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摆动类手法ppt课件.ppt_第1页
1.摆动类手法ppt课件.ppt_第2页
1.摆动类手法ppt课件.ppt_第3页
1.摆动类手法ppt课件.ppt_第4页
1.摆动类手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摆动类手法 主讲人 许巍 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针灸三科 1 目录 中篇技能篇第四章基本手法第五章复式手法和特殊手法第六章推拿人体操作 2 第四章基本手法 本章是推拿手法学的主体内容和教学重点 归纳为 摆动类 摩擦类 挤压类 叩击类 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 掌握推拿基本手法 尤其是摆动类手法 的术式要领及操作技能 熟悉基本手法的适用部位 了解推拿手法的分类 定义 功效主治 练习方法和步骤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基本运动形态的手法 称为摆动类手法 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偏锋推法 法 鱼际揉法 4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一 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 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 带动拇指运动 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人体受术部位 称为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代表性手法 缠法 跪推法为其衍生手法 5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术式 术者手握空拳 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 以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受术部位 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做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摆动以及拇指指骨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根据拇指着力部位的不同 一指禅推法可分为指端着力和螺纹面 指腹 着力两种操作形式 6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 指端着力 7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推法 螺纹面着力 8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如双手协同操作 称为一指禅推法的 蝴蝶双飞 式 操作时双手可交替摆动 也可对称摆动 9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要领 1 频率每分钟120 160次 2 沉肩肩部放松下沉 3 垂肘即肘关节自然下垂而内收 坐位操作时肘部位置略低于腕部 4 悬腕即腕关节自然垂屈 在保持腕关节较松弛的状态下 使腕关节屈曲接近90 同时注意腕部的尺侧要略低于桡侧 10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要领 5 掌虚除拇指着力外 其余手指与手掌部都要放松 自然弯曲 手掌空松 6 指实即拇指的指端或指腹着力 吸定于受术部位 7 紧推慢移拇指摆动的频率较快 但拇指沿经络或治疗路线的移动要沉稳缓慢 8 深浅适度一指禅推法有平 浅 深 陷4种劲 分别作用于不同层次 平劲在皮肤 浅劲在肌肉 深劲在筋骨之间 陷劲达到骨面或内脏 11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应用 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 功力集中 渗透性强 故可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临床常用于头面部 颈项部 胸腹部和四肢关节等部位 尤以取经络腧穴为佳 即所谓 循经络 推穴道 一指禅推法具有疏经活络 调和营卫 祛瘀消积 开窍醒脑 调节脏腑功能等功效 广泛应用于内 外 妇 儿各科病证 尤其擅长治疗胃肠疾病 如胃脘痛 久泻 便秘等 内科杂病 如头痛 失眠 高血压 面瘫 劳倦内伤等 和关节疼痛等病证 12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附一 缠法一指禅推法 包括一指禅偏锋推法 的频率加快到每分钟220次以上即为缠法 其特点是操作频率快 摆动幅度小 快而不乱 柔中带刚 接触面积小 能量扩散小 因此功力集中 易于深透 此法具有活血祛瘀 生肌托毒的功效和较强的消散作用 常用于治疗咽喉炎 扁桃体炎 瘰疬 痈疖初起 乳痈等外科病证和面神经麻痹 感冒 实热眼疾 食积等病证 13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附二 跪推法跪推法的全称为一指禅跪推法 着力点为拇指指骨间关节背部桡侧面 其余四指放松下垂 也可以用屈曲的示指抵住拇指末节指腹以增加施术压力 跪推法操作时 可将中 环 小指扶持于受术部位旁 跪推法力矩较短 重心较低 易于吸定 刚劲有力 多应用于项部 操作手的同侧 骨缝小关节间 腹部等部位 功效主治同 一指禅推法 14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跪推法 15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二 一指禅偏锋推法用拇指末节桡侧缘着力做一指禅推法的手法 称为一指禅偏锋推法 术式 术者掌指部自然伸直 拇指内收 以拇指桡侧偏锋着力 腕关节自然放松 呈微屈或自然伸直状态 沉肩 垂肘 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做主动摆动 带动腕部往返摆动和拇指掌指关节或拇指指骨间关节的屈伸活动 使所产生的功力作用于受术部位 16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一指禅偏锋推法 17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二 一指禅偏锋推法 要领 1 频率为每分钟120 160次 2 中立位时 中指与前臂成一直线 有利于腕关节的左右侧偏运动 3 动作要轻快 平稳而有节奏感 4 着力点要吸定 5 部分拇指指骨间关节背伸幅度较大者 操作时应适当微屈指骨间关节 以避免因接触面过大而影响移动 18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二 一指禅偏锋推法 应用 一指禅偏锋推法动作轻快 柔和 舒适 适用于头面部 胸腹部和胁肋部等 尤以头面部最为常用 此法具有镇静安神 活血通络等功效 临床可用于治疗失眠 头痛 头晕 近视 视物模糊 牙痛 面瘫 劳倦内伤等病证 19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以手背近尺侧部分在受术部位做节律性往返滚动的手法 称为 法 由丁季峰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始创 由一指禅推拿流派原有的滚法发展而来 是 法推拿流派的标志性手法 20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 术式 术者五指自然放松 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主吸定于受术部位 沉肩 以肘部为支点 前臂做主动摆动 带动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 使手背近尺侧部分在受术部位做节律性来回滚动 21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法 22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 要领 1 频率为每分钟120 160次 2 由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两个运动复合而成 这两个运动在中 环 小指的掌指关节背面和手背的尺侧这两条轴线上完成 两条轴线的交点即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本法的吸定点 而两条轴线在手背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为本法前滚时的接触部位 23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 要领 3 肩部自然放松下垂 肩关节略前屈 外展 使上肢肘部与胸壁间相隔约一虎口的距离 4 腕关节的屈伸幅度较大 前滚时屈腕可达60 80 回滚时伸腕30 40 5 站立操作时上身前倾约30 上臂与前臂的夹角120 150 上臂与受术体表的夹角30 60 可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调整施术压力的大小 24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 要领 6 动作协调连贯 有节奏感 压力适中 压力 频率 幅度均匀 7 来回滚动都要用力 向外滚动和向内回滚用力大小的比例约为3 1 25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26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身体姿势与施术压力的关系 27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三 法 应用 法接触面较大 刺激平和舒适 适用于颈项部 肩背部 腰臀部和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法具有舒筋通络 活血祛瘀 滑利关节的功效 既是防治颈椎病 肩关节周围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各种运动损伤 运动后疲劳 偏瘫 截瘫等疾病的常用手法 也是保健推拿的重要手法 28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附 滚法滚法又称指骨间关节滚法或握拳滚法 术者手握空拳 拇指盖住拳眼 用示 中 环指和小指近端指骨间关节背面吸定于受术部位 腕关节放松 前臂主动摆动 带动腕关节做屈伸运动 在受术部位做连续均匀的往返滚动 频率为每分钟120 160次 具有舒筋通络 理气止痛的作用 主要适用于头顶部 项部和腹部 可治疗精神紧张 头痛 失眠 慢性疲劳综合征 落枕 颈椎病 腹泻 便秘等病证 29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滚法 30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以指 掌等部位吸定于人体体表做环旋运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包括指揉法 鱼际揉法 掌揉法 前臂揉法等 31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 术式 1 指揉法用指腹着力 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揉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 常用的有拇指揉法和中指揉法 以及用示 中指着力的二指揉法 32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拇指揉法 中指揉法 33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二指揉法 34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2 鱼际揉法术者沉肩 屈肘成120 左右 腕关节放松 呈微屈或水平状 拇指略内收 其余四指自然放松 用鱼际吸定于受术部位 稍用力下压 以肘关节为支点 以前臂主动做有节律的摆动 通过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35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鱼际揉法 36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3 掌揉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 以肘关节为支点 前臂做主动运动 带动腕及手掌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 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做掌根揉时 要求掌根部稍用力下压 以加大深透力 如以一手掌叠加于另一手背之上做掌揉法 称为叠掌揉法 37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掌揉法 叠掌揉法 38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4 前臂揉法用前臂尺侧的上1 3部位着力于受术部位 以肩关节为支点 连同上臂带动前臂做环旋揉动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此法又名臂揉法或膊揉法 39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前臂揉法 40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 要领 1 指揉法 鱼际揉法 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0 160次 但指揉面部腧穴 鱼际揉胃脘部等操作时可酌情缓慢施术 前臂揉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 2 揉法要求吸定于体表 并带动受术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尽量避免体表摩擦 3 鱼际揉法腕关节自然放松 掌揉法的腕关节松紧适度 指揉法的腕关节须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4 需要移动时 要求做到 紧揉慢移 动作连贯 5 一般要求节律性操作 41 第一节摆动类手法 四 揉法 应用 揉法具有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宁心安神 宽胸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