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 支气管哮喘.ppt_第1页
业务学习 支气管哮喘.ppt_第2页
业务学习 支气管哮喘.ppt_第3页
业务学习 支气管哮喘.ppt_第4页
业务学习 支气管哮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 石雪梅2015 10 30 学习目标 掌握 1 支气管哮喘的概念 病因 2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熟悉 3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 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 5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指导 一 概念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 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 二 病因 1 遗传因素2 环境因素 过敏源 花粉 螨虫 真菌等 呼吸道感染 病毒 支原体感染 气候与理化因素 冷空气 大气污染3 药物 解热镇痛剂 受体阻滞剂4 精神因素 内分泌 运动等 三 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学说 变应源 气道高反应性 炎症介质 变应性炎症 支气管痉挛收缩 发病 气道炎症学说 气道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哮喘病人的气道 炎症 水肿 粘液 血浆渗出 平滑肌痉挛 上皮脱落 受损 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的重要特征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不等于哮喘 神经 受体失衡学说 收缩气道平滑肌的受体 舒张气道平滑肌的受体 四 临床表现 症状 先兆表现 干咳 呼吸紧迫感 喷嚏 流泪 典型表现 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伴有哮鸣音 特征之一 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 特殊类型 咳嗽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 阿司匹林性哮喘 体征 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征象 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 呼气音延长 严重时寂静胸 奇脉 胸腹矛盾运动 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 哮喘持续状态 严重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 经一般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不能缓解 并发症气胸 纵膈气肿 肺不张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分期及病情评价1 急性发作期 是指气促 咳嗽 胸闷突然发生 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2 慢性持续期 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哮喘症状 3 缓解期 症状体征消失 肺功能恢复 大于4周 五 诊断标准 1 反复发作哮喘史2 双肺有弥漫性 呼气性哮鸣音 呼气延长3 自行缓解或经治疗能缓解4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胸闷 气急5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 有下列三项中之一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 PEF昼夜变异率大于20 六 治疗 治疗目标1 尽快控制症状至最轻2 使哮喘的发作次数减至最少3 2激动剂用量至最低4 所用药物副作用少5 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工作 学习 治疗要点1 脱离变应源 消除病因 最有效2 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 2受体激动药 是控制急性发作的首选药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丙卡特罗 沙美特罗 茶碱类 抗胆碱类 异丙托溴胺 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是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色甘酸钠 其它 白三烯拮抗剂扎鲁斯特 孟鲁斯特等3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缓解气道阻塞 纠正低氧血症 恢复肺功能 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 4 哮喘的长期治疗5 免疫疗法 七 主要护理诊断 1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 气道炎症 气道阻力 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支气管粘膜水肿 分泌物多 痰液粘稠 无效咳嗽有关3 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吸入器的相关知识4 恐惧与呼吸困难反复发作伴濒死感有关5 潜在并发症 呼吸衰竭 八 护理措施 1 改善通气 缓解呼吸困难 为病人调整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 协助排痰 痰液粘稠时多饮水 定期为病人翻身 拍背 促使痰液排出 哮喘病人不宜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因雾液刺激可使支气管痉挛使哮喘症状加重 给氧 呼吸困难明显者遵医嘱给病人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 注意給氧加温加湿 FIO2 40 按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和抗炎药物 2 放松身心消除恐惧 环境 保持病室湿度在50 70 定期空气加湿 室温维持在18 22 不摆放花草 不使用羽毛制品 注意禁用吗啡和大量镇静剂 以免抑制呼吸 休息及饮食 嘱病人卧床休息 哮喘发作时勿讲话及进食 缓解时给予营养丰富 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吃水果和蔬菜 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 如鱼 虾 蛋等 3 用药护理 2受体激动药 指导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以确保疗效 按医嘱用药 不宜长期 单一 大剂量使用 注意心悸 骨骼肌震颤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吸入药物后立即清水充分漱口 口服用药宜在饭后服用 全身不良反应有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 骨质疏松 消化性溃疡等 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茶碱类 毒性反应 胃肠道 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静注浓度不宜过高 注射时间 10分钟 不宜与西咪替丁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合用 缓释片必须整片吞服 4 防治并发症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及时采取措施协助医生抢救 5 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器6 心理护理 九 健康教育 1 熟悉哮喘发作先兆应对措施 学会自我监测2 了解哮喘的本质与发病机制3 认识到通过长期 规范的治疗 可以有效的控制哮喘 帮助患者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