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150分钟 150分 ) 基 础 部 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20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B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C阜盛:形容众多而旺盛。D惫懒:疲惫懒惰。2、下列语句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C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望美人兮天一方。4、下列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猿猱欲度愁攀援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C火尚足以明也。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下列语句类型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险)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D方其破荆州(当)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哀吾生之须臾 惟江上之清风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险以远则至者少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郁乎苍苍8、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 (2)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_,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3)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_。 A鱼目混珠 息息相关 望其项背 B鱼龙混杂 息息相关 望尘莫及 C鱼目混珠 休戚相关 望尘莫及 D鱼龙混杂 休戚相关 望其项背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D.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 BC D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描述一世之雄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长矛吟唱的情景。(2)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突出蜀道开辟的艰难“ , 。”(3)杜甫在登高中“ , 。”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象。阅 读 部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刘显,南昌人。生而膂力绝伦,稍通文义。嘉靖三十四年,宜宾苗乱,巡抚张臬讨之。显从军陷阵,手格杀五十余人,擒首恶三人。诸军继进,贼尽平。显由是知名。官副千户,输资为指挥佥事。南京振武营初设,用兵部尚书张鏊荐,召令训练。擢署都指挥佥事。倭犯江北,逼泗州,鏊檄显防浦口。显测贼将遁,追击至安东。方暑,披单衣,率四骑诱贼,伏精甲冈下。贼出,斩一人。所乘马中矢,下拔其镞,射杀追者。诱至冈下,大败之去。明日伺贼出,潜毁其舟。贼败走舟,舟已焚,死者无算。显进秩三等。寻迁副总兵。会福建倭患棘,显赴援。与参将戚继光连破贼,贼略尽。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显及俞大猷合于遮浪,尽歼之。平海倭欲遁,为把总许朝光所败。乃尽焚其舟,退还旧屯。戚继光亦至,显与大猷共助击之,遂复兴化。录功,进先所荫世职二秩。都掌蛮者,居叙州戎县,介高、珙、筠连、长宁、江安、纳溪六县间,古沪戎也。至是,其酋阿大、阿二、方三等据九丝山,剽远近。其山修广,而四隅峭仄。显令人诱以官,而分五哨尽壁九丝城下。乘无备,夜半腰絙上,斩关入。迟明,诸将毕至。方三走保牡猪寨。郭成破鸡冠,获阿大。诸军攻牡猪,擒方三。阿二走,追获于贵州大盘山。都掌蛮既灭,显引疾求去,而以有司阻挠为言。诏听显节制,显益行其志。击西川番没舌、丢骨、人荒诸寨,斩其首恶,抚余众而还。西陲以宁。九年冬卒官。(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B、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C、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D、而新倭大至/攻陷兴化城/显以兵少/逼城未敢战/被劾/戴罪/贼以间攻据平/海卫他倭/劫福清谋/与平海倭合13、下列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A、“兵部尚书”为兵部长官,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B、“擢”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官职升迁,类似的词有“进”“转”“改”等。C、“参将”俗称“参戎”,为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为中高级军官,分守各路。D、“秩”原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来又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刘显勇猛善战,嘉靖三十四年,他在巡抚张臬平定宜宾苗族叛乱的过程中,亲手杀死乱者五十余人,生擒叛乱首犯三人,从此闻名。B、刘显有勇有谋,他率领四位骑马士兵引诱倭寇,在诱敌过程中,他的战马被敌箭射中,他便下马拔出箭头,射杀追来的倭寇。C、刘显屡建战功,他在福建与戚继光接连打败倭寇,使得倭寇差不多被消灭殆尽,后来又在戚继光、俞大猷的协助下,收复了兴化城。D、刘显做事自有想法。消灭都掌的蛮人后,他称病求辞,实是借机说明相关官员阻挠行事。皇帝为此下令相关官员听其指挥,使他的想法得到落实。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倭犯江北,逼泗州,鏊檄显防浦口。(2)平海倭欲遁,为把总许朝光所败。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6、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B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D诗歌颔联上下句都是动景描写。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17、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阅读下面两篇小说,回答问题(28分)(一)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D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19、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5分) 20、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 独臂先生药都自然出名医,何况又是华佗的后代。华济生一出诊便闻名百里。到了四十岁上,更是妙手回春。不敢说药到病除,但只要不是死症没有他治不了的。当时病人及家人们有这样一说:华先生说没治了,死时都是笑着的。这意思很明显,华先生是不会错诊的。他治不了的病,就是命该如此了。华济生从此也更加自信,整个儿圣祖华佗再生。这一天,华先生刚开大门,便见一辆载一瞎眼老妇人的独轮车停在门前。推车的汉子见华先生出门,跪倒便拜:“请先生救救俺娘。”华济生先观了一下老妇人铁青的脸色,看了舌苔,把脉片刻后,停了少顷,起身向门外走去。汉子一步跟上:“我娘的病?”“别说了,快回去弄点老人喜欢吃的,别亏了她的嘴,这就算你的孝道了。”说着掏出一把钱递过来。“天底下没有治不好的病,我不信俺娘不行了。”汉子接过来铜钱又撒了一地。“孩啊,推我回吧,华先生说了,我就认了。”瞎老妇人呻吟着。“什么神医!”汉子仍然不服气地嚷道。“这是断肠,眼下大肠都烂了,神仙也是治不好的。”华济生劝慰说。“要是有人能治好,我砸你的招牌。”汉子怒目发誓。“别说砸招牌了,你娘能挨过百天,我砍给你一只胳膊。”说罢,华济生拂袖而去。百天后,汉子扶着老母直奔华济生的“济世堂”大门,“华先生,还不把这济世堂的招牌砸了!”华济生抬头审视红光满面的老妇人片刻,一句话没说,拎起一把风快的药铲,把左胳膊压在座凳上一闭眼举铲而下。“华先生,你不能啊!”一声大叫,药铲被汉子夺下。 “男人一口唾沫一个钉,还能让大风卷了舌头。留一只胳膊就够我用了,砍掉一只我就能记一辈子。”华济生痛苦地坐在凳子上。“华先生,你断我没治了,我还真等着死呢。可自打我吃了爬进碗中的一个活物,病竟慢慢地好了。”瞎老妇人迷惑地说,“我正想找你问个究竟呢。”华济生起身,来回走了足足十趟,忽然拉住老妇人的手:“我差点害了你老人家,生吃醋泡蜇过蜉蝣的公蝎是能治这病的。”送走汉子和老妇人,华济生便摘了“济世堂”金匾。从此,无论干啥就只用右手,左手总是背到背后。据说,后人给华济生塑像的时候,明明两只手都塑在前面,可第二天左手硬是又背到了后边。人们便称华济生为“独臂先生”。从此,药都中医只用右手把脉便沿袭下来。21、下列对小说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华济生是华佗的后代,得到华佗的真传,医术高超,治病妙手回春。B“华先生说没治了,死时都是笑着的”体现了患者迷信权威的思想。C华济生思索良久,指出那个奇特的药方,证明他无愧于名医的称号。D华济生完好无损,小说却以“独臂先生”为标题,具有一定的讽刺性。E小说体现了可贵的自省自责意识,这种意识因日益稀薄而弥足珍贵。22、请概括华济生的形象特点。(4分)23、小说最后加入“塑像”的情节,有人说它与小说的整体氛围不协调,请谈谈你的观点。(6分) 表 达 部 分24、“一分钟试卷”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要求:要点完备,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25、作文:(60分) 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月考题答案1-7DDADBAD8.答案A 解析:第一句备选的“鱼目混珠”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而“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根据句意,此句应填“鱼目混珠”,故排除B、D两项。第二句备选的“息息相关”形容联系密切;而“休戚相关”是说彼此之间祸福相互关联,此句不含“祸”,所以此句应填“息息相关”,故排除C项。第三句中备选的“望其项背”是赶得上,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望尘莫及”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此句是否定句,不能填“望尘莫及”。9答案B解析A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可将“热情”改为“魅力”或在“依旧”前加“市民对其”。C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能否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D项,成分残缺,可在“上涨”后面加宾语中心词“难题”10【答案】 C【解析】 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C中选;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表达应用中的语序排列,能力层级为E。考生在该类型题目中常用的关联词法等在本题中无法运用,应更多地关注语句中的逻辑顺序,难度适中.11略12 A 13 B 转、改指官职改任,不是表示官职升迁 14 C “后来又在戚继光、俞大猷的协助下,收复了兴化城。”原文是“戚继光亦至,显与大猷共助击之,遂复兴化。”15、犯,进犯;檄,发文书;防,驻防。倭寇进犯长江以北地区,逼近泗州,张鏊发文书要求刘显驻防浦口。 遁,逃跑;邀败,打败;为所,被动句式。平海的倭寇想要逃跑,被把总许朝光打败。16AD(选对一项3分,选对两项5分。)试题分析:A律诗是近体诗;D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17.漂泊思归之情。(1分)“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1分)“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1分)忧国伤时之情。(1分)“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1分)“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1分)(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客泪、归心”两词可以看出作者漂泊思归之情。从注解可知,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盗贼尚纵横”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所以诗歌中表达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情。18A【B项,对王老汉没有外貌描写,对吴亚龙没有心理描写;C项,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D项,不是表现王老汉“诚信”的形象,应是吴亚龙的。】19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1分】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分】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1分】20 (一)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2分】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之美,深化了主题。【2分】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2分】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人公应是王老汉。【2分】(二)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物流校招笔试题及答案
- 锅炉储罐销售合同范本
- 期货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氮气储罐出售合同范本
- 旅游景点合同协议书
- 验钞机买卖合同协议书
- 施工班组安全协议书
- 提前终止违约合同范本
- 长沙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供水管道安装试题带答案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22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加油站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
- 2025年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窗口行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 国家电网招聘平台国家电网2026校园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沧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孵化器从业人员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客房部做房流程
- 国家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机试(操作题)模拟试卷3(共156题)
- 华为ICT大赛中国区(实践赛)-昇腾AI赛道往年考试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