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doc_第1页
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doc_第2页
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doc_第3页
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doc_第4页
中国统治者列表(05)商朝方国与周边民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朝方国根据出土甲骨来看,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辖的地区,这些邦伯分为侯、甸、男、卫几种,其中许多很可能是方国部落首领而臣属于商者。卜辞所载的侯有近50个,最著名的有仓侯、舞侯、犬侯、侯告、侯专、杞侯等。甸,卜辞称为“田”,“多田(甸)”即指许多甸职官员。男,在卜辞中称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卢任等。卫,作为一种武职,在卜辞中多称为“多射卫”、“多马卫”、“多犬卫”等,亦有单称为“卫”同姓方国殷商七氏中的商朝同姓方国郲国空桐国目夷国稚国莱国一说子姓,一说妘姓,侯爵,后改公爵国君名在位说明莱国商王封子姓一支于莱(今山东烟台龙口莱子城),建立莱国。春秋时期周灵王六年(前566年),莱国为齐国所灭(世系不详)东莱国春秋时期,齐国强大之后打败莱国,侵占了位于今平度西边的领土莱公迫不得已迁都龙口,改名东莱(世系不详)莱共公浮柔?前567前567年,东莱被齐国所灭,东莱灭亡后浮柔奔棠邑;一说浮柔为莱国共工(水利大臣)宋国(商代子姓宋国)国君姓名说明封号子宋商王武丁曾分封自己的儿子子宋于宋国,有数块甲骨文上提到“宋”这个国家(世系不详)孤竹国(觚竹国)国君子姓墨胎氏,侯爵。孤竹人原为殷商宗室旁支墨胎氏,殷商部落迂回南下中原时,孤竹氏逐渐与部落联盟分离,开始独立生存,约前1650年,成汤封孤竹国,殷墟甲骨称为“竹侯”(一说墨胎氏为炎帝后裔,姜姓,成汤封于辽西令支,一说夏禹封炎帝后裔墨台氏在孤竹国)封号名号姓名在位出处说明(六世不详)约前1650?成汤封立孤竹国竹侯父丁墨胎竹猷亚微罍考释第七任孤竹国国君,传位于亚微竹侯亚微墨胎初(字子朝)?商纣王六十一年亚微罍考释史记索隐竹侯亚凭墨胎冯商纣王六十一年?史记伯夷列传路史国名记(世系不详)前664年前664年(周惠王13年)山戎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同时灭了孤竹国曼国(蔓国)国君姓名说明曼季父、曼季子曼?元和姓纂所载,商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曼城(河南邓州)(一说河北省获鹿县北),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又改封邓国(今河南孟县西南),为邓侯,曼成为姓邓国(登国)(曼姓邓国,侯国,约前1264年或前1240前678年,西周中期开始,有关铭文上邓国君一律称“公”)世代爵位封号姓名字在位说明1邓侯(邓公)曼季?德阳约前1264(或前1240)?改封于邓,遂从子姓曼氏变为曼姓邓氏,是为邓姓始祖2邓侯曼晁3邓侯曼徵4邓侯曼庆5邓侯曼桓6邓侯曼昆由于商王无道,择周而事(周代邓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邓】)耿国(子姓耿国)#日干名、私名或本名说明1祖丙约前1525年,由于河患,祖乙将都城由耿迁至邢,将其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后来被尊奉为耿氏之祖2日3月4星5昭6喜7伯勇8仲宁9叔平10旭升11大壬(康甲)12常13焕14炀15外乙16章17伯明18叔亮19昌20般午21太申22贤23重甲24整辛25灵26沃辛27祖癸28雍丙29元30恒31上丁32太乙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族人于耿,再次建立耿国(子爵),是为姬姓耿国权国#谥号称号、习称本名说明说法一权国君主世系分为两大类说法,两者最大不同就是商代君主和周代君主对调,第一种说法的商代君主在第二种说法中变为周代君主1权文丁、文丁元子元武丁子昭,将自己后代子元封于权邑(今湖北当阳),公爵,建立权国,史称权文丁2已公3丙公子痕词4丁公5子虎甲子董由于子董早亡,并未承位6权仲癸一说已即位,一说其早亡,未即位7权少辛8安伯9满伯10风公11宣公12子空帛13子丑14子黑肩15归公一些列表中将黑肩与归公合为一人(周代权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权】)周武王姬发灭殷商之后,再封子嘉为权国君主,以继权国,后为楚国灭,残余南迁,为巴国灭说法二第二种说法的商代君主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君主1文丁元子元第一任君主两种说法相同2横父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君主3江父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君主4山戊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君主5倥父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君主6伯诜子诜在第一种说法中为周代末代权国君主(周代权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权】)渤国(渤方)国君姓名说明子弓据相关的卜辞得知渤方为殷室子弟“子弓”的封地,子姓封国,中心约在今沧州市区一带(世系不详)梅国封号姓名说明梅伯子?(不详)太丁封其弟于梅(安徽亳州),为伯爵,世称梅伯(世系不详)梅伯子?(不详)商纣时,梅国国君梅伯为纣王所醢(周代梅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梅】)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玄孙于黄梅,号为忠侯,春秋时,梅国东迁梅城。吴越交战时,梅国又迁至梅里,成为吴国的一组成部分邶国国君说明北伯商王大夫北伯被封于朝歌北,因称邶国,可能位于河北涞水,一些文章称其子姓(世系不详)后来并入召公奭的燕国,后裔以邶为姓,后简写为北黎国(梨国)(子姓黎国)国君说明文魁子姓黎氏家谱记载,商代盘庚迁都于殷,庚封其堂叔文魁于山西的西南(可能即山西长治县西南)(世系不详)(周代黎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黎】)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苑国(宛国)爵号姓名说明苑侯子文(子支)商王武丁在位时,封其庶子文(一作支)为苑侯,在今新郑市古城师村(世系不详)郝国国君本名说明郝省子期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一说为弟)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周文王时归顺于周,郝国亡攸国封号名讳说明攸侯?攸商王武丁之子攸被封于今江苏一带(有说在河南省永城市南部、安徽省宿州市西北、山东省滕州市西)(世系不详)攸侯喜帝乙十年,帝乙率军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国国君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世系不详)微国(微子国)爵号尊称姓名说明微子微子、微子启、宋微子子启帝乙长子,帝辛庶兄,被封于微邘国(于国)(子姓邘国)前身是盂方,商朝中后期,盂方为商所灭,商王武丁的一个儿子被封为邘侯,建立子姓邘国,后被周灭,武王封其次子邘叔(姬诞)于邘,建立姬姓邘国奄国(淹国)奄国国君子姓。奄地在夏代时,就已经是一个强大东夷方国,在商朝时称“商奄”,因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灭于周公东征,周公旦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部分奄人南迁到淹城复国称“奄(淹)”,继续反周,最终在春秋中期偏晚时被宜国(一说)所灭另说奄国是商朝盘庚所建的都城,盘庚迁殷后,由旁系后代管理,是商朝的卫星国,武王灭商后仍存在10年,因与三监一起叛乱被灭,后逃到常州复国(淹国)。奄国就是一座城,由皇家近亲管理,没有国君与宰相异姓方国越国(商朝时期)爵号封号习称名备注说明侯(越侯)越侯俶俶之前的世系见【周朝诸侯国:越】或【夏朝诸侯国:越】侯(越侯)越侯枋枋侯(越侯)越侯菪菪侯(越侯)越侯潜潜侯(越侯)越侯户户(扃)侯(越侯)越侯厉厉侯(越侯)越侯皓皓侯(越侯)越侯僮僮侯(越侯)越侯浑淳浑淳侯(越侯)越侯仲庚仲庚可能是祭名(日干名)侯(越侯)越侯太辛太辛可能是祭名(日干名)侯(越侯)越侯咸享咸享侯(越侯)越侯寀寀侯(越侯)越侯浤浤侯(越侯)越侯天表天表之后的世系见【周朝诸侯国:越】鄂国(噩国)(姞姓鄂国)封号姓名说明鳄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一个以捕鳄为生,且以鳄为图腾的部落,便以鳄为部落名称,在商代时成为鄂国鄂侯?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世系不详)鄂侯?(封神演义称鄂崇禹)殷末三公之一,被纣王所杀(世系不详)西周初年,鄂国的故地被晋所并,遗族南迁(迁到今河南南阳),仍叫鄂国鄂侯驭方因反周被周厉王所灭(世系不详)鄂国东迁至湖北鄂州,再迁到今湖北大冶鄂王城,前840年灭于楚阮国国君说明阮髡商朝时期皋陶(封地在偃)裔孙阮髡建立阮国,其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世系不详)商末,密国(密须)侵阮。周文王姬旦兴兵伐密,亦把阮国纳于周国统治。阮国灭,国人以国名为姓逄国封号名通称说明逄伯姜陵逄伯陵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建立逄国,伯爵(世系不详)商代末年,逄国被奄国灭掉,后复国,周武王时,逄国又灭,易其地为齐,改封于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殳国国君说明殳(姜殳)殳为商周时车战所常用之武器。因伯陵之子殳发明了殳之兵器,即名其部落。古殳国的范围大致在今天的耀州区。殳人和沮人有着亲族关系(世系不详)周人灭商,殳、沮皆被灭国纪国(己国)纪国是位于商朝东方的诸侯国,国祚延续到西周到春秋时代,国君姜姓,国都纪。最后亡于齐称号姓名说明(世系不详)纪伯(纪伯父丁)姜父丁可能为商代纪国国君(世系不详)纪侯(纪侯虎)姜虎(卜部的虎)可能为商代纪国国君(世系不详)(周代纪国(己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纪(己)】)仓国封号名讳说明(世系不详)仓颉的后人所建仓侯虎(世系不详)豕韦国(韦国)(刘氏韦国/豕韦国)姓名说明(世系不详)武丁灭彭氏豕韦国,刘累的后代从武丁五年即1250年起为豕韦国君(世系不详)武王伐纣灭亡,彭氏恢复豕韦国君(韦国)杞国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另外,殷墟甲骨文中所提到的“己方”也有可能是指杞国。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封号说明杞侯(商代杞国世系不详)(杞国封号数次被废)(周代杞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杞】)黎国(耆国黎方滁黎旨方)(唐尧后裔)封号国君说明黎侯大由源自于炎帝所立耆国(滁黎),商朝分封尧的裔孙大由于古滁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一说在山西长治县西南);古今姓氏书辨证称夏封尧裔大由(即狸大繇)于傅邑(即古傅国),国人以邑为姓(世系不详)亡于周文王(周代黎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黎】)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立国不明芈国(荆国芈姓部落)鬻熊是芈姓,芈国后裔,而芈姓和楚国始祖被认为是季连,故亦或季连至鬻熊之间的世系芈国君主,亦或仅上古到夏朝时期为芈国,曾成为夏朝方国,而后被商所灭先祖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芈国国君1(荆楚首领)部分文章中提及的一种楚国先祖世系,为上古时期的一个方国,可能为商所灭其中后半部分可能仅为芈国灭后芈姓部族首领名号本名说明季连芈季连被楚人认为是楚国始祖,芈姓之始;其子孙世代担任以茅草缩酒的官职,以官职“酓”为氏,酓在文献中常被替代为同声假借字“熊”,熊姓因此而来附沮穴熊熊完芈完熊服芈服熊元芈元熊机芈机熊杼芈杼熊怀芈怀熊胤芈胤熊靡芈靡熊祖芈祖熊潜芈潜熊仅芈仅熊绅芈绅熊克芈克熊成芈成熊单芈单熊辅芈辅熊佐芈佐熊文芈文熊浩芈浩熊杰芈杰熊启芈启熊苞芈苞熊越芈越熊儃芈儃熊俊芈俊鬻熊、鬻熊子、鬻子芈蚤被后人认为是熊姓始祖(周代楚国(荆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楚(荆)】)鬻熊因助武王伐纣有功,其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荆国国君,后来迁都郢,改国号楚芈国国君2部分文章中提及的一种楚国先祖世系,为殷商方国名号本名说明季连清华简记载为盘庚时期人物,殷商晚期诸侯伯清华简记载季连生子伯、远仲(世系不详)鬻熊、鬻熊子、鬻子芈蚤芈国后裔,鬻熊因助武王伐纣有功,其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荆国国君,后来迁都郢,改国号为楚(周代楚国(荆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楚(荆)】)崇国封号姓名通称说明(世系不详)琮侯?虎(姓氏不详)崇侯虎亡于周沚国(沚方)国君在位说明(世系不详)沚瞂公元前13世纪商王武丁时期时期臣服于商(世系不详)沚戓公元前12世纪商王文丁时期(世系不详)商王文丁之后的卜辞和文献,不见有沚国的身影,可能在商王乙时期遭灭国之灾元国国君说明(世系不详)元铣元国在今河南省永城市。殷朝有元铣反对帝乙把帝位传给纣王(受辛)(世系不详)其它君主不详的方国一见于部分文章中的方国,描述极少国名姓氏渊源爵位所在位置封立者灭亡原因说明炎国己姓炎氏(一说子姓)少昊之后一说商王太丁之子侯(炎侯)山东郯城太丁约前十一世纪约前1046,商王太丁封其子(一说封少昊之后,己姓炎氏)于炎地(今山东郯城)建立侯国,商朝灭亡后,炎地划入宋国九国(仇国)子姓仇吾氏之后侯(九侯)商纣王杀九侯,九国子孙后裔和族人避乱于世商纣王时期九侯(一说鬼侯)被纣王杀死,死后其子孙后裔和族人避乱于世,以国为氏,并加人旁是为“仇”蓟国伊姓(一说祁姓)黄帝之后尧之后北京地区约前7世纪,蓟国为燕国吞并殷商时期自然形成的小国,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西周时,蓟国成为周国的封国。约公元前7世纪为燕国所并艾国子姓江西修水附近桐国子姓河南虞城县南5里的桐亭周灭商后,部分桐人逃至安徽桐城,在 南淮夷和群舒之间复立桐国;一说桐国、 空桐国是同一个国戴国子姓公(周爵)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偏北前713年,为郑庄公所灭(周代戴国的世系详见周朝诸侯国【戴】)妹国彭氏豕韦的一支又称沫、妹、妺、昧陈国虞遂后裔的一支陈邑商汤一说为在商灭夏后迁遂国于陈密须国(密国)周原西北部前1057年为周文王所灭武王克商后,封同姓诸候,建立周代密国芮国(内国)姜姓河东武王克商时被灭曾与虞国发生过发生过“虞芮之讼”葛国嬴姓?伯?成汤(复立)成汤(后复立)春秋时灭于宋夏代有嬴姓葛国,后为成汤所灭,汤征服葛国后,只将葛伯杀死,再次封葛国。春秋时沦为鲁的附庸,后灭于宋雍国1姞姓黄帝姞姓后代雍邑古今姓氏辩证记载,黄帝的姞姓后代在商、周之际,有族人食采于雍邑雍国2任姓薛国国君侯(雍侯)一些薛国世系中称任成之子任滑曾任雍侯姺国(先国?)1有莘氏之后侯(先侯?)被封于姺后就时服时叛,商王外壬即位后不久,姺与邳两个侯国发动叛乱,商王外壬借助彭国之力平定叛乱;商王武丁时对姺人发动大规模的战争,终于使其臣服,姺国的首领接受商朝的封号,称先侯,后代以姺为姓;一说有辛氏(辛国)=有莘氏(莘国)=有姺氏(姺国)先国2侯(先侯)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或说位于陕西省东南和河南省西北之间)商末时存在的方国蒲姑国(薄姑国)(蒲姑氏)嬴姓(一说为子姓)今山东临淄西北五十里周初,吕尚封于齐国,灭蒲姑州来国(下蔡)江淮地区前529年,亡于吴商周至春秋时,江淮地区的一个部族的建立的诸侯国共国(恭国)河南辉县因侵犯周都宗周而受到周文王姬昌讨伐,被灭灭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称共氏韦国(韦伯国)夏代不明豕韦国之后渭河平原西部的沣水成汤征服夏代不明豕韦国,豕韦的部分子孙迁徙到渭河平原西部的沣水建新国,称韦伯国芍国北方武丁伐灭商代前期存在于北方的方国猷国陕南商王曾命猷人伐曹,商王曾命雀国伐猷贯国左传记载周朝初年将商代的贯国之鼎给予鲁侯省国黄帝天鼋氏后裔?伯(省伯)晋州市偏东北儇国黄帝之后酉国巳国箴国僖国饶国商均后裔的一支河北省饶阳一带百家姓考略记载商均的支子被商王封于饶祈国黄帝后裔山西屠国商汤支庶陕西合阳商汤支庶封于屠禤国1黄帝之后北宫禤的后裔山西省长治市武王克商时被灭禤国2山东省郓城市武王克商时被灭且国沮人之先为且人,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建立有且国小且国商代,且人一部分西迁建立了小且国沮国(徂国)耀州区至富平的沮水流域(包括石川河)武王克商时被灭商代,且人一部分居住于今耀州区至富平的沮水流域(包括石川河),建立了沮国辕国舜的后裔虞遂的一支后裔山东济河南部专国江西清江吴城遗址据说是商代后期方国“专国”所在冓国殷之东商代方国,仓国曾受命讨伐潘国姚姓舜的后裔子被周文王所灭商朝时舜的后裔建潘国,子爵,是为姚姓潘国。周武王灭商后,将潘地封与其弟毕公高之季子季孙,他们也以潘地为氏,是为姬姓潘国,春秋时楚国占领潘国后,封为邑,子孙以潘为氏,即芈姓潘氏。楚国公子商臣之师潘崇为芈姓潘氏之始祖栗国河南夏邑城关镇被周所灭商代古国,被周所灭露国姜姓神农氏后裔鼋国姬姓桑干河流域根据甲骨文和传世文献,认为桑干河流域商代建立过姬姓的鼋族、启侯、祁侯等方国部族冀国姬姓桑干河流域祁国姬姓侯(祁侯)桑干河流域启国1姬姓侯(启侯)桑干河流域启国2河北磁县一带商代方国(可能与启国1为同一国)磿国(磨国)河南濮阳历山武王灭商时所灭有熊国商王朝的周边有有熊国,被视为戎狄姑幕国侯(姑幕侯)成汤姑幕在夏为莒部落,商朝为姑幕国,周为莒子国,商汤灭夏建立商,古婉国受封为侯,建姑幕侯国来国子姓商灭姜姓来国后在殷都附近建立子姓来国畴国任姓薛国分支平顶山西南商王武丁时,薛国势力由鲁南发展到豫中南,其一个分支在今平顶山西南建立畴国。可能指挚畴国仿国陕甘川一带商朝时的诸侯国雀国或为子姓侯赣鄱地区;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约灭于商末周初即雀方,商朝方国,殷末蜀国的邻国;有学者认为是“雀”在吴城征服“虎”后建立了方国;或说商代前期雀国在河南荥阳一带让国河南陕县附武丁开始,连年用兵,首先迫使周边时服时叛的小国完全臣服,然后陆续攻打甫、衔、缶、(皆在今山西西部、南部)等国,并其地,镇压让(今河南陕县附近)、亘(今山西南)等叛殷势力。甫国即甫方。缶国则与仿国相邻衔国山西西部、南部甫国1山西西部、南部甫国2姜姓河南一带(或说在山西隰县北)商代方国,与西周时的许国可能同族传承陶国即陶唐国,原居山东定陶一带,商代在今河北唐县一带,是依附于商的东方大国(不知与陶唐氏尧是何关系)守国子姓?河北藁城县一带殷商时的国族,见于殷墟侯青铜器铭文。与商族有着亲与疏的多重关系。曾与商交战(见于妇好墓记事戈)?国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内蒙古清水河县单台子乡发掘了一商末周初的方国遗址,发现了金器、青铜器及大量人祭遗迹)史国平邑、邹县、滕县、济宁一带在平邑县唐村岭乡洼子地村商代墓出土铜爵, 扳金内铭文阳文“史” ,系商代一部族的号或族徽。在邹县、滕县、济宁一带均已发现“史”字铭文的青铜器。证明商代在今平邑、邹县、滕县、济宁一带,曾有一个以“史”为族号或族徽的较大部落方国诸暨国彭姓大彭氏一支山亭区西集为武丁所灭商太戊之后,商王室出现“九世之乱”,大彭氏攻占薛东之地,一支在薛东建立诸暨国。后武丁中兴灭诸稽象国河北隆平县东北商代在今河北隆平县东北有象国析国(白羽国)西峡县西关外在周代时为许国之都嚣国子姓商王室迁都留下的遗民郑州西北附近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迁都后在原都城留有遗民建立子姓嚣国隞国子姓?河南荥阳东北一般认为嚣国即隞国,为同一国的两个都城蒯国河南洛阳西蒯乡一带商代方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蒯乡一带郅国侯商时侯国又国定州市西北郊早期史籍不见此国的记载,系近年的考古发掘而得知。是商王畿北面的一个方国受国河北磁县一带商代方国启国河北磁县一带商代方国朵国河北藁城一带商代方国庚内 国河北正定一带商代方国圉国河北赵县一带商代方国夷陵国湖北省宜昌部国姬姓商代方国奚国甘肃崆峒山一带约灭于周文王商代方国秣阳国(秣陵国)秣国(末国)南京一带?为秣阳国之后。今南京有秣陵路、秣陵镇彘国山西霍县东北到西周时仅为地名,周厉王在国人暴动之后逃难死于此阙巩国巩义市西南及偃师市东部为周武王所灭商朝诸侯国,都城在斟寻(芝田镇稍柴村一带),善制铠甲雇国河南原阳县西南原武镇西北与商为友。一说雇国即是夏代的有扈氏。一说即顾国佚国为周武王所灭商末尚存的诸侯国,为周武王所灭刻国禺阳任姓后裔终国禺阳任姓后裔卑国禺阳任姓后裔绎国曹姓山东省边国古东夷族一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一带商朝方国阴国尧后裔如国伯(如伯)殷墟卜辞有如伯姞国(吉国)侯山西临汾吉县以西商代方国,侯爵舌国陕西境内商代方国萃国陕西境内商代方国杂国河北藁城境内商代方国狸国河南长垣县东商代方国射国河南长垣县东商代方国戉国河南长垣县东商代方国,一说即越国嵇国安徽省蒙城县境内商代方国遇国(禺国偶国)任姓?黄帝之任姓之裔遇国(番禺国)奚仲父番禺的后裔涅国(臬方)武乡县与殷商敌对方国,与方(微)相邻或相距不远符娄(正东)均为商朝前期方国,商汤曾经命令方国部落需向商王朝进贡自己的土特产,令正东的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鬻发、文身等国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仇州(正东)十蛮(正东)伊虑(伊丽)(正东)有说伊虑、沤深是两个通古斯族名沤深(正东)越沤江浙闽沿海一带越沤可能指越、瓯之类的国家;今江浙闽沿海一带的古越人于商代建立的部落联盟方国,西周时尚存鬻发(剪发)江浙闽沿海一带今江浙闽沿海一带的古越人于商代建立的部落联盟方国,西周时尚存文身江浙闽沿海一带今江浙闽沿海一带的古越人于商代建立的部落联盟方国,西周时尚存九菌(正南)均为商朝前期方国,商汤曾经命令方国部落需向商王朝进贡自己的土特产,令正南的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等国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百濮(正南)损子国(损国?)子?郁江中游一带(南宁地区东北部、玉林地区及钦州地区部分)产里国(产国)广西玉林一带商朝前期方国;常与损子国并称,地望相近,部分交错而居桂国逸周书王会解记载的商代南方诸侯国瓯国广西地区今广西地区的南越、西瓯和骆越人于商代建立的方国邓国2广西地区今广西地区的南越、西瓯和骆越人于商代建立的方国甄邓国(瓯邓国)广西地区今广西地区的南越、西瓯和骆越人建立的部落联盟方国,商代已有,西周仍存。原为瓯、邓二国,后迫于楚、秦而并为一国鸥国广西大明山一带西周之前有鸥国,或与瓯国为同一国骆国2广西大明山一带西周之前有骆国2,或与邓国2为同一国瓯骆国广西大明山一带都在武鸣县境内;在西周以前为鸥、骆二国,春秋时并为一国。战国末期灭国,后于今越南境内复国。或与瓯邓国为同一国昆仑(正西)均为商朝前期方国,商汤曾经命令方国部落需向商王朝进贡自己的土特产,令正西的昆仑、狗国、鬼亲、枳巳、儋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等国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狗国(正西)鬼亲(正西)枳已(正西)儋耳(正西)贯胸(正西)雕题(正西)离丘(离卿)(正西)大夏(正北)均为商朝前期方国;商汤曾经命令方国部落需向商王朝进贡自己的土特产,令正北的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韯犁、其龙、东胡等国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均为欧罗巴人种部落方国,商代已有。与春秋的允姓之戎同种。大夏原居陕西,后迁至甘肃一带,公元前7世纪迁至伊犁河、楚河流域。莎车即后世莎车前身。豹胡即貌胡。姑他、旦略、豹胡等部落向西北迁移后融合成为塞种人部落,最后灭大夏建立贵霜王朝。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龙、代翟、匈奴、楼烦、月氏、豹胡、北秋等12氏族的首领莎车(正北)姑他(正北)旦略(正北)豹胡(正北)(匈奴)(正北)楼烦(正北)(月氏)(正北)韯犁(纤犁)(正北)其龙(正北)东胡(正北)同国(空同国?)子姓河南虞城县桐亭为周灭商时所灭商王封本姓之庶族人建立同国,也称为空同国(无确证)。周灭商后,同国灭国,其地归属于莘国;可能即空桐国代翟白狄迁到代地与当地人融合(正北)白狄由陕西迁代地与土著人融合形成的白狄别种所建的方国长沙国(南方)逸周书王会解记载的商代南方诸侯国共人逸周书载有黑齿、白民、东越、瓯人、且区、共人、海阳海阳且区(具区?)不庾管子小匡载有吴、越、巴、牂牁、不庾、雕题、黑齿、荆(荆楚)之国牂牁自深逸周书王会篇载南方有东越、欧人、姑妹(蔑)、具区、共人、海阳、自深、会稽等国向商王进贡东越欧人(瓯人?)姑妹(姑蔑)会稽揸方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六盘山东西及内蒙河套地区商代中后期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六盘山东西及内蒙河套地区的方国系方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六盘山东西及内蒙河套地区商代中后期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六盘山东西及内蒙河套地区的方国河伯国竹书纪年:殷侯(商王)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后),殷侯(商王)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顾炎武认为:“河伯者,国居河上而命之为伯,如文王之为西伯。”认为河伯是部落方国的首领,也是氏族部落名二出现在一些文章中的商朝异姓方国,相关介绍和描述极少,可能只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提到国名所在地说明毋国山东曹县南一说即贯、串夷已国山东曹县已氏城(己氏城?)可能是己国的谬误妻国(郪国)山东栖霞(?)或许与四川郪江的郪国是同一国其国山东诸城市西,或说在河南辉县蒙国山东蒙阴县棣国山东无棣县岂国山西昔阳县的鼓聚条国山西运城安邑镇稷国山西稷山县可能是周的别称卑国(郫国)河南济源西夹国(陕国)河南郏县舆国河南平舆戊国河南安阳宁国河南宁城载国河南兰考的考城宫国河南渑池县南宫前渑国河南渑池县衣国河南泌阳县殷城麦国河南泌阳县南鸡国河北鸡泽肃国河北肃宁县良国江苏邳县北芒国安徽砀山县南阬国甘肃灵台县西北通过甲骨文和金文考古发现,商代在河南的濮阳、永城西南、温县徐堡、永城县酂阳集、郾城,山东的定陶,山西的榆次市一带,陕西的商洛县,均有方国(甲骨文尚未完全解读)三出土甲骨中所知信息极少的方国国名所在地说明基方山西省临汾市蒲县湔方晋陕高原,或说在河南洛阳市西南魋方殷之东儿方山东省滕州市属于东夷,伯爵羞方(羊方)晋陕高原耳方晋陕高原丙方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镐方陕西省沣河以东(或说即高平,在山西晋城)郍方河南省新郑市鹿方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册方陕北一带庚方陕北一带臿方(锸方)北京房山、涿州之间的桃水流域逆方河北顺平西南牧方河南淇县南苦方(古方)河南鹿邑县东失方(佚方)湘鄂交界一带武丁曾南征失方、雩方、邦方、臣方雩方邦方臣方丑方(醜方)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带。甾国临淄一带与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