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九华红茶的广告词 九华红工夫红茶产品调研报告 姓名:郑骁雪 班级:艺设(2)班 学号:0908022019 指导老师:王峡 调研名称:九华红工夫红茶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xx年4月14-15日 调研形式:上网调研、商场调研及问卷调查 调研者:郑骁雪;指导老师:王峡 一、导读 茶为中国国饮,起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数千年来茶叶在国人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叶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它和咖啡、可可饮料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含有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类、茶碱、芳香油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碘、锰、钼、锌、铜、锗、氟、硒等微量元素,共有300多种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叶的主要保健作用是: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疲劳、减肥、抗辐射、抗癌、降血脂、预防龋齿等。茶叶,特别是绿茶,作为一种天 然健康饮料越来越受各国消费者青睐并在和咖啡、碳酸饮料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世界各国和我国研究试验证实,绿茶可以防癌抗癌,降血脂血糖等大量信息经有关国家业界大力宣传后其影响逐步显现。 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茶艺文化广受重视。中国幅员辽阔,正提供茶业绝佳的发展环境。我国现有茶园110万公顷,年生产茶叶60万吨、茶副产品2万余吨、茶树修剪及更新改造剪采枝叶3万吨,另可生产茶花50万吨或茶子12-15万吨,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茶产业年产值在70亿元左右。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中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另外中国茶产业已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也得到投资者的关注,茶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现代化、正规化,未来增长潜力很大。浙江、江苏、福建等产茶地区已经把茶产业作为重要的扶持产业,茶产业基地蓬勃兴起。制造茶的工艺技术开始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过渡,制造企业也加强了茶品牌的建设。 安徽双园茶业有限公司坐落在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大王洞境内,是一家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独资进出口企业。公司生产区占地面积20亩,下设双园茶业秀山门分公司、双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双园品牌直销店及茶艺馆各一处。拥有产权基地1000亩,有机茶基地60公顷,原料加工地1.5万亩,固定资产4000万元。主要产品:祁门红茶中国十大名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红1-7级片末碎茶)双园有机绿茶、九华佛茶、九华红工夫红茶等系列高档礼品,已全部通过有机茶食品认证,产品主要出口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国内大型茶叶批发市场、超市、专卖店销售,与中国最大的祁门红茶生产出口企业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安徽省池州市国润双园茶业专业合作社。公司所处地牌楼镇拥有茶园1.7万多亩,“一个茶叶专业村”(1958年获周恩来总理亲笔奖状)和“9个自然村”人口2.4万多人,是本市最大的出口红茶重点发展镇。公司拥有一批茶叶加工专业技术人员和整套精制茶生产设备,设计规模年加工生产精制茶5000吨,精制绿茶300吨,年创产值千万元,利税百万元。形成以“公司+农户、基地连市场”的产业经营模式。 企业已通过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和ISO9001: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0012测 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省“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获得有机绿茶认证证书。 茶叶产业是本市传统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公司遵循以“求实、创新、诚实、守信”为企业宗旨以“共同致富、共谋发展”为思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茶叶知名品牌。 二、茶叶市场产品调查表 (见报告后附页) 三、茶叶市场抽样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第1题您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高么? 单选题 第2题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对茶叶消费吗? 单选题 第3题您平常最喜欢喝哪类茶叶? 多选题 第4题您最关注茶叶的什么? 单选题 第5题您喜欢购买什么包装方式的茶叶? 单选题 第6题您平时喜欢在什么地方购买茶叶? 单选题 第7题在您的记忆中茶叶的包装都偏向于? 单选题 第8题您喜欢什么色调的茶叶外包装? 单选题 第9题您购买茶的初始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 九华佛茶 又名: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属绿茶类。 产地:九华山区 据明代嘉清池州府志和九华山志记载,相传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来九华山创建茅庵。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以后,九华山佛教开始兴起。把唐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所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新罗僧人金乔觉,世称“金地藏”。他于唐开元末(约719)渡海来华,至九子山(今九华山)中,宴然独坐,苦行 修持,一方善信,悉皆宗仰。并且,他还从新罗带来茶种,在九华山种植、繁衍。据九华山志记载,九华山茶中的“金地茶”即金地藏“自西域(误,应为新罗)携来”之种。 随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山上各大丛林寺院都有各自的庄田,寺院的僧尼过着农禅结合的生活,他们在佛事之余,从事农业生产,如种茶、种稻、种菜。其中,种茶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工作,所产茶叶用于供佛、自用、和待客,除精心招待饮食外,每日还提供“三茶两点”。茶与佛事互相促进,香客品茶能领悟禅机、参悟佛理,僧尼参禅可饮茶以提神,藉茶以清修。 建国以后,经过土地革命,九华山寺院庄田绝大部分被分给农民,僧尼仍按农民标准分得土地和山林,他们依旧继续着传统的种茶饮的生活。 1962年统计,全山寺院有茶地40亩,1997年,前山寺院有茶地56亩,后山有茶地、山场近400亩。至今,九华山各大丛林寺院仍保留有自己的茶 园。故而,九华山茶事始于佛教,在九华山茶文化与佛教 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渊缘。九华山茶事后渐发展为僧俗共事茶业的局面。 迎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佛教名山九华山开始对外开放,掀起了旅游热潮,带动了佛山各项事业的空前发展,特别是以佛教为特色的旅游业和茶业的日益兴旺。开放之前,在毛主席的“山区宜多多开辟茶园”的号召下,九华山及周边山区大量开辟茶园,大力发展茶业。九华山也开始建立茶厂。为了做佛山茶业文章,1983年至1986年间,由省科委立项,安徽农学院和九华山管理处共同承担课题,在九华山茶厂大力协助下,完成了佛山历史名茶的恢复研制工作,一度濒临失传的佛山历史名茶生产得以恢复和光大。这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即佛山历史名茶“东崖雀舌”、“金地藏”和“九华毛峰”的重新现世,并分别制订了各自生产标准。这项成果一直由九华山佛茶有限责任公司使用。 1992年元月,池州行署科委又下达了省重点研究项目“九华佛茶研制”及开发研究,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证书。池州名茶开发公司应韵推出九华佛茶系列品牌,共有四个品种,即“金地茶”、“道僧天云”、“西竺云雾”和“双溪早芽”。 九华山佛茶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东崖雀舌”、“金地藏”和“九华毛峰”经过九华山佛茶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九华山茶厂)近二十年的发展与宣传,现已成为比较知名的品牌,产品曾远销韩国、日本、泰国和香港等地。由于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优越,以及生产工艺精湛独特,九华佛茶品质优异。 荣誉 据九华山志记载,早在1915年,“九华毛峰”就在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荣获金奖。 1996年,九华山茶厂生产的“东崖雀舌”和“金地茶”获得了安徽省乡镇企业系统优质产品和优质食品称号。 1997年“东崖雀舌”又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此后,这两种茶又多次在国内国际大型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银奖;1993年12月起,九华山茶厂生产的凤凰松牌“东崖雀舌”被评为安徽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 1996年9月,“东崖雀舌”和“金地茶”在国家科委举办的“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项目。 2000年10月,“凤凰松”商标被认定为池州市著名商标。 这些荣誉的获得,无疑都为打响“九华佛茶”这一品牌作出了贡献。 池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池州茶业的发展,鉴于目前池州各茶叶生产单位规模不大,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参差不齐,茶叶品牌繁杂,不利于市场竞争。为了更好地发挥池州生态效应和以佛教为特色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打好“九华”牌,做活“佛文章”,有意整合池州茶叶资源,着力打响“九华佛茶”这个品牌,这将有利于规范池州茶叶生产,找准池州茶叶市场定 位,进一步提升池州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激发池州茶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广大茶农和茶叶生产、经营单位从中得到更的实惠。 远渡重洋,扎根九华,禅定品茗,渐成风气。发掘历史,百家争鸣,九九归一,九华佛茶。 工艺: 九华佛茶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采摘,只对一芽二叶初展的进行采摘,要求无表面水,无鱼叶、茶果等杂质;采摘后按叶片老嫩程度和采摘先后顺序摊放待制,制作工序为杀青、揉捻及烘焙,火候温度是这三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只有把握得当,才能制造出顶级的九华佛茶。 等级: 九华佛茶被誉为“圣茶”,分一、二、三级,购买时需仔细挑选;一级最好,为一芽一、二叶占80%以上,且无对夹叶,二级次之,为一芽一、二叶占60-80%,允许有少量的对夹叶,三级最次,为一芽一、二叶占40-60%,并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叶。 特点: 概述: 为历史名茶。历史上称闵园茶、黄石溪茶,现统称九华佛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主产区位于下闵园、黄石溪、庙前等地。 为了加快池州市茶叶经济的发展,扩大池州茶叶知名度,提高池州茶叶市场竞争力。xx年成立了池州市茶业协会,对池州市的茶叶进行品牌整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九华佛茶”证明商标,制定了“九华佛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九华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是: 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摊凉、做形、烘干、拣剔、包装。其独特之处是做形,利用理条机分二次理条,期间摊凉加压,手工压扁,理条机理直,达到九华佛茶独特外形。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池州市茶业协会如何在茶叶产业化中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在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产后服务和管理中,促进九华佛茶发展,将是应该关注的新课题。 相关故事: 传说,唐末时,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萨之名从四川来九华山修行,修行期间不食米粮,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日子一久,出现了头晕身肿的病症,无奈,二人只好自寻草药医治,结果发现将采回的茶叶煮饮后,病症有逐渐减轻的趋向,一段时间后居然“药”到病除。此种茶叶即是九华毛峰。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条索匀整紧细,色泽嫩绿微黄,满披白毫,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叶底匀嫩。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九华佛茶的历史和文化 时间:xx-6-1: 安徽茶叶网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以佛教与茶文化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山势雄峻,九座主峰均在海拨千米以上,秀出云表,清奇多姿。山中雨量充沛,清溪细流,涌泉飞瀑。林木葱笼,杂花生树。生态环境良好,茶树资源丰富。 九华佛茶就产于九华山及其周边地区,它是以地方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九华佛茶历史悠久,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一 九华山之茶 (一) 九华山茶肇始于唐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拈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诗中写到“烹茗瓯中罢弄花”,可见当时金地藏与其弟子们也是饮茶的。但此诗颔联又作“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如果如此,则该诗与茶无涉。 南宋陈崖在其九华诗集“煎茶峰”诗中自注:“昔金地藏招道侣于峰前,汲泉烹茗。”又注:“广化寺钟楼其上”。由此可知,在九华山有座煎茶峰,其峰在宋代的广化寺钟楼的上面,而山峰的得名是因为金地藏常于峰前汲泉煎茶。陈崖“煎茶峰”诗再次说明金地藏不仅自 己喜欢饮茶,还经常煎茶招待道侣。当然,仅凭此诗我们还不能确定,金地藏招待道侣的茶是九华山土产茶,还是山外茶。 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封演是唐玄宗天宝进士,其生活时代与金乔觉大致同时。江淮泛指江南、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其时,安徽的霍山黄芽、潜山天柱茶、宣城丫山横纹茶、祁门方茶,都是当时的全国名茶,而作为江南名山的九华山产茶也不足为怪。 封氏闻见记又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供佛徒坐禅驱睡和招待香客、游人,在佛门被广受欢迎,寺院僧人饮茶成风。唐开元以后,原本不产茶的北方,受禅宗佛教饮茶风尚的影响,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九华山地处盛产茶的江南,于盛唐、中唐时种茶是极有可能的,九华山上僧人饮茶更是理所当然。 (二)九华山茶初兴于宋 南宋时的左丞相周必大遍游九华,曾撰写九华山录,他游九华,“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在建州建安(今福建省建阳县),所产龙凤团茶专供皇家,是有宋一代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在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以北苑茶媲美。显然,宋代九华山不仅产茶,而且茶的品质优异,甚至接近当时最负盛名的北苑贡茶。 陈崖九华诗集“茗地源”诗有:“暖风吹长紫芽茎,人向山头就水烹。”并自注:“晏生岩北溪上,产茗味殊佳。”可见,九华山晏生岩北溪上所产茶,其味特别好。陈崖此说与周必大的评价相一致,由此足见宋代九华山之茶以其卓越的品质而崭露头角。 然而,宋代九华山所产茶是什么样的茶?唐代茶有粗、散、末、饼四类,而以饼茶为主。宋代茶有片、散两类,此外尚有用散茶磨制而成的末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业务工作目标设定计划
-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深圳市重点中学七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预测2025年VB考试题型及试题与答案
- 工作重心和优先级排列计划
- 语言能力提升活动计划
- 水务行业安保工作总结与建议计划
- 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的具体方法计划
- 法官职业的基本素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课件
-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练习题
- 系统云迁移方案
- 山东省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细则
- HSK六级真题与答案下载(第一套)
- 工程量确认单
- CISP-PTE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无机化学之锡铅重要化合物介绍课件
- 分析色觉检查图让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 初三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报告(16篇)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