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_第1页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_第2页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一)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在我国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 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时间,夜间的气温一般能降低0以下。在晴朗的夜间,因为无云,地面热 量散发很快, 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储存热量较多,气温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特别是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 地面散发的热量已很多, 而获得大气辐射补偿的热量很少,气温下降很快,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 地面的土块、 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 就凝结成了冰晶的白霜。因此我国有“霜冻见晴天”的农谚。如果气温降到了0以下,而近地面缺少水汽,就凝结不成白霜了,但农作物仍受到了冻害,农民称此为“黑霜”。如夜间阴天多云, 云的逆辐射作用能较多的不断补偿地面热量的损失,气温则不易降到0以下,因此就不会出现霜冻。所以霜冻一般都出现在晴朗的夜里。(二)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每到“国庆节”、“五一”这样盛大的节日, 人们总希望别下雨, 碧空无云最好。因为这一天的晚上, 往往有大家翘首以待的烟花盛会。其实, 碧空无云并非最好的施放烟花的气象条件, 无云的天空好比一个黑洞, 很难衬托出强烈的烟花效果。看烟花最妙的气象条件是:有较多的分散性的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 相对湿度 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 风力小于 3 级,能见度 6 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在上述的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 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 能烘托出意想不到的灿烂背景, 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 加上云层对声波的多次反射, 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三)说说服装气候人穿上衣服后, 在衣服和皮肤之间就形成一个温暖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保持人体热量不快速散发,同时衣服有较好的吸汗和透气性能, 于是在这一小气层内就形成舒适的小气候服装气候。穿上衣服感到最舒适时,皮肤平均温度为 33,衣服内层与皮肤间空气温度为32左右,相对湿度约 50%。衣服越厚,空隙中含空气越多,保温性越好。环境温度较低时,增加衣服厚度可维持最舒适状态。外界气温与身体裸露部分温差15.6 17时,穿一件衬衫,衬衫表面温度与气温差为 11.8 ;再加一件背心,温差为9.9 ;再穿上外套,温差仅6.3 。衣服表面与环境温差较小时,人才感到舒服。(四)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的夏季, 绿化状况好的绿地中的气温比没有绿化地区的气温要低3-5度, 如我们测定居住区绿地与非绿地气温差异为4.8 度。绿地能降低环境的温度, 是因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约20-50%),更主要的是绿地中的园林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植 物吸收辐射的 35-75%,其余 5-40% 透过叶片),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能,降低环境的温度, 同时释放大量的水分, 增加环境空气的湿度 (18-25%) ,对于夏季高温干燥的北京地区, 绿地的这种作用, 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1 公顷的绿地,在夏季(典型的天气条件下),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8 兆焦耳的热量, 相当于 189 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 每年通过蒸腾作用释放 4.39 亿吨水分,吸收 107,396 亿焦耳的热量。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寒的冬季,绿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结果与炎热的夏季正相反,即在冬季绿地的温度要比没有绿化地面高出 1左右。这是由于绿地中的树冠反射了部分地面辐射,减少了绿地内部热量的散失,而绿地又可以降低风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的缘故。(五)为何茂密林区降雹少人们在生活中已逐渐认识到,森林覆盖率大的地区雹灾较少。那么, 为什么林区的降雹次数要比无林地区少呢?众所周知, 冰雹常见于暖季, 它是在旺盛的积雨云中孕育形成的。形成积雨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原因是夏季有强烈的空气对流作用。林区下垫面的构造特性不同于无林地区。林区的下垫面是茂密的森林, 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地调节着林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炎热的夏季, 森林可以帮助降低气温。 森林犹如一把庞大的“遮阳伞”,在树冠层的遮蔽下,林地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很少,地面增温也很小。同时,林地含水量多,比较潮湿,土壤的比热容大,地面的增温也比旷野要小。夏季又是林木 蒸腾作用最旺盛的季节, 森林本身的蒸腾作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受林地热状况和树木消耗热量的影响, 林区夏季气温总比毗邻旷野要低。气象观测表明, 夏季林区日平均气温比旷野低2- 3。林区空气热力上升作用弱,不易形成强烈的局地对流天气过程, 也就不易形成旺盛的积雨云。 所以,林区冰雹比无林地区少。(六)为何说“远处钟声清,何必问天公” 这条谚语的意思是: 远处的钟声听得很清晰, 短期内天气是晴好的。 钟声在大气里传播,有时听得很清晰,有时却很微弱。其原因是,空气的成分与气流的方向 时时刻刻在变化。晴天时,空气里的水汽、尘埃少,气层稳定,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损失少,加上空气的流动,如果与声波传播的方向一致,传来的声音就显得特别清晰。相反,在天气转坏时,空气里水汽增多,气层不稳定,辐合上升气流强,声波被反射、扰动、抬升,这样,传来的声音就较微弱了。因此,只要声音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传来,就可以根据声音传来的大小预测短期内的天气变化。(七)为什么说“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重雾系指大雾。大雾维持三天,说明暖湿气流特别强盛。暖湿气流越强盛, 等冷空气一到, 下的雨也就越大。 因此利用重雾三日必有大雨这条谚语预测天气,不论哪个季节,准确性都比较高。(八)夏春两季雷阵雨发生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春天,人们多在睡梦正酣的半夜到早晨被隆隆的雷声惊醒,即为“春雷惊梦”。夏天,在睡梦中是很少听到雷声的,因为夏季雷阵雨大多发生在午后到傍晚。那么为什么春夏季节雷阵雨在一天中的发生时间不同呢?雷阵雨是在潮湿空气发生强烈对流运动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发生与大气的稳定度有着极为密切关系。夏天,在晴天风小的日子里,地面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气加热, 愈接近地面气温升得愈高, 午后是地面气温升得最高的时候,也是大气在一天中最不稳定的时期, 因此强对流运动的发展在这时候最为迅速。如果这时空气非常潮湿,水汽丰富,那么,这一天午后到傍晚就会出现雷阵雨。这种由地面强烈受 热形成的雷阵雨,称为热雷雨。而半夜到早晨,地面气温降得最低,大气趋向稳 定,所以热雷雨不易形成。春天雷阵雨的发生情况不同于夏天。 夏天热雷雨多在同一暖气团情况下产生, 雷雨发生前一天天气是晴朗的, 而春雷大多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 当南北两股冷暖气团交锋时, 暖湿空气爬在冷空气背上, 大量水汽被凝结出来, 使天空阴云密布,连日下雨,地面上终日不见阳光,从而使白天气温不能升得很高,夜晚气温不能降得很低, 气温的日变化很小。 但在高空云层的顶部, 白天仍受到太阳光照射,那里的气温日变化相对变大了。白天云层被阳光晒得很热,温度容易升高,大气头部变轻了,稳定度增加,形成 雷阵雨的可能性变小;而到了夜间,云顶向太空散热,云层上部的温度下降,特 别是半夜到早晨, 是一天中温度下降得最低的时候,大气的头部变重, 趋向不稳定,这种云层内便发展起对流运动,形成打雷闪电、暴雨滂沱的雷雨云。这就是 春雷多在半夜到早晨出现的道理。(九)一天中什么时间空气最好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 向环境中释放氧气, 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 北京城近郊建成市区的绿地, 每天可以吸收 3.3 万的二氧化碳, 释放 2.3 万吨氧气, 全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424 万吨,释放氧气 295 万吨。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要吸进750 克的氧气,呼出1000 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 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 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 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 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 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 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 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 点至下午 2 点最好,而在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十)阳光雨露人类的自然医生大自然赋予人类阳光、 雨露, 它们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技术高超的自然医生,可在治疗疾病中大显身手。阳光大家知道, 阳光是一种具有能量的物质。通过阳光的照射, 可以对人体内的生物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和明显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现代医疗气象学中, 专家们运用阳光照射来治疗某些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新颖的治疗技术。美国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机构等医疗部门,相继利用“光治疗法”调节人体的生物钟, 治疗抑郁症。 失眠及其他疑难疾病。 医生采用光照疗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美国研究人员指出,每天晒太阳10 分钟,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最近,英国医疗气象学专家们发现地中海的阳光对治疗不孕症具有奇 效。雨水在下雨的时候, 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会大量增加。这种负离子被称为“空气中的维生素”,美称“负离子”。因此,雨中散步,能使人神安志逸,心情舒畅,并 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 维护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所以,在雨天出来散步或慢跑,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以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实践证明,经常在毛毛细雨中进行散步或慢跑锻炼,会给人一种清新、爽朗、沁人心脾的感觉, 不失为健身之妙方。 但是,雨中散步只能在温度适宜 (15以上) 的毛毛细雨中进行,千万不要冒着滂沱大雨去散步。露水科学家研究发现, 组成露水的氢、 氧原子结合的共价键, 可以发生十分微妙的变化,经测定,露水中几乎不含重水,且有较强的渗透性。因而具有对人体有益的 化学物质和某种活性。 每天早晨如果空腹饮一杯露水,就可以对一些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用脱脂棉球蘸取露水,敷于眼险,能够很快地消除眼睑浮肿。最近,日本人把从富士山麓收集的露水装入瓶中,经消毒后投放市场,很受人们的欢迎。雪水雪水是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据本草纲目记载,雪水“甘冷无 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毒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在我国, 自古就有用雪水治疗烫伤的方法,以及治疗冻伤的病例记载。 还可以用毛巾沾雪水对高热病人进行物理降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