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人类学之我见.doc_第1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之我见.doc_第2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之我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覃思君班级:文学院08(5)学号:108233010452浅谈文化人类学课后感想说真的,在文化人类学开课之前,我对这门课的认识尚浅,对它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文化人类学?究竟是要了解文化,还是要了解人类?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终于对文化人类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情况下,也只具备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下面我将以我并不专业或许还有些生硬肤浅的语言谈谈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及我学习这门课后的感想。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而文化又是什么?文化人类学家各有各的说法,其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堪称经典:“文化或文明,从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习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文化人类学致力于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语言、宗教、生态、民族心理等方面,其使命就是向人们呈现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挖掘出其文化的历史根源,预测出其发展走向,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为保存和继承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揭示人类文化本质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人类学家必须亲自到所研究文化的硬件地方去观察、访问和直接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根据现有的活的事实、情况和情节,尽可能地记录、保存下来,然后再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并得出理论评价。在进行文化人类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没有掌握某些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文明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看到其文化传统的相关记录时,你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认为是天方夜谭。深入当地调查,体验群众生活时,其中不乏愉快有趣的经历,但许多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也让人觉得惊奇,荒唐,不可思议。壮族的对唱山歌、抛绣球结姻缘,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都是极具民族特色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民俗,而柬埔寨少女婚前必须会抽烟,阿拉伯少数国家允许一夫多妻,我国苗族新婚夫妇新婚当天不得同房等风俗则让人瞠目结舌,如果你不常旅游,不身为当事人,没有特别研究过各民族文化,也许根本不会知道这世上无奇不有,祖先流传下来你却还未知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和震撼。虽说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个性的存在背后必定要回归于共性的指导,而共性的普遍真理又必定要在个性的身上体现出来。这就要求人类学家在探索本民族或是其他某个民族的文化时,既要抓住本民族所有,他民族所无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又必须能从个性的深渊中抽出身来,从而总结出各个民族乃至全人类共有的普遍真理。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弗兰兹波亚士说过:“要求人类学家从自身的文化中解放出来,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容易把自幼习得的行为当做全人类都自然的,在各处都应有的。”因此想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人类学家,必须持有客观严谨的文化价值观,不偏向于某个民族的文化,不能有私心。文化人类学家特别注重通过直接的观察,收集每一手证据。那些研究现代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人类学家,则深入到这些民族中间,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交谈和观察他们的活动来了解其社会和文化。实地参与观察法是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观察法,其资料来自现实的广阔天地。这种研究法使得文化人类学家可以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观察者的身份深入到一种文化的内部去观察这种文化和使用这种文化。实地观察可以使人类学家把目光集中在对其文化有意义的行为模式上,他会去寻找那些有规律的行为特征的先后次序,注意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文化人类学讲究真实严谨,不能单凭前人记载或是道听途说就能得出毫无根据的结论,这也就注定文化人类学在完善理论系统的同时,也要针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人类学家经常奔走于各地之间,深入地方体验民众生活,虽然能够领略到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但恶劣的环境也会有,田野调查要遭遇的困难也非常人能够想象。著名人类学家奈杰尔巴利笔下的经典著作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则用诙谐幽默的语调生动讲述了身为人类学家进入异文化的田野中必将会经历的种种窘态和尴尬,将人们眼中神圣而崇高的人类学者变得平凡而真实,而书中描写由于文化冲突和语言差异,人类学家进行田野作业和社会调查时所面临的艰辛与磨难也足以证明这门学问并不仅仅是依靠旅游和探险就能掌握。有时候因为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的不同,人类学家在寄身与异文化地域时,除了对环境的适应问题,还有可能受到当地人的指责与排挤,或是被调查者没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调查就难免会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当然,如果遇到一个好客的民族,能够与当地人和睦相处,进行友好的互动,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说过:“漫步人类历史,游历世界各地,最令我入迷的是能够从不同的、为某文化所独有的角度体谅生命和世界,并由此激励我深入探究其他文化,理解其他类型的生活。若我怀着敬意去真正的了解其他人(即使野蛮人)的基本观点,我们无疑会拓展自己的眼光。养成能用他人的眼光去看他们的信仰和价值的习惯,比什么更能给我们以启迪。当今之世,偏见、恶意、报复正分割着欧洲民族,所有被珍视和宣称为宗教、科学与文明最高成就的理想已随风而逝,有文明的人类从来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宽容。”当人类学者远走他乡,寻找各民族的发展足迹,投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姑且不论语言不通或是水土不服等可能带来的重重阻碍,若遇到不甚友好的民族给予了不公平待遇,强烈的疏离感和缺乏安全感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也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另外,如看到一些在文明国家不可能存在在原始民族却习以为常的风俗、仪式,除了感到不太正常,荒唐之极,还要面对难以忍受的野蛮行为,也不能干涉。所谓入乡随俗,为取得圆满的研究成果,人类学家必须尽量扼杀自己强大的主观意识,以严肃客观的态度去接受并如实记录下这一切。要采集到一些边远地区恶劣环境下的人类生活遗迹,人类学家也得耗费一定的体力精力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而常年在外的他们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间必定少之又少。这份工作需要的付出极其巨大,得到的回报承受的风险却难以估计,甚至普通大众根本不了解文化人类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就希望更多人去关心这门学问关心珍惜人类学家的学术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间相互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各国文化的互通有无也已成为常态。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脚步,我们学习外语以便于他国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为跟上时代潮流,我们向往发达国家的前卫理念;为与国际接轨,我们借鉴他国高效的生存模式。然而对于我们所扎根的祖国文化却知道得越来越少,甚至无心了解。我们对外语了如指掌,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却不屑一顾一窍不通,这将是何其悲哀的事。而国家内部各民族的融合也逐渐深厚,就如我国民族达到五十六个之多,但是民族间的交流和往来,加上普通话的普及,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已不是各民族交往的障碍,甚至某些民族还一度出现“汉化”现象。特别是一些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已经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继承本民族的民族传统,只说汉语,甚至生活习惯也和汉族人别无两样。许多民族标志性建筑经过历史的风吹日晒已被腐蚀得残缺不全,还有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传统如不被重视也只停留在老一辈人的生活里了。因此面对我国某些民族文化有可能销声匿迹的严峻形势,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去保护这些民族文化,而负责丰富人们精神层面的文化界人类学家肩上背负的使命就更加鲜明了,不仅要深入地区了解考察某些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还要如实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文明走过的足迹,尽可能完好地保存优秀的文化遗产,以供后人参考。学了文化人类学,我也终于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是何等重要。也许我们语言不通,也许我们习惯各异,也许我们文化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