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9级高三(下)4月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蛋白质、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 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决定DNA空间结构C. 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过程均需对方的参与和作用D. 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核酸具有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形成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A. 氨基酸的数量及序列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A正确;B. 脱氧核苷酸数目及序列的多样性决定DNA的多样性,DNA的空间结构是特定的双螺旋结构,B错误;C. 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指导,核酸的合成需要酶(多数为蛋白质)的催化,C正确;D. 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因此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D正确。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B.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C. 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上清液中均含有较强的放射性D.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酒精发挥了两个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详解】A.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先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缩小浓度范围,减少浪费,A错误;B. 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前者构建的是物理模型,后者构建是数学模型,B正确;C.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正常操作下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如果保温时间过短,则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入到大肠杆菌内部,而时间过长则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无论时间过短或过长,上清液中放射性都较高,C正确; D.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需要用酒精固定细胞以及解离,D正确。3.图中a-g表示大豆幼苗地上的不同部位,其中e是顶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的生长速度一定比c快B. d可能是最靠近顶芽的侧芽C. f合成的生长素可以运输到eD. g所含生长素的一部分可能由e合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e点表示顶芽,则a、b、c、d生长素含量都比顶芽低,f、g生长素浓度都比顶芽高,据此分析。【详解】A. a点生长素浓度大于c,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a的生长速度不一定比c快,A错误;B. 由顶端优势可知:顶芽合成的生长素由上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比顶芽高,故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e,B错误;C. 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e是顶芽是形态学的上端,f合成的生长素不可以运输到e,C错误;D. 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下端,e是顶芽是形态学的上端,那么g所含生长素的一部分可能是由e合成的,D正确。4.下图甲为人体某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细胞癌变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相比,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强B. 和基因相同,而细胞的mRNA完全不同C. 癌变的过程是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D. 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据图乙分析,四个突变的基因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详解】A. 与相比,的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A正确;B. 和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和分化而来,所以基因相同,但和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有些mRNA是不相同的,有些mRNA是相同的,B错误;C. 突变是不定向的,故癌变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也是不定向的,C错误;D. 由图可知,多个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但突变基因并非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并不互为等位基因,D错误。5.某果蝇种群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其它配子不受影响。理论上,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 a的基因频率为0.44B. Aa基因型的个体占2/5C. 雌、雄个体的比例发生了改变D. 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1:4:4【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依次占10%、20%、70%,因此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20%,a的基因频率为80%,因此雌配子中A配子比例为20%、a为80%;但是由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因此雄配子的比例为1/3A,2/3a,据此分析。【详解】A. 由分析可知,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配子比例为20%、a为80%,雄配子的比例为1/3A,2/3a,因此产生的后代为1/15AA、6/15Aa、8/15aa,因此a的基因频率=8/15+6/151/2=8/15+6/151/2=11/15,A错误;B. 由A项分析可知,Aa基因型的个体占2/5,B正确;C. 精子活力下降不影响雌雄个体的比例,C错误;D. 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1:6:8,D错误。6.某池塘生态系统中人工养殖了多种鱼,其中某种鱼(A鱼)不同年龄阶段食性不同,幼年A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A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幼年A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成年A鱼和幼年A鱼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 成年A鱼和幼年A鱼可能因为食物主要来源不同,在池塘中存在垂直结构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D. 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就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C【解析】【分析】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 捕食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而成年A鱼和幼年A鱼是同一种生物,A错误;B. 成年A鱼及幼年A鱼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 人工养殖的池塘会经常投饵料喂鱼,故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正确;D. 池塘的资源和空间有限,增加池塘中养殖物种的丰富度未必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7.重庆奉节盛产柑橘,下表是以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的柑橘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相关研究所测得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CO2进入气孔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使柑橘叶片呈现绿色的色素主要吸收_光。(3)为适应弱光环境,柑橘通过增加_来吸收更多光能。(4)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相同时间内,强光下生活的柑橘比中强光下生活的柑橘生长得更好,原因是_。【答案】 (1). 不需要 (2). 蓝紫光和红光 (3). 平均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 (4). 减少 (5). 净光合速率更大【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弱光条件下柑橘的叶片颜色变深、平均叶面积增加,而气孔密度减少,净光合速率也降低,据此分析。【详解】(1)二氧化碳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2)使柑橘叶片呈现绿色的色素是叶绿素,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弱光条件下柑橘的叶片颜色变深、叶片的平均表面积增大,由此可以推测: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扩大叶面积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4)分析表格,弱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28.4、气孔密度是752,强光下柑橘平均叶面积是13.6、气孔密度是826,28.475213.6826,因此与弱光相比,强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减少;强光下生活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中强光下生活的柑橘,故相同时间内,强光下生活的柑橘比中强光下生活的柑橘生长得更好。【点睛】本题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综合理解应用,通过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组成的。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淋巴细胞有_。(2)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为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以DNFB(一种引起过敏的物质)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 h和诱发后6 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A组健康小鼠(对DNFB不过敏)为对照组。诱发48 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实验二: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 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图1中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_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_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图2实验中设空白对照组是用_培养液培养细胞。分析图2该实验结果说明_。【答案】 (1). 免疫活性物质 (2).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3). 抑制过敏反应 (4). 8% (5). 不加青蒿素和地塞米松 (6). 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个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A组为对照组,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胸腺指数偏低,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E组水平即8%时作用效果就超过了地塞米松;分析图2可知,用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培养液培养细胞,属于本实验中的空白对照组,且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100%,实验结果说明: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详解】(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2)根据图1可知,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C、D、E组结果与B组相比,胸腺指数偏低,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过敏反应,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8%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本实验中的空白对照组应用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培养液培养细胞;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点睛】本题以柱形图和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利用对照实验的原则对题图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实验结论。9.有古“雷池”之称的龙感湖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冈市黄梅县,是长江中游众多淡水湖泊中保护最为完好、具有代表性的湖泊湿地之一。(1)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因而使生态系统具有_功能。(3)“彩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龙感湖湿地呈现“生态黄冈”的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答案】 (1). 物种组成 (2). 水平 (3). 分解者 (4). 物质循环 (5). 直接【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物种丰富度的不同是区分不同群落的标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大多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通常呈镶嵌分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等: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间接价值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改善地方气候,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等;潜在价值是现今还未被利用的、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详解】(1)群落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因而使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3)“彩霞与白鹭齐飞,碧水共蓝天一色”,龙感湖湿地呈现的“生态黄冈”的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难度不大。10.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未分离。(2)科研人员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而丢失。(3)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 R 位于 6 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 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 理想的育种方案是: 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_(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 RR 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答案】 (1).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2).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3). 多于 (4). 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 (5). 母本 (6). 乙品种6号单体 (7). 自交【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6号单体植株和正常二倍体产生的子代中,单体占75%,故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6号单体植株和正常二倍体产生的子代中,单体占4%,说明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详解】(1)6号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2)据表格可知,6号单体和正常二倍体的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故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配对而丢失。(3)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理想的育种方案是:根据(2)中分析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则应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1.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富含难降解有机物苯甲酰肼,是当前焦化行业环保治理的难点。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可通过细菌生物降解方法处理焦化厂污染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目的菌的筛选: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