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_第1页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_第2页
景物描写的9种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物描写的9 种方法景物描写就是把景物写出来,它的主要作用:( 1)暗示社会环境;( 2)交待事情发生的前题条件;( 3)表示时间的推移;( 4)揭示故事发生的背景。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交待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原因。做为人物联想的依托。衬托人物的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表现主题铺路等重要作用。因此, 作文时景物描写是非常重要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方法:( 1)选好观察点: 写景物就是把观察到的东西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写给人看,观察点不同看到的情况不一样,写景,选好观察点 是很重要的。 例如燕子一课中“有几对燕子飞倦了, 落在电线上,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线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 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曲谱啊! ”这是站在地上看远处的景物。 长城一课所写的长城观察点就不同:“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 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远看长城。“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砖筑成的。”这是在长城脚下看 长城“城墙顶上铺着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 行。城墙外侧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了望口,下面有射口, 是了望和射击用的。”这是站在长城上看到的。;.( 2)按一定的顺序写 :按一定的顺序写景,才能条理清楚。写景物的顺序有:按方位写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可自左而右或自右而左可先四周后中间或先中间后四周。按景物的远近写 :可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可以先写全景再描写局部, 也可以先描写局部再写全景,例如林海一课就采用这种方法先概括地写林海 的全景:“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小时,既看不完也 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 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 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接着再以落叶松为重点 写树,以小树间的野花为重点写出林海的美丽。( 3)按一定的范围写 :写景物时,视野所见,范围可大可小, 不一定全写,要确定范围后再写。例如长城一课,就没有写长城的背景:群山、溪流、天空、云霞等,只写了长城。再例如写街道, 是写眼前的一段呢。 还是写整条街呢?把景物描写的范围确定下来之后,写出的景物才有重点。( 4)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写景物,特别是写一个地方, 可以写的东西很多,不能像列清单似的都写出来,要抓住特点,有重 点地写。例如桂林山水就是这样,重点写了桂林的山和水。在写 山和水时,又抓住了它的特点,山:奇、秀、险:“桂林的山真奇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水:静、清、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到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要根据时间的变化写景物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必然发生变化,要根据时间的变化写出景物的不同状态。例如火烧 云一课就是根据时间的变化来写火烧云的。火烧云刚上来时像着了火,世上万物都变成红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烧云的颜色、形态 都发生了变化,课文就写了这种变化:“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一个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紫、梨黄、茄子 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接着又写了天空中的火烧云像狗,像狮,像这又像那,慢慢地都消失了。( 6)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景物来写: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 服务。对表达中心思想有用的景物就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无用的景物就不写。例如飞奔沪定桥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大渡河水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雨越 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都浇灭了。”、“沪定桥离水面几 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索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 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在上面走摇摇晃晃, 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索。向桥下一看,真叫人胆寒惊心,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 ”这是为表现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而写的。( 7)要写好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有的景物处于动态,有的景物处于静态, 景物描写要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和静态特点,根据写作内容可以选择以静为主的写法, 也可以选择以动态为主的方法,或者兼而有之。桂林山水一课就是根据静态描写来表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梅雨潭一课就是通过动态描写,配合静态描写,来向人们介绍梅雨潭的。( 8)用比喻的方法写景物 :为了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有时常用比喻的方法来写。例如梅雨潭一课,就是用了比喻的方法: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 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 不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远望去,像一朵 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轻风起时, 点点随风飘散, 那更像杨花了。”这样描绘便把梅雨潭瀑布写“活”了。使读者身临 其境。( 9)用拟人的方法写 :有的文章用拟人的方法写,使景物人格化, 例如夜鹰之歌 一课中:“大道两边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 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就是用了拟人的方法把家园遭受到侵略者炮火破坏的景象形象地写了出来。环境描写的四种方法环境描写就是交待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基础及自然环境等。任何事情都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不把环境 交待清楚,事情就难以写清楚,事情包含的意义就显示不出来,就不 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可见,环境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飞夺 沪定桥一课的开头是“一九三五年五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 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条铁索桥可 以通过。”这个环境描写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发生的 根本条件,如果大渡河不是天险,而是一条水流平缓的河水。就能趟 水过河,还用得着夺桥吗?再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敌人 控制的三九一高地,像一颗毒牙,契进我军的阵地”这一环境的 交待,就说明了潜伏意义的重大。环境描写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根据文章的重点写环境,与事情发展无关的环境不写。环境描写是为事情的发展服务的,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要根据 文章的重点写环境。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一九四八年五 月二十三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 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战士们像潮水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住了我军前进的道路,那座桥架 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狡猾的敌人在桥的两侧筑了墙,顶上加了盖,构成了一座暗堡。 冲锋的队伍被压在一个小土坡平面上,抬不起头来。”这一环境描写,揭示了炸暗堡的重要性,与事情发展密切相关,不写不行。课文中其他几处环境描写也是这样。许多小朋友读了课文和别的文章,感到环境描写好,就不管需要不需要,在作文中都安排了环境描写,这是小朋友们常犯的毛病之一。例如“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清风吹拂着路旁的小树,小树向我们招手,树上的鸟儿喳喳地叫我匆匆忙忙地赶赴学校,还迟到了。”这里的环境描写与上学迟到无关, 不应该写。 如果写高兴的心情或令人愉快的事,配合这样的环境描写还可以。(2) )根据文章表达的情感写环境:文章要表达一定的情感,环境描写要和这种情感协调一致,否则,就要闹出笑话。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的环境描写: “天冷了,下雪了,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渲染了一种凄惨气氛和哀伤的感情,这与文章表达的情感一致。有位小朋友写作文祭扫烈士墓安排了下列环境描写: “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天空万里无云,清风吹拂着路边的鲜花,鲜花向我们微笑, 树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歌,像是用歌声欢迎我们”这就与祭扫烈士墓应有的庄严、肃穆气氛不协调,是不应该的。(3) )抓住特点写环境 :当文章有必要环境描写时,一定要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例如草原一课中的环境描写:“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周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下了小丘, 走到哪里都会给天边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样的环境描写,只有草原有,山区、丘陵、沙漠等就不可能有。这里的环境描写抓住了大草原的特点。写得生动具体,并与文章表达的情感相一致。要写出事情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变化。随着事情的发展, 环境就要发生变化。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就是这样。潜伏部队刚一摸 进“三九一”高地下的山坳时的环境是:“前边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哨阵地, 不但可以看到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的声音都能听到,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是更容易看见我们。”随着战斗的激 化,环境就发生了变化: “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草毕毕剥剥地响火苗子趁着风势乱串,一团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地熄灭”环境的变化有力地表达了邱少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环境描写有的放在文章的开头,有的时候放在文章的中间, 有的时候放在文章的结尾, 还有的分散在文章的全篇。到底放在什么地方好, 要根据事情发展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场面描写的方法场面描写是对在一定的时间, 一定的地点的一些人物所发生的特定事件中,某一生动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离不开对特定环境的描写, 而且要描写出整体的画面来。场面描写要注意以下5 项:( 1)要素清楚:场面描写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场面的气氛, 使记者易掌握场面的总体轮廓。( 2)做到点面结合 :面就是整个场面的描写,点就是典型的人和事。( 3)情景交融 :在描写景物中,融进作者的思想感情。( 4)顺序清晰:场面描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总分总, 或按观察顺序。( 5)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在场面描写中,一般地以动为主, 要刻画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如活动的发展,地点的转移,情绪 的变化等,所以场面描写必须以动为中心,注意动静结合,在动中求 特征。例文十里长街送总理静态的点面结合 :面: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胸前都佩着白花, 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开来的方向。点: 1.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2. 一对青年妇夫,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了六七岁的儿子;3.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动态描写 :人们心情沉痛, 目光随着灵车转移,好像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子,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看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灵车缓缓地前行,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把静物写活的7 种方法如果把静物写活的话,文章就显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怎样才能把静物写活呢?( 1)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同一静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同时写出来,做比较,就出现了“活”字。例如喇叭花一课写出了 各个时期的喇叭花形态,就把喇叭花写活了。幼苗刚出土:“两片肾脏形的子叶,中间藏着叶芽,显得那么嫩,那么弱,是一夜春风把它 们吹出土的。”接着写: “咱们得给它们搭个架子,让花萼攀在架子上。”然后又写道: “花萼沿着竹竿向上攀,一直攀到屋檐上。叶子越长越密,成了一垛绿色的墙。”再接着写:“在那缀满蓓蕾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红白相间的, 光洁晶莹的花, 又娇嫩又鲜艳。 ”最后写: “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各样颜色的花,远远地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锦缎。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邻居家的院子里了。”这样,把喇叭花各生长期的情况放在一起来写,通过比较,显示出喇叭花生长的动态来,给人以“活”感。( 2)拟人法:拟人法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人的性格, 使静物“活”起来。例如繁星一课就是用拟人法把静物写活的: “我望着那些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到它们在对我眨着眼睛,我仿佛听到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我沉睡着。我觉得我是一个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了。”由于 使用了这种拟人法,静止的星星活起来了,有了人的生命和情感。( 3)拟物法 :拟物法就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感到物也活起来。例如荷花一课就是用拟物法,把荷花写活的:“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 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 花都在舞蹈。风过去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 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儿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 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 我是在赏荷花呢! ”这样, 把人当做荷花来写,使静的荷花动起来“活”起来。( 4)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用比喻的方法使静物“活”起来。例如林海一课就是用这种方法使静物活起来的:“兴安岭上千般宝, 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 有白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杆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 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把青松比做海洋,把白桦比喻为浪花,人们想到大海的波涛,想到飞溅的浪花, 自然感到“林”也像“海”一样动起来。( 5)移步转换法 :移步转换法就是从不同范围、距离、角度, 看同一事物, 并把它写出来, 给人以“动” 感。例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同一座小屋, 却呈现四幅不同的画面: 先以大范围的山做背面, 正面从远处看是“山脊上的小屋”;再从比较小范围的绿树做背景, 正面从近处看是“绿树前的小屋”;接着,又以一棵树做背景,正面 从近处看,是“一棵树笼罩下的小屋”;最后再以绿叶做背景,侧面从远处看,是“树间若隐若现的小屋”。这样,作者把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所见的小屋写出来,这就使静态的小屋活起来。( 6)想象法 :想象法就是根据静态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各种形象,化静为动, 例如火烧云一课作者抓住火烧云的片刻静态, 想象成马、狗、狮等动物,: “一会儿, 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 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在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分钟,那匹大马站起来了,马脚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一条马尾不见了。”、“忽然又来了一条狗,那条狗十分凶猛, 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跟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要想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这些动物又静又动,就使静物变“死”为“活”了。( 7)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在一篇文章中,用二种以上的方法, 把静物写“活”。例如林海一课就是这样。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 比喻和拟人法,把静物写活的,使文章生动活泼,具有文采的。文章 把“林”比做“海”,海有波浪、有浪花,文章还用拟人法写兴安岭: “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例文: 春雪春分快到了,天气转暖,人们用忙碌迎接早春的到来。可我没有想到 3 月 15 日清晨,自然界竟然把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送给了台安大地。我伫立在窗前, 向窗外眺望, 北国风光的童话世界又一次呈现在眼前。 一切都被雪花拥在怀里。 窗前的一束电线上渐渐地镶上了银边。那银边越来越粗,变成了银条。电线喘息着下坠,终于托不住银条那胖胖的身子,颤抖了一下,银条一段一段簌簌地落下。留在电线上的银条也扭曲了身子,有的成了云卷,有的成了月牙,还有的命悬一线地吊着这情、这景使我想起了小学课本上春天中,燕子落在电线上像五线谱,那此时的雪中景,不正是在演奏着北国之春吗!路边的侧枝横伸的柏杉也在热情地接待着雪花的来访。用它那绿色的枝条营造着待客厅。 雪姑娘也为盛情的柏杉树绣出满树绮丽的雪绒花。主人哪知客之多,终因力不从心,枝条一沉,雪团重重地 摔在树下,枝条随即一弹,又恢复了原位。松树倒是很好客,敞开心 扉,接纳所有的来客, 雪团由小变大, 渐渐地连成一片, 远远地望去, 就像成盛开的梨花。上班的时间到了, 街上开始有了行人和车辆。 稀少的行人走过之后, 脚印很快地被填平, 车辆的两条平行弯曲的车辙从鲜明到模糊。不多时便车水马龙了, 车盖一律是白的,马路上的雪被践踏成黑色的雪浆。 雪花仍然经营着自己的白色, 马路上也就成了黑白两色的混合物了。上班的人们勇敢的没有防雪用具,变成了圣诞老人;打伞的人们,无论怎样漂亮的小花伞,此时也是白色的。上班一族穿行在人行道上,就像两条银龙在游动。午后二时,雪停了。太阳显露出来。毕竟是春天的阳光,热烘烘地烤着白雪,雪花嘻嘻地扭着腰姿,变成了小溪,从房上,从树上,从一切高的地方往下淌着雪水荡涤了世间的污垢,白的更白, 绿的更绿,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马路上的雪水也知趣地流进下水道。在阴凉处的雪和残冬留下的雪混在一起,在凉飕飕的空间里, 保持着原形。好大的一场雪呀!无疑,今年墒情饱满,又是一个大丰收年。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看到一些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高楼大厦、塔、桥梁等,也可以看到一些本来能活动或者可以活动的,暂时 处于静止状态的人和事。 人物和事物处于静止状态叫静态,人和事物处于活动状态叫动态。 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的记叙文,都要写到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不是静态就是动态,或者一会处于静态,一会 处于动态。写好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对记好事件,表达中心思想具有 重要作用。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好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观察人物或事 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写人物和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时,也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写。例如喇叭花一课,对喇叭花的描写就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那缀满了花蕾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红白相间, 光洁晶莹的花,又娇嫩,又鲜艳。”这是写喇叭花的静态。“喇叭花一天比一天多,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锦缎。”这是写很多喇叭花的静态。下面一段是写暴风雨的是按暴风雨到来的顺序来写的,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暴风雨的动态。例文:暴风雨铅云带着一座大水库吞没了太阳,像一口天锅扣住大地。 疾风劲扫,什物飞扬, 旋至一隅, 瞠目互视, 头破血流, 相抱痛哭之。 随即, 一大朵一大朵的雨花带着雨神懿旨拍山梁、点江河、戏禾苗、吻绿叶、叩帘栊,苍穹哗啦啦乱弹琴。说时迟那时快,几条弯弯曲曲的银龙从天扯到地,喀嚓嚓一声巨响,便震耳欲聋,倾盆大雨接踵而至。淋湿的画卷徐徐展开: 雨从房檐拉成瀑布冲刷玻璃往日的尘埃, 净了,透明了,滑动的水晶层动感了窗外水的世界。远朦胧, 近朦胧, 银河之水泄苍穹,落地面,溅水花,才知雨线密如麻,水花叠加,你挤我压,填满坑坑洼洼,诠释什么是水平线。雨花又在水平线画出五线谱,咿咿呀呀,携着邋遢从高往低滑,脏了自己,洁了地面,或汇入阴沟入地,或回归禾田灌溉庄稼。马路雨濛濛,偶有车辆慢爬行,车轮漫卷水,离心水线织齿轮, 车后甩浪花。雨柱嬉戏路行人,伞边滴珠玑,见缝戏湿衣,伴伊一路 闹,直至客家门。禾苗进浴盆,洗枝、洗叶、浸渍土中根。洗得枝叶碧绿无尘,雨花还在潇潇洒洒拂拂扬扬,吓得 叶子们东躲西藏,舞成绿色海洋起波纹。山林雨濛濛。雨娘用最粗的 狼毫,蘸一池清水,在大山脊背上泼墨万木青。一滴墨一滴露,滋润树木尽显青春韶华。雨花光顾了无棚的鸟窝,鸟们浸湿了羽翼,躲藏 在避风处,惭悔当初学艺不精,让自己的被衾如此雨淋。原本文静的瀑布飘逸着水帘,迎风细舞,热情的雨花一股脑地盈门之后,便激 情迸发,为雨娘赶制动车组,在流水声的铿锵合奏中,载着她们翻江 倒海,寻找自己的归宿。幽谷雨濛濛,雨娘的悠扬旋律,跳跃的音符斟满香露,渲染了幽谷如烟如雾,朦胧了谷地,泥泞了小路。雨花叩得谷溪潺,逶迤崎 岖路,复制白莲画曲线。叩得谷花大团圆,姹紫嫣红插壁岩。叩得百 虫叶当伞,足力如钉不敢眠,一旦雨打芭蕉颤,落地入水再攀难。雨 叩帘栊渐稀薄,太阳研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抹彩虹丽长空,空气斟 满透明的醉,清凉了整个世界,暴雨赶制一件大自然的霓裳山黛青,水碧绿,客舍青青柳色新! 人们的心情豁然开朗,打开窗户,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随即而入,远望清澈,近望清丽,好一派雨后生气勃勃的世界!雨呀雨,把世界洗净还给人类。饶有兴致的人们走出家门,享受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愉悦!写好一次活动的方法写好一件事情,必须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尤其是要写好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明整个过程。记叙事件时, 要注意人称的运用,常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不能在一篇文章里,一会儿用第一人称,一会儿又用第三人称。 记叙一次活动是小朋友常练习的题目,怎样才能写好记叙一次活动的作文呢?( 1)抓住记叙文的要素 :记活动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必须要素齐全才行。例如记一次有趣的中队活动按这几个要素,至少简列如下: 时间:六月中旬;地点:学校本班教室;人物:中队辅导员赵老师和全中队队员; 目的:教育同学热爱家乡;内容:调查家乡的物产;过程:中队辅导员把大家分成小组,去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