三个部位 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各自部位的搏动频率 4 用管子盛冰水重复步骤 3 5 斯氏第一结扎 在窦房沟处穿线结扎 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 记录心房 心室的复跳时间和蛙心各部分的搏动频率 6 斯氏第二结扎 在房室沟处穿线结扎记录心室复跳时间和蛙心各部分的搏动频率 实验结果制表如下 注意 表中数据 除了最后两列 都是三次重复实验之后所取的平均值 实验进程视频展示 分析与讨论 1 对照温水和冰水的实验结果 说明了在体暴露蛙心的节律性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2 观察可知 蛙心产生的搏动依次从静脉窦传到心房 房室交界区 最后到达心室 3 实验数据中静脉窦的数值都是变化最大的 故而我们认为静脉窦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起搏的正常部位 其余二者仅起到传递兴奋的作用 4 在斯氏结扎实验项目中 我们先是绳子系得不是很紧 而系紧后发现心房与心室基本不搏动了 考虑是因为我们的蛙已经实验了许久 其生理活性已经逐渐丧失了 实验原理 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 由于肠系膜较薄 具有透光性 可用低倍镜观察到其血管中的血流状况 小动脉内的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 流速快 有搏动 红细胞有轴流现象 小静脉内的血液流速慢 无轴流现象 毛细血管透明 近乎无色 其中的血细胞只能单个通过 如施与某些药物 则可见到血管的舒缩情况 2 蛙的微循环观察 步骤 双毁髓 找肠系膜 镜检 1 双毁髓 压低蛙头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钻进去 依次捣毁蛙的脑髓和脊髓 使其完全瘫软 2 找肠系膜 将蛙固定在蛙板 剪开体腔 用镊子将小肠和胃拉到体外 找到肠系膜 并用大头针将其固定在板上穿孔位置 3 镜检 在体视镜下 先低倍 后高倍观察 然后再往上用胶头滴管依次滴加去甲肾上腺素和盐酸普鲁卡因溶液 观察其中血管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1 在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中 动脉的血管口径和管壁厚度最大 静脉次之 毛细血管最小 2 动脉内的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 流速快 有搏动 红细胞有轴流现象 且颜色较艳 静脉内的血液流速慢 无轴流现象 且颜色较暗 毛细血管透明 近乎无色 其中的血细胞只能单个通过 3 滴加两种溶液之后 我们没有观察到预想中的现象 实验原理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刺激腓肠肌时 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蛙等两栖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 在任氏液的浸泡下 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 故常用其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的发生等生理过程 蛙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步骤 剥制后肢标本 分离后肢 分离坐骨神经 游离腓肠肌 1 剥制后肢标本 将蛙腹面向上放入蜡盘中 持镊子提起耻骨联合上方的皮肤 用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 再剪开体壁肌肉 然后用镊子提起内脏 自耻骨部剪断 托起蟾蜍后肢 使头部及内脏向下 在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前方用大剪刀横向剪断脊柱 然后再沿脊柱两侧到横向切口剪断体壁 2 分离后肢 将后肢腹面向上放置 持大剪刀于耻骨联合处剪开耻骨联合 然后剪开两后肢相连的肌肉组织 并纵向剪开脊柱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3 分离坐骨神经 找出坐骨神经 用玻璃分针轻轻挑起神经 自前向后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神经分支 将坐骨神经分离至帼窝处 取下脊柱端的固定针 保留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用金冠剪剪去其余部分脊柱骨及肌肉 再用手术镊轻轻提起连有神经的脊柱骨片 将神经移开股骨 4 游离腓肠肌 用镊子夹住脊椎骨 将神经搭在腓肠肌上 用剪刀将膝关节周围的大腿肌肉完全剪除 用金冠剪将膝关节上方的股骨刮干净 暴露骨股并在距膝关节上1cm处剪断 分离腓肠肌的跟腱 用线结扎 然后自跟腱的附着点剪断 提起跟腱 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处 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 这样就制备了一个附着在股骨上的腓肠肌并带有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的完整标本 结果视频展示 实验原理 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没有视觉感受细胞 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 故称该部位为生理性盲点 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 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区 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 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位 根据物体成像规律 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 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腱反射是一种单突触反射 其感受器是肌梭 中枢在脊髓前角 效应器在肌肉上 其减弱或者消退常提示反射弧的完整性受到了损伤 盲点测定与人体腱反射 步骤 证明盲点存在 测定盲点大小 腱反射测试 1 证明盲点存在 在黑板上贴一张白纸 在白纸左侧画一个显眼的 标志距其右侧25cm处画一个直径5cm的黑色圆形色标 受试者站着黑板前2m处遮住左眼 用右眼注视 逐渐往前走去 2 测定盲点大小 将白纸贴在墙上 受试者立于纸前50cm处 用遮眼罩遮住一眼 在白纸上与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铅笔划一 字记号 令受试者注视 字 实验者将视标由 字中心向被测眼颞侧缓缓移动 此时 受试者被测眼直视前方 不能随视标的移动而移动 当受试者恰好看不见视标时 在白纸上标记视标位置 然后将视标继续向颞侧缓缓移动 直至又看见视标时记下其位置 由所记两点连线之中心点起 沿着各个方向向外移动视标 找出并记录各方向视标刚能被看到的各点 将其依次相连 即得一个椭圆形的盲点投射区 3 腱反射测试 用叩诊槌依次敲击受试者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膝盖下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跟腱 看看受试者的反应 实验结果 1 我们小组全部成员的腱反射都比较正常而灵敏 2 在盲点测定中 我们小组的数据与计算结果如下表 实验原理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性 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解剖结构或生理完整性一旦受到破坏 反射活动就无法实现 完成一个反射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射时 反射时除与刺激强度有关外 反射时的长短与反射弧在中枢交换神经元的多少及有无中枢抑制存在有关 由于中间神经元连结的方式不同 反射活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 反射形成难易程度都不一样 蛙脊髓反射与反射弧分析 步骤 制脊蛙 滤纸贴部位 剥皮后重复 毁髓后重复 1 制脊蛙 取牛蛙 只毁脑髓 而不毁脊髓 2 滤纸贴部位 将沾有硫酸的滤纸依次贴在牛蛙的脚 小腿和背上 观察其发生的反应 并记录其所历时间 3 剥皮后重复 剥去牛蛙小腿处的皮肤 重新将滤纸贴再其肌肉上 观察其出现的反应 并记录其所历时间 4 毁髓后重复 用针将牛蛙的脊髓捣毁 重复其上刺激 观察其出现的反应 并记录其所历时间 结果与分析 1 在测试其屈肌反射时 脚和小腿都有反应 且在多次重复后发现 时间渐渐增长 说明随着实验次数增多 其自身产生了适应性 反应的灵敏度下降了 2 对比剥掉小腿皮肤前后发现 剥掉皮肤后骚扒反射消失了 说明了其反射的感受器在蛙的皮肤之上 3 而在进行了毁髓操作之后 之前的各种反射都不再出现 说明以上两种反射的中枢都在脊髓上 1 在做双毁髓时 我们接连失败了三次 以至于在后续的实验进程中 因为牛蛙的乱动 而影响了实验结果 现在回想 我们在双毁髓或者断头之后 应该检验一下其活动性而不是直接上手实验 2 在进行蛙心的操作的时候 第一次由于毁髓不彻底 造成静脉窦破裂 而在第二次尝试中 由于对蛙的解剖结构的不熟悉使得在翻转蛙心的过程中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