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1页
第课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2页
第课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3页
第课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4页
第课辛亥革命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辛亥革命 灵台二中周莉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1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 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及意义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以及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概念诠释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课前预习反馈 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著名宣传家 思想武器 主要阵地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上海 日本东京 2 兴中会 创立时间 地点 人物 誓词 性质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民报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刊物 纲领 性质 3 中国同盟会 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 4 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 临时大总统 国都 国旗 宪法 1912元旦孙中山南京五色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62页 63页 提取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条件 提示 革命爆发的条件包括 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军事 革命发动需要的有利时机等 寻背景 一 云翻雾起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时代背景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有利时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成为 洋人的朝廷 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同盟会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及条件 黄花岗起义 看过程 二 敢叫日月换新天 爆发 武昌起义 1911 10 10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 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第十九条 国务员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谍叛行为时 可决弹劾 选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1 简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 2 临时约法 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 3 第19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4 据此分析约法的性质 它的颁布矛头指向谁 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 根本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支持 军事进攻政治欺骗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清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施压 妥协退让 武昌起义后形势 合作探究二 辛亥革命后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面临哪些方面压力 革命党人如何处理 产生了什么结果 1912年2月12日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旁立者 下诏退位 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孙中山的辛亥反思 曾几何时 己为情势所迫 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 此种妥协 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 夫袁世凯者 北洋军阀之首领 时与列强相勾结 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 皆依附之以求生存 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 其致失败 又何待言 孙中山1924年1月 论影响 三 是非成败后人评 正方 是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 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论从史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和材料举证 各抒已见 成功 1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革除了封建陋习 移风易俗 失败 1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拓展提升 拓展提升 材料一 材料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为止 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 1912年 材料二 袁世凯尽管不好 我们要希望他好 要用诚恳的劝告 严密的监视 感动他 鼓励他 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 从这两段材料中 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从鲁迅作品来看辛亥革命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 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 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称呼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思考 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对于辛亥革命的结局史学界有三种看法 辛亥革命胜利说 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 对此你有何看法 说说你的理由 学术争鸣 新观点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 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它有终结 但不是失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就是辛亥革命 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小结 当堂达标 1 1911年12月29日 17个省的代表聚集于南京丁家桥江苏省咨议局 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 选举结果是孙中山得16票 黄兴得1票 黎元洪得0票 该结果反映出 A 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B 民主共和的趋势已不可阻挡C 旧官僚在革命集团内部受孤立D 清王朝的覆亡已经无可挽回 A 当堂达标 2 有人曾说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 被迫解散B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孙中山出走海外C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未完成革命任务D 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进攻 迫使孙中山辞职 C 当堂达标 3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 无论是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 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 故史称 辛亥首义 这里所说的 首义 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 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 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 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D 当堂达标 4 南京临时参议院是近代中国的第 个民意机构 它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B 使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变成现实C 宣告了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