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铁路站场2014版_第1页
第4章-铁路站场2014版_第2页
第4章-铁路站场2014版_第3页
第4章-铁路站场2014版_第4页
第4章-铁路站场2014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铁路站场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四章铁路站场 区段站 编组站 驼峰 客运站 货运站 地铁轻轨车站 会让站 越行站 中间站 第四章铁路站场 会让站 越行站 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驼峰客运站货运站地铁轻轨车站线路有效长及线间距车站咽喉设计 交通港站与枢纽 思考 铁路设置车站的目的是什么 车站A 车站B 车站C 增加通过能力更换机车或乘务组解编列车 办理客货运业务 车站分类 铁路车站按其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会让站 越行站 中间站 区段站和编组站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 货运站和客货运站按车站的地位 作用 办理运输业务和技术作业量等综合指标分为特 一 二 三 四 五等站 第一节会让站 越行站 中间站 1 设置目的 提高铁路区段通过能力 保证行车安全 为沿线城乡及工农业生产服务2 任务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 会车 让车 仅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3 分布 地形 地质 水文和铁路运营条件 区间通过能力的均衡性 满足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 一 会让站 设置在单线铁路上1 作业 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 会车 让车 仅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2 设备 到发线 通信 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 办公房屋 一 会让站 3 布置图 1 横列式会让站 设一条到发线时 3 布置图 1 横列式会让站 设二条到发线时 一 会让站 3 布置图 2 纵列式会让站 特点 两到发线纵向排列 并向逆运转方向错移一个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 一 会让站 横列式 纵列式比较 设置在双线铁路上 1 作业 同方向列车的越行 反方向列车的转线 少量客 货运业务2 设备 到发线 通信 信号设备及旅客乘降 办公房屋 二 越行站 3 布置图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 设一条到发线时到发线设于两正线中间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设两条到发线时 双方向列车可同时待避两条到发线分设于正线两侧到发线布置在两正线一侧站房对侧 二 越行站 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 两正线变换线间距 上行正线在站内需设反向曲线 横列式越行站布置图 一 中间站的作业1 列车的通过 会让 越行 运行调整2 旅客乘降和行李 包裹的收发与保管 客运业务3 货物的承运 装卸 保管与交付 货运业务4 摘挂列车向货场甩挂车辆的调车作业5 其它 三 中间站 二 中间站的设备1 列车到发线 货物装卸线 牵出线 安全线2 旅客站房 站台 站台间的跨越设备 天桥 地道或平过道 和雨棚等3 货物堆放场 站台 仓库 雨棚 装卸设备及货运办公房屋等4 信号及通信设备5 机车整备 转向 给水设备6 存车线 调车线 运量大 三 中间站 中间站布置图 单线 邢台站中间站台 中间站布置图 双线 区段站的主要任务 牵引区段的分界点 供应及整备机车 更换机车乘务组 列车技术作业 列车解编作业 客 货运业务 机车车辆检修业务 区段站在铁路网上的分布 1 牵引区段的长度2 路网上技术作业的要求3 地区及城镇发展规划 第二节区段站 1 客运业务2 货运业务 3 运转作业 客运 货运 与中间站基本相同 作业量较大 接发无调中转列车 解编区段 摘挂列车 取送车 部分改编列车 解编始发直达列车 一 区段站的作业 4 机车业务 更换列车机车 乘务组 采用循环交路时 采用长交路时5 车辆业务 列车技检 车辆检修 摘车修和不摘车修 车辆的段修业务 二 区段站的设备 1 客运业务设备旅客站房 旅客站台 雨棚及横越线路设备2 货运业务设备货场及其有关设备 装卸线 存车线 货物站台 仓库 雨棚 堆放场及装卸机械 3 运转设备 客运 旅客列车到发线 客车车底停留线 必要时 货运 货物列车到发线 调车线 牵出线 有时设小能力驼峰 机走线及机待线等 4 机务设备在机务段 或机务折返段 所在的区段站上 如采用循环交路 在到发场或其附近应设有机车整备设备 当采用长交路轮乘制时 可设机车运用段或机务换乘点 5 车辆设备列车检修所 站修所 在大的区段站上还设有车辆段 6 其他 信 联 闭 给排水 电力 照明 房屋 公铁立交等 三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 0 主要设备配置的原则车站各组成部分工作上的协调性 能力 车站作业的流水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流线 设备互换 归结到底是能力 减少进路交叉和作业干扰 流线 还是能力 缩短机车 车辆及列车的走行距离和在站停留时间 便于采用相适应的现代化技术装备 三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相互位置及相互联系 1 客运业务设备及客运运转设备的配置旅客站房旅客列车到发线 2 货物运转设备的配置货物列车到发线列车对数及其性质 衔接线路方向数及相邻区段的闭塞方式 车站布置图类型 技术作业过程及作业方式 机车交路以及车站各项设备能力的协调程度 调车场牵出线 3 机务设备的配置 站同左 右 影响居民区环境 机车出入库切割正线 机务段发展受限 一端咽喉布置复杂 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长 采用条件 新建区段站 一般不采用 站同并 机车从到发场两端均可出入段 走行距离短 不需设机走线 机车出入段与牵出线作业有交叉机务段设调车场外侧 有碍车站发展 采用条件 改编作业量小 远期无大发展时可设 站对左 右 用地较大 机务段一端咽喉比较复杂另一端机车走行距离长但机车出入段与调车作业无交叉不影响车站发展 采用条件 优先采用 站对左与站对右比较 III方案 IV方案 III方案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出发交叉IV方案与列车到达交叉交叉性质不同 后者不如前者 结论 优先采用站对右 3 机务设备的配置站同左 新建区段站 一般不采用站同右 同上站对并 改编作业量小 远期无大发展时可设站对左 次选站对右 首选 4 货运业务设备 货场 的配置1 货场设置原则 尽量靠近主要货源货流一侧 便于货主取送 车辆取送便利 行程短 交叉少 均衡两端咽喉作业负担 留有车站发展和货场发展的余地 4 货运业务设备 货场 的配置 一般与货流来向一致 便于货物集散和搬运 车辆无须跨越正线 货源 货流主要方向在站场对侧时采用 5 车辆设备 列车检修所 一般设在到发场一侧 靠近运转室 在区段站上往往设在站房附近 站修所 设在调车场最外侧远期发展的范围以外 车辆段 车辆段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车辆的取送 靠近调车场但不妨碍调车场扩建及车辆段本身的发展 旅客列车到发线 货物列车到发场 调车场 机务段 货场 货场 车辆段 站修所 四 区段站布置图 横列式区段站 按照最理想的作业流程布置纵列式区段站 将下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到发线移至正线另一侧 并逆运行方向错移客货纵列式区段站 横向发展受限 原有到发场供旅客列车专用 并沿正线适当距离另建货物列车到发场和调车场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两端咽喉的平行作业 A端 五项接车发车机车出段机车入段调车 B端 四项客 货 发车货到机车出 入段调车 进路交叉 类型 产生原因 疏解措施 a 客货交叉1 2b 货调交叉3 4 8 c 调机交叉5 6 8 d 货机交叉7e 其它交叉8 9 横列式区段站布置图实例 产生原因 两个到发场同在正线一侧疏解 变更到发场与正线相互间的配置位置 客货交叉 产生原因 两个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同一侧疏解 变更到发场与调车场相互位置 将到发场2靠近调车场一侧的线路用来接发下行改编货物列车 产生新的交叉 货调交叉 产生原因 两个到发场平行配置在调车场一侧 而机务段又位于站对右疏解 采用机车循环运转制交路 变更到发场与调车场相互位置 将到发场2靠近调车场一侧的线路用来接发下行改编货物列车 产生新的交叉 同货调交叉 调机交叉 产生原因 由于两个到发场平行配置在正线一侧疏解 采用机车循环运转制交路 在A端修建绕过机务段的外包正线III 在运量较大的双线铁路上 货机交叉 其他交叉 货场取送车与其他作业的交叉编发线直接发车与其他作业的交叉 双线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双线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 第三节编组站 驼峰 编组站自动化 编组站的作业编组站的设备编组站布置图调车驼峰 在铁路网上办理货物列车解体 编组作业 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设备的车站 1 解编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 编组列车的工厂2 组织和取送本地区车流3 供应列车动力 整备 检修机车4 货车的日常技术保养 技检 摘车或不摘车修理B 目前全路铁道部掌握49个编组站 路网性15个 郑州北 丰西 徐州北 阜阳北 鹰潭 沈阳西 沈阳南 山海关 哈尔滨南 南翔 济南西 石家庄 株州北 南京东 襄樊北区域性17个 南仓 江村 四平 贵阳南 江岸西 武昌南 兰州西 重庆西 南岔 三间房 大同 西安东 宝鸡东 向塘西 衡阳北 柳州南 成都东地方性17个 梅河口 牡丹江 长春北 通辽 艮山门 怀化南 乌鲁木齐西 太原北 乔司 包头西 安康东 青岛西 淮南西 来舟 昆明东 武威南 迎水桥 全路编组站规划建议表 全路编组站规划建议布局图示 一 编组站的作业 1 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2 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3 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 换挂机车列车技术检查作业 变更列车重量变更列车运行方向进行成组甩挂 解体列车 到达作业解体作业始发列车 集结 编组作业出发作业 4 本站作业车 地方作业车 的作业到达本枢纽或本站货场及工业企业线进行货物装卸或倒装的车辆 其作业过程较有调中转车增加了送车 装卸和取车等内容 5 机务作业 机车出段 入段 段内整备及检修作业6 车辆检修作业 列车技术检查及不摘车的经常维修 轴箱及制动装置的经常保养 摘车的经常维修 站修 站修线 车辆段 货车的段修 大修 中修 年修7 其它作业 客运 货运 军运列车供应作业 二 编组站的设备 1 调车设备 调车驼峰 调车场 线 牵出线 调车机车 辅助调车场2 行车设备 接发货物列车的到发线3 机务设备 机务段 整备设备4 车辆设备 列检所 站修所 车辆段5 货运设备1 整倒装设备2 加冰设备 加冰所 一般设在调车场附近3 牲畜 鱼苗车的上水换水设备 给水栓4 货场6 其它设备 三 编组站布置图 布置图分类的基础名词定义 向 级 场 式 向 指调车系统单向 上 下行改编车流共用一套调车设备双向 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解编作业 级 指在车站一个调车系统内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一级二级三级 场 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式 指车场互相排列的形式 纵列式 主要车场顺序排列 混合式 部分主要车场纵列 另一部分车场横列 横列式 上 下行到发场与调车场并列配置 衔接多方向技术站车流种类定义按车流在站内走向 本线车流 转线车流 折角车流按车流在站内调车作业内容 有改编车流 无改编车流 三 编组站布置图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单向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双向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双向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编组站各项设备的配置要求 1 车站各组成部分工作上的协调性2 车站作业的流水性和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前提 能力大工程投资省运营支出少 3 减少道路交叉和作业干扰4 缩短机车车辆的走行距离和在站停留时间5 便于采用现代化技术装备 车场分工灵活进站线路灵活适应不均衡到发 无迂回走行 向 级 场 式 向 指调车系统单向 上 下行改编车流共用一套调车设备双向 两套调车设备分别承担上下行改编车流解编作业 级 指在车站一个调车系统内纵向排列的车场数 一级二级三级 场 指全站主要车场的总数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 一级三场横列式编组站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 1 设备布置特点两到发场分设在调车场两侧 三场横列 两到发场与调车场之间通过四条联络线连接 正线外包 机务段设在接发列车较多的到发场出口咽喉处 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正线外侧 站修所一般设在调车场外侧的线路上 调车场头尾各设两条牵出线 驼峰的位置应据主要改编车流方向 地形 风向以及进一步发展条件确定 上 下行通过车场设在到发场外侧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 优点 站坪长度短 工程费用少 车场较少 管理方便 作业灵活 缺点解体牵出困难 降低了改编能力 改编车流折返走行距离长改编能力较低 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 适用范围 双方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解编作业量不大 3200 4700辆 d 或地形条件困难远期无大发展的中 小型编组站也可作为其它大中型编组站的过渡图型 单向混合式编组站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西安东 迎水桥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设备布置特点共用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 上 下行通过车场分别设在两个出发场的外侧 机务段一般设在到达场旁边 反驼峰方向一侧 车辆段设在调车场尾部适当地点 在到达场与调车场之间 设有中小能力驼峰 一般实行双推单溜作业方式 调车场尾部设2条牵出线 通常配备2台调机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优点分析避免了到解列车牵引定数较大时整列牵出的困难 改编列车和调机的作业行程均较短 列车解体作业时分较短 驼峰作业效率较高 解体能力与纵列式基本相同 站坪长度较纵列式短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缺点分析调车场尾部能力较低 反向改编列车到达与出发的进路交叉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调车场尾部能力较低 部分调车场线路直接发车 即采用编发线布置 调车场尾部设置小能力驼峰 调车线内设置箭翎线或增设辅助调车场 提高牵出线的能力 增加尾部调车机台数和牵出线数量 出发场后移 将两侧出发场向调车场尾部靠拢布置 单向二级四场 出发场后移 编组站布置图 通过车场 出发场 车辆段 通过车场 调车场 出发场 到达场 机务段 下行 调车场尾部采用 燕尾式 布置 将调车场尾部按线束左右分开 分别与两侧出发场并拢 单向二级四场 调车场尾部燕尾式 编组站布置图 场 车辆段 通过 出发 调车场 场 出发 机务段 通过 到达场 下行 三间房 调车场尾部咽喉区采用对称道岔 线束布置 可使尾部咽喉长度有较大缩短 调车场尾部采用调车集中控制设备 保证调车作业安全 提高平面调车效率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反向改编列车到达与出发的进路交叉 平面疏解把反向列车接车与其他作业的交叉 分散在出发场两端咽喉 是二级式编组站减少这一交叉的主要措施 跨线桥立体疏解当反向改编车流量很大 对反向出发场和推峰作业的交叉干扰严重 并造成对车站解编能力的限制时 方考虑采用立体疏解 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 适用范围适用于解编作业量较大或解编作业量大而地形条件困难的大 中型编组站 解编作业量 4500 5200辆 d 当顺向改编车流较大或顺 反向改编车流较均衡而顺向车流为重车流时 在运营上是有利的 二级三场混合式编组站 来舟 艮山门 解编作业量3500辆 d左右 单向纵列式编组站 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南京东驼峰 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 设备布置特点各衔接方向共用的到达场 调车场 出发场依次纵列配置 通过车场一般设在出发场外侧 机务段设在出发场附近反向通过车场的外侧 设置峰下跨线桥 顺向到达机车可通过峰下机走线入段 车辆段布置在调车场旁侧 便利取送 正线外包 到发进路立交疏解 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 优点各方向到达改编的列车在站内的解体 集结 编组 出发过程都是 流水式 作业 能力较大 同类车场集中布置且仅设一套调车设备 有利于实现编组站现代化 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 缺点反向改编列车走行里程较长 车站站坪长度较长 站内采用跨线桥立体疏解布置 不利于向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发展 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 适用范围 顺驼峰方向改编车流较强 解编作业量大 6500 8000辆 d 衔接方向较多 要求车站具有较大的机动灵活性 而且地形条件允许采用6 8km站坪或近期运量虽然不大 但远期又有较大发展的大型编组站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 郑州北 丰台西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