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3、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1、全班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乐器。交流学生知道的乐器,使每个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自然引出小鼓乐队乐器。师: 同学们,我们先来说一说关于乐器的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学生发言,可能说到许多。然后出示教材上的图。2、让学生观察小鼓乐队乐器图,先说一说有什么,再说是怎样摆放的。了解图中的乐器以及摆放特点,为选择信息提问题做准备。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一所学校小鼓乐队的乐器,看一看这个鼓乐队有哪些乐器。生:这个鼓乐队有小号、小鼓、大鼓,还有钗。师:说一说这些乐器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可能说会说:(1)这些乐器每排摆8件,从下往上看,小号摆32排,小鼓摆了3排,钗摆了2排,最上面是大鼓,只有1排。(2)从上往下看,第一排是大鼓,第二、三排是钗,接着摆了3排小鼓。最下面是2排小号,四种乐器,每排都是8件。学生表述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学生如果直接出数量,给予肯定。二、提问题,解答问题1、提出:根据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然后全班共同提问题,并解答。明确要求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提问题的思考,提高学习效果。师:根据小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学生提问题,全班共同解答。如:生:小号一共有多少把?师:怎样列式呢?用哪句口诀的?生1:8216,用口诀:二八十六生2:还可以写出:2816,用口诀:二八十六师:谁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1)小号一共有多少把?8216或:2816口诀:二八十六(2)小鼓有多少个?8324或:3824口诀:三八二十四(3)钗一共有多少个?8216或:2816口诀:二八十六(4)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8432或:4832口诀:四八三十二(5)这个鼓乐队一共有多少件乐器?8864口诀:八八六十四(4)(5)问题学生提不出,教师可以启发。2、提出“这个鼓乐队一共需要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怎样解答,为什么?通过变式提问,丰富练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师:同学们来看课本第64页,红红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鼓乐队一共需要多少人?谁来说一说这个问题怎样解答,为什么?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8864解答。因为这个鼓乐队一共有64件乐器,鼓乐队演奏时,每一件乐器需要一个人,所以,64件乐器就需要64个人。三、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弄清楚题意,先独立思考,再回答。乘法口诀的变式练习。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读一读题目的要求?指名读。师:对,这些数字卡片是两个数相乘的积,你们能说出是哪两个数相乘的吗?学生回答。2、练一练第2题,计时口算练习。考查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师:看练一练的第2题,我们来做计时小练习,看谁做的有快又对!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写得数,老师计时。3、练一练第3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趣味练习。让学生说一说把哪封信送到哪个院子。多样化的计算练习。师: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个题,你能说出哪个信封送到哪个院子吗?学生说,老师操作课件。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弄明白题意,然后再做题。综合性练习题。师:我们来看练一练第4题,一套书是6本,一本8元,那么买一套书,50元钱够吗?想一想要算这个题,我们应该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一套书需要多少钱。师:回答的真好。一套书需要多少钱呢?谁来说一说?生:6848元。师:然后怎么做呢?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上册7.1表内乘法和除法(二)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和除法算式,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2、理解“倍”的含义,能解答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3、经历小组合作,总结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初步的数学学习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4、能发现具体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会口算26的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表内乘法口诀的总结和用口诀求商内容的延续。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本着突出重点、由易到难、形成规律的原则,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分为7、8、9的乘法口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倍的认识三部分。其中穿插安排了乘除法的竖式,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游动物园。本单元共安排17课时,内容编排如下:知识点课时内容素材与活动1. 7、8、9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7的乘法口诀七星瓢虫的生活情境和常识第2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用餐的情境第3课时8的乘法口诀蜘蛛的生活情境和常识第4课时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学校鼓号队的四种乐器,共8排,每排8个第5课时9的乘法口诀大厅吊灯,每组有9个灯泡第6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认识乘法竖式4束鲜花,每束9枝第7课时整理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格2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1课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设计21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的方案第2课时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小朋友用48块小正方体摆长方体和正方体第3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45枝鲜花插在花瓶中,每个花瓶插9枝第4课时认识除法竖式设计36名同学做队列表演的方案3倍的认识第1课时体会“倍”的意义1大象之家:4头大象,2头小象2拔萝卜:兔妈妈拔6个萝卜,小兔拔2个萝卜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篮球28元,排球7元。问题: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第3课时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聪聪有5张画片,红红的画片张数是聪聪的3倍。问题:红红有多少张画片?第4课时求一个数几倍的问题1车下有8名学生,车上的学生人数是车下的4倍。问题:车上有多少名学生?2小山羊拔了2棵白菜,老山羊拔的白菜棵数是小山羊的8倍。问题: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4整理与复习1课时系统复习和综合应用4道复习题、4道练习题、1个问题讨论5综合与实践1课时从动物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数量及生活画面17、8、9的乘法口诀,安排7课时。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计算,是在26乘法口诀的总结和应用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教材内容的设计与26的乘法口诀相比,有以下变化。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典型事例。如,7的乘法口诀用七星瓢虫;8的乘法口诀用8条腿的蜘蛛;9的乘法口诀用9个灯泡的吊灯架。二是不再依赖直观图示计算连加的结果,而是设计表格,算出结果并填在表中。如,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只瓢虫的身上有7个点后,分别计算2只、3只、4只7只有多少个点,填在表中。三是只呈现一个乘法算式或写算式的方格,总结出口诀后,再说哪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四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归纳口诀。第1课时(教科书58页、59页),7的乘法口诀。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七星瓢虫,利用每只瓢虫身上有7个点的事例,呈现出一幅七星瓢虫的生活情景图,同时“兔博士网站”介绍了有关七星瓢虫的常识。由兔博士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要求,教材给出了计算几个7的和的表格,给出了7的乘法算式和7的乘法口诀的书写位置。教材中给出了一道算式“717”和一句口诀“一七得七”,其余全部是要填写的空格。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之后,蓝灵鼠又提出“哪些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具有初步的归纳乘法口诀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根据每只七星瓢虫的身上有7个点,在表格中填写出几个7的和,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和,有规律地写出一组乘法算式,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知道“哪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难点是根据表格中算出的和,有规律地写出完整的乘法算式。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图和“兔博士网站”的内容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使学生理解表格里要填什么,应该怎样算出来。必要的话,可以师生共同完成把几个7的和按顺序写出来,为小组同学总结7的乘法口诀作好准备。然后再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要求。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给出的717和下面要填写的算式,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写算式,再合作完成。关于蓝灵鼠的问题,因为有以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的经验,应该不会太难,可以鼓励全班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启发学生先说第一句口诀“一七得七”,知道这句口诀可以写出717和177两道乘法算式。之后学生就容易说出前六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第2课时(教科书60页、61页),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材选择了白雪公主宴请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情景图中反映了白雪公主给每个小矮人1杯果汁、2个汉堡、3个果子等信息,提出了“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接着出示了红红回答的“每个小矮人3个果子,一共有21个果子”,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和所用的口诀“三七二十一”。然后,又给出亮亮提出的“有多少个汉堡”的问题,以及乘法算式2714和口诀“二七十四”。最后兔博士提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主要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教学的重点是熟记7的乘法口诀,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材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列乘法算式并用口诀计算,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选择信息,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并用口诀计算。第3课时(教科书62页、63页),8的乘法口诀。教材选择了蜘蛛有8条腿的事例,呈现出一幅蜘蛛在大树上织网的情景图,并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蜘蛛的有关知识,兔博士提出“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以下教材设计同7的乘法口诀类似,给出了计算几个8的和的表格,给出了8的乘法算式和8的乘法口诀的书写位置,供学生思考、计算和填空。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后,蓝灵鼠提出了“哪些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根据每只蜘蛛有8条腿,在表格中填写出几个8的和,并借此总结出8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蜘蛛的有关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自己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要求。鼓励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填表、写算式、写口诀的全过程。学生自己完成之后,要组织全班同学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然后提出“哪些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个算式”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得出“八八六十四”这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算式,其他七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算式。第4课时(教科书64页、65页),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校鼓号队的事例,呈现出四种乐器,每排8个,大鼓1排、镲2排、小鼓3排、小号2排。兔博士提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材分别给出丫丫、聪聪、亮亮提出的“小鼓有多少个”“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小号有多少把”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算式和口诀。教材还设计了红红提出的“这个鼓号队一共需要多少人”的问题,并给出书写算式和口诀的横线,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机会。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27的乘法口诀计算,学会了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并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了解图中乐器的数学信息,再提出“自主提出问题完成计算”的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的时间。交流时,鼓励学生完整地说出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的算式和所用的口诀,使学生感受到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红红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提出,师生共同解答。解答方法不唯一:可以用乘法计算,8864;还可以分别计算每种乐器需要的人数,再相加。第5课时(教科书66页、67页),9的乘法口诀。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大厅灯池的情景图,灯池里有9组吊灯,每组吊灯有9个灯泡。蓝灵鼠提出“自己总结9的乘法口诀” 的要求。教材给出了计算几个9的和的表格,给出了9的乘法算式和9的乘法口诀的书写位置。总结9的乘法口诀与总结8的乘法口诀有两个不同点:一是不再给出第一道算式和第一句口诀,9句乘法口诀完全由学生自己总结;二是完成口诀之后,兔博士提出“观察自己写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并以丫丫交流的方式说明积与乘数的关系。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总结口诀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与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相比,数字大、口诀多、不容易计算、不容易记忆。本节课的重点是记忆9的乘法口诀,难点是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激发学生计算和总结口诀的兴趣,然后提出“自己总结口诀”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完成,再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出几个9的和的。兔博士提出的问题,先观察思考,可启发学生发现19的积比10少l,29的积比20少2939的积比30少3这样一个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很好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第6课时(教科书68页、69页),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认识乘法竖式。教材选择了一幅简单示意图,4束鲜花,每束9枝,并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4束鲜花一共有多少枝?教材给出了算式9436(枝),然后,兔博士提出“乘法也可以写成竖式”,并给出9436的竖式写法。问题(2),买一束鲜花需多少元钱?教材给出一束9枝的鲜花和“每枝6元”的数学信息,大头蛙提出“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的要求,教材给出了不完整的算式96(元)和一个只有的竖式,让学生自己填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所有乘法口诀,会用29的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本节课的重点是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难点是掌握乘法竖式的写法。教学时,问题(1)要先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用9的口诀进行计算,然后,教师示范乘法竖式的写法。问题(2),要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列式计算。完成横式计算后,教师提出“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在书上的方框里写数。“试一试”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第7课时(教科书70页、71页),整理乘法口诀。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整理乘法口诀表。教材给出了表格以及3以内的口诀,提出“小组同学合作,把学过的乘法口诀整理在下表中”的要求。同时,教材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关于乘法口诀的有关信息,并用中文、英语表示5735的例子,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及学好数学的兴趣。学生完成乘法口诀表之后,蓝灵鼠又提出“如果忘了某一句乘法口诀怎么办”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记住口诀。活动二,教材呈现了一个九九方格表(一个行与列都是9个格的长方形表格),表中上面第一行和左边第一列标有19的数字,左上角第一个格是“”,左上至右下的对角线格内的数是1、4.9、16其余的全部是空格。提出“在空格里填两个乘数的积”的要求。然后兔博士提出:观察表中的积,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九九方格表中积的内在联系。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全部乘法口诀并且小组合作整理过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记忆口诀的方法,熟记乘法口诀。活动一,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口诀的整理,教师要用非常有感情的语言介绍“兔博士网站”的内容,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然后,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如果忘了某一句乘法口诀怎么办?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经验。活动二,可先让学生自己填表,然后再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发现表中积的规律。学生的表述不一定规范,只要表述清楚、意思正确就可以,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2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安排4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熟记表内乘法口诀,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的内容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选择学生喜欢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情境中解决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问题。如,“设计飞行表演方案”“摆长方体、正方体”“学生队列表演”等。二是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开放的学习方式。如,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给出了算式和口诀,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把算式写完整”,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则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计算。第1课时(教科书72页、73页),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设计了21架飞机参加飞行表演的事例,给出有21架飞机的情景图和信息,提出“小组合作,制订一个编组方案”的要求。教材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编组方案及相应的除法算式2 173,2137,并给出了计算这两道算式的口诀“三七二十一”。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已经学会用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小组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设计飞行表演方案,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方案一(红红):把21架飞机每7架分一组,排成“人”字形,可以分成3组。方案二(亮亮):把21架飞机每3架分一组,可以分成7组。由此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式2173,2 137,交流方案后,重点说一说是用哪一句口诀计算的。突出计算217,213两道除法算式用同一句口诀“三七二十一”,使学生初步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第2课时(教科书74页、75页),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喜欢的搭积木活动,采取情景图加问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用48块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个下面的长方体?教材给出每6块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的信息和留有空白的算式48(个),大头蛙提出“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要求。问题(2):用48块小正方体可以摆成几个下面的正方体?教材给出每8块小正方体摆成一个正方体的信息和留有空白的算式48(个)。兔博士提出“和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算法”的要求。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27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了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用8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图和学生喜欢搭积木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问题(1),让学生通过看图、交流,弄明白4 8块小正方体,每6块摆成一个长方体,求可以摆成几个,就是要算一算48里面有几个6,要用除法计算。然后列出算式48(个),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使学生知道计算486(个)要用“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问题(2),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后,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第3课时(教科书76页、77页),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呈现了把45枝花插在花瓶里的示意图,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1):每个花瓶插9枝花,需要几个花瓶?给出了空白算式(个)。问题(2):把这些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花?同样给出了空白算式(枝)。学生完成计算后,大头蛙提出: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使学生进一步思考4595,4559两个算式都是用“五九四十五”这句口诀计算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图、读题、了解题意,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的,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第4课时(教科书78页、79页),认识除法竖式。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设计队列表演的事例,给出了“有36名同学做队列表演”的数学信息,提出了“请你设计一个队列方案”的要求。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队列方案以及相应的除法算式,3694(行),3666(行)。然后兔博士告诉学生: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并给出了3694的完整竖式,标注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之后教材给出366的不完整竖式,让学生自己完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所有乘法口诀和会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认识除法竖式,难点是除数商所得的积在竖式中的书写位置。教师重点示范竖式的写法,一步一步地写,边说计算过程边写,并标注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366的竖式,教师先算出6,让学生说一说下面该怎样算,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给出的带方框的竖式。3倍的认识,安排4课时。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本单元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和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安排的。“倍”的概念是除法意义的延伸和应用,是把“一个数中有几个相同的数”建构为“一个数是相同数的几倍”,或者说“大数中有几个小数,大数就是小数的几倍”。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倍的知识,学习中也难以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和理解,所以,倍的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教材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上,先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用数据简单、形象直观的情境,如,“大象之家”“小兔子拔萝卜”等,让学生直观体验“倍”的含义。再通过熟悉的“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问题的解答,沟通除法和倍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第1课时(教科书80页、81页),体会“倍”的意义。教材安排了两个情境。情境一:大象之家。图中给出了“有2头小象和4头大象”的信息,兔博士告诉学生“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使学生初步体会“倍”的含义。情境二:拔萝卜。图中给出了“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小兔子拔了2个萝卜”的信息。丫丫说:“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等于3只小兔拔萝卜的个数。”亮亮说:“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3倍。”大头蛙说:“6里面有3个20”使学生再次体会“倍”的含义。“练一练”中全部设计了直观的情景图,让学生看图填空。本节课是“倍”的概念建立的起始课,学生对“倍”的名词和含义都没有经验和基础。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倍”的含义,能够根据直观图,在括号里填出答案。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交流图中的信息,体会图中事物和数据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用“倍”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大象之家,在学生观察图,说出有4头大象和2头小象后,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你发现大象和小象的头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1)大象比小象多2头;(2)每2头大象有1头小象;(3)小象的头数是大象的一半。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有4头大象,2头小象,4里面有2个2,我们就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再出示“拔萝卜”的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兔妈妈和小兔拔萝卜的个数。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和小兔拔萝卜个数的关系。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最后教师用课件(或画出)给出图示,并结合图概括:6里面有3个2,就说6是2的3倍。“练一练”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填空,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第2课时(教科书82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材选取了比较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价钱的事例,呈现了“一个篮球标价28元、一个排球标价7元”的示意图,提出了“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的问题,兔博士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教材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聪聪说: “买1个篮球7元,买2个篮球1 4元”亮亮说:“2 874,28元里面有4个7元”并给出除法算式2874。在此基础上大头蛙告诉学生: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4倍。“练一练”设计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选择数据提出“倍”的问题并解答的练习。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生初步体会“倍”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并能解答简单问题。教学活动中,先让学生了解两种球的价钱,明白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方法算一算(要强调“算一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亮亮的算法学生说不出,教师可启发引导: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排球,也就是看28元中有几个7元,怎样计算呢?列出算式287 4(28中有4个7),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4个排球。然后,再说明:28元中有4个7元,还可以说篮球的价钱是排球的4倍。“练一练”的第1、2题,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怎样计算,再列式计算,并填空。如,第1题,求小汽车的辆数是大气车的几倍,就是求32辆中有几个4辆,用32除以4,写出算式3248后,特别强调:算式得数后面的“倍”可以不写。第3课时(教科书83页),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材选择了同学们都喜欢的画片的事例,给出了聪聪和红红玩画片的情境,以及“聪聪有5张画片,红红的画片是聪聪的3倍”的数学信息,提出了“红红有多少张画片”的问题。兔博士提出“用不同颜色的花片摆一摆”的操作要求。教材给出了摆好的示意图,图中第一排是聪聪的5张画片,第二排是红红的3个5张画片。教材还给出了学生讨论怎样解答的情况,丫丫说:“5张画片的3倍就是3个5张”亮亮说:“求3个5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给出算式5315(张)。“练一练”设计了根据要求摆花片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倍”的含义,知道“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教学时,要在学生明白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聪聪的画片有5张,红红的画片的张数是聪聪的3倍,红红的画片要摆3个5,感悟5张的3倍就是3个5。然后,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图,进一步讨论“5张画片的3倍的意思,知道5的3倍就是3个5张”,可以用乘法计算,再列出乘法算式5315(张)或3515(张),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4课时(教科书84页、8 5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教材安排了两个问题。问题一,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乘车去春游的事例,设计了同学们排队乘车的情景图。通过车下小学生和教师的话,给出“车下有8名学生”“车上的学生人数是车下的4倍”等信息,提出“车上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接着给出学生交流解题思路的语言:“车下有8名学生,车上有4个8人,用乘法计算。并给出完整的算式8432(名)。问题二,教材设计了一幅小山羊跟着老山羊运白菜的情景图。小山羊怀里抱着自己拔的2棵白菜,老山羊说:“我拔的白菜棵数是你的8倍。”提出“老山羊拔了多少棵白菜”的问题和蓝灵鼠提出的“自己试着算一算”的要求,呈现出空白算式(棵)。“练一练”设计了图文结合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的简单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能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