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标准课件之: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标准课件之: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标准课件之: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标准课件之: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标准课件之:科举制的创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 课前预习题目 1 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 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 为什么 2 在隋朝 科举制度是怎样诞创立的 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 3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4 科举制度对当时的隋唐社会 后世和对外国有什么影响 1 一 开元之治 唐玄宗 重视吏治用姚崇 改革图新大手笔 开元盛世 政局稳 二 农田水利多工程 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 饮茶之风多盛行 复习旧知 读口诀 犁地改用 曲辕犁 筒车 灌溉新工具 丝织陶瓷都出名 都城长安真繁荣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 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 唐朝从此渐衰落 2 课前提问 开元盛世是指哪个皇帝统治的时期 是他统治的前期还是后期 开元盛世唐朝经济的繁荣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唐朝农业技术进步表现在 使用了哪两种农具 3 想一想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一种什么现象 今天我们去了解 1 科举制是如何诞生的 2 科举制又是如何完善的 3 其影响如何 4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5 自学目标 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 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 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6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尤其是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三位皇帝的作用 难点 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 科举制度有没有消极影响 7 1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 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2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3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分科考试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8 1 隋文帝 开始分科考试 一 科举制的诞生 2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9 二 科举制的完善 哪几位皇帝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他们使科举制度得到了怎样的完善 10 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应试者众多 录取率极低 进士科第一名称 状元 唐太宗 现存的唯一一张状元卷 关键人物 11 武则天 开创殿试 创设武举 应试者多至万人 12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曾八次举行殿试 唐玄宗 13 二 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 扩大国学 严格考试 武则天 开设殿试 创设武举 唐玄宗 主考诗赋 亲自面试 14 看图 了解一个古代读书人的经历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捷报 举子看榜 做官 苦读 赶考 应考 试卷 15 16 三 科举制的影响 2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 改善了用人制度 3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 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17 三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对当时的隋唐社会 后世和对外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结合教材P19的相关内容思考 18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 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 近11万名进士 数百万名举人 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隋唐以后 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 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是极少数 中国历史上 善于治安邦的名臣 名相 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艺术家 科学家 外交家 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 进士和举人之中 19 唐代的王维 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 颜真卿 柳公权 白居易 宋代的欧阳修 王安石 苏东坡 司马光 朱熹 包拯 寇准 明代张居正 汤显祖 海瑞 徐光启 清代 纪晓岚 刘墉 郑板桥 林则徐 张 蔡元培等文化名人 都出自状元 进士和举人之中 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20 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 科举制度的实施 给下列阶层带来什么影响 21 思考问题 科举制度是不是就是非常完美的制度呢 其发展后期 有没有弊端 你能够说说这样的故事吗 22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中 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 待到晚年一中了举 有人送银子 有人送房子 有人送丫鬟 有人送衣服 就连平日恶语相对的岳丈胡屠户 也送来了猪肉和几千钱 而范进听说自己中举后 竟然发疯了 23 科举制度的弊端 1 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 24 科举制度的弊端 2 是推动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 削弱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 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25 科举制度的弊端 3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 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6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请做一个内容小结 27 科举制度 诞生 完善 影响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 文字式 28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 表格式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扩充国学的规模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开始殿试和武举 将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初创 完善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隋文帝 29 科举制的完善 30 状元卷 一个读书人从童生到生员 秀才 要经过县试 府试和院试三级考试 考中生员后 还要经过乡试 会试和殿试更为高级的司级考试 有人统计 从童生到状元要经过数十次的具体考试 31 学习了科举制后 请想一想 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有怎样的想法 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建议吗 课后思考 32 老师的话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可以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出现 是我国古代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 是隋唐繁荣的原因之一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我们应该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鼓励自己去勇于开拓进取 不断创新 33 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第4课 34 下列句子中 哪些与科举制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