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简易地球仪_第1页
制作简易地球仪_第2页
制作简易地球仪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作简易地球仪动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此作业10 月 7 日周一晚自习讲评) 老师寄语: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 “水过鸭背不留痕迹。 ”通过什么样的“加工” 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 “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1、制作经线模型(1) 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 40cm 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从0经线开始,每隔1 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 厘米代表10)。也就是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 10e、20 e、30e、40 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1 厘米;.18020 w10w010 e20 e180纸条长 40 厘米示意图(2) 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温故而知新】 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与两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 ,自赤道向南北各 90 ,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 n 和 90 s。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是半圆,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 ) 构成闭合经线圈。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国际上规定20 w 和 160 e 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 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 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安全准备】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铁丝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制作步骤 】1) 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 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如何确定南北极 :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将细线取下, 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 做出中点标志, 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 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 n ,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 90 s。绘制本初子午线和 180 经线:首先确定 0经线,用一根细线, 连接南北两极, 绕乒乓球一周, 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 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那么另一条就是 180 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 :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 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将细线的两端固定, 移动细线, 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 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 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 ,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 e、60 e、90 e、120 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 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 并标识其等分点。 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 30 n ,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 n 纬线及 30 s 纬线和 60 s 纬线并标识它们。在此基础上画出南、 北回归线(23.5 n 、23.5 s)和南、北极圈(66.5 n 、66.5 s),注意这四条纬线用虚线表示。2) 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3) 用圆规(或锥子)在南、北极各钻一个小孔,并将铁丝弯成如图2-15 所示形状(注意倾斜的铁丝与水平面成66.5角),然后从乒乓球小孔中穿过。 4)在贴近南、北极的倾斜铁丝处,用胶布裹上几圈,这样可以将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