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doc_第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doc_第2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doc_第3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doc_第4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幸福家庭伴我成长工北小学 王德顺课题1、我的家庭教学内容说说我的家 画画家庭树教材分析这节课的重点我认为是:要让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家庭,让孩子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家庭的组成,懂得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设计理念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学习目标让孩子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家庭的组成,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培养孩子关爱家人的意识,回报长辈的意识,使之产生感恩之情。教学重点难点走进学生的家庭,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中,体会幸福的家庭伴我成长。教具学生准备:家庭照片一张。第二课时准备“幸福的家庭树”的画课时2课时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说说我的家1、师:今天这节课,咱们来聊聊天,拉拉家常啊,说说家。引导总结:小家大家。2、认识亲属称谓 (1)现在我要进行一个小测验,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了自己的家了。 (2)师生合作: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指名同学挑战)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生:爸爸的爸爸叫。(3)同桌间相互考一考(抽几组试一试)3、说亲情。(1)同学们,听了你们介绍了自己家,真精彩,体现了你对家的热爱。 每一片树叶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不一样的,都是十分动听。你愿意把你家的故事说给我们大家听吗?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你的家吗?(2)师小结:幸福的家庭都是各有各的幸福,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很顺利的。我讲一个故事,好吗? 张磊同学平时比别人少一些新衣服、新玩具,少一些父母的陪伴。但他没有抱怨父母,相反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他学习勤奋、刻苦,自己能烧饭、洗衣。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理解父母、真正爱自己家的孩子。4、引导总结: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幸福欢乐! 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就是一棵亲情树。里面包含着每个人对亲人的浓浓深情。家,就是一个用爱心筑就的城堡。家中的每个人就是一个快乐的音符,我们幸福、欢乐,因为我们有一个的家。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学生上讲台,投影照片,介绍家人爸爸的爸叫,伯伯的妻叫,爸爸的妈叫, 伯伯的孩叫,爸爸的兄叫,姑姑的丈叫,爸爸的姐叫。学生交流家中的乐事、趣事、喜事。作业设计:试画亲情树的家庭树。板书设计:家2人家庭 学校家的组成: 3人家庭 福利院和睦相处4人家庭 国家5人家庭 世界第二课时:画画家庭树1、 学生上演示台展示,并介绍家庭树。2、 同学之间交流,谁画的最好,为什么?3、 引导完成家庭树。4、 引导总结: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个家庭,是你天天生活着的小家庭,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呢!除了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我们还有许多亲戚!比如我家的亲戚有外婆、外公、叔叔、等等。那你有哪些亲戚?5、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生活,你感到幸福吗?说说你的感受。这棵树你有更好的名字吗?为什么?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交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业:通过学习“我的家庭你知道了什么”(自我评价)板书设计 画画家庭树学生作品展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对长辈要感恩、要回报。这样的家是幸福、温馨的家课题幸福的家庭生活教学内容 幸福的家庭生活 邻里一家亲教材分析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学则学生熟知的具体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体会与感悟,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的家庭生活”什么是“好邻居”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自我感受,自我体会,最终达到理解什么是“幸福的家庭生活”什么是“好邻居”的内在含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与事例,能清楚认识到家庭成员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让学生用亲身体验,判断自己家庭是否幸福,了解幸福家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为家庭、社会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并能促其转化为自觉行为。感受并且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要清楚地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应当承担的责任。能比较好的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为营造一个幸福家庭尽心尽力。教具学生准备讲自己家的幸福小故事,生活照片。课时2课时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幸福的家庭生活1、导入教师导入:八月十五全家人赏月的故事。板书课题:幸福的家庭生活出示家庭树。大家对家庭都非常熟悉了,现在请大家填填这棵家庭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2、联系自己,谈谈幸福家庭的标准师:我们每个人在这棵家庭树中可记载了大家许多许多的快乐哟!要不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师:谁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家最快乐的时刻或最有趣的场景!师:从你们绽放的笑容和生动的描述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家庭的幸福。你觉得幸福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的?3、老师引导总结幸福家庭中的成员应能做到以下几点:出示:幸福家庭的标准:(1)共同分担忧愁,分享快乐。(2)能够体谅他人,乐于助人。(3)能坦诚相待,互相信任。4、对照标准,你的家庭是不是幸福的?说说理由。5、教师小结:当然,偶尔的一点小矛盾、小争执,不能就说这家庭不幸福。许多时候,我们应该用心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个美好瞬间。6、结合生活,说说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1)、板书:幸福靠每个人付出努力。(2)、想想家里的每件事都分别由谁去做?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哪些事是妈妈做的? 哪些事是爸爸做的? 哪些事是我可以帮忙做的?板书:人人尽责,有利于家庭和睦。(3)、辨析题:下列说法是不是具有家庭责任感:(a)张磊说:“在家里,干家务活是父母的事,我的任务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b)李强说:“我高兴时,爸爸、妈妈叫我干什么都行;不高兴时,我什么活都不替他们干。”(4)、小结:干家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是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一个个小家庭将会融合成社会这个大家庭,只有无数个幸福的小家庭,才能组成幸福的社会。愿我们每个小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我们的社会永远和平、安康、发展!7、作业:(1) 爸爸、妈妈为你过生日吗?(2)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3) 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你向他们表示祝贺了吗?引导学生总结体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给我们感觉是幸福的,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学生展示生活照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参与讨论作业设计:向家长汇报叙述什么样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家庭生活”。板书设计:幸福的家庭生活标准:(1)共同分担忧愁,分享快乐。(2)能够体谅他人,乐于助人。(3)能坦诚相待,互相信任。幸福靠每个人付出努力。人人尽责,有利于家庭和睦。第二课时:邻里一家亲1、导入师:“邻里之间”,请大家说一说,“邻里”是指什么意思? 师:“邻里是指住在自己家庭附近的人们,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人们都有自己的邻里”。2、故事会学生以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根据课前学生对父母的访问所得,讲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3、全班交流。在每个代表讲完后,鼓励其他学生发言,评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概括和提高,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4、你喜欢采取什么样的实际行动和邻居相处。学生自由发言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学生针对问题以小组进行讨论。1、邻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2、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3、邻里之间交往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作业:与爸爸、妈妈讨论交流:“怎样做才能成为好邻居”板书设计:邻里之间邻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互帮互助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不行邻里之间在交流或交往中应当注意:课题3、我成长的故事教学内容我成长的故事教材分析“我成长的故事”这节课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体会自己城的历程,感悟家长及亲人、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关爱,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引导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收集资料,达到了解自己成长经历的目的。设计理念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己的成长经历,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怀与培养。使课堂活动故事化。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理解家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萌发感激与回报长辈意识。懂得家人的爱能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人的爱,并懂得理解体贴家人。由“账单”体会爱,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人的爱,并懂得回报家人的爱教具学生回家调查:家人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的故事。自己的一份帐单。课时1课时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将自己养兔子的故事。我成功的时候,我心满意足,舒心无比。你自己养过小动物吗?当你精心照料它们时,有什么感受?(2)、引导汇报2、学习新课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课题是我成长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这几个故事,然后把你听到的告诉给同学们。师引导总结:的确如此,家人不仅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为了让孩子学会做人,获得知识,操碎了心。同学们,我也像你们一样,遇到疑惑不解的问题时,家人及时解惑;面对困难停止不前时,家人及时鼓励;取得成绩骄傲自满时,家人及时指出3、请听故事:一份账单。(1)给妈妈的帐单张磊家是经营餐厅生意,有時放学后他会到餐厅帮忙,招呼客人入座点菜收拾碗筷、算帐結帐。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位生意人。有一次,他忽然突发奇想,也开了一张帐单寄给妈妈,索取他在餐厅帮忙作事的酬劳。几天后,妈妈收到这份帐单,上面写着:洗碗盘费500元;扫地拖地费200元;送外食到顾客家300元;至邮局寄发信件100元;小明一直是勤劳听话的好孩子l100元。共计1,200元。 小明的妈仔细看过这份帐单后,什么话也没有说。晚上小明在他的枕头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报酬。正当他得意如愿以偿,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时。(2)过了几天,张磊突然发现枕头旁边放着一份妈妈給他的帐单。张磊欠他母亲如下款项:在母亲家里过十年平安无忧的生活费用0元;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费用0元;上学的学费、书籍费0元;生病时的医药、照顾费0元;有一個慈爱的母亲0元。张磊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万分羞愧的心;轻轻走近母亲,将小脸藏进母亲的怀中,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进了妈妈的围裙口袋里。5、学会感恩:师生交流。6、总结:孩子,家人是你亲密的朋友,人生的知己!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帮助你;当你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会鼓励你;当你成功的时候,他们会祝贺你!孩子,回报家人的爱吧!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坚持为家人做一件事开始吧!小组讨论学生讲故事。听了这段感人肺腑的家人关爱孩子的故事后,你想说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作业设计:(1)日常生活中,家人每天为我们付出,我们了解父母的辛苦吗?课前,大家都去调查了父母一周的活动和自己的课余活动,结果如何呢?(2) 根据统计资料写下板书设计:我成长的故事养兔子的故事 妈妈的帐单家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所付出了辛劳自己感激与回报课题3、我会做的事情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做学习的主人表达自己的爱。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属热爱劳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现在不少家长把教育的重心倾向于知识教育和智力培养,凡需要孩子动手、出力、操心的事,舍不得让孩子去做,父母全部承包,天长日久,导致孩子依赖性很强,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少主动性,就连自己应该做的事,也不愿意做。 设计理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基础,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自己的责任,感悟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的认知的统一,使课堂活动场景化。教学目标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愿意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知礼仪、行孝道。教学重点难点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必须要关心家庭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者做,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学会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爸爸妈妈增添负担。教具课时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我学会了1、导入新课:告诉老师看了课题,你想说什么?2、引出学生的意识到我的事情我来做。3、学习新知,了解“该我做的事”说一说:看课本问:小朋友,你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做哪些家务?4、想一想: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之后,还要回到家做各种家务,看到这儿,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点什么?你打算怎么办?4、谈一谈:(1)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自己事情应该自己做吗?(2)谁能做到“我的事情我来做?” 小结:这么多的同学,太棒了,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5、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中都有许多的事情,只有大家各负其责,分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劳动,尤其是我们小孩子,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爸爸好好的负担,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加幸福、快乐!学生自由发言。填一填:爸爸妈妈学生自由发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我能做的事:(把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作业设计:设计作息时间表,“我能做的事”,并在组内评一评。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我的事情我来做爸爸妈妈我能做的事: 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第二课时:表达自己的爱1、谈话导入(1)教师讲麻雀妈妈和小麻雀的故事。小麻雀像我们的同学们一样非常爱它的妈妈,爱它的家人,它是怎样用行动表达自己的爱的?(2)同学们,老师想知道你对家人的爱又是什么呢?(二)、“我爱我的家人”采访交流活动1、引导学生讨论: “游子吟”的含义。激发出学生对家人的爱。2、同为互相采访。(1)、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好吗?(2)、你对家人说话有礼貌吗?(3)、你关心过家人的心情吗?他们心情不好时你怎么做的?(4)、你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吗?(5)、你对家人的爱表现在哪些实际行动上?举例说说。3、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1)你给你的家人送过什么礼物吗? (2)引导汇报。5、结束总结:从你们的言语和行动中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人的爱了。爱,是对亲人说的一句贴心话;爱,是帮助亲人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爱,是一份用了心做,但不一定很精美的小礼物;爱,就意味着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别忘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回家后,把这些礼物送给你的家人,给他们一个惊喜好吗?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相互进行评价。学生讨论交流作业: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板书设计:表达自己的爱“游子吟”的含义向大家介绍家人 你对家人说话有礼貌要关心家人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对家人的爱表现行动上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第三课时:我的小档案 1、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师:你们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