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初中组:节选题)一、选择题(20 分,每题1 分)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b.唐朝c. 明朝d. 清朝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 ”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b. 端午节c. 中秋节d. 重阳节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 荣誉b. 盛装 c. 光阴d.女子4 书愤的作者是:a. 王维b. 杨万里c. 陆游d. 杜甫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 离思五首6.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 ”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 河南境内b. 湖南境内c. 安徽境内d. 山东境内7 “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 大海b. 渡口 c. 湖泊d.道路8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 六一居士b. 易安居士c. 青莲居士d. 东坡居士9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 断肠人在天涯 b. 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 独怆然而涕下10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 b. 周瑜 c. 诸葛亮 d. 刘备二、选择填空题 ( 12 分,每题 2 分) 1 赠范晔 陆 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柳花 春 叶 梅 )2. 山中杂诗吴 均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窥看 见 望 瞻 )3. 三台春曲许 棐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晓清 风 轻 淡 )4. 渔歌子刘 基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吹雪 积 落 铺 )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瓷瓯,一种酒杯。睡觉:一觉醒来。三、根据要求填空(10 分,每题2 分)1. 江上即事郭 武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2. 劳劳亭李 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3.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红()!(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4. 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12 分,每小题2 分)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1 有人置粟于盎()2鼠恣 啮()3 人教以 术()4乃以糠 易粟()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5. 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6.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30 分,每小题2 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 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 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文侯问李克曰: “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 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 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 “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母曰: “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 分)1. 鲁欲将吴起()2. 吴起於是欲就名()3.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4. 鲁君疑之,谢吴起()5. 以明不与齐也()6. 游仕不遂()7. 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8. 是以哭之()9. 吴起对 “鲁君 ”的“疑之 ”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 分)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不得超过4 字)10. 鲁君在鲁人 “恶吴起 ”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 分)鲁君疑之,谢吴起: 。(不得超过4 字)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11 鲁人的评价目的: 。( 2 分)12 李克的评价目的: 。( 2 分)13 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 ”后将 “不知其死所矣 ”。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 2 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 分)14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15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12 分,每小题2 分)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 ”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 “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 “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 ”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 “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 ”穰苴对曰: “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 “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 ”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 “乐哉!今夕吾饮也。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晏子春秋)注:得微:恐怕,莫非。辱:委屈(你来)。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6 分)1. 晏子 2. 司马穰苴 3. 梁丘据 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 分) 晏子: “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司马穰苴: “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4. 晏子: 5. 司马穰苴: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8 分,每题 4 分)绝 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 、请从 “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16 分,每题 2 分)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凡是文化者无不知晓,写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朴实自然。收进了唐诗三百首,也收进了许多教科书。读过这首诗的人就知道了姑苏城外有座寒山寺, 来到苏州后就想到此一游,天长日久, 代代相传, 使得寒山寺成了旅游的热点。随着旅游事业的日益发展,这寒山寺还会变得更热,从经济上来看简直是一个跨国的大企业,这种企业还无须承担任何风险,只须完善防雷和防火的设备。枫桥镇上那些开饭店的,开茶馆的,卖工艺品的,卖石砚的,卖拓碑的,开出租车的, 蹬三轮车的都得感谢张继老爷爷,他不仅是个诗人,而且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他养活了我们这些日益增多的人口。文化人也因此而扬眉吐气了,别以为“a ”,这文章拐弯抹角地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 效益。世界上没有一个大腕可以开创像寒山寺之类的“企业 ”,可以世世代代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何止一个寒山寺呀,“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名声大振了;“(),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江三峡成了历代人们向往的旅游点。名山大川如果没有那么几句诗文来渲染的 话,那无限的风光也只能藏在深山老林里。“山不在高,有文则灵”。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老舍茶馆 ”、“咸亨酒店 ”。鲁迅与老舍可算是泽及乡梓了,特别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个被人打断了腿的穷酸货却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b ”?不然,即使单纯地从经济角度看,书生也是有用的,只是知识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而已。“ c ”,书生们又何必汲汲于眼前,大可不必在孔方兄的面前低声下气,你手里的笔是一根巨大的杠杆,是可以把一座山托起来的! 你手里的笔是一根魔棒,它可以化作一道长桥,一座比枫桥更硕大无比的长桥,让你的后来者从这座桥上走向精神和物质都很丰富的明天!大可不必看见人家有了汽车洋房心里就酸溜溜的,更不可因此而弃笔。 (寒山一得)1 、下面三句诗文是从原文的 abc 三处抽出来的,结合文章的意思,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诗句填入原文的横线上?( 6 分)( 1 )文章千古事 ( 2)乱世文章不值钱 ( 3)百无一用是书生a( ) b( ) c( )2 、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 4 分)不识庐山真面目,()(),轻舟已过万重山3 、根据文章的意思,请为下面的内容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文章的样式相同。(6 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名声大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