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与订金的区别_第1页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_第2页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_第3页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_第4页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俗话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经济活动中,一方交付相关费用时,收款项目一栏往往会出现“定金”、“订金”的字样,一般人因为不了解两者的区别,或者认为只要交了钱,就万事大吉了,至于是“定”还是“订”并不在意。其实不然,“定金”与“订金”虽然一字之差,其法律效果却差别很大,如果你希望通过“定金”来约束对方,想对顺利完成交易进行担保,那你就要确保落 在纸上的是“定金”,而不是“订金”。请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田某与林某于2012 年 10 月 3 日达成购房协议,协议载明:田某购买林某所属位于小区两处楼房,并预付购房定金15 万元,林某确保将两证办理到田某名下。 协议生效后,田某按照约定当日如数付清定金,但林某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将房交付并将两证办理于田某名下。2013 年 3 月 28 日 林 某书面承诺:保证于4 月 15 日前将两处楼房所有权人名办理于田某名下,逾期未办理于 4 月 15 日退还购房定金15 万元并于 4 月底一次性支付应双倍返还的定金 15 万元。因购房无望, 双方于 2013 年 4 月 29 日达成还款协议, 林某保证于同年 5 月 1 日前双倍返还定金30 万元,并约定了管辖权。但林某至今未按约定将上述两处楼房交付并将房屋所有权人名办理到田某名下,亦未将定金返还于田某。田某将林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林某立即双倍返还田某定金30 万元及利息。经法院审理认为,双方签订的购房协议书、还款协议书系双方真实-可编辑修改 -意思表示, 且不存在法定的导致合同无效的相关情形,应为合法有效。 根据双方签订的购房协议书、 还款协议书及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且双方也协议由被告林某于2013 年 5 月 1 日前履行双倍返还定金的义务,被告至今未将双倍定金返还原告,既违反了法定的义务, 也违反了双方所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义务,被告应当按照 还款协议书的约定及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双倍定金共计30万元以及自被告接受定金之日始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符合法律规定, 予以支持。遂判决如下:林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田某双倍定金共计30 万元以及自2012 年 10 月 3 日乔某接受定金之日始以接受定金15 万元为基数至判决生效之日止的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案例二:2015 年 11 月 3 日张某与乔某口头协商达成买房协议,张某当时给付乔某订金 2 万元,乔某承诺三个月办理好房产证过户手续,可乔某至今未办理过户手续。因此张某诉至法院要求乔某双倍返还订金4 万元。乔某答辩并反诉称, 不同意返还订金, 双方口头约定买卖房屋及院落,张某履行了支付预付款2 万元,乔某履行了房屋交付义务,双方买卖合同已成立,张某拒不给付剩余的购房余款7.1 万元,故无法给其办理过户手续,乔某不存在违约,是张某的违约,因此不同意返还订金。 基于上述事实乔某提出反诉,要求反诉张某履行买卖合同,给付剩余购房及院落款7.1 万元。经法院审理法院认为: 在民事行为活动中, 双方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合同。 本案中, 原、被告双方在缔结房屋买卖合同过程中均有买卖房屋的共同意愿, 且原告交付了购房订金,被告也交付了房屋。 但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且对合同中的标的物价款、标的物具体内容等主要条款约定不明,故原、 被告双方对该房屋买卖合同具体内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合同没有成立。 故被告应将取得的预付购房款订金返还原告,原告亦应将房屋交还被告。因缔约过失合同没有成立,原告要求双倍返还订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且原告所交付的“订金”属于预付款订金,非担保方式中的承担违约责任的“定金”。因合同没有成立, 反诉原告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遂判决如下:(一)被告(反诉原告)乔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返还原告(反诉被告)张某订金 2 万元;(二)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张某其他诉讼请求;(三)驳回被告(反诉原告)乔某的 反诉请求。解 析 : 一、定金“定金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含义,具有担保的性质。法律之所以规定了“定金”,是为了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希望通过合同当事人双方自愿约定“定金罚则”来约束双方遵守合同约定,一旦一方违约, 即对违约方进行惩戒, 保护守约方的交易安全。我国担保法第89 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 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罚则”即是交付定金的一方如果违反约定,则失去定金;收受定金的一 方违反约定则双倍返还定金。我国合同法第115 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该双倍返还定金。 可能有人会想,与人签订合同的时候是否应当将“定金”约定的越高越好呢?其实不然,定金的数额是有限制的,定金的数额原则上是由当事人约定,但担 保法对其最高限额又作了限定,即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我国担保法第 91 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担保法司法解释第 121 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的 ,超过的部分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上述规定的意图显然是限制给付数额过大的定金 ,将定金的惩罚限定在一定的限度内。“定金”不仅有数额上的要求,同时还具有形式上的要求,定金不得口头约定, 必须采取书面的形式。 我国担保法第 90 条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 生效。”。此外,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只有定金交付,另一方当事人接受后,定金合同才成立。除了上述担保法第90 条的规定外,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19 条规定:“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二、“订金”“订金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朝的戴表元回凌德庸诸公启中:“谓其可为童子之范模,遂欲大率国人而馆谷;既领订金之诺,又来俪锦之笺。”,是指预定 所付的钱。且提起“订”字,我们常常会想到订立、预定的含义。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双方交付的是“订金”,那么“订金”在合同成立时将视为预付款,在合同不成立时,原数返还即可。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18 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知,“订金”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的性质。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 履行合同债务时, 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另外, 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2001 年 2 月 26 日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预订行为的通知(沪房地资市 2001112号),该通知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订金的,订金数额应当在总房价的千分之五以内,双方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或出售合同后,订金应即时返还或抵充房价。”。通过对“定金”与“订金”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定金”与“订金”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法律后果上都有明显不同,订金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 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 而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所以,小编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合同的一方往往 在字面上做文章,故意将“定”写成“订”,以逃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此时,你一定要擦亮你的,区分清楚到底是“定”还是“订”,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怕麻烦、碍于面子就选择沉默或者得过且过,以至于将来发生法律纠纷,造 成 自 己 更 大的经济损失。以上就是“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你了解了么?欢迎大家关注、留言、点赞, 小编会继续为大家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