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工子弟小学生写作素材挖掘与积蓄的尝试与实践 杭州市彭埠第一小学包建霞 吕彩亚 内容提要: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这是现代成功经商之典范,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运用于我们的习作教学(特别是生源素质不理想的弱势教育群体)时,结果会怎样呢? 笔者所带的班级外地民工子女超过95。这样的班级,要实现和城区学校同等的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质量,难度可想而知。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笔者清醒地看到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技法的积蓄上我们与城区孩子的巨大差异,但是同时,笔者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漂泊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拥有与众不同的生活积累,这就是源自于生活的写作素材。所以当我们打破常规,选择长板优势,那么成功与我们并不遥远。现笔者就一线普通教师的视角对外来小学生自生活积蓄习作素材谈谈自己的尝试与实践。 关键词: 民工子弟小学生 写作素材 挖掘积蓄 我从童年就熟悉山岭、湖泊、海洋和寂静的森林我曾在遥远的原野里漂泊。我曾泛舟于波澜壮阔的江上,夜以继日地驶过山间的急湍,看日出、日落,看满天繁星闪现我就是从这些源泉中汲取了我的诗歌形象的养料。 英国诗人 雪莱 生活,就是我们素材积累的源泉。如果没有一定材料的积累,写作就如同无米下炊的“巧妇”,是难如登天。长久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过分地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却忘了如何开启学生习作之源从生活中积累材料。所以就出现了周而复始的写作恶循环教师教得苦,学生写得苦;教师于是努力地给学生补习作文,更苦;学生当然更苦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特别是外地民工子弟承载量已超过百分之50学校的教师,我们在提高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方面可谓呕心沥血做了无数工作,尝试了无数方法,可是收效甚微。尤为可悲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该区域学生的习作水平与城区学生习作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就06学年对六年级的语文三部测查看,我校六个平行班,最好的一个班级为6个优秀,其余班级基本为一到两篇优秀作文。不可否认,学生语文学习环境及现有语文课程资源的差异是造成这种习作水平差异的关键所在。可是,当差异已是既定事实时,我们除了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别无他法,正可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笔者所带的是江干区第一届公办学校外地民工子弟班,学生、家长素质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技法的积蓄上与城区孩子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却有一定的优势:当城区孩子终日奔波于这个那个兴趣班之间,我们的孩子却依然呼朋引伴地四处玩耍;当城区孩子被很好地保护于家人筑起的高高的象牙塔中,我们的孩子却早早地开始学习烧饭、做菜这些与城区孩子不同的生活积累,不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吗?沙里尚且能淘出金子,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如此独特的生灵。我们为何不从写作材料的积累入手,另辟奚径,以求成功呢?现笔者就一线普通教师对小学生习作材料的挖掘与积蓄谈谈自己的尝试与实践。 一、 由案例想到的写作需要材料的积蓄 1、 案例一:好学生的困惑写什么呢? (1)案例描述 学生陈某,已经步入高年级。他是个乖巧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书,再加上平时学习刻苦, 所以成绩优异,特别是作文,语言流利、表达顺畅,几乎每次都能得优秀。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似乎进入了某个怪圈,每次遇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一脸的苦恼,拿着本子老半天嘀咕:“我不会写,没什么可写!”写的文章也如同“八股文”,一板一眼老气横秋,细细读后,发现他竟然在套用材料一件难忘的事写的是和同学打网球,一件快乐的事是和同学打网球,同学之间的事也是打网球。怪不得写作文如此苦恼! (2)案例分析 陈某是被养在温室里的“花朵”,被人照顾得很好都五年级了,上学放学还由大人接送;吃饭睡觉有人招呼,从不干家务;一天到晚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视,很少和同伴一起玩;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在他的感觉中,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学习,如同一块平板,不会有任何起伏。他呢?只不过是被大人牵着线的木偶天天重复着简单的故事,没有什么新鲜刺激的,当然作文没什么可写。 2、案例二:学困生也有花开灿烂时我能写好! (1)案例描述 学生韩某,学习很困难,作业拖拉,人家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常常要写上四、五个小时,尤其遇到作文,不写个半天决不罢休。可是有一次,老师要求他写“我的妈妈”时,他却一脸兴奋,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叫:“老师,这个简单。我能写好!”而他,拿到进一步的要求后,也果然是“刷刷”地一阵奋笔疾书,不到一节课就完成了。 他兴致勃勃地朗读自己的作文,全班为之动容虽然他的文章里有错别字,标点运用得也不是很恰当,但是材料真实、语言质朴,是他自写文章以来最好的作品。以下是他文章的部分节选 我的妈妈 别人总说我的妈妈长得不漂亮,但在我的眼里,妈妈是最迷人的,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我的妈妈为了家里能多攒点钱,天天去上班,从没有休息天。妈妈是在我叔叔家帮忙,她早上送我到学校以后就去上班。叔叔家是开饭店的,妈妈一到那儿就要洗菜、洗碗,一天到晚都不会停下来。特别是冬天,妈妈的手浸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手上就生满了冻疮,两只手像红萝卜一样,我看了特别心痛 我很不自觉,做作业时老是不认真,所以每次作业总是很慢很慢,为这,老师常常批评我,爸爸也常常打我。只有妈妈对我最好!她会耐心地陪在我身边,看着我做作业,一小时、两小时,哪怕是一整个晚上,她也不会骂我,还是好声好气地鼓励我:“别急,认真做,一定能做好。”听到她那样说,我就很想改掉身上的毛病,就会认真地做作业。可是,没过一天,我就又忘了,又开始贪玩。妈妈就又开始陪在我身边看我做作业、鼓励我。 (2)案例分析 一向讨厌写作文的韩某竟然也能写出如此文从字顺的文章来,原因是什么?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蓄!韩某自小由妈妈带大,也亲眼目睹了妈妈一次次地为他放弃安逸的生活、轻松的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妈妈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含辛茹苦地教育,他感激、心痛。这种感情已在心中积聚多时,非常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宣泄。此次写作恰好触动了他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所以他的感情喷薄而发,洋洋洒洒写就了文章。 可见,生活的积淀,材料的积累是激发写作动机、写好文章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二、 班级现状调查与分析写作材料的发现和发掘 笔者所带的班级系外来民工子弟班,地处城郊结合部地带。这样的班级,必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很多人眼里这些班级的弊端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当我们以新的角度视之,就会发现“金子”。 1、班级现状调查 (1)学生变动频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带成为“城市边缘”所在地,本校正处于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本班则是学年第一批公办学校民工子弟班的试验点,入学时班内学生均为外地生,由于父母务工地点不断变化,所以学生变动频繁。以下是自2004学年接任一年级以来至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基本变动情况: 年级转出学生人数转入学生人数一年级4人(上,下)1人(下)二年级5人(上,下)6人(上,下)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6人(上)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初1人1人(注:这里的上,指的是上学期;下,指的是下学期。) 上表清晰地呈现了本班学生变动情况:至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学为止,共有10人转出、流失或休学,占现有学生数的21.3,14人新转入(包括个从本地其他公办学校转入的本地生),占现有学生数的29.8,合计51.1,占班级人数的一半以上。 (2)家庭条件艰苦 本班学生的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可是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强。以下是学生家庭居住情况、自理能力等情况调查: 表一:家庭居住情况调查 居住条件人数所占百分比一间(共10平米左右)26人5.一室一厅或多自住地3人(2个为新转入本地生)6.厂房或小店、住二为一体1人(其中人为厂、房分开)3.窝棚(搭建在租用地上的简易房)2人4.3表二:学生自理能力调查 你会做的事情人数所占百分比说明独立上学、放学41人95.31、此表系2007学年第一学期调查完成。 2、这里所罗列的自理能力所包括的项仅是笔者根据学生实际得出,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数据,足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独立家庭作业40人93.0烧饭42人97.7做菜29人67.4买菜11人25.6收拾房间36人83.7洗衣服23人53.5上述表格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居住现状,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生存状态:父母常年为生计奔波,收入微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从另外一张自理能力调查表上我们却不难发现,班级学生自理能力极强。 (3)家庭教育力量薄弱 本班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很低,劳动时间普遍偏长,家庭教育力量薄弱。以下是关于家长文化程度和工作时间的调查: 表一:家长文化程度调查 文化程度人数所占百分比说明小学32人34.11、这是粉饰以后的结果。 2、这里指的文化程度并不指毕业,不少家长写的是“高小毕业”或小学2年、三年。 3、后期从七一转入的两位本地生的家长占了(2名高中、2名大专)名额。中学47人50高中12人12.7大专3人3.1表二:家长工作时间统计: 工作时间所占人数所占百分比说明家长双方均早晚以后人.这里的工作时间并不包括上下班路上所需花费的时间。父母双方均早或晚点后人父母双方下班均点分后人.一方开夜车或上夜班另一方在家人.(这是最难用精确数据表述的一个项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生放学回家这段时间家里空巢现象的学生有35人,占学生人数的74.5,在家辅导的家长也以小学文化、在家待业的一方家长为主。) 从上述两张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家长整体文化素质很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在家长中占绝对多数,高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家长占极少数;此外,家长工作时间普遍很长,已达到人均小时以上。可以说,家长几乎没有能力、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功课。 2、分析与思考 显而易见,学生的频繁变动、家庭居住条件的简陋和父母自身素质差等客观原因极易造成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质量的滑坡,是教学质量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换句话说,这是不利的。但是假使我们换一种角度审视,就会发现,这些不利的因素中也蕴藏着无穷的机会和能量,特别是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我们教师需要的就是一种“慧眼识珠”的能力和气魄。 思考一:频繁变动VS开阔的视野 学生变动频繁,换个角度看就是视野开阔,这是城区孩子远远不能匹及的。尽管这些转入学生的文化素质不尽如人意,但是他们的这种开阔的视野常常给班级带来新鲜的血液 首先,他们随着父母打工地点的变更,去过很多地方,见识面极广,对于很多我们只有在电视或者文章中看到的地方他们都能侃侃而谈。其次,他们多方“转战”,接触过不同的人,经历过不同的事情,接受过不同的教育,其思维形式、生活习惯必不同于城区的孩子。毫不夸张地说,笔者所带班级是一支集中国各地风光于心中的“多国部队”,而这些,恰恰就是极好的习作素材。 思考二:不利的家庭教育VS很强的独立性 特殊的家庭状况和父母的文化素质就常规眼光看是不利于学校教育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他锻炼了孩子的意志,成就了孩子更强的独立性。首先是他们生活上的独立,这些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安排时间,把自己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其次是学习上的独立,他们独立上学、放学,自个儿完成家庭作业,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俨然学习的小主人;再次是心理上的独立,他们不需要过多地倚赖大人,自己解决同伴间的摩擦、自己处理师生间的关系,自己打发多余的时间。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历程本就是习作材料的积淀过程。思考三:条件艰苦VS早早的懂事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儿也不错。在笔者所带的班级里,学生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优越,可是他们却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如何节俭持家,如何察言观色这种独特的生活经验、思维过程正是独特的习作素材。 总之,这些孩子丰厚的生活阅历、独特的生活经历、特殊的心理历程是城区孩子不可能 拥有的,这些独一无二的生活的积淀就是笔者尝试的另一条作文教学之路的坚实基础积蓄素材。 三、 生活素材的发掘与积蓄 孩子们的习作之源生生不息,丰盈而不枯竭,可是为什么无心之人依然会怀揣金饭碗四 处要饭。怎样才能帮助孩子积蓄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 勤于动笔,经常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津津乐道的好记性常常会成为动笔记忆的手下败将。如果要让学生成为有心之人,记录是最好的办法。 (1)一句话日记 班里学生有一本日记本,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句话。这本日记本与平常的日记本差别很大 首先,它体积很小,大概和英语的“口袋书”差不多,便于随身携带;其次,字数很少,只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话,而且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再次,内容切口小,必须从那些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画面中截取一个最为精彩、难忘或最有意义的片段记录下来。这样,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精彩瞬间就被定格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2)一句话汇报 与一句话日记相匹配的还有一句话汇报,每星期抽一个固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汇报记录得最为得意的一句话。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又很好地指导孩子如何记录一句话,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素材积累的兴趣。 (3)一句话评比 如果没有好的奖励机制,一个再好的策略也很难坚持。所以,在前两个“一”的同时,做好每月的“一句话评比”至关重要。每个月的月末或月初,笔者和孩子们会及时地将自己记录的最得意的一句话进行评比,施以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而后在班级范围内展示。这样,“一句话”的创意就能很好地坚持下来并逐渐完善起来。 这些真实的生活素材成为孩子们良好的习作积蓄,那么广开“生活之源”的水作文当然也能渊源、长久而熠熠生辉。 2、 分门别类,形成序列。 学生的生活是精彩的,可孩子们却常常因为忽视而错过了最美好的的瞬间,最感人的时刻如果能帮助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形成一定的序列,那么生活素材的积蓄就变得容易多了。 其中最方便也最为简单的分类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场所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家庭生活系列,一类是校园生活系列。 (1)家庭生活系列 这是孩子最主要也最为独特的生活习作素材,可是它也极为烦琐和零散,要一个一个串 起来难如登天,所以只能重点地选择几个“剪影”。 A、感怀亲情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凡事“孝”为先。笔者所在的班级,家长的忙碌和艰辛是学生耳闻目睹并为之心痛的,如果说,我们能很好地拨动“亲情”这根弦,那么孩子身上最细腻的情感部分就会被触及。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了解家庭收入现状和父母工作状态”。 学生很认真地去完成了。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父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收入却有限;调查还发现家庭花消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房租和孩子身上。由此,在孩子们中间引发了一场“地震”,很多孩子流着泪完成了“调查感言”。(以下仅例举几例) 其一 现在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妈妈才刚刚回家休息。她脸上那疲劳的神情、暗淡的眼睛真令人心疼。从早上五点到现在,这么长时间的劳动,妈妈一定累坏了,不看也可以猜到做服务工作的妈妈忙着为人倒水、倒茶,赔笑脸的情景,可是就是这样也才换来区区40元的小钱不够我吃一餐肯德基。想到吃,我真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平时,我多会吃零食,仗着大人对我的疼爱撒娇、耍赖,硬是问大人要零钱。现在,我再也不会了 周某某 其二 爸爸是个夜班司机,每天下午三点半就起床,早上六点多才到家,每个月也才两千来块钱。妈妈是个工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的双手粗糙不堪,可还是辛勤地工作,每个月才一千多元。可是我家房租、水电就要付400多块钱一个月。再加上我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每次这样,家里就会又凭空添上一笔开支不是一、两百,而是几百块甚至上千元。妈妈很会过日子,伙食费省了又省,可是从来不会忘记给我买牛奶、开小灶,我的零花钱、买学习用品的钱也从来不缺,所以一个月下来,家里常常所剩无几。我真惭愧,自己似乎成了家里的一条“蛀虫” 程某某 这个调查活动以后,学生再写“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就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感情更为质朴,材料也更为真实,文章当然也更为成功。 B、 小鬼当家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孩子们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家,让这些“小鬼”们记录记录自己当家的独特体验,会有什么惊喜呢?当孩子们完成为期一周的记录,迫不及待地汇报自己的“当家”感言时,真可谓好戏连连有独自一人在家的感受,有自己打发时间的诀窍,什么“买菜心得”、“独立感言”、“我会做家事”等生动有趣的“小鬼当家记”应运而生,真是一人一样生活,一人一种素材,丝毫没有重复的。以下仅列举其中一、二 其一临别赠言 这两个星期,爸爸妈妈忙着赶货、出货,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每次见到我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嘱咐:“别给陌生人开门。”“作业要认真。”“做饭时要小心。”我想都不想就一一点头:“快走,快走,要迟到了。”看着大人一步三回头地走出家门,我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下终于自由了! 章某某 其二“小鬼”卫家记 爸爸妈妈出门后,家里立即安静下来,连“滴答滴答”的钟摆声都听得见。一想到电视里的小偷、强盗,我的心里直发毛。对了!我一拍脑门,想到了保卫自个儿家的妙计。我飞快地跑进厨房,拿出黄豆,小心翼翼地洒在门口。“嘿嘿,大功告成!”我放心地看起电视“丁零,丁零”一阵门铃声传来。还没等我反应,门开了,爸爸迈开步子向我走来。“小心!”话还没落,爸爸已摔了个四脚朝天 叶某某 C、 我家你家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们找出自家的精彩生活片段在班里交流,和大家一起分享,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也很好地积累了素材。以下是其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生活片段 恼人的夏天 夏天,唉那还得从很久以前的一场“孙某某大战蚊子兵三百回合”的精彩大战说起。那天晚上,我刚想躺下睡觉,突然在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阵“嗡嗡”声,立马开灯,啊!空中全部都是张牙舞爪的“蚊子兵”。于是,我把蚊香全点着了。可这毫无作用,它们就像“不死战士”一般精神气十足,耀武扬威地在我身边“轮番进攻”。于是,我对着空中使出了“大慈大悲掌”,又在自己身上耍起了“降龙十八掌”,可蚊子一只也没有打到,自己倒弄得浑身上下又红又肿。看着蚊子们的那股嚣张劲儿,我就火冒三丈,发誓要把蚊子消灭干净再睡觉。然后,我用“如来神掌”把墙上的蚊子搞定了;地上的,我则用“少林大力金刚腿”送它们归西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一夜都没有睡好。 孙某某 D、乡里乡外 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所到的地方或许比我们这些成年人更多,在这其中也一定有很多故事。于是,主题为“乡里乡外”的活动拉开了序幕,孩子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的投入。一段时间后,“我的家乡”、“杭州,我梦想中的天堂”、“回家”、“我的老乡XXX”等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以下是其中几个片段 片段一天堂生活 我家在杭州市城东郊区,爸爸妈妈都是种地的(向当地人租来的地),那里有我的很多老乡,茅屋都造在同一个地方,一座接着一座,成为很特别的一道风景。我们家周围是一片很大的菜地,我就住在菜地里。菜地旁边是一幢幢别墅一样的楼房高高的、大大的,很壮美。但是,我一点儿也不自卑,相反的,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家里、菜地上常常被大人们拾掇得井井有条,我们这些外乡娃娃呀,找到了天堂 片段二漫漫回乡路 一部分道路已经清理干净,爸爸看着还在忙碌的人儿,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孩子,看来咱们回家有望了。” 趁着雪停的间隙儿,爸爸和几个老乡商量决定立即上路。于是,浩浩荡荡一行人背着大包小包,坐上租来的“金杯”开始了漫漫的回家之路。 一开始还算顺利,但是车行到昱岭关收费站那儿,排起了长队。这时,天也黑了,长长的车河啊向前望不到头,向后望不到尾,“滴滴”的汽车喇叭声伴着忙碌的身影令人心生焦急。“怎么办呢?”我不停地问着大人们。大人们则不耐烦地说:“等着!”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一队头戴红帽的叔叔阿姨向我们走来,给我们递上热气腾腾的开水,亲切的话语在耳旁响起:“别急,再等等,前面正在不停地清理道路,很快就能通车!”软软的话温暖了我们的心,大家开始安静地等待 (2) 校园生活系列 校园是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做做有心人,记录 下校园生活的美好瞬间,该是多么好的习作素材啊!但是,孩子们却常常对这些习以为常的材料视而不见,那么,如何引导才能成功积蓄这一类素材呢? 笔者尝试将该系列活动分为三大板块,提倡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观之,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然后挑出最好的材料写成完整的文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教师双方的负担,又利于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源公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河南安阳市龙安区人社局招聘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雁归兴瓮”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东风实验小学招聘小学计算机教师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招商(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春季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招聘(河南有岗)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合肥文旅博览集团野生动物园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新乡冠英高级中学招聘教师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禄劝县人民法院司法协警招录(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热点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洞察及研究
- 2025菏投热电(巨野)有限公司面向市属企业(内部)选聘运维人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黑龙江介绍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A柱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6年高考英语专题复习:必背近10高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 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护理查房
- 广州市市政工程主要项目概算指标及编制指引 (2021年)
- 关于体育的论文
- 第三届“皇家杯”职业院校宠物营养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QGDW12505-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研究生教材SPSS统计软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