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4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电1.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2.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3.电能点亮灯泡.使电炉发热.使电动机转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5.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6.发电厂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V 的交流电。7.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8.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9.我们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电?1.使用节能灯2.用空调器时不打开窗户3.白天要用自然光4.随手关灯 静电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4.物体受到摩擦时.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便物体带上静电。6.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7.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8.摩擦起电:脱毛衣时闪现的火花是毛衣摩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9.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10.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当它们靠近时.头发会被梳子吸起来。这是因为静电的作用。11.常见的静电现象:1.打雷闪电 2.冬天脱毛衣.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劈啪声”3.梳头时头发和梳子会相互吸引4.塑料梳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5.冬天干燥时.两个人相互接触会有触电的感觉等。2.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3.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4.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雷电1.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2.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大气中云层之间由于摩擦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并产生闪电。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5.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电路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2.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可能流动。4.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5.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6.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7.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玻璃泡 、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8.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9.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10.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11.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12.遥控开关是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的。13.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要首先接触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接触头.如果灯泡亮.就可以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了.检测时要进行多次检测。14.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1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检测前要切断电源。但不能用它来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16.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简答题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通电时.为什么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光?主要是判断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电路检测器本身就是有故障的,那么用它检测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是不准确的.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说5种) 1.连接点生锈了;2.导线断了;3.灯泡坏了;4.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5.电池没电了3.你见过哪些开关?都用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光控开关:路灯;天亮了.会自动熄灯.节约用电。声控开关:楼道灯;晚上有声音.灯会自动亮.方便节能;温控开关:空调器、电饭锅;到设定的温度时会自动关闭;方便节能。红外遥控开关:电视机;远距离开关.方便。定时开关:电扇;按设定的时间关闭.方便。 断路短路1.断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2.通路: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3.短路: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4.短路时.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电源 电池1.电池: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2.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3.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4.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有了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5.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6.发电厂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7.家中有哪些常用电器?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哪些是用交流电作电源的?手电筒、电动剃须刀、电冰箱、电灯、电视机等。用电池作电源的:手电筒、电动剃须刀用交流电作电源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 导体 绝缘体1.导体: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一般有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2.绝缘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一般有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等3.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4.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5.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6.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用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串联 并联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2.家庭一般用并联。3.电池的串联和并联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4.灯泡的串联和并联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5.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6.电池串联和并联的特点:1.电池串联时.电压相加;2.电池并联时.电压不变.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7.两节电池有什么不同连接方法?一种是把电池串联.一种是把电池并联。8.把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有什么特点?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安全用电1.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2.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3. 请你提出几条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1.电器在不用时.要拔掉插头2.晚上.人离开房间要及时关灯3.夏天空调的温度不要调得很低等。4.你知道哪些安全用电常识?不能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布擦带电设备;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电器;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雷击。 第一单元复习题 电检测题一、填空题1.一个简单的电路由( )、( )、( )等组成。2.我们在做实验时用的电是( ).家里用的电是( )。3.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回路叫(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 )伏.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是( )伏。6.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 )控制的。7电路连接有( )和( )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 )方法连接的。8.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 )通过。9.通过探究我们发现静电电荷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 )电荷和( )电荷。10.电路是指由( )、( )、(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11.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 ).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 )。12.闪电是一种( )现象.避雷针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13如果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接起来就会发生( )路.这种操作会造成电源损坏。1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 )2.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 )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 ( )4.塑料是导体.铜丝是绝缘体。 ( )5.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 )6.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7.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 )9.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 )10.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和开关。( )11.在我们国家用电灯大多都是并联起来的。 ( )12.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13.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14.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15.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16.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17.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18.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之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19.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 ()20.对人体来说.低于36的电压是安全的()21.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22.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23.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2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3V。三、选择题(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A.断路 B.短路 C.通路2.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木尺B.塑料尺 C.钢尺3.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A.1.5V B.36V C.220V4.下列物体中.能通过电流的是( )A.玻璃丝 B.铜丝 C.塑料丝 5.你知道的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 ).生活中常见的绝缘体有( )。A.橡皮和铁丝 B.塑料尺和干木棒 C.湿布和钥匙6.电视机使用的电是( ).手电筒使用的电 是( )。A.交流电 B.直流电 8.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开关 D.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9.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把小电珠并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10.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接近碎纸屑.碎纸屑( )。A.被吸起 B.不会被吸11.当把下列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一个含有2节1.5V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源的电路时.三个灯泡都能发光.根据经验推测.你认为亮度最大的是( ) A.2.5V 、3W B.3.5V 、3W C.4.5V 、3W 1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 )发生。 A.纸屑会被吸起 B.纸屑会被移走 C.纸屑会飞起来 14.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A.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 B.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15.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 )。A.检测一次B.检测二次 C.检测三次1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A.1.5V B.3V C.4.5V17.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18.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橡皮 B.塑料尺 C.铅笔芯 19.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橡皮 B.湿抹布 C.纸片20.下列材料能用来制作小开关的是( )。A.塑料和铁片 B.塑料和竹片 C.铁片和铝片21.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 )。A.有了电池 B.有了导线 C.有电流通过灯泡22.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比把这两个小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一样23.要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A.电源和动力 B.电源与电路 C.电路与用电器24.下列电器中使用直流电的是( )。A.电视机 B.手电筒 C.日光灯25下列材料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A导线和电池 B电池和小灯泡、开关 C导线、电池和小灯泡26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打开开关.电灯发出柔和的光线B摩擦过的塑料尺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C手指靠近刚刚关机的电视机荧屏.听到啪啪地放电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