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人教版新课标.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四年级写景片段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策略人教版新课标写景作文是记叙文的一种,以写景为主,通常以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及抒发情感,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作文类别之一。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是这样要求的: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按照写作要求,这一单元的作文可以用三种题材写:1.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2.写别处的景物;3.写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上届学生写该篇习作时由于缺乏体验,因此走了很多弯路,我们先一起来看几个学生的习作片段。片段一:走进学校就能看见生态池,池里有假山,小巧玲珑,耸立在圆形花坛中心的水池里。它用岩石垒成,有四棵松树围着生态池,别有一番情趣。假山周围是水池,池水明净见底,像一面环形镜子,下起雨来就像一朵朵小花竞相绽放。片段二:我们来到生态池,水中长出了嫩绿的小芽,真是一片明丽。蒙蒙细雨在生态池上像仙境一样那么美丽,可爱的小鱼把头探出水面,小蜻蜓静静地停在石头上,真是可爱。片段三:我们走向凉亭,看见一块草坪,草坪上有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它有5个人那么宽,上面还有几处裂缝,像一个大包子。凉亭上有爬山虎和藤条,还有许多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还有生态池,生态池中间有很多石头,奇形怪状。石头下有金鱼和乌龟在游。读完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景物描写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观察顺序混乱。从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写作顺序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到具体细小的景物描写上就乱作一团,缺乏条理;2.景物特征不明。片段中虽然不乏比喻、拟人等一系列修辞手法,但万金油似的语句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味同嚼蜡;3.真情实感不足。为了避免本届学生再次出现上述问题,帮助他们写出条理清晰、个性鲜明、富有情趣的文章,笔者作了以下研究与实践。首先,借一双“慧眼”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观察”,要独具慧眼。1眼中有物“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校园里的每一处景物都如珍珠,值得细细品味。因此,在观察之前,我们应让学生思考:我要在校园里选取哪处景物,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并采用怎样的观察方式。2眼中有景光选定目标还不够,还应对该物的景致进行细致观察。观察时不光要用眼睛看,还应用耳朵听、鼻子闻、身体触等,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才能全面认识客观事物。3眼中有序如何才能将感知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呢?这需要把握一个“序”字。针对本次习作“选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的要求,笔者把学生选取的景物和看到的景观进行了梳理,并选择“生态池”着重展开“序”的讨论。4眼中有神林语堂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这里的“趣”,应该就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标志特征、个性。写作时,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才能写得与众不同,才能写得传神动人。其次,磨一面“明镜”记得张化万老师曾说:“眼高手低”固然不行,但眼不高也不行。为了帮助学生“练眼力”,我们可以借用教材中写景的句段、篇章,打磨一面鉴赏的“明镜”。这里,我想以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碧野七月的天山)磨“镜”第一步:抓景物这个自然段共有五句话,学生默读后思考: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交流后,学生得知这段话分别写了作者的游踪、雪峰、雪水、洄水涡和饮马溪。接着,我让他们将景物词圈出来,并进行延伸。至此,学生明白了:写“水”可以从源头开始,与之相关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和写作的内容。磨“镜”第二步:理顺序教学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天山”,请一个学生把作者观察到的景物一一添加上去。学生们从他的添加过程中发现了作者的表达顺序:从上到下。磨“镜”第三步:观神韵作者是怎样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总结出写景的方法其实很多,如果合理利用比喻、拟人、联想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传神。最后,指一条“材”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腹中空空,要想让他把文章写好是不可能的。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基础就是进行大量的、科学的积累。1材之来源生活处处皆景物,只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就会有鲜活的材料跃入视野。2材之序列积累材料是需要讲究序列的,如从普通的词语到成语、谚语、歇后语;从现代佳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