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 能量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质量能完全转化成能量,那么能量应该有最小的单位,那么能量的最小单位是什么? 就像物质它是由分子、原子、夸克更小的单位组成的,那么能量由什么单位组成的呢?回答:据我的理解,能量和质量其实就是一个事物,只是他们表现出的形式不一样。或者说是我们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描述。比如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可以表述成,植物的性器官插在长角的偶蹄类动物的排泄物上。虽然说法不一样,究其实质是没有差别的。我认为所谓能量和质量究其根本,都只是一种运动形式。能量应该是没有最小单位的,虽然物质可能有最小单位。夸克是否是物质的最小单位,恐怕也不是绝对。想想人类认识物质的历史,最早认为原子是最小单位,后来证明原子还可以再分,再后来证明,质子中子也可以再分。至于后来还会有什么发现,以现在的科技,恐怕也不好预言。再说能量为什么没有最小单位。就以光子举例,都知道光子的能量和它的频率有关E=h,h:普朗克常量,:光子频率。而质能关系式E=mc2,所以光子的质量m=h/c2。而光子的频率是可以连续变化的,光的本质是电磁波,跟我们平时用到的无线电波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唯一的区别是它们的频率不同,而频率高的能量也高,质量相应也大。所以能量没有最小单位,说能量由什么单位组成也没有意义。追问光能,就是一份一份的光子不断的传播所具有的能量?那么光子不就是能量的单位了吗,虽然不是最小的单位。光子的质量很小很小,E=mc2说明光能不是纯能量.那么纯能量是个什么的概念呢?回答就算照你这么说,那你能找出最小能量的光子吗?就算一个光子的频率已经很小了,但只要知道它有多小,总能找到比它更小的啊,可以无限趋近于0啊。你所谓的纯能量,大概指的没有质量的能量吧。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么?凡是有能量的的东西必然会表现出质量的呀,如果没有质量,那么也就是空无一物了,能量又从何而来?追问所以说,光子被人视为没有质量的。纯能量是存在的,物质以反物质相撞就会发生湮灭,转化成纯能量,物质以反物质相撞放出的能量比核能还要大。回答物质和反物质湮灭放出伽马射线,伽马射线也是电磁波,伽马子也是光子。这一转化不过是将蕴藏于物质中的静能量转化为动能量罢了。还是回到光子有没有质量这个问题上来,光子确实没有静止质量,但是光子能静止吗?真空中的光速不变,永远是一个常量299792458m/s。考虑一种情况,如果你在地球上向上抛一个物体,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小,在它能达到的最高点,速度变为0。为什么?因为向上抛的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了地球和这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势能。向上发射光子也是一样,它的动能也会减小。牛顿最初就认为,是光子的速度减小的缘故。但是很遗憾,光子的速度是不会变化的,那么它动能的减小只有表现为它频率减小了,这就是所谓的引力红移现象。当然因为地球质量还不够大,所以这个减小还不够明显,实际上就算太阳这么大质量的天体,对光子的影响还是很小。但是在更大质量的天体上这种现象就很明显了。已知任何物质进入黑洞都不可能逃逸出来,包括光。现在考虑自黑洞中向外发射一个光子,势必在向外运动的过程中,光子的频率(也就相当于能量)会越来越小,最终变为0,能量为0的光子,质量也是0,实际上它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光子逃不出黑洞。上面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证明光子虽然没有静质量,但是光子是不可能静止的。运动的光子有能量,必然就有质量,如果质量没了,能量也就不存在,光子也不会存在。物质与反物质相撞放出的能量肯定比核能要大,因为核能只是部分的静止质量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动能,而湮灭是全部转化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并没有消灭,能量也并没有创生。核能亏损的静质量和这部分质量所蕴藏的能量不过是变换了一种运动形式,变成了释放出来的射线的质量和射线的能量而已,湮灭的过程也是一样。78. 带等量同号电荷的两块金属板用导线连接能形成电流吗?回答:能形成短暂电流,点不能形成持续电流。导线本来不带电,但和金属板连接起来后,导线会带上和金属板同样的电荷。所以连接起来的瞬间一定有电荷移动,故必有瞬间电流。79. 一个正方形,边长L,在其中三个角上各放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最后一个角上放一个等量的负电荷。叠加场强的方向我知道,但是大小我算的和答案不一样,求解答过程。问题补充:靠就说答案怎么都不知所云,原来我忘了写问什么啊。好吧,求对角线中点的场强方向及大小(汗死。)回答:先看相邻两个角的电荷在给负电荷的作用力。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互垂直,叠加后的力的方向在正方形对角线上。这两个力的合力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很容易求出来,就等于-2*kq*q/L2。而对角线上的正电荷对负电荷的作用力:由于距离是2*L,所以力的大小等于-1/2kq*q/L2。这个力和刚才求的合力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直接相加,所以总的总用力F=-(2+1/2)kq*q/L2。 追问好吧是我的错,我忘了写问什么所以不怪你的答案这么混乱,能不能帮忙重新看下题。回答这样的话,先看处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正电荷,因为它们在对角线中点上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产生的场强相互抵消。现在关键就看另一条对角线上的电荷产生的场强。因为它们是一正一负,所以在中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于是场强就是任何一个单独的电荷产生的场强的两倍于是F=2*kq/(2L/2)2=4*kq/L280. 我想做一个实验。关于冰和水的,如何才能制作出零度的冰和水?应该怎么做?怎样利用冰箱?回答:先准备一些冰和水,他们的温度是多少并不重要。然后将他们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再静置一点时间使冰和水之间达到热平衡。这时的冰和水就都是0了。然后用滤纸将冰和水分开,就是你要的。如果你害怕滤纸和烧杯等影响制作精度,在混合冰水的时候,可以把滤纸和烧杯也一并放到一起,静置到热平衡为止。 8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等于10,R2等于20,电源电压恒为6V,A,B,C是三个接线柱,当A和B间接入电压表,B和C之间接入电流表时,电流表示数为?当A和B间接入电流表,B和C间接入电压表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回答:把电流表想象成一段导线,电压表想象成断线,就可以了。第一个问题两个电阻串联,的二个问题只有电阻R1。 82. 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在y0的空间中,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也为E,一电子(电量为e,质量为m)在y轴上的P(0,d)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不计电子重力,求:(1)电子第一次经过x轴的坐标值(2)电子在y方向上运动的周期(3)电子运动的轨迹与x轴的各个交点中,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的距离(4)在图上画出电子在一个周期内的大致运动轨迹回答:1.电子的受力F=-eE,负号表示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反。电子在经过X轴之前的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抛物运动,把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不受力,做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竖直方向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eE/m。在经过x轴是竖直方向的运动距离为d所以d=0.5*at2,可以解出运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水平方向的运动距离x=v0t。也就是第一次经过x轴时的水平坐标值。故坐标为(x,0)。2.考察y方向上的运动,过原点后,受力反向,所以加速度方向也相反。电子先减速,再加速回到x轴,过轴后,又减速运动,直到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如此周而复始。所以电子从P点开始运动,第一次经过轴,只是一个周期的四分之一。于是整个周期T=4t。3.相邻两次经过x轴,正好是半个周期,所以运动时间为2t于是这段距离就是D=2v0t。4.图像不是余弦函数,但是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是一段抛物线。 83. 让体积相同的石块和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他们的重力均远大于各自受到的阻力,则( ) A下落的全过程,她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 若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让他们由静止下落,则比木块单独下落时快 C 若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让他们由静止下落,则比石块单独下落时快 D 下落过程中,石块始终在木块下回答:A.这个题的潜台词就是不考虑他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也就是说他们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高度下落,任何时刻速度、位移都是一样的。所以平均速度肯定也相同。BC两个是当时伽利略的思想实验,用来反驳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较快的观点。它用的反证法,这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引出的荒谬结论,所以这两个提法都是不正确的。D.错误。道理同A,不考虑空气阻力,不管两物体捆绑与否,他们的运动都不相互影响,最初是什么状态,下落时也保留什么状态。如果考虑空气阻力的话,确实石块会在下面。 84. 220V 66W的电风扇,线圈的电阻为20欧,求接上220V的电压后,电风扇消耗功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发热功率;如果接上电源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功率回答:由P=UI,可以知道电流I=P/U=220/66发热的功率P热=I2R总功率减去发热的功率,就是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扇叶被卡住,电风扇就相当于一个电阻P热=U*U/R由于没有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所以总功率就是发热功率。 追问答案最后是多少回答上面写错一个应该是I=P/U=66/220=0.3安第一问发热功率为1.8瓦。机械能的功率为66-1.8=64.2瓦,第二问发热功率和总功率相同都是2420瓦。85. 如果分子原子全部停止运动就是达到了绝对零度。那么比如达到了-273.13摄氏度,又是如何知道达到这个温度呢?不会使用温度计的吧不可能。是观察原子运动,然后测算出来的吗?回答:绝对零度是根据理想气体所遵循的规律(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RT/M=mrT,r=R/M),用外推的方法得到的。用这样的方法,当温度降低到-273.15时,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到零。(以上参见百度百科)。所以-273.15这个数值最早是根据公示推到出来的。后来你这个值就是人为规定的了。热力学温标规定物质停止运动时的温度为0K,这也是物质能达到的最低温度,而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5K。这个温标换算成摄氏温标,就表述为物质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273.15。其实这个规定就跟摄氏温标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为0而,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为100的道理一样。只要规定了两个永恒不变的自然状态之间的温度,才能建立起衡量其他温度的温标。 有点答非所问了,呵呵_86.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度,在镜的上面有一小球竖直向下运动,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运动方向是回答:应该是沿水平方向向镜面移动吧。毕竟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嘛。 87. 木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 斜面与地面光滑 求支持力做功回答:考虑这个过程,在木块下滑过程中,他所受到的支持力总是和他的运动垂直的,所以支持力对木块不做功。但是斜面也受到木块给的支持力,斜面在这个力的作用下会在水平方向滑动,所以支持力对斜面是做功的,所做的功就是斜面获得的动能。解题思路:木块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但在水平方向是不受力的,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假设木块下滑到底部时速度为v,而斜面的倾角已知,于是可以得出木块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分量。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建立第一个方程。在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转化为斜面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再假设斜面的速度为V,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第二个方程。这样两个方程,刚好两个未知量。解出斜面速度V,进而求出斜面动能,就是支持力做的功。补充:我这个提法还不够严谨,但是解题思路没问题。如果以斜面为参考物,支持力确实对木块不做功。但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支持力对斜面做负功。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如果斜面保持不动,显然木块损失的势能就会全部转化为木块的动能。斜面也运动的话斜面会分得一部分动能,而分得的这部分动能,正好就是木块因为支持力做负功损失的动能。 所以求出斜面做的动能,也就是支持力对木块做的负功。88. 一竖直电场中,任意两个等势面都相平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电势从左到右递增2v:A该电场可能不是匀强电场B该电场的方向可能指向右这两句话对吗?回答:电势的梯度就是电场,任何两个都相互平行且距离相等,说明电势的梯度是一个常量,也就是电场强度是恒定的。所以是匀强电场。沿着电场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第二个问也是正确的。89. 如图10所示,半径为R的圆筒固定在小车上,小车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有一光滑小球相对静止在圆筒的最低点.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筒中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A.等于 B.大于C.小于 D.等于2R答案是ACD,为什么C可以呢?回答:达到最大高度时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所以mgH=0.5*mv2所以H=0.5*v2/g可以看出达到的高度和小球最初的速度有关,因为速度的具体值不知道,所以达到任何高度都有可能,只要速度足够大。然而由于小球被限制在圆筒中,所以高度的上限只能是2R,不可能超过它。90. 为什么电势降落的方向必定是场强方向这句话是错的?而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必定是场强方向这句话是对的?回答:虽然场强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的方向,但是这句话反过来说就不对。只有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才是场强的方向。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叫电势梯度,电势梯度就等于电场强度。举个例子,一个带正电荷的点电荷周围,它的电势分布是以点电荷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你试着画一下图,画两个同心圆,从里面那个圆上一点,引一条直线到外面那个圆上,这样的直线可以画很多条。所有直线的方向都是电势降低的方向,但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和两个同心圆同时垂直的那条直线,而这也正好是电场的方向。 91. 有甲、乙两个密度分别为甲、乙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1,将他们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上时,甲对乙的压强也乙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7:8,则甲乙两个密度之比为-。回答:密度之比也是7:8解:甲对乙的压强的作用面是乙的上表面,乙对地的压强的作用面是乙的下表面。两者的面积是一样的。所以两者的压强之比就是G甲/(G甲+G乙)的重量之比。因此G甲/(G甲+G乙)=7/8,所以G甲=7G乙。假设乙的质量为1,那么甲的质量就是7。而甲的体积是2*2*2=8,乙的体积是1。所以甲的密度是7/8,乙的密度是1。密度之比就是7:8 92. 如图所示,a b 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他们的电势分别为a=-5v,b=9v,c=2v(1)现将q电荷=3*10-8C由b移动到c,问电场力做多少功?2)该匀强电场的方向是?回答:1.根据公式W=Uq计算,U=b-c是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结果是2.1*10-7焦。2.既然是匀强电场,姑且认为你画的直线代表等势面,那么电场的方向就是垂直于等势面,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93. 电阻是如何阻碍电子运动使电子要做功客服的呢?能想出个模型来么?回答:自由电子定向漂移形成电流,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和晶格不断碰撞,定向漂移速度变为0,然后在电场加速下,又开始新一轮的加速碰撞。这就是电阻的本质。而碰撞电子损失的能量传给晶体,使原子的无规则振动变大,所以表现为温度上升,也就是发热。 追问也就是说一段电阻内,电子在X一瞬时内有可能不受到电阻喽?回答要考虑单个电子,确实是这样。但是你的提法不太对,只能说在某一瞬间,不受到阻力。电阻是这些微观现象的宏观表现。这种关于电阻的微观解释本来就是建立在统计规律的基础上的。对于单个或者几个电子谈论电阻没有任何意义。94. 物理实验:电动机的构造,原理及示意图!回答: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静止的和转动的两部分构成,其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定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筒形铁心,其内圆周有槽用来安放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每相在空间互差120o,可联接成Y形或形。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柱形铁心,与定子铁心共同形成磁路。转子外圆周有槽用以安放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线绕式两种。鼠笼式:将铜条扦入槽内,两端用铜环短接,或直接用熔铝浇铸而成短路绕组。线绕式:安放三相对称绕组,其一端接在一起形成Y形,另一端引出连接三个已被接成Y形的电阻,或直接通过短路端环短路。其组成如下图:工作原理: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势,并在短路的转子绕组中形成转子电流,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形成转动力矩,使转子随旋转磁场以转速n转动并带动机械负载。如果是直流电动机的话请参见百度百科:/view/1081361.htm95. 一般磁生电能产生多大电压,能达到6V吗?回答:电磁感应电动势=Blv,B:磁感应强度,l:切割磁感线的导线长度,v:导线的运动速度。实际的电动机导线是绕成线圈的每一圈都为l:切割磁感线的导线长度,做贡献。我们平时用的交流电也是电磁感应发出的电,你说能达到6伏吗?96. 物理问题求解:把地球简化为理想的球体,设有一物体靠自身能量(如喷射气体)从地球表面向外飞行,但飞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按照高中物理的说法,该物体由于速度小,一定不能飞离地球。但是另一方面,若该物体是始终背离地球重心的,即物体与地球重心的连线 始终垂直于该连线与地球表面交点的切面,(如图所示),那么在任意时刻物体都在远离地球,经过足够时间不就可以飞离地球了吗?回答:你说的这方法是可能的,但是你没有搞清楚第一宇宙速度的参考系,第一宇宙速度不是以地球表面为参考系而言的。而你题中所叙述的速度,那是相当于地球表面而言的。还是回到你提的问题,我们换一种思路考虑一下。因为地球在自转,物体在地面上静止的时候,它相对于地轴参考系,是在旋转的。如果上升到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情况还是如此,但是相对于地轴参考系而言,它旋转的速度加快了变为v=r,r为到地轴的距离,是地球旋转的角速度。如果高度继续升高根据公式v=r,物体绕地轴旋转的速度还会加快,但是它还是可以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你的方法没有错,但是你把第一宇宙速度的参考系弄错了,所以造成了误解。97. 量子物理学与天体物理之间的关系回答:量子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规律的科学,天体物理是研究宏观大尺度的科学。但是这两者也有联系。比如量子引力理论。霍金的黑洞蒸发理论也跟量子物理有关,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方面的科普著作。98. 牛顿环为什么下面的平面透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不会产生干涉啊?,还有,牛顿环是反射光进行干涉的,牛顿环中的透射光怎么进行干涉啊?推荐回答:相比于两个镜片之间的空气薄膜厚度,镜片厚度相当大,因此其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的相干性可以忽略不计追问但是他们的确是相干光啊,频率一样,振动方向平行,相位差恒定回答理论上是,但实际上,当光介质厚度超过一定数量级,介质的非均匀性就会产生很大影响,以至于相干性被严重削弱。这就是为什有“薄膜干涉”,而没有“厚膜干涉”的原因。我的回答:透射光也干涉啊,不过干涉条纹形成的明暗环和反射光是互补的。 追问在牛顿环中,由于光线是垂直打到平面透镜上的。那么透射光只有一束啊。怎么能干涉呢回答透射光的一部分在第二个界面反射后,到第一个界面再反射,然后从下面透射出来,就是第二束透射光啊。99. 关于基本电学此题Vb之值求解过程尽量详细回答:这个题10V的电池负极没有接地,考虑右边的回路,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假设通过电阻5的电流为I1,通过电阻2,3的电流一样,假设为I2,方向都和回路的方向一致。通过电阻7的电流假设为I3。再看10V的电源,从正极流出的电流,应该和从负极流入的电流相等也就是I1=I5再看节点B,I2是流进,I1是流出。由于I1=I5,所以I3必然等于0。这样电阻7两端电压等于0,所以Va=Vb再看60V电源的回路,因为I3=0,所以通过电阻1,3,6的电流是一样的。且I=60/(1+3+6)=20/3由于电源负极接地,电势为0,所以电源正极的电势等于60V而电阻6两端的电压等于20/3*6=40所以Va=60-40=20前面已经证明Vb=Va,故Vb也等于20V。如果这个题10V的电源负极也接地的话,就必须老老实实的列五个方程组求解了。100. 一道让我纠结万分的简单物理题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当猴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F1;当猴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关于F1和F2和(M+m)g的大小如何? 本题用隔离法很容易做,但我把猴子和笼子当作一个整体,重力不变,整体静止,由二力平衡得F1=F2=(M+m)g。我的做法有什么错误?求高人指点,我都纠结死了回答:你用整体法的思想是对的。但你忽视了一点,在猴子上爬的过程中,整体的重心在升高。而猴子下爬时,整体的重心在下降。(如果你没学过重心,我给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像爬杆表演,杆子底部不固定在地面上,当人在杆子底部的时候,由于整个系统重心低,所以比较稳当;人爬得越高,整个系统的重心也就越高,杆子越容易倾倒。所以若非专业人员是爬不到杆子顶端的。)而整体的重心变化了,整个整体的运动状态也就变化了。所以不能用F1=F2来计算。上升时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就是因为整体的重心在加速上升,所以地面必须提供更大的支持力使重心上升。下降时压力变小,就是因为整体的重心在加速下降,相当于部分失重状态,所以地面无需给系统提供那么大的支持力。地面对笼子的支持力,和笼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压力大就是支持力变大。这时高中题吧,不知道你们质心运动定理了么。要整体考虑,就必须应用质心运动定律计算。 如果没学过,还是分开分析吧。101. 下列物理量等于0的是?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场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 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答案是ABD但我有疑问首先是B如果腔内无电场的话,还谈什么电势?电势不是衡量电场中某点能量大小的物理量吗?(“能量”好像不太贴切,但就是那意思)还有空腔周围出现电场后,导体右边聚集了负电荷,左边的正电荷被大地中和,这样的话,右边的负电荷应该还会产生一个电场,这个电场是不是又与右边的正电子的电场中和导致空腔内电场为0的?回答: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没有电场。如果有电场的话,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会在这个电场的作用下移动,重新分布,最终还是促使导体内部电场等于0。所以A是正确的。因为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无电场,所以根据高斯定律,导体内部也没有净电荷,所以D也是对的。静电平衡时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为什么一定是等势体呢?假设不是等势体,必然存在两点之间电势不一样,那么这两点之间就存在电势差,在这两点之间就会形成电流,也就是电荷的移动。而电荷的移动,最终还是促使导体形成等势体。)所以导体表面上包括导体内部电势相等。而这个问题中导体接地,一般规定大地的电势为0,所以导体的电势也为0,因此B也是正确的。导体外表面肯定有电荷,故C是错误的。并不是无电场就不存在电势,一个带电球壳内部就没有电场,但内部的电势就等于球壳表面的电势。如果你更深入的学习就会知道,电场强度在两点之间沿任意路径的线积分,就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而反过来电势的梯度(大致相当于电势的导数,就是电场强度。)球壳内电势处处相等,电势梯度等于零,所以球壳内的场强为0。所以没有场强未必没有电势。但是你可以合理选择电势零点,使球壳内部的电势为0。电势和电势能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首先规定一个电势零点,其它点的电势才有意义。我们通常说正点电荷周围某一点的电势U=kq/r,是以规定无穷远处的电势为0作为前提的。比如一节干电池,正负极的电势差为1.5V,如果我们规定负极的电势为1.5V,那么正极的电势就为3V;如果我们规定负极的电势为0V,那么正极的电势就为1.5V;如果我们规定负极的电势为-1.5V,那么正极的电势就为0V;所以虽然空间两点有确定的电势差,但是根据我们选择的电势零点不同,两点的电势也会不同。电势能W=Uq,所以它和电势的情况是一样的。虽然空间两点有确定的电势能差,但是根据我们选择的电势零点不同,两点的电势能也会不同。电势能的性质和重力势能是一样的,比如若规定地面的重力势能为0,那么距离地面不高的h处,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W=mgh;而如果规定无穷远处的重力势能为0,那么距离地球球心r处的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W=-GMm/r,然而不管表示式子如何变化,任意两点之间的势能差是一样的。至于最后一个问题,你的说法是正确的。没接地之前,左边有正电荷。接地之后左边正电荷被大地中和,导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在电场力的驱使下,右边的负电荷会发生移动,从而重新分布,最终再一次达到静电平衡状态。102.如何求电阻电压?回答:在恒定电流电路中,电容相当于断路。实际上,这个电路就是R1和R2的串联电路。总电流1A,R2两端电压2V。103. 求 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谢谢!回答:哈哈,本来我想给大家出这个题的。没想到你先出了,那我就来解答吧。补充一下,照这样的画法,应该有无穷个这样的单元。如果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假设AB之间的等效电阻为r由于这样的单元有无穷个,我们在AB之间再加一个单元,于是有无穷加1个单元。而于是有无穷加1还是无穷,所以加一个单元等效电阻还是等于r。将AB之间的部分等效为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加上一个单元后,就变成r和R并联,再和两个R串联,而总的电阻还是r。所以有1/(1/R+1/r)+2R=r整理一下得到r*r-2Rr-2R*R=0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得r=R+3R或者R-3R。3代表根号3,而R-3R小于0,应该舍去。所以AB之间的等效电阻为R+3R=(1+3)R。104. 静止的电荷在匀强磁场中有没有力的作用回答:静止的电荷在匀强磁场中不受力。105. 在绝对零度下,有万有引力吗?有惯性吗?有磁力吗?回答: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内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平均动能。绝对零度就是其原子、分子等停止振动,动能等于0的状态。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可以无限逼近,但永远达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假设能达到,从而推测物质在绝对零度的一些性质。达到绝对零度时,物质还存在,只是停止运动了,所以质量还在,而惯性是物质质量的表现,所以有惯性是一定的。既然有质量那么万有引力也是绝对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有磁力吗?答案是有。注意关于绝对零度的表述,只是原子停止运动了,原子周围的电子还在波动,也就是说原子还存在磁矩,所以一定存在磁力。再说一下为什么电子还在运动,已经知道普通的低温技术能获得几开的低温已经是极限了,但通过绝热去磁技术可以获得千分之几开的低温,而核绝热去磁获得的温度还可以更低。该技术的操作方法大致是先用普通低温技术获得低温,再通过外加强磁场的方法使原子或原子核的磁矩定向取向,使系统的熵减小,这时再绝热去磁,从而获得低温。这个技术里也只是说的使磁矩定向取向,绝没有说能消除磁矩。因此绝对零度时虽然原子已经停止振动,但电子的波动,自旋,原子核的自旋还存在,并且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一定存在磁力。 106. 一个电路从正极出发为什么要回到负极?回答:电流是电荷的移动形成的。一个电源里面正负电荷一样多,所以对外表现为电中性。试想一个只有电流流出的电源,随着电流外流他里面的正负电荷就不一样多了。以干电池为例,电子从负极流出,进入正极。随着电池里负电荷的减少,电池会带正点,成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而带正电的东西必然吸引带负电的,也就是说对流出去的电子有吸引力,流出的电子越多吸引力越大。最终不可能再有电子流出,而流出的电子也会返回来。所以如果从一极流出但不能从另一极流入,就不能形成稳定的电流107. 今天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把水装进一个瓶子里,用力晃动且速度够快,那么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磨擦所产生的热量会不会使水自身沸腾起来?(不是水分子与瓶壁之间的磨擦)回答: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因为瓶子的保温性不够好,当水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是就会开始向环境散热,而且高出越多散热越快。平时我们烧水时100水可以烧开,假设水的最初温度为20,你可以自己测定一下,把水烧到60,和从60烧到100,虽然两者的温差是一样的,但是肯定后者用时较长。这就是温度越高散热越快的原因。以前有个提法,将水壶装满水,然后上下摇晃,摇晃的距离是50厘米,问能不能通过摇晃把壶里的水烧开?经过估算,每次摇晃水获得的能量是mgh,一般水壶装水8磅,大约是3.5公斤,重力加速度取10,高度0.5米。假设1秒钟能摇晃一次。照这样计算要烧开一壶水至少要24小时。但是保温最好的水壶,经过一昼夜水也就温了,所以结论是不可能。你提的问题,瓶子的散热比水壶快,所以绝对不可能烧开。但温度会上升一点。 108.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油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1,它从C点以初速v0沿光滑的斜面CE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又沿E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滑下,经过D点时速度仍是v0,从C到D所用的时间为t2,又知CE+ED=AB,则t1和t2的关系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怎么解释?求解答回答:选C第二个图中CD两点是物体速度最大的点。其余的点速度都比V0小,所以平均速度一定小于V0。而它们走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第二图的时间要长。 109. 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则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多少?选用回答: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V*2)/r=mr(w*2)=mr(2/T)*2其中,*表示乘方,*2就是平方,百度不支持公式格式等号左边,(GMm)/(r*2)是万有引力。等号右面为离心力公式,质量*速度平方/半径=质量*角速度平方*半径。这里速度、角速度都不清楚,所以用周期公式,2/T=角速度。建立了周期T与公转半径r的关系,(r2/r1)*3=(T2/T1)*,每过N年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得出,行星周期、半径比地球大,所以,没过N年,地球比行星多转一圈,才能保证两者共线。所以,(N/T1)=(N/T2)+1。而地球周期是1年,注意,地球周期是1年,T1=1,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所以,N=(N+T2)/T2,T2=N/(N-1)。所以,行行星与地球公转半径之比为,(N/(N-1)*(2/3)。这个比我的方法简便。我的回答:分析: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这句话并不是说地球转了N圈而行星才转一圈,事实上N不一定是整数。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说明行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如若不然,行星会运行到地日连线上,而不是其延长线上。这句话还说明一个问题,在追及的状态行星和地球一定在太阳的同侧,而不是一个在太阳这边,另一个在另一边。因为题目中说的是日地连线的延长线,而不是地日连线的延长线。解题:基于以上分析,地球转过的角度为2N,假设行星的角速度为弧度每年,则行星转过的角度为N。两者之差,一定是一个圆周的整数倍。所以2N-N=2N,N代表对N取整数,例如1N2则N=1,如果2N3,N=2,依此类推。所以=2-2N/N。现在考虑N的取值范围,在追及的状态,一定有1N2,如若不然,如果2N3,则地球和行星一定会相遇两次。所以1N2,那么N=1。于是=2-2/N即=2(1-1/N)行星绕太阳运动,引力就是作为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GMm/r2=mr2,所以GM=r32。对于地球也能推导出这样的关系式,而GM是常数。所以半径的立方之比,等于运转角速度的平方的反比。而地球的角速度为2弧度每年。所以半径之比r2/r1=(2/)2/3已经计算出行星的角速度=2(1-1/N)所以最终的结果是r2/r1=(N/(N-1)2/3 110. 为什么增大摩擦力瓶盖容易打开?问题补充:利用摩擦力开瓶盖的原理!传送带增大摩擦力转得快的原因。回答:应该是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而不是瓶盖和瓶子之间的摩擦力吧?增大手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增大手给瓶盖的转动力矩,所以容易打开。 补充:传送带增加和滚轮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保证传送带不打滑,滚轮运转得越快,传送带也能运转的越快,所以能增加传送速度。 111. 求均匀带电的直导线L, 电荷密度为d的周围空间电位分布回答:无限长均匀带点导线周围的电场分布可以用下式计算E=d/(20r),0是真空介电常量,r是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看出无限长均匀带点导线周围的电场是和r成反比的,r相同处电场相等。而等势面与电场处处垂直,所以它的等势面分布是以直线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圆柱面。 112. 带电的裸露导线会释放出电子吗回答:导线是圆滑的话,就不会。如果导线上有毛刺会发生尖端放电现象。 如果导线的电势比周围高很多也会发生放电现象。追问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我的疑问是裸露的金属导体带电,其中自由电子在受电场力的作用下会不会离开金属晶体,进入空气中?回答会的吧,只要电势差足够大,电场力足够大。以前老电视机的显像管就是在高电压下发射出阴极射线,打到荧光屏上才产生图像的。还有阴极射线管,也是这个原理。阴极射线就是电子流。113. 物理题 有一种胶,在140时最粘,为什么过了140就不粘了回答:胶 多半是像松香一类的混合物为非晶体。温度低一般为固态,温度稍微高点就为熔融态。温度再高就是液态。而液体的粘度一般是温度越高越小,所以可能出现你所说的状态。114. 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同号电荷,ab为二者连线上的两点,cd为中垂线上的连点,请问从a到b和从c到d电势和场强如何变化,可以的话有点解析,感激问题补充:若为等量异号电荷呢,是什么效果?回答:电势可电场都遵循叠加原理。若AB同号,且假设无穷远处电势为0,中垂线上电势和电场都为0。从A到B电场先降低再升高,电势变化规律相同。若AB异号,从A到B电场先降低再升高,电势始终降低。具体公式E=kq/r2,电势=kq/r电场是矢量,电势是标量。追问同号中垂线场强也为零么,异号的话中垂线什么情况回答前面我说的有点问题,现在更正。同号中垂线上的垂足电场才为0,其它各点不为零。中垂线上的电势越向外越低。异号的话,中垂线上的电势任何一点都是0,电场均不为0。115. 质量为m,半径为r的薄圆环,绕其边缘一竖直轴的转动惯量。详细过程回答:以环的中心为转轴的时候,转轴经过圆环的质心,圆环的转动惯量是I=mr*r。现在转轴移动到薄圆环的边上,根据平行移轴原理,转动惯量增加md*d,d是移动的距离。在这里d=r,所以移轴后转动惯量I=mr*r+mr*r=2mr*r 关于圆环转动惯量公式的推导如下:已知任意离轴心为R质量为m的一点 都有转动惯量mR2 。而圆环上的每一点 距轴心都是R 因此I=mi*Ri2=R2mi 而整个圆环的重量M=mi因此I=mi*Ri2=MR21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24V,内阻不计,电容C=12F,R2=10,R3=60,R4=20,R5=40, 电流表A示数为零,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回答:电路稳定之后,电容器所在的支路可以视为断路。这样计算出电容两端的电压,然后用Q=CU就可以计算电量。117. 人类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之前,电能从哪里来?据我了解,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然后又引出了电磁感应定律,那奥斯特用的载流导体中的电流是哪里来的?回答:最初是发现摩擦起电,这是静电。后来证实闪电的本质,跟我们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电是一样的。人们又发明了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在电磁学充分发展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然后制成发电机。有一篇文章电和电流的发现,讲得很详细。你在百度文库上搜索一下就出来了。118. 我想问问,什么情况下用动能守恒也就是1/2m1(v1)2=1/2m2(v2)2,什么情况下用动量守恒m1v1=m2v2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想通,谢谢各位高手能不能解答一下。因为我做到一道题,是子弹以v0速度射入木块,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是木块和子弹一起以v0速度向前?还是速度变小了?,答案是两者速度不同,而且用动量守恒,为什么呢?麻烦详细解答,在线等,谢谢谢谢!回答:你大概是对碰撞的过程很疑惑。在研究碰撞时1.只要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0,就可以运用动量守恒。比如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每个小球受到的合外力都是0,所以整个系统的合外力也是0,动量守恒。注意:这里说的系统的合外力。小球在碰撞时,相互之间肯定有力的作用,但这对力是内力。不是外力,不影响动量守恒。2.内力远大于所受到的外力,也可以用动量守恒。还是上面那个例子,不过小球运动的水平面不再光滑。两个小球在有摩擦力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因为摩擦力的存在,所以动量不守恒,但是因为碰撞过程中,时间很短,内力很大。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碰撞,两小球速度发生改变。这时候摩擦力的作用时间非常短,对系统的动量改变就很小。所以可以近似的认为动量守恒,然后解题。3.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不受力,在不受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动量守恒。例子就是你题目的例子。子弹射向木块,子弹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但在水平方向不受力。虽然竖直方向的动量不守恒,但水平方向是守恒的。可以单独考虑水平方向。用到动能守恒,就要看碰撞过程中是否有动能损失,若有损失就不能用。还是你的子弹的例子。子弹射入木块,根据我们的经验,子弹一定会嵌入木块中,然后和木块一起运动。这个过程中木块发生了永久的破坏,所以动能不守恒。如果你不信,可以先用动量定理算出碰撞后的速度。然后比较一下前后系统的动能,肯定碰撞后较小。碰撞过程有没有动能损失的情况,举两个例子。两个橡皮泥做成的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后两个小球粘到一起,静止。这个过程碰撞前两小球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动量是0,碰撞后小球都静止,总动量还是0,动量守恒。但考察动能,就明显不守恒了,因为碰撞时有动能损失。第二个例子两个橡质量相同的小钢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后两小球交换速度后相互弹开。这个过程中碰撞前两小球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动量是0,碰撞后两小球的动量还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量守恒。考察动能,碰撞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大小没变,只是方向变了,根据E=0.5*mv2,每个小球的动能都没变,当然总的动能也没变,所以动能守恒。一般题目会给一定的提示,如果说,两小球是完全弹性碰撞,那么暗示的就是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如果是非弹性碰撞,就只有动量守恒。如果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就像例子所说的碰撞以后粘到一起的状态。题目中也时也会暗示作用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那就是说在碰撞的瞬间外力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放心的运用动量守恒把。 119. 一个人手持质量为m的小球乘坐在热气球下的吊篮里。气球 吊篮和人的总质量为M。整个系统静止在空中。突然人将小球急速上抛,经过T时间有回到手中。试求人在抛球过程中对系统做的功回答:这个过程可以等效为一个大质量的物体和一个小质量的物体的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M-m)V-mv=0,所以V=mv/(M-m),由于M远大于m,所以Vmv/M0,人和气球获得的动能E=0.5*M*V2因为V已经很小了,V的平方就更加小,所以抛球过程中气球和人获得的动能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人对系统做的功,就相当于小球获得的初始动能。小球获得的初速度v=0.5*gT。所以动能E=0.5*mv2=1/8mg2T2。人在抛球过程中做的功也是这么多1/8mg2T2 120. 这是材料力学的一个题,怎么确定的Q的方向向上还是向下啊?回答:根据杠杆平衡判断,整个支架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假想从截面1-1处断开。左边部分P的力矩是顺时针方向,为了保证左边平衡,所以1-1截面的力矩必须是逆时针方向,也就是图中的图中画的向上。只要确定了一边,另一边跟他相反。121. 亲 你是物理高手 我现在在学高二人教版选修3-1的电磁那章。 我有些不太明白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然后这根导线里面是电流方向周围都是磁场方向如这一幅图B为磁场方向而我所画的平行直线构成通电导线的一部分那么这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怎么画为什么还有幅图这幅的通电导线受力方向又怎么画为什么。谢谢回答好有追加分谢谢!回答: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力,受力方向同时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具体指向是向内还是向外何方用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掌,使四指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一致,然后沿着电流的方向握拳,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受力的方向。这两个图里面,受力都是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电流和磁场的夹角,会影响力的大小,但不会影响方向。夹角90,力最大,磁场和电流平行为0。具体公式F=IBLsin,就是电流和磁场的夹角。 122. 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U,则( )A、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不相等B、两棒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相等C、两棒内的电场强度不同,细棒内场强E1大于粗棒内场强E2选项B中q=It,t=L/v,q=IL/V为什么这么分析速度是相同的,请解释原因回答:不是这么分析的,电子的定向漂移速度,是用经典力学的方法,试着从微观去解释电流现象。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电速率的推导:设铜导线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模拟主题作文:“松”与“紧”
- 天车操作人员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钢结构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装置合作协议书
- 语言专业创业毕业论文
- 2025年乡镇卫生院医院医疗污水废物自检自查报告
- 风电场污染控制与防治方案
- 航空机电专业毕业论文
- LUM管理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教案
- 2025-2030矿山机械行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与现金流改善策略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表
- 2025山东菏泽郓城县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业务拓展员岗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 2025年成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南
- 2025年材料管理岗位考试题库
- 年级主任职责详解及管理要点
- 储能项目投资测算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