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_第1页
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_第2页
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_第3页
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_第4页
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中文名称:物权法课程英文名称: property课程编号: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law适用对象:法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民法、法理学物权法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总学时 36 、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0)学分: 2课程简介:本课程反映物权立法和运用物权法律规范调整社会生活的成果,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权法律研究的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系统阐述物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使之符合本科物权法学的教学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法上物与财产、物权与财产权的概念及联系与区别;了解并掌握物权的特征、效力,物权的分类;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所有权的概念、特征及权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用益物权的概念、特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的基本内容;通过教学,也要使学生对占有制度、取得时效制度有基本的认识,对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有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民法上物与财产、物权与财产权的概念及联系与区别;了解并掌握物权的特征、效力,物权的分类;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所有权的 概念、特征及权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用益物权的概念、特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的基本内容;通过教学,也要使学生对占有制度、取得时精品资料效制度有基本的认识,对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有全面的认识与掌握。二、学时分配周次章次主要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1.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3一物权法概述2. 物权法的概念与特征3. 物权的客体54. 物权的种类5. 物权的效力1. 物权变动的含义4-5二 物权变动2. 物权行为3. 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4. 物权变动公示5. 物权变动公示的公信力56三所有权1. 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22. 所有权的权能四1. 土地所有权7-8不动产所有权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33. 相邻关系9五动产所有权1. 动产所有权的概念2. 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21. 共有的概念与特征10六共有2. 共有的分类3. 共有物的分割以及效力31. 用益物权概述2. 地上权3. 地役权11-13七 用益物权4. 典权5. 永佃权6. 居住权7. 建设用地使用权8. 农用地使用权614-15八1. 担保物权概述2. 抵押权担保物权3. 质权4. 留置权4九1. 占有的概念与特征2. 占有制度的社会作用3. 占有的分类16-18占有4. 占有的取得65. 占有的效力6. 占有的保护总计 36 学时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 5 学时)教学重点: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物权法的概念与特征内容统一设为“宋体五号” ,行距为“单位行距”教学难点:物权的种类以及基本原则、物权的效力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物权法的概念与特征;掌握物权的客体、物权的种类及其基本原则、物权的效力。第一节物权的概念与特征1. 物权的概念2. 物权的特征第二节物权法的概念与特征1. 物权法的概念2. 物权法的特征第三节物权的客体1. 物权客体概说2. 物的概念与特征3. 物的分类4. 物的观念扩张5. 特种物第四节物权的种类1. 所有权与他物权2.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3. 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4. 本权与占有5. 普通物权与准物权第五节物权的效力1. 物上请求权效力2. 优先效力3. 追及效力本章习题要点:1. 物权的概念是什么,具有哪些特征?2. 物权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什么,物权客体的范围和特征是什么?3. 物权具有哪些效力?4. 把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的标准是什么?5. 物权保护中的物权保护方法和债权保护方法区别及其意义是什么?第二章 物权变动( 5 学时)教学重点:物权变动的含义、物权行为。教学难点: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教学要求:了解物权变动的含义、物权行为的基本理论;掌握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第一节物权变动的含义1. 物权变动的概念2. 物权的取得3. 物权的消灭第二节物权行为1. 物权行为的基本原理2. 各国立法对物权行为所持的不同立场3. 对肯定主义、否定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立法的比较第三节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1.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规范模式2.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规范模式第四节物权变动公示1. 物权公示概述2. 不动产物权的公示:登记3. 动产物权的公示:占有与交付第五节物权变动公示的公信力1. 物权登记的公信力2. 动产占有的公信力本章习题要点:1.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 物权公示的法律效力是什么?3. 动产交付有哪些不同形式,其基本含义和区别是什么?4. 不动产登记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5. 简述不动产登记的各种类型及其意义?第三章所有权( 2 学时) 教学重点: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所有权的权能。教学要求:了解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掌握所有权的权能。第一节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1. 所有权的概念2. 所有权的特征第二节所有权的权能1. 占有权能2. 使用权能3. 收益权能4. 处分权能本章习题要点:1. 所有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是什么?2. 所有权的权能具体是什么?第四章不动产所有权( 3 学时) 教学重点:土地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教学难点:相邻关系。教学要求:掌握土地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分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特征、性质、主要内容,相邻关系的概念、特征、处理原则和具体内容。第一节土地所有权1. 土地所有权的概念2. 土地所有权的特征3. 土地所有权的分类第二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权3. 建筑去区分所有权人的共有权4.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第三节相邻关系1. 相邻关系的概念2. 相邻关系的特征3. 相邻关系的调整原则4. 相邻关系的种类本章习题要点:1. 土地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2. 土地所有权的分类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专有权和共有权的主要内容4. 相邻关系的具体内容第五章动产所有权( 2 学时)教学重点:动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教学要求:掌握动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第一节动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1. 动产所有权的概念2. 动产所有权的特征3. 动产所有权与不动产所有权的区别第二节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1. 善意取得2. 先占3. 拾得遗失物4. 发现埋藏物5. 添附6. 取得实效本章习题要点:1. 动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2.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3. 取得实效的具体内容第六章共有( 3 学时)教学重点: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有的分类。教学难点:共有物的分割以及效力教学要求:了解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有的分类,掌握共有物的分割及其效力。第一节共有的概念与特征1. 共有的概念2. 共有的特征第二节共有的分类1. 按份共有2. 共同共有第三节共有物的分割及其效力1. 分割之提出2. 分割的原则3. 分割的方式4. 分割的效力本章习题要点:1. 共有权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特征?2. 共有关系的产生与消灭有哪些原因?3. 按份共有的对内对外关系有哪些?4. 共同共有的权利义务是什么?5. 准共有有哪些类型,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七章用益物权( 6 学时)教学重点: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有的分类。教学难点:共有物的分割以及效力教学要求:了解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有的分类,掌握共有物的分割及其效力。第一节用益物权概述1. 用益物权的概念2. 用益物权的特征3. 用益物权制度的价值4. 我国用益物权概述第二节地上权1. 地上权的定义2. 地上权的特征3. 地上权取得的方式4. 地上权与土地租赁权的区别5. 我国的地上权第三节地役权1. 地役权的概念2. 地役权的特征3. 地役权的设立4. 地役权的期限5. 地役权的效力6. 地役权的抵押7. 地役权的变动8. 地役权人的权利9. 地役权人的义务10. 地役权的消灭11. 地役权与相邻权12. 地上权与地役权的区别第四节典权1. 典权概述2. 基本模式3. 获取方式4. 典期5. 典权性质6. 典权特点7. 典权的设定8. 典权人的权利9. 出典人的权利第五节永佃权1. 永佃权的概念2. 永佃权的特征3. 永佃权的灭失4. 我国的永佃权第六节居住权1. 居住权的概念2. 居住权的起源3. 罗马法中居住权的特点4. 居住权的性质5. 居住权的法律特征6. 居住权的取得7. 居住权的内容8. 居住权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关系第七节建设用地使用权1.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2.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3.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性质4. 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5.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类6.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7.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八节农用地使用权1. 农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及一般问题2. 耕地使用权3. 林地使用权4. 草原使用权5. 集体农用地的承包使用权本章习题要点:1. 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应当怎样理解?2. 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哪些法律特征?3. 我国地上权制度有哪些特点?4.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地上权,其特点是什么?第八章担保物权( 4 学时)教学重点: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成立要件和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区别及其法律效力。教学要求:了解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掌握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成立要件和主要内容。第一节担保物权概述1. 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2. 担保物权的分类3. 担保物权的特性第二节抵押权1. 抵押权的概念2. 抵押权的特征3. 抵押权的地位4. 抵押权的实现5. 抵押权的种类6. 抵押权的设定7. 抵押权的范围8. 抵押权的消灭第三节质权1. 质权概念2. 质权的分类3. 质权的特征4. 动产质权5. 权利质权第四节留置权1. 留置权的概念2. 留置权的特征3.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4. 留置权人的权利本章习题要点:1. 担保物权的概念应当如何界定?2.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物权有哪些基本规则?3. 哪些财产可以抵押,哪些财产不能抵押?4. 质权的实现方法是什么?5.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是什么?第九章占有( 6 学时)教学重点:占有的概念与特征、占有的种类、占有的取得。教学难点:占有的效力、占有的保护。教学要求:了解占有的概念与特征、占有的种类、占有的取得,掌握占有的效力、占有的保护。第一节占有的概念与特征1. 占有的概念2. 占有的特征第二节占有制度的社会作用1. 占有制度有利于稳定现实的占有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2. 占有制度有利于维护商品交易的安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3. 占有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和谐。在民法的各项制度中,占有制度最能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第三节占有的分类1. 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2. 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3. 自己占有与辅助占有4. 单独占有与共同占有5. 正权源占有与无权源占有6. 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7. 有瑕疵占有与无瑕疵占有8. 准占有第四节占有的取得1. 占有的原始取得2. 占有的继受取得第五节占有的效力1. 权利推定2. 即时取得与时效取得3. 占有物的使用收益4. 占有人对返还原物请求人的权利与义务5. 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第六节占有的保护1. 物权法上的保护2. 债权法上的保护本章习题要点:1. 占有有哪些类型?2. 构成占有须具备哪些要件?3. 占有具有哪些效力?四、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 20%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平时考勤,占 20% ;课后作业,占 30% ;模拟审判,占 30% ;庭审观摩,占 2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80% ,主要考核所学的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并能运用所学民事诉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物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司法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能进行相当的物权法理论研究。五、教材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