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供暖PPT课件_第1页
第九章供暖PPT课件_第2页
第九章供暖PPT课件_第3页
第九章供暖PPT课件_第4页
第九章供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3篇建筑采暖 通风及空气调节 授课 冯敏 2 第八章采暖 8 1采暖方式 热媒及系统分类8 2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8 3对流采暖系统8 4辐射采暖系统 3 8 1采暖 热媒及系统分类 1 采暖方式 1 集中采暖和分散采暖集中采暖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 用热媒管连接 分散供热的方式 分散采暖 热源 热媒输送和散热设备在构造上和为一体的就地采暖方式 2 全面采暖和局部采暖 3 连续采暖和间歇采暖 4 值班采暖 图7 1热水集中供暖系统 4 图7 2区域热水锅炉房供热系统 5 图7 3区域蒸汽锅炉房供热系统 6 图7 4背压式热电厂供热系统 7 2 采暖系统的选择 T平均 5 D 90这些地区须采用集中采暖 T平均稳定 5 且89 D 60 但T平均稳定 8 的D 75 在学校 医疗等机构要设置集中采暖 在寒冷地区的公共工业建筑 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时间内要求T 0 以上 须按照以上条件设置值班采暖 工业建筑 当S工人均 100M2 在固定地点设置局部采暖或采暖室 3 集中采暖的热媒及其选择 8 4 采暖系统的分类 按照热媒分类 热水采暖系统和蒸汽采暖系统按照散热设备分类 散热器采暖系统和热风采暖系统按照散热方式分类 辐射采暖系统和对流采暖系统 图7 5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图 9 8 2采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民用建筑的温度宜采用16 24 具体查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 动力 分册 工业跟其他辅助建筑的参数也有详细规定 室内空气的流速 采暖建筑物冬季室内的平均风速 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五天的日平均温度 说明 1 针对室外空气状况 2 针对累年不饱证总天数或小时的历年平均值 采暖室内 外空气参数 民用建筑及工企业辅助建筑 V不宜大于0 3m s工业建筑 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 m2 V不宜大于0 3m s当室内散热量 23W m2 V不宜大于0 5m s 10 2 采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 1 设计热负荷的理论计算 2 设计热负荷的估算 Q Qs QdQ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W Qs 建筑物失热量 W Qd 建筑物得热量 W Q qF FQ 总热负荷 W qF 建筑物失热量 W F 建筑物得热量 W 11 8 3对流采暖系统 1 热水采暖系统1 1热水采暖系统的分类1 2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该系统的特点 作用压力小 管径大 系统简单 不消耗电能 具体用途见课本P134 1 3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12 1 3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机械循环双管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 13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还有以下特点 供暖系统的作用压力或驱动力比自然循环的压头大的多 管内水流速度可选用较高的流速 管径较小 节省管材 管内空气与水同方向流动 膨胀水箱不能完全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为了顺利的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供水干管应顺水流方向敷设向上的坡度 并在管段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 排出系统中空气 供暖系统有足够作用压头 供暖系统半径增大 供暖系统可采用较多而灵活的形式 14 1 垂直式供暖系统 上供式 下供式和中供式供暖系统 图 下供 下回 式系统 图 中供 下回 式系统 15 2 水平式供暖系统 图 水平式供暖系统 a 顺流式 b 跨越式 16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 1 关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风速随高度增加的变化 2 室外空气进入量B 图 热压作用原理图 图 风压作用原理图 3 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17 计算高度上建筑物内外的有效热压 Pr 图 热压与风压综合作用原理图 18 图 某建筑平面 剖面图 19 1 分区式供暖系统 20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 图 上供上回式系统 图 单 双管混合式系统 21 单管供暖系统 图 上供下回式 a 同程式系统 b 异程式系统 22 2 蒸汽采暖系统 蒸汽采暖系统的分类高压采暖系统 P表 70KPa低压采暖系统 70KPa P表 大气压真空蒸汽采暖系统 P低于大气压其他分类见课本 23 1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两种方式 重力回水 机械回水 图 机械回水双管上供下回式蒸汽供暖系统 24 2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图 恒温式疏水阀 25 热风采暖系统1 热媒 宜采用0 1 0 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于90 的水 也可用电加热 燃气 燃油 但应符合规范要求 热风蔡暖空气的加热采用间接加热法 2 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具体见课本P140 141 热空气幕1 空气幕的分类和特点 按照空气分布器的安装位置可以分为上送式 侧送式 下送式 按送出气流温度可分为热空气幕 等温空气幕 冷空气幕 3 热风采暖与空气幕 26 热空气幕 2 空气幕的设置条件 位于严寒地区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经常开启的外门或没有门斗和前室 公共 工业建筑 当生产和使用要求不降低室内温度或经比较技术合理时 室外冷空气侵入会引起采暖室内温度降低时 内部散湿量很大的建筑的外门 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 且不可能设置门斗时 3 空气幕设备空气幕由空气处理设备 风机 空气分布器及其风管系统组成 一般是将前三者组合起来形成一种产品 27 各种供暖系统的比较和选用 蒸汽供暖系统的散热器表面温度高 蒸汽供暖系统的热惰性很小 系统的加热和冷却速度都很快 蒸汽供暖系统中热媒 蒸汽 的容重很小 所以本身所产生的静压力较小 在蒸汽供暖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疏水器漏气 凝结回水产生二次蒸汽管件损坏等跑 冒 滴 漏的现象 真空蒸汽供暖系统由于热媒压力低于大气压力 对系统的严密性要求甚高 稍有空气漏入便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 故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仅在有特殊要求的场所才使用 热风供暖系统的热惰性小 升温迅速 设备简单 投资节省 但噪声大等特点 适用于间歇供暖的诸如工业车间 体育场 影剧院等类型的建筑物中 28 1 室内计算温度 2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3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7 2热负荷7 2 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基本耗热量 29 4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门 窗的面积按外墙表面净空尺寸计算 顶棚和地面的面积 按外墙内表面或至内墙中线之间的面积计算 外墙面积的高度从本层的地面算到上层的地面 宽度为沿外缘到内墙中线或内墙中线到外墙角的间距 地下室面积指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 其耗热量计算方法与地面计算相同 传热系数K 30 图7 16围护结构传热面积计算图 31 5 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1 朝向修正耗热量规范规定的朝向修正率北 东北 西北0 10 东 西 5 东南 西南 10 15 南 15 30 2 风力附加耗热量规范规定 这类建筑物垂直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附加5 10 以考虑风力增大的影响 32 3 房高附加耗热量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 当房屋高度在4m以下时 可以不考虑沿房屋高度室内温度上升对耗热量的影响 高度超过4m时 每增高1m 应附加的耗热量为房屋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2 但总的附加值不大于15 4 其他耗热修正需考虑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进行修正 公共建筑 当房间有两面或两面以上外墙时 将墙 窗 门的基本耗热量增加5 窗墙面积比超过1 1时 对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20 33 对供暖的建筑物 当房间间歇供暖时 除上述各种附加外 还应将基本耗热量做如下附加 仅白天供暖者 如办公楼 教学楼等 附加20 不经常使用者 如大礼堂等 附加30 间歇供暖的系统在室内人员上班之前应提前运行 6 围护结构的最小热阻与经济热阻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7 2 2加热进入室内的冷空气所需热量加热进入室内的冷空气所需要的热量包括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冷风侵入耗热量 34 两种耗热量 7 2 3供暖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1 体积热指标法供暖热负荷 2 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 35 1 散热设备 1 散热器1 散热器的要求金属热强度 2 散热器的计算 散热面积计算 8 5散热设备 36 对于热水采暖系统 p可按下式计算 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供暖房间所需散热器的片数为 n F f 7 16 散热器的布置 图7 21散热器布置 37 2 空气加热器和暖风机用于加热空气的设备称为空气加热器或暖风机 它是利用蒸汽或热水通过金属壁传热而使空气获得热量 3 辐射供暖设备1 高温辐射器2 中温辐射板3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7 3 2供暖系统的空气排除及补水定压设备 1 集气罐和排汽阀集气罐和排气阀是热水供暖系统中常用的空气排除装置 有手动和自动之分 2 膨胀水箱 38 图7 22自然循环系统与膨胀水箱连接 图7 23机械循环系统与膨胀水箱连接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 图7 24膨胀水箱上各种管道示意 39 3 集中补水定压装置 图7 25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示意图 40 7 3 3供暖系统附件 1 疏水器机械型 热力型 恒温型 图7 26浮桶式疏水器 图7 27热动力式疏水器 41 图7 28恒温型疏水器 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