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doc_第1页
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doc_第2页
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doc_第3页
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doc_第4页
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塘中学高三历史综合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3.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4.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5.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6.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 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A B C D7.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数量占比(%)行业数量占比(%)机械工业181404食品加工2249化学工业56125教育用品3782电器工业2965矿 冶818纺织工业97217其他工业184A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战时需求的刺激C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 D官僚资本的膨胀 8.据新华社报道,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不贪恋总统职位 追求民族振兴A B C D9.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A两岸达成了“一个中国”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1493年 1570年(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0.右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传染疾病的肆虐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 B C D11.“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12.下图是我国19571962年的炼钢指标,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是A大炼钢铁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B大跃进时期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盲目发展重工业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大二公”,快步进入共产主义D大跃进时期兴起了全民炼钢运动,重工业得到飞速发展13.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到:“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 A自由主义开始盛行 B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C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14.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它实施的直接目的是A推行贸易自由化 B克服经济大危机C扩大进出口数额 D加强对经济干预15.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16.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17.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美国的干涉是台海问题的重要国际因素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因素A B C D18.肯尼斯沃兹是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荣誉教授,他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有可能涉及的史实有欧共体成立 北约、华约的成立 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墙修建A B C D19.下表是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导致美国进出口贸易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年代1950196019701973与日本的贸易+24+20-159-194与西欧国家的贸易+20+107-58-178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C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20.“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雨果 B巴尔扎克 C毕加索 D贝多芬二、非选择题:21.争取民族独立自强,追求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3年5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1)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个重要事件有关?(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探索自强之路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材料二 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观点,并简述孙中山在20世纪初为实现此观点所做的努力。(5分)(3)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生动再现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的场面: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有人认为,这也体现了当时中国青年的思想解放。试说明这种思想解放的思想文化背景。(4分)22.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四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3分)(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3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卷(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分)(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2分)?(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3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5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2分)答案:DCCCA DBCCC BBABB DABBC21.【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1分)影响:部分开明官员为挽救清朝统治,开展了洋务运动,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付诸实践。(3分)(2)观点: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社会进步的潮流)。(2分)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 颁布第一个民主宪法临时约法;为维护民主共和,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3分)(3)背景:新文化运动形成民主与科学,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4分)22.【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