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防治因子 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其它生防因子 1 PPT学习交流 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的基本概念与重要解剖特征寄生蜂的重要类群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寄生蜂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2 PPT学习交流 寄生性天敌的基本概念与重要解剖特征 1978 Clausen对全世界用于生物防治的天敌进行了统计 共有1193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 其中寄生性天敌907种 占76 03 而膜翅目寄生蜂为765种 双翅目寄生蝇125种 其它仅17种 由于寄生蜂种类的数量优势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重要性 因此寄生蜂常常成为寄生性天敌的代名词 3 PPT学习交流 基本概念 寄生物 parasite 是指那些生活在其它有机体 寄主 体内或体表的一类生物 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体表完成其生命周期的全部或主要发育阶段 事实上 这是一种涉及至少两个不相关物种的共生 symbiosis 现象 一个共生物以牺牲另一个共生物 寄主 为代价 拟寄生物 parasitoid 寄生物能使寄主变动虚弱或者是其它形式的损害 并逐渐将其杀死 或使其失去生殖能力 对以这种方式发育的昆虫来说 其幼虫期总是营寄生生活 这些昆虫被称之为拟寄生物 以便与那些真正的寄生物相区别 4 PPT学习交流 拟寄生物不同于寄生物的主要特征 1 寄生行为仅表现在幼虫阶段 2 成虫阶段营自由生活 3 拟寄生物的幼虫杀死或消耗一个寄主 4 拟寄生物的身体大小与寄主大体相当 5 拟寄生物的生命周期比较简单 6 拟寄生物可以寄生与寄主具有相近亲缘关系的物种 7 拟寄生物只在自由生活阶段表现出生殖能力 5 PPT学习交流 外寄生 ectoparasitoids 寄生蜂在寄主体外发育 内寄生 endoparasitoid 寄生蜂在寄主体内发育 稻虱红螯蜂 幼虫 蛹 幼虫 6 PPT学习交流 独寄生 solitaryparasitoid 寄生蜂与寄主间表现出的一比一对应关系 即一个寄主最终只能产生一个寄生蜂 任何多余的卵或幼虫都将不能完成发育 群寄生 gregariousparasitoid 能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多个幼虫发育的寄生蜂 有些寄生蜂是专性独寄生或多寄生 而有些则是兼性独寄生和多寄生 7 PPT学习交流 抑性寄生蜂 idiobiont 指那些在寄生后立刻杀死寄主或永久地削弱或抑制寄主发育的寄生蜂 典型的idiobiont寄生蜂是外寄生 专门攻击隐藏的寄主 因此具有较广的寄主谱 容性寄生蜂 koinobiont 指那些并不立刻杀死或永久地削弱或抑制寄主发育的寄生蜂 典型的koinobiont寄生蜂是内寄生的 专门攻击暴露的寄主 因此寄主范围较窄 有些koinobiont寄生蜂可能诱导其寄主取食更多的食物 而其它的则引起相反的反应 8 PPT学习交流 多寄生 multipleparasitism 同种寄生蜂的多个雌性将卵产在同一个寄主内 有兼性多寄生和专性多寄生 兼性多寄生同时与多个寄生蜂种相联系 专性多寄生则比较罕见 并且其功能上的重要性也不清楚 盗寄生 cleptoparasitism 有些寄生蜂更喜欢将其后代产在已经被另一个寄生蜂寄生的寄主体内 有人认为盗寄生是一种进化了的多寄生策略 9 PPT学习交流 重寄生 hyperparasitism 指发生在多营养层之间的现象 一种寄生蜂以另一种寄生蜂为寄主 初寄生蜂 primaryparasitoid 攻击自由生活的植食者或捕食者的寄生蜂 初寄生蜂被第二级的或重寄生蜂所攻击 重寄生在寄生性的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中比较少见 但在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中却非常复杂 10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的重要解剖特征 附肢产卵器作为对寄生作用的适应 这种长管状的产卵结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它能将卵准确地产在特定的栖息地中 而这对那些没有这种精确结构的昆虫来说是不可能的 11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的重要解剖特征 腹柄胸部和腹部之间具有窄细的腹柄 使腹部的运动更加灵活 从而使成虫能刺探寄主并使寄主麻痹 也能将卵产在已确定的寄主体内 12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的重要解剖特征 附性腺分泌物 能使卵表面润滑 为真菌生长提供物质 诱导虫瘿的形成 或产生毒素等 利用腺体的分泌物来抵抗寄主是膜翅目昆虫寄生作用进化的里程碑 产卵前 雌性向寄主注射毒液或有毒液体如Poly DNAviruses或Buculovirus 病毒将摧毁寄主的免疫系统 而不能识别寄生蜂的卵 13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的重要解剖特征 产卵 后代供应 可以假设古膜翅目昆虫具有一个植食性的幼虫阶段 这在今天的某些类群中仍能见到 雌性将卵产在植物组织中 膜翅目昆虫从将卵产在植物组织过渡到产在寄主体内 这种产卵行为的转变一定发生在寄生栖息地早期的进化过程中 14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的重要类群 姬蜂科 Ichneumonidae 广黑点瘤姬蜂 大蓑蛾瘤姬蜂 姬蜂科是姬蜂总科中最大的科 该科昆虫将卵产在寄主体内或体表 幼虫营内寄生或外寄生生活 老熟后在寄主体内或体外化蛹 多有茧 大多为初寄生 其寄主有鳞翅目 膜翅目 鞘翅目 双翅目 脉翅目的幼虫和蛹 绝不寄生若虫或其它昆虫的成虫 亦可寄生于蜘蛛的卵袋 幼蛛和成蛛 少数为重寄生 有些以初寄生为主 有时亦可重寄生 对寄主选择的程度变化很大 一般种类寄主范围很广 15 PPT学习交流 茧蜂科 Braconidae 亦属于姬蜂总科 大多为幼虫期寄生蜂 少数为卵至幼虫期 卵至蛹期 幼虫至蛹期 成虫期的寄生蜂 产卵于寄主体内或体外 营体内或体外生活 体内寄生的种类 大部分要钻出寄主体外结茧化蛹 也有在寄主体内发育至成蜂后咬孔而出 茧蜂均属初寄生 不少种类自然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的作用大 因此 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 黄胸茧蜂 黑胸茧蜂 16 PPT学习交流 蚜茧蜂科 Aphidiidae 蚜虫寄生蜂 均营单内寄生生活 雌蜂通常产1粒卵于蚜虫体内 幼虫孵化后在蚜虫体内取食 幼虫成熟后在 僵蚜 壳内或壳下结茧化蛹 继续发育至羽化 在过寄生或共寄生情况下 只有1个能够发育 寄主龄期和大小对蚜茧蜂存活率有明显的影响 蚜茧蜂寄主范围常表现出明显专化性 许多种类只寄生亲缘关系相近的蚜虫 而近亲蚜虫往往又被近亲蚜茧蜂寄生 同时两者往往又共同适应于同一栖境 蚜虫的寄主植物 当蚜虫被寄生后 其发育 存活和生殖活动开始并不受到明显的影响 待寄生蜂发育至高龄幼虫阶段 寄主蚜虫的发育受到干扰 生殖力下降进而终止 最终被取食致死 17 PPT学习交流 赤眼蜂科 Trichogrammatidae 松毛虫赤眼蜂 拟澳洲赤眼蜂 卵 幼虫 蛹 被寄生的虫卵 未被寄生的虫卵 昆虫卵内寄生蜂 初寄生 独寄生或多寄生发育 有些类群是最小的寄生蜂 如Megaphragma大约0 2mm 幼虫经历复变态发育 一龄幼虫囊状 最后一龄幼虫分节 粗壮 无刺 该科的寄主谱非常广泛 包括全变态昆虫的主要目如鳞翅目 鞘翅目和不全变态的半翅目等 赤眼蜂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 许多种类都可以通过人工繁殖进行大量释放 18 PPT学习交流 金小蜂科 Pteromalidae 种类多 生物学变化多样 分类学较复杂 外寄生的幼虫具有开放的呼吸系统 而内寄生形式的呼吸系统是关闭的 独寄生或群寄生 是典型的外寄生蜂 寄主是位于植物茎内 叶子潜道 虫瘿及其类似栖息场所内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和蛹 有些种类是幼虫 蛹寄生蜂 有些能捕食瘿蚊的幼虫或飞虱的卵 有些是虫瘿诱导者或取食者 19 PPT学习交流 小蜂科 Chalcididae 是鳞翅目和某些双翅目 鞘翅目和其它膜翅目昆虫的初寄生和重寄生蜂 作为重寄生蜂 它们攻击作为膜翅目和鳞翅目初寄生物的寄蝇科 Tachinidae 典型的发育是作为最后一龄幼虫和蛹的独寄生蜂 有些种类已用于生物防治 广大腿小蜂 次生大腿小蜂 20 PPT学习交流 跳小蜂科 Encyrtidae 小蜂总科中的一个大科 种类多 都是内寄生蜂 且为初寄生 有些种类重寄生 寄主范围广 但多数种类与同翅目相联系 寄生于鳞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 直翅目 鞘翅目 脉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等昆虫的卵 幼虫和蛹 寄生鳞翅目幼虫的多为多胚生殖 有内寄生和外寄生 有初寄生也有重寄生 在粉蚧和蚧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PPT学习交流 蚜小蜂科 Aphelinidae 是外部或内部发育的初寄生或重寄生蜂 许多种类的生物学与众不同 有些种类的雄性是重寄生蜂 异律的 大多数种类攻击同翅目昆虫 有些种类在蚧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岭南蚜小蜂 烟粉虱蚜小蜂 卵 幼虫 蛹 烟粉虱幼虫被寄生变黑 正常的烟粉虱幼虫 22 PPT学习交流 膜翅目和竹节虫卵的寄生蜂 寄主联系反应出其较高的分类位置 原始的亚科攻击叶蜂和竹节虫卵 而衍生出来的类群攻击有刺膜翅目昆虫 一龄幼虫扁平 攻击寄主的预蛹期 雌性寄生行为较复杂 咬进寄主的茧产卵或咬进泥室然后进入寄主茧内 雌性有时用唾液封住洞口 青蜂科 Chrysididae 23 PPT学习交流 寄蝇科 Tachinidae 寄生性双翅目昆虫泛称为寄生蝇 从防治和控制农 林害虫来说 寄生性双翅目昆虫所起的作用 不论从种类 数量和效果来看 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21个科具寄生习性 以寄蝇科最多 寄蝇的发育经过卵 幼虫 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为全变态昆虫 24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生物学特性 发育阶段卵子发生 卵吸收和精子发生产卵策略与后代数量性别调节取食寄主寄生蜂的滞育遗传学选择育种 25 PPT学习交流 发育阶段 卵 胚胎 幼虫 蛹 成虫 26 PPT学习交流 生殖模式 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单双倍体兼性孤雌生殖单倍体孤雌生殖产雄孤雌生殖产两性孤雌生殖产雌孤雌生殖 27 PPT学习交流 通过有性和无性生殖模式的结合 既产生单倍体后代 未受精卵发育来的雄性 又产生双倍体后代 受精卵发育来的雌性 有些种类中 交配过的雌性能控制受精卵 雌性 与未受精卵 雄性 的比例没有交配的雌性只能产生雄性后代 单双倍体兼性孤雌生殖 28 PPT学习交流 影响卵是否受精的因素雌性年龄精子的消耗产卵率延迟或中断的产卵寄主密度拟寄生物密度寄主大小多次交配雌性识别不同寄主比例 29 PPT学习交流 产雄孤雌生殖 Arrhenotoky 双亲种产两性孤雌生殖 Deuterotoky 单亲种没有交配的雌性既能产生雌性也能产生雄性后代单倍体的雄性没有生物学和生态学功能 其比例取决于 HostpopulationdensityQualityoffoodOvipositionduringtemperatureextremes单倍体雌性是生殖过程中细胞遗传的结果 单倍体孤雌生殖 单倍体孤雌生殖 HaploidParthenogenesis 未受精卵经孤雌生殖发育成为能正常存活的成虫 30 PPT学习交流 单倍体孤雌生殖产雌孤雌生殖 Thelyotoky 单亲种没有交配的雌性只能产生雌性 单倍体 后代 是卵期阶段发生的细胞遗传的结果 微生物和 或 化学因子可能参与了这个生殖过程 如卷蛾赤眼蜂TrichogrammacacoeciaeMarchall极端温度 较低的种群水平和其它因子能引起产雌孤雌生殖向产雄孤雌生殖转变 从而产生雌雄后代 31 PPT学习交流 随变生物 Conformers 指寄生蜂与寄主发育同步或是以寄主发育为线索 寄主一般发育正常 32 PPT学习交流 随变生物 寄生蜂随寄主的发育而发育环境线索与寄主的蜕皮激素 雌性寄生蜂寄生的早期阶段 成熟前的寄生蜂处于不活动状态 直到合适的寄主条件 年龄 大小 出现才开始发育寄生蜂寄生了卵或早期的幼虫阶段 幼虫 幼虫蜕皮或幼虫 蛹的蜕皮刺激了寄生蜂的发育 33 PPT学习交流 34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随寄主羽化而羽化寄生蜂幼虫发育到成熟阶段 然后保持不活动状态 直到寄主发育发育到蛹期 茧 寄生蜂然后羽化 形成自己的蛹 茧 并完成发育 随变生物 35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随寄主的滞育而滞育在一化性寄主中 寄主在滞育的寄主体内进行滞育 寄主滞育解除后羽化 在二化性昆虫的第二代 寄生蜂将等待寄主进入滞育阶段 当寄主处于敏感发育阶段时 将允许寄生蜂成虫羽化 随变生物 36 PPT学习交流 寄生蜂与寄主的相互关系 1 寄主栖息地的发现 2 寄主的发现 3 寄主的接受 4 寄主的合适性 5 寄主对寄生蜂的调节作用 37 PPT学习交流 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的一般特征捕食性天敌的主要类群蜘蛛类捕食螨类捕食性昆虫类 38 PPT学习交流 捕食性天敌的一般特征 整个生命周期都为捕食性专一性不强 多为广食性捕食活动的影响因素捕食性天敌研究的困难性 39 PPT学习交流 整个生命周期都为捕食性 大多数捕食性天敌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肉食性的 但有例外 草蛉只有幼虫阶段捕食 而食蚜蝇科 Asilidae 和舞虻科 Empididae 则只在成虫阶段捕食 盲蝽科 Miridae 的有些种类 脆弱的一龄若虫常常是植食性的 但随着身体的长大和搜索能力的增强 很快转变成捕食性 捕食者捕食的猎物数量也有很大的变化 有些种类如澳洲瓢虫近乎寄生性天敌 消耗的猎物数量较少 而有些种类如普通草蛉Chrysoperlacarnea Stephens 则近乎贪食 消耗很多的猎物数量 40 PPT学习交流 专一性不强 多为广食性 捕食者的一生需要大量的猎物以满足其产卵和存活的需要 因此 捕食天敌的专一性不强 一般也认为在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比寄生性天敌差 捕食者不需要与猎物的某一个敏感发育阶段相同步 事实上 历史记录表明 捕食者天敌在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一点都不比寄生性天敌差 种群建立也不比寄生性天敌困难 尤其是捕食性天敌在防治某些害虫 如鞘翅目害虫 更为有效 特别是在不稳定的一年生作物系统中 捕食性天敌也对那些没有寄生性天敌的害虫如球蚜科 Adelgidae 和叶螨科 Tetranychidae 特别有效 41 PPT学习交流 捕食活动收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个体水平上 典型的捕食者在其发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搜寻猎物 而且 搜寻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与存活 所以 年龄结构和动能学是捕食作用的基本要素 此外 捕食者的饥饿程度和捕食者 猎物的数量比也是影响捕食作用效果的重要因子 在种群水平上 捕食者是典型的广食性种类 极少限于攻击单一的猎物种类 因此 捕食者种群的发育常常决定于几个猎物种的数量和特征 42 PPT学习交流 捕食性天敌研究的困难性 由于捕食者与每一个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太短 而使得对捕食作用的估计和评价变得困难重重 捕食性天敌种类的复杂多样性 夜间活动性 饲养条件的苛刻性和许多其他特征都严重影响了对捕食作用的详细研究 43 PPT学习交流 捕食性天敌的主要类群 44 PPT学习交流 蜘蛛类 蜘蛛类属蛛形纲 Arachnida 蜘蛛目 Araneae 有87个科 其中 约有10个科的种类与传统生物防治有关 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单一的蜘蛛种对有害昆虫或螨类种群具有调节作用 一般认为 蜘蛛对害虫种类具有稳定的影响 尽管所有的蜘蛛都为肉食性 但它们对害虫种群的具体影响 知道得并不多 这可能与有关因子有关 许多种类具有隐秘的栖息地 评价捕食作用的困难以及对蜘蛛知识的缺乏和兴趣等 45 PPT学习交流 蜘蛛的主要特征 头胸部 腹部 腹柄 纺器 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部分 之间以腹柄相连 头胸部前端有眼8个 触肢1对 足4对 腹部有纺器3对 46 PPT学习交流 蜘蛛的主要特征 眼的排列方式是分科的重要标志之一 47 PPT学习交流 蜘蛛的主要特征 纺器的形状也是分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48 PPT学习交流 蜘蛛的主要特征 雄性触肢器 雌性外雌器 触肢器和外雌器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49 PPT学习交流 球蛛科 Theridiidae 球腹蛛科体小至中型 此科在中国农田内主要有八斑鞘腹蛛 Coleosomaoctomac ulatum 叉斑巨齿蛛 Enoplognathajaponica 背纹巨齿蛛 E dorsinotata 三点希蛛 Achaearaneakompirense 等 其中八斑鞘腹蛛分布较广 生境多样 如水稻 棉花 蔬菜 茶园 果园和森林内种群数量较大 在长江流域棉田内其种群数量占蜘蛛总量的20 以上 在水稻田内也占10 以上 该种蜘蛛既可结不规则网又可过游猎生活 主要捕食同翅目 双翅目昆虫的成虫和若 幼 虫以及鳞翅目昆虫的低龄幼虫 球蛛科中的其它蜘蛛 在农田内大多结不规则网 以网来捕食鳞翅目 半翅目 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的成虫 50 PPT学习交流 皿蛛科 Linyphiidae 体小型至中型 该科蜘蛛结小型至中型网 亦可游猎 在中国农田主要有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graminicola 隆背微蛛 Erigoneprominens 食虫沟瘤蛛 Ummeliatainsecticeps 驼背额角蛛 Gnathonariumgibberum 齿螯额角蛛 G dentatum 等 其中草间小黑蛛分布广 是稻田 棉田 果园和其它农田优势种 尤其是在旱地作物田内的种群数量为最多 如在长江流域棉田内 此种蜘蛛的种群数量要占棉田蜘蛛总量的40 以上 食虫沟瘤蛛在稻田内种群数量为最多 是华南稻田内一种优势种天敌 对水稻田内叶蝉和飞虱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51 PPT学习交流 圆蛛科 Araneidae 体中型至大型 我国农田内主要有 角圆蛛 Araneuscornutus 横纹金蛛 Argiopebruennichii 黄金肥蛛 Lariniaargiopif ormis 黄褐新圆蛛 Neosconadoenitzi 茶色新圆蛛 N theisi 灌木新圆蛛 N adianta 灰斑新圆蛛 N gris eomaculata 嗜水新圆蛛 N nautica 四点亮腹蛛 Singapygmaea 等 在麦田 棉田等旱地以新圆蛛属的种群数量最多 其中黄褐新圆蛛是一个分布较广 种群数量较大 对害虫控制作用较强的一个种 四点亮腹蛛在稻田内有一定的种群数量 在靠近水边的棉田内数量亦较多 该科的蜘蛛均结垂直大型圆网 以网捕食鳞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 直翅目 膜翅目和鞘翅目等昆虫的成虫 52 PPT学习交流 53 PPT学习交流 圆蛛科 肖蛸科 54 PPT学习交流 肖蛸科 Tetragnathidae 体细长 本科蜘蛛在中国农田内主要有 四斑锯螯蛛 Dyschiriognathaquadrimaculata 柔弱锯螯蛛 D tenera 圆尾肖蛸 Tetragnathavermiformis 锥腹肖蛸 T maxillosa 前齿肖蛸 T praedonia 鳞纹肖蛸 T squamata 等 该科蜘蛛除锯螯蛛属外 其它属个体较长 以肖蛸属蜘蛛在农田内分布较广 稻田和靠近水边的旱地内种群数量为最多 圆尾肖蛸和锯腹肖蛸在北方麦田内种群数量较多 这些蜘蛛在田间结大型水平圆网 以网捕食猎物 主要捕食鳞翅目 同翅目 双翅目 直翅目 膜翅目和半翅目等昆虫的成虫 55 PPT学习交流 56 PPT学习交流 狼蛛科 Lycosidae 体小型至中型 在中国农田内主要有 拟环纹豹蛛 Pardosapseudoannulata 星豹蛛 P astrigera 沟渠豹蛛 P laura 拟水狼蛛 Piratasubpiraticus 前凹水狼蛛 P procurvus 中华狼蛛 Lycosasinensis 等 其中以拟环纹豹蛛分布最广 无论是水田或者旱地 种群数量均很大 由于个体大 活动迅速敏捷 捕食量大 对叶蝉 飞虱 蚜虫和各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均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星豹蛛为旱地内一种优势种蜘蛛 以长江以北旱地内种群数量为最多 拟水狼蛛和前凹水狼蛛等水狼蛛属的蜘蛛 主要发生在南方稻田内 在北方靠近水边旱地内亦有一定的数量 狼蛛科蜘蛛一般在地面和稻株基部活动 因此对地下害虫和植株基部的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57 PPT学习交流 58 PPT学习交流 猫蛛科 Oxyopidae 体中型 不结网 善跳跃 猫蛛为游猎型蜘蛛 多叶面活动 行动敏捷 可捕食大型害虫 如棉铃虫 造桥虫 地老虎 金刚钻 蝗虫的成虫和若虫等 捕食量较大 常见种类有斜纹猫蛛 Oxyopessertatus 线纹猫蛛 O lineatipes 小猫蛛 O parvues 等 59 PPT学习交流 盗蛛科 Pisauridae 盗蛛科的蜘蛛为大型游猎型蜘蛛 主要生活在稻田 芦苇田和其它水生作物的田内 靠近水边的旱地亦有一定的数量 由于世代历期较长 与其它科如皿蛛科 球腹蛛科等相比 种群数量不大 但由于它个体大 活动能力强 不但可捕食个体小的昆虫 而且能够捕食鳞翅目的高龄幼虫和成虫及体积较大的蝗虫和蝼蛄等害虫 而且捕食量很大 在中国农田内主要有 白跗狡蛛 Dolomedespallitarsis 黄褐狡蛛 D sulfureus 奇异盗蛛 Pisauramirabilis 等 60 PPT学习交流 管巢蛛科 Clubionidae 体中型 主要有 彭妮红螯蛛 Chiracanthiumpennyi 浙江红螯蛛 C zhejiangensis 粽管巢蛛 Clubionajaponicola 千岛管巢蛛 C kurilensis 斑管巢蛛 C reichlini 等 这些种类是夜晚活动 行动敏捷 捕食力强 对同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半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和成虫均有一定的捕食作用 粽管巢蛛分布较广 生境多样 种群数量较大 在我国南北稻田 棉田 麦田 果园和蔬菜田均有一定数量 在长江流域棉田内的发生量 占总蛛量的5 7 斑管巢蛛在果园和森林内较多 是长江地区桔园的优势种 红螯蛛属的蜘蛛主要分布在稻田和靠近水源的旱地 61 PPT学习交流 62 PPT学习交流 蟹蛛科 Thomisidae 体中型 主要有三突花蛛 Misumenopstricuspidatus 白条刺足蛛 Runciniaalbostriata 圆花叶蛛 Symaemajaponicum 鞍形花蟹蛛 Xysticusephippiatus 蒙古花蟹蛛 X mongolicus 斜纹花蟹蛛 X saganus 等 三突花蛛分布最广 种群数量最大 对害虫控制作用最强 是很有利用前途的一种蜘蛛 它是稻田 棉田后期优势种天敌 在长江流域棉田内 种群数量约占蜘蛛总量的20 棉花后期最高可达40 以上 该科蜘蛛均为游猎型蜘蛛 搜索能力较强 可捕食鳞翅目 鞘翅目 直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昆虫的成虫和幼 若 虫 63 PPT学习交流 64 PPT学习交流 跳蛛科 Salticidae 体小型至中型 主要有 白斑腊蛛 Evaechaalbaria 黑色蝇虎 Plexippuspaykulli 条纹蝇虎 P selipes 纵条蝇狮 Marpissamagister 机敏蝇豹 Ietusdifficilis 日本蚁蛛 Myrmarachnejaponica 吉蚁蛛 M gisti 等 跳蛛为游猎型蜘蛛 行动敏捷 以跳跃方式捕食害虫 它的捕食对象主要是 双翅目 鳞翅目 半翅目 膜翅目 同翅目等昆虫的成虫和幼虫 65 PPT学习交流 66 PPT学习交流 捕食螨类 捕食螨包含的种类很多 仅叶螨类的捕食螨就有九个科 其中以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 和长须螨科 Stigmaeidae 的种类报道较多 利用前途较大 尤其是植绥螨科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捕食性螨类 从北极至热带都有分布 67 PPT学习交流 捕食螨的基本特征 身体特征 分为颚体和躯体两个部分 颚体即为口器 躯体没有分部 68 PPT学习交流 生活史特征 六足幼虫 八足第一若虫 八足第二若虫 成虫 卵 捕食螨的发育一般经过5个阶段 即卵 六足幼虫 八足第一若虫 第二若虫和成虫 69 PPT学习交流 蜘蛛螨 捕食螨 捕食螨正在吸食蜘蛛螨的卵 捕食螨的卵 70 PPT学习交流 捕食螨的卵 捕食螨 捕食螨 二点蜘蛛螨 71 PPT学习交流 云杉叶螨 72 PPT学习交流 捕食螨的主要类群 超过1000种 在一年生和多年生农业生态系统中都有分布 在植食性螨类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也是在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多的类捕食螨 植绥螨卵散产 一般日产卵在1 5粒 平均2粒 日 每头雌成虫的产卵总量与温湿度及食料有关 在合适条件下 每头雌成螨产卵量一般在30 40粒间 较高的产卵量使之对桔全爪螨在繁殖率方面保持优势 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 73 PPT学习交流 囊螨科 Ascidae 多栖息土壤 腐殖质 垃圾 树叶 树皮 花和脊椎动物的巢中 Blattisocius属的种类在某些储藏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如Blattisociustarsalis Berlese 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种类 能捕食许多昆虫的卵 特别是仓储鳞翅目害虫和某些人工饲养的昆虫种类 74 PPT学习交流 主要栖息在粪肥 落叶和土壤 储藏的谷物以及不同脊椎动物和昆虫的巢中 有广食性捕食者 兼性寄生者和温血动物的专性寄生者 有关证据表明 厉螨能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施用粪肥的玉米比不施用粪肥的捕食螨的种群密度较高 而玉米根象甲Diabroticalongicornis Say 的种群密度则较低 有些Hypaaspis能捕食植食性的金龟子的卵 而有些Hypaaspis种类则是Oryctes甲虫重要的致死因子 并曾被引种到Tokelau岛防治一种重要的椰树害虫O rhinocerosL 历螨科 Laelapidae 75 PPT学习交流 栖息在腐殖质 落叶或其它靠近或在地面上的栖息地 少数种类发现在鸟 哺乳动物 蜜蜂或蚂蚁等的巢中 有些甚至在动物的皮毛中 Macrocheles是最大的属 超过700种 有些种类在有害蝇类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潜力 多数Macrocheles种类的雌性成虫附生 phoretic 在Muscoidflies或粪金龟身上 这些种类捕食蝇类的卵和小幼虫 并可能偏嗜某些种类 例如 在Stomoxyscalcitrans L Fanniacanicularis L 和家蝇三者的卵之间 M muscaedomesticae Scopoli 更喜欢家蝇的卵 它也捕食线虫 巨螯螨科 Macrochelidae 76 PPT学习交流 尾足螨科 Uropodidae 主要栖息于落叶 碎屑 朽木 储藏物和粪肥等生态系统 第二若虫可以利用肛门突附着在昆虫身体上扩散 大多数种类的取食习性不清楚 但有些种类能取食真菌 有机碎屑 线虫和昆虫的卵与幼虫等 Fuscuropodavegetans DeGeer 研究得较多 用于家禽养殖场苍蝇的生物防治 77 PPT学习交流 采用绑架的方式进行捕食 捕食前 大角度地张开足和触肢等待猎物的出现 捕食时 首先用触肢抓住猎物 然后很快将其麻痹 发生在果园的种类能捕食蚧虫的爬虫期幼虫和包括叶螨科 Tetranychidae 和植绥螨科 Phytoseiidae 在内的不同种类的螨 也些也可捕食属于细须螨科 Tenuipalpidae 和瘿螨科 Eriophyidae 的螨类 但因其繁殖能力和猎物消耗能力较低而影响了其作为生物防治因子的重要性 肉食螨科 Cheyletidae 78 PPT学习交流 捕食性昆虫类 昆虫纲的34个目中 只有9个目含有捕食性的种类 79 PPT学习交流 蜻蜓目 Odonata 全世界约有5000余种 我国已知300多种 广食性捕食者 体一般中到大型 蜻蜓目为半变态类昆虫 80 PPT学习交流 81 PPT学习交流 螳螂目 Mantodea 半变态类昆虫中除蜻蜓目外唯一一个所有种类都为捕食性的类群 其若虫和成虫都是广食性的捕食者 几乎可以捕食所有的昆虫 特别喜食蝗虫 鳞翅目幼虫以及同翅目昆虫等 已知的1800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 正在捕食的大多数螳螂能改成为变自身的体色与环境协调一致 静静地等待着猎物 有些种类看起来象树皮上的苔藓 有些坐在花丛中的种类 就像花一样具有鲜艳的的颜色 以伏击访花的昆虫 有些种类甚至与花的颜色相似 而形成能引诱昆虫的花 82 PPT学习交流 拟宽腹螳螂 83 PPT学习交流 革翅目 Dermaptera 又称蠼螋 earwig 全球已知有1860种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已知16科70余种 多数种类夜行性 白天伏于土壤中 石块或树皮下 垃圾 粪便及草丛中 很少飞翔 少数种类有趋光性 食性较杂 有植食性 腐食性和肉食性等 肉食者可以捕食多种害虫 尾钳是其刺杀捕捉猎物和防御的工具 84 PPT学习交流 日本蠼螋LabidurajaponicaDeHaan 黄褐蠼螋Labidurasp 和灰足肥螋EuborelliapallipesShiraki是我国棉田的重要类群 能捕食棉花害虫如棉铃虫 棉小造桥虫 小地老虎 金刚钻和红铃虫的卵和幼虫 也能捕食棉蚜 85 PPT学习交流 缨翅目 Thysanoptera 俗称蓟马 全世界已知有5000余种 分属2亚目 5总科 23科 产卵管呈锯齿状的是锯尾亚目 Terebrantia 无特殊产卵管 腹部末端呈管状的是管尾亚目 Tubulifera 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植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 前者为作物害虫 后者为昆虫天敌 86 PPT学习交流 我国已知捕食性蓟马共4种 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takahashiiPriesner 六点蓟马S sexmaculatus Pergande 和长角六点蓟马S longicornisPriesner属于蓟马科 Thripidae 横纹蓟马Aeolothripsfasciatus L 属纹蓟马科 Aeolothripidae 可以捕食叶螨的卵 若螨和成螨 也可捕食蚜虫 植食性蓟马等 87 PPT学习交流 半翅目 Hemiptera 统称蝽象 全世界已知有近3万种 分属于60多个科 大部分为植食性 部分科为捕食性 有些科以植食性为主 有20余科的一部分或全部有捕食或兼食昆虫的习性 如蝽科中的益蝽属Asopinae 长蝽科的大眼长蝽属Geocoris 盲蝽科的嗜卵盲蝽属Cyrtorhinus等 88 PPT学习交流 我国有半翅目昆虫约1700种 捕食性种类主要分布于蝽科 Pentatomidae 长蝽科 Lygaeidae 猎蝽科 Reduviidae 姬蝽科 Nabidae 花蝽科 Anthocoridae 盲蝽科 Miridae 和红蝽科 Pyrrhocoridae 等 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 对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 起了重要的作用 89 PPT学习交流 常称为 蛉 lacewing 全世界已知6000种以上 广翅亚目幼虫水生 腹部两侧有器官鳃 捕食水生昆虫 蛇蛉亚目幼虫陆生 捕食生活于树木上昆虫 种类不多 扁翅亚目幼虫大部分陆生 口器构造比较特殊 有发达呈镰刀状的下颚 并与下颚盔节组成吸管 捕食时左右两吸管夹住食物并插入其中吸汁液 作为生物防治因子 扁翅亚目的草蛉科 Chrysopidae 最为重要 脉翅目 Neuroptera 90 PPT学习交流 91 PPT学习交流 92 PPT学习交流 我国已记录的脉翅目昆虫有近300种 主要分布于草蛉科 蝶角蛉科 Ascalaphidae 和褐蛉科 Hemerobiidae 常见种类有中华草蛉ChrysoperlasinicaTjeder 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Wesmael 丽草蛉ChrysopaformosaBrauer 叶色草蛉ChrysopaphyllochromaWesmael 晋草蛉ChrysopashansiensisKawayama 亚非草蛉ChrysopaboninensisOkamota等都是蚜虫 叶螨和鳞翅目卵和初孵幼虫的重要天敌 93 PPT学习交流 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 全世界已知300000种以上 因有坚硬如甲的前翅 常称为 甲虫 生活习性多样 有陆生亦有水生 食性有植食性 尸食性 腐生性 粪食性 寄生性和捕食性等 植食性者 大多为害虫 生性和捕食性者大多为天敌 尸食性 腐蚀性和粪食性者则对清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鞘翅目 Coleoptera 94 PPT学习交流 幼虫因生活环境的不同 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异 至少有4种类型 步甲型 身体细长 胸足发达 行动活泼 捕食其它昆虫 如步行虫幼虫等 蛴螬型 体肥大 弯曲 虽有胸足但不善爬行 为害植物根部 如金龟子幼虫 天牛型 体直圆筒状 略扁 足退化 钻蛀危害 如天牛幼虫 象甲型 体呈纺锤型 中部特别肥胖 弯曲而无足 如豆象幼虫 作为害虫天敌的鞘翅目昆虫主要有 瓢虫科 Coccinellidae 步甲科 Carabidae 虎甲科 Cicindelidae 隐翅虫科 Staphylindae 和芫菁科 Meloidae 等 95 PPT学习交流 瓢虫科 96 PPT学习交流 全世界已知瓢虫科种类约有5000种 我国已报道的种类超过320余种 大多为捕食性种类 主要捕食蚜虫 蚧壳虫 粉虱 叶螨和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幼虫等 是在生物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害虫天敌类群 自1888年Mulsant从大洋州引进澳洲瓢虫Rodoliacardinalis到美国加利福尼亚防治柑桔吹绵蚧Iceryapuechasi以来 引进天敌已经成为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方面 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我国自1950年代开始引进瓢虫以来 研究较多或利用面积较大的有澳洲瓢虫 孟氏阴唇瓢虫 Cryptolaemusmontrouzieri 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龟纹瓢虫 Propylaeajaponica 异色瓢虫 Leisaxyridis 等 97 PPT学习交流 98 PPT学习交流 99 PPT学习交流 100 PPT学习交流 隐翅虫 芫菁 101 PPT学习交流 双翅目 Diptera 昆虫纲中种类较多的一个目 因后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而得名 全球已知有85000种以上 有植食性 腐食性 寄生性和捕食性等 属于捕食性的种类很多 其中包括成虫期和幼虫期捕食各种昆虫 我国已知属于捕食性双翅目昆虫的有食蚜蝇科 Syrphidae 斑腹蝇科 Chamaemyiidae 瘿蚊科 Cecidomyiidae 和食虫虻科 Asilidae 102 PPT学习交流 食蚜蝇科的成虫主要取食花粉 幼虫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 腐食性和捕食性三大类 捕食对象主要是蚜虫 亦可捕食粉虱 叶蝉 蓟马以及一些鳞翅目幼虫 常见种类有斑翅狭口食蚜蝇AsarcinaaegrotaFabricius 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balteatus DeGeer 凹带食蚜蝇MetasyrphusmotemsZetterstedt等 103 PPT学习交流 食虫虻科也叫盗虻 体多中至大型 体粗壮多毛 有的则细长而光滑 头部凹陷而复眼高出 喙坚硬 可捕食各种昆虫 生活史较长 一般完成一代需1 3年 常见种类有中华盗虻OmmatiuschinensisFabricius和虎斑食虫虻AstochiavirgatipesGoguillcet等 104 PPT学习交流 瘿蚊科体微小或小型 体软弱而细 主要捕食蚜虫和叶螨 如食蚜瘿蚊Aphidoletesabietis Kleffer 和食螨瘿蚊Acaroletessp 105 PPT学习交流 昆虫纲中的一个大目 全世界已记录的种类超过120000种 通常成为 蜂 除寄生性 有不少种类属捕食性 俗称 捕食蜂 捕食性膜翅目昆虫的个体一般是中型或大型 可以捕食鳞翅目昆虫的高龄幼虫 又由于其活动范围广 搜索能力强 捕食量大等特点 在调节害虫种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捕食性的有胡蜂总科 Vespoidea 的胡蜂科 Vespidae 马蜂科 Polistidae 和蜾赢科 Eumenidae 泥蜂总科 Sphecoidea 的泥蜂科 Sphecidae 蚁总科 Formicoidea 的蚁科 Formicidae 膜翅目 Hymenoptera 106 PPT学习交流 107 PPT学习交流 病原微生物 108 PPT学习交流 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由于微生物本身寄生导致宿主昆虫致病和死亡 或者其代谢产物能直接杀死昆虫的微生物 包括昆虫病原细菌 昆虫病原真菌 昆虫病毒 原生动物 立克次体 支原体 线虫等类群 还包括许多能够产生杀虫素的放线菌 目前已知可杀虫的微生物有近3000种 且还在增加 已有不少用于防治农业 林业 畜牧和卫生方面的害虫 并逐步形成了一种防治害虫的新方法 微生物防治 有效地用于控制害虫并已商品化的微生物或其产物叫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防治已成为当前防治害虫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109 PPT学习交流 110 PPT学习交流 生物农药是指含非人工合成 具有杀虫杀菌或抗病能力的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剂 包括生物杀虫剂 杀菌剂 农用抗生素 生态农药等 生物农药具有简便 有效 对生态和环境安全等优点 能完全或部分替代化学农药 以Bt制剂 农用抗生素和病毒杀虫剂为龙头产品的生物农药已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111 PPT学习交流 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商品制剂目前已达100多种 是世界上产量最大 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 美国用以防治蔬菜害虫和玉米害虫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80 和50 销售额从80年代末的4千万美元上升到90年代的5亿多美元 目前国内Bt制剂的生产厂家达68家 年产量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方机械装配调试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工监测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疾控消毒竞赛试题及答案
- 珠海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中医护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全球2025年医疗器械市场细分领域研究报告
- 建筑测量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沉木水下世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果主题游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防恐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公司商铺降租方案(3篇)
- (标准)供电 供水协议书
- 2025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电镀锌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道路改道及交通疏导项目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 2025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全文
- 肿瘤患者血管通路个性化选择与护理管理策略
- 2025新食品安全法及修订解读企业应对新规培训课件
- 2025年叉车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