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tj08标文化宫站抽水试验报告精品资料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一、工程简介2二、工程地质条件3三、水文地质条件1四、基坑布井情况2第二章基坑开挖前的抽水目的3一、疏干井开挖前抽水目的3二、降压井开挖前抽水目的4第三章基坑疏干井群井抽水试验4第四章基坑第 2 层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6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6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6精品资料三、试验期间实测降压井单井平均出水量7四、试验实测水位降深与曲线见下表和下图7五、试验实测水位回复曲线8第五章基坑第 2a 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9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9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9三、试验期间实测降压井单井平均出水量10四、试验实测水位降深与曲线见下表和下图11五、试验实测水位回复曲线11第六章群井试验小结1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常州 1 号线文化宫站位于和平北路下南北向设置,车站为14m 岛式站台地下三层车站,共设置3 组风亭、 3 个出入口,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sk21+525.182 , 南端头井与盾构区间设计分界里程为:sk21+414.962,北端头井( “刀把 ”处)与盾构区间设计分界里程为: sk21+732.095 ,车站净长 317.133m ,净宽 21.3m ,其中“刀把”部分长63.263m 。1号线车站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24.66m ,端头井段约为26.36m 。拟建场地地理位置详见下图。图 1.1 拟建场地理地位置因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坑底土体抗承压水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经底板稳定性分析,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后需采取减压降水措施。为充分观测和掌握承压水抽水引起对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为基坑承压水运行提供依据,我司于 3月20 日对1号线文化宫站进行抽水试验。二、工程地质条件1、拟建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本标段车站场地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地形较为平坦,地貌单元属冲湖积高亢平原区,勘查期间勘探孔孔口标高4.41 5.82m 。2、区域地质条件:1 号线车站基坑坑底位于1 层粉质粘土层、-4 层粉质粘土层、-4a 层砂质粉土层中,开挖深度内以粉土、粉砂层为主,依次为层杂填土、-2 层粘土、 -1层粉土、 -2 层粉砂、 -3 粘土、 -4 粉质粘土、局部存在1 粉质粘土和 -4a 粉土;开挖面以下依次为-1层粉质粘土、 -2层粉砂。标准段地下墙墙趾插入-2层粉质粘土层,两端端头井地下墙墙趾插入-3 层粘土。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如下:时代土层成因编号土层名称层底埋深(m)层底标高(m)-5.63层厚(m)土层描述杂色, 广泛分布, 顶部多为沥青砼路面,中q4ml填土1.60 3.555.50-4.410.60 2粘土9.10-0.636.509.00-8.031.40 1粉土夹粉砂12.80-3.686.3014.00-15.343.20 2粉砂20.00-8.959.9017.20-20.600.60 1粉质粘土26.00-11.869.1021.30-20.271.50 3粘土25.10-15.938.7023.00-32.410.50 4粉质粘土37.40-17.768.7024.00-26.771.00 4a粉土32.00-18.617.6026.40-40.640.80 1粉质粘土45.80-21.2519.0027.60-35.630.90 2粉质粘土41.30-22.834.9034.10-35.320.50 2粉砂40.30-29.149.2038.00-49.001.50 2粉质粘土54.00-32.7817.50 2a粉土45.80-46.390.7011.001.60 11.00部主要为二灰碎石和灰土,下部主要为粉质粘土, 含碎砖块及建筑垃圾,局部夹植物根茎等,土质不均。q3 al+lq2 al+l灰黄色褐黄色,硬塑, 中压缩性, 含铁锰结核和高岭土, 无摇振反应, 有光泽, 干强度高, 韧性高。 拟建场地内填土厚度较大处缺失。灰色, 稍密为主, 中压缩性, 局部夹少量粉砂、粘性土,含少量姜结石,土质不均,摇 振反应迅速。拟建场地内基本遍布,仅s16xbj14 、s16xbj12孔缺失。灰黄色, 中密,中压缩性,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 含少量云母及姜结石。 拟建场地内均有分布。灰色,软塑为主,中压缩性,含少量粉土, 局部夹少量未分解腐植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拟建场地仅个别小范围呈薄层分布。黄褐色, 硬塑,中压缩性, 含少量铁锰结核, 局部夹姜结石,直径为 0.50cm 2.00cm, 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灰黄色, 软塑可塑, 中压缩性, 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拟 建场地内局部地段缺失。灰黄色,中密,中压缩性,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为4 层中夹层,拟建场地内断续分布。灰色,软塑为主,中压缩性,夹薄层粉土, 局部夹腐植物, 无摇振反应, 稍有光泽,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场地均有分布起伏较大。灰黄色褐黄色,可塑, 中压缩性, 局部夹少量可塑粘土及密实粉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拟建场地局部地段分布。灰色灰黄色,密实,中压缩性,含长石、石英及云母碎片,局部夹姜结石,直径为0.50cm 2.00cm 。厚度变化大,拟建场地局部缺失。灰灰黄色, 可塑为主, 中压缩性, 夹薄层粉土,局部夹姜结石,直径约为1.0 3.0cm ,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有起伏,仅局部缺失。灰灰黄色, 密实, 中压缩性, 局部夹粉土时代土层成因编号土层名称层底埋深(m)层底标高(m)层厚(m)土层描述夹粉砂51.2052.70-41.02-52.846.303.00较多,具层理,含少量姜结石, 直径约1.0 3.0cm ,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 干强度低, 韧性低, 拟建场地局部分布,为 2 层中夹层。灰黄黄褐色, 硬塑, 中压缩性, 含少量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夹粉土, 局部含少量姜结 3粘土46.30-38.372.1055.30-59.551.40 4粉砂64.60-50.7510.6060.00-59.452.00 5粉质粘土64.00-54.846.7064.00-63.272.20 6粘土68.10-58.928.60q2l 1粉砂未钻穿 3a粉土夹粉砂57.5043.00-48.08-41.0517.200.60石,直径约 1.0 2.0cm ,最大直径约5.0cm , 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拟建场地内基本均有分布,仅局部缺失。灰灰黄色, 密实, 中压缩性, 局部夹粉土较多,具层理,含少量姜结石, 直径约1.0 3.0cm ,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 干强度低, 韧性低,拟建场地零星分布,为3 层中夹层。灰黄色, 密实,中压缩性, 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 局部含少量姜结石。拟建场地局部缺失。灰色灰黄色, 可塑硬塑, 局部夹少量密实粉土及姜结石,无摇振反应, 有光泽, 干强度高, 韧性高, 为中压缩性土。拟建场地内仅深部揭露。褐黄色, 硬塑, 中压缩性, 含铁锰结核和高岭土,局部夹薄层粉砂及姜结石,直径约1.0 3.0cm ,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拟建场地内仅深部揭露。灰色, 饱和, 密实,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 为中压缩性土,拟建场地内仅深部揭露。典型地质剖面图典型地质纵剖图精品资料图 1.2 典型地质剖面图三、水文地质条件常州市北临长江,南濒太湖,区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育,为太湖上游高水网区。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本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和承压水。潜水潜水主要埋藏于填土中,局部区域以上层滞水形式存在,其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人工用水、地表径流,主要以蒸腾作用排泄,勘察期间测得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10 4.5m ,稳定水位标高约为4.02 0.9 m ,平均水位标高 (黄海标高 )为 2.63 m 。承压水第层承压水主要埋藏于 1、 2、 4a 、 2层粉土、粉砂中,其主要补给源为 大运河和长江水的侧向补给,排泄途径亦相同, 水量较丰富。 勘察期间测得其埋深为地面下 3.4 6.3m ,水位标高约为1.46 1.53m ,标高平均为黄海高程0.05m ,第 i 层承压水年变化幅度约 1.0m 。第层承压水主要赋存于 2a 、3a 层、4a 及 1 层砂土中, 主要补给来源为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含水层顶板粘性土的压密释水以及区域上的侧向径流补给。其中 3a 、4 及 1 层承压水埋藏较深,对本标段拟建工程基本无影响。勘察期间测得第 2a 层初始水位埋深为地面下4.48m ,水位标高约为 -0.06m 。地层透水性评价文化宫地块地下空间基坑开挖及围护设计涉及地层主要有2 、1、2、3、 3、 4、 4a 、 1、 2、 2、 2、 2a、 2b、 3、 3a、 4 层。其中 1、 2、3、4a 、2、2a 、3a 层粉土、粉砂层透水性较强,其余各土层为粘性土, 透水性较弱,详见下表。拟建场地地层透水性评价表表 1-1精品资料层号土层名称kv(cm/s )kh( cm/s )( cm/s )( cm/s )级填土2.0e-05弱透水 2粘土1.84e-0083.88e-0083.0e-07不透水 1粉土夹粉砂1.34e-0043.2e-0042.90e-0032.9e-03中透水 2粉砂4.96e-0043.68e-0042.90e-0032.9e-03中透水 1粉质粘土6.0e-07不透水 3粘土2.05e-0083.67e-0082.5e-07不透水 4粉质粘土1.02e-0051.24e-0056.0e-06微透水 4a粉土3.60e-0051.67e-0043.0e-04弱透水 1粉质粘土5.63e-0087.54e-0086.0e-07不透水 2粉质粘土2.0e-06微透水 2粉砂2.44e-0043.80e-0045.18e-0035.2e-03中透水 2粉质粘土5.56e-0081.61e-0072.0e-06微透水 2a粉土夹粉砂5.0e-04弱透水 2b粉质粘土夹粉2.0e-05弱透水土 3粘土2.25e-0083.03e-0085.0e-07不透水 3a粉土夹粉砂4.0e-04弱透水室内渗透试验抽水试验 k建议值 k透水性分注: 1、 1 层、 2 层、 2 抽水试验数据为参考邻近工点资料。2、 1、 2、 2a、 3a 层渗透系数建议值系根据邻近工点资料结合当地经验共同所得。四、基坑布井情况针对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第层第4 层)的潜水含水层和微承压水含水层:在基坑内布置30 口疏干井,其编号分别为s1s30 。同时在坑外侧布置11 口 第 1、 2 层观测(兼备用、回灌)井和9 口第 4a 层观测(兼备用、回灌)井,其编号为 wg1wg11和 gq1gq9 。详细布置见下图。图 1.3 疏干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针对第 2 层承压水: 在基坑内布置7 口泄压井和1 口观测备用井, 其编号分别为by1 by7 和 gby1 。同时在坑外布设5 口观测井,其编号为gb1 gb5 ;针对第2a 层承压水:在基坑内布置5 口泄压井和1 口观测备用井,其编号分别为jy1 jy5和 gjy1 。同时在坑外布设4 口观测井,其编号为gj1 gj4 。详细布置见下图。图 1.5 第层降水井平面布置图第二章基坑开挖前的抽水目的一、疏干井开挖前抽水目的基坑成井施工后针对潜水,在成井结束后进行疏干井抽水,在基坑开挖前将坑内潜水降低到每层开挖面1.0m 以下,在抽水时,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在基坑开挖前,测定潜水初始水位;2、确定单井出水量;3、检验疏干降水效果;4、通过群井预降水,检验基坑周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二、降压井开挖前抽水目的基坑泄压井成井施工结束后针对第2 层和第 2a 层承压含水层进行试抽水试验, 因此试验目的如下:1) 测定承压水的初始水头埋深及单井出水量;2) 检验降压井的降水效果,确定目前降压井数量能否满足基坑降压要求;3) 为本基坑后期降压降水运行提供依据;4) 检验现场施工用电及排水情况。第三章基坑疏干井群井抽水试验试验前初始水位抽水 6 天时水位名称变化量( m)备注( m)( m)s11.52-19.90-21.42坑内s71.95-19.91-21.86坑内s191.92-19.35-21.27坑内我司在全部疏干降水井成井施工完毕后,于2016 年 3 月 30 日起进行疏干井降水运行,其中留疏干井s1 、s7 、s19和s27作为观测井,疏干井群抽水试验均采用qdx5-40/1.1型潜水电泵进行抽水,单井出水量从大到小,最后降为1.6 3.2 m 3/h 不等,出水量衰减明显。从3 月 31 日至 4 月 05 日累计抽水6 天坑内外水位累计变化如下表所示:s271.75-19.63-21.38wg13.923.74-0.18wg23.032.85-0.18wg31.281.14-0.14wg43.082.70-0.38wg51.381.31-0.07wg63.083.04-0.04wg71.291.01-0.28wg84.164.20+0.04wg92.12wg103.102.80-0.30wg112.11qg12.081.82-0.26qg23.143.06-0.08qg32.131.90-0.23qg43.413.21-0.20qg52.131.90-0.23qg63.983.72-0.26qg73.242.85-0.39qg83.643.54-0.10qg92.402.30-0.10坑内坑外第 1、 2 层观测井坑外第 4a层观测井由上表所知道3 月 31 日至 4 月 05 日坑外水位没有一定的变化。通过上述水位观测,可以看出,本基坑地下围护没有明显渗漏现象。第四章基坑第 2 层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我司于 2016 年3月30 日至4月06 日对本基坑进行了第2 层群井试抽试验和停抽水位恢复试验。试验期间开起 yb1 yb7 共7口泄压井,同时以 gby1 为坑内观测井,gb1 gb5 为坑外观测井。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含水层井号gby1gb1gb2gb3gb4gb5第 2 层初始水位深度( m)5.62.62.62.13.52.5表4.1基坑初始水位埋深表注:水位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验算第 2 层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w.02.1)的规定,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为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公式:sihwhfs式中: h坑底以下隔水层的覆土厚度(m);si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各层土的重度(kn/m 3 );h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 w 水的重度( kn/m 3),取 10kn/m 3;fs抗承压水头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1 。表 4.2开挖深度 hs- 安全水头埋深d 对应关系表15.505.6 (初始水位)临界深度第 2 层24.11 24.47125.53116.26 16.9518.9721.86 22.5524.57标准段北端头26.01719.9025.50南端头25.39518.7124.31刀把端头含水层开挖深度hs(m)安全水头埋深需降水头 h(m)(m)d备注根据稳定性计算, 若第 2 层初始水位按5.60m 计算,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以下15.5 m 处时,上覆土压力约为259.3kpa ,基坑底板处于临界状态,应陆续开启泄压井,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三、试验期间实测降压井单井平均出水量yb1 约为 0.25m 3/h、yb2 约为 0.23m 3/h 、yb3 约为 0.18m 3/h 、yb4 约为 0.15m 3/h、yb5 约为 0.20 m 3/h、yb6 约为 0.16 m 3/h、yb7 约为 0.15 m 3/h。即 7 口泄压井单井平均水量约0.19m 3/h。抽水过程中前期水量相对较大,后期出水量逐渐稳定。四、试验实测水位降深与曲线见下表和下图为满足最大开挖深度的群井抽水:即:需降承压水水头19.90m ,安全水头埋深为抽水时间开启试观测井水位降深/观测井水位埋深(m)( min )验井gby1gb1gb2gb3gb4gb5yb1 444020/25.60/2.6-0.1/2.5-0.1/2.0-0.2/3.5-0.1/2.7yb7群井抽水试验 gby观1 测井水位埋深与时间变化历时曲线46810) 12m( 14深 埋 16头水 1820222426gby观1 测井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时间( min)450025.50m 。图 4.1 坑内观测井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五、试验实测水位回复曲线抽水井停抽后承压水水位开始恢复, 通过观测 gby1 在停抽后约 12 小时恢复到降深的 16.7% ;停抽后约 24 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 27.2% ;停抽后约 48 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 46.4% 。图 4.2坑内观测井gby1 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第五章基坑第 2a 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我司于 2016 年4月1日至4月6日对本基坑进行第2a 层群井试抽试验和停抽水位恢复试验。试验期间总起 jy1 jy5 共5口降压井, 同时以gjy1 为坑内观测井, gj1 gj4 为坑外观测井。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表5.1基坑初始水位埋深表含水层井号gjy1gj1gj2gj3gj4第 2a 层初始水位深度( m)4.882.23.22.62.7注:水位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验算第第 2a 层层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性。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w.02.1)的规定,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为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公式:sihwhfs式中: h坑底以下隔水层的覆土厚度(m);si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各层土的重度(kn/m 3);h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 w 水的重度( kn/m 3),取 10kn/m 3;fs抗承压水头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1 。表5.2开挖深度 hs- 安全水头埋深 d对应关系表含水层开挖深度hs(m)需降水头h( m安全水头埋深d)备注(m)19.4504.88 (初始水位)临界深度第 2a 层24.11 24.47125.5318.84 9.5311.5513.72 14.4116.43标准段北端头26.01712.4817.36南端头25.39511.2916.17刀把端头根据稳定性计算,若第2a 层初始水位按4.88 m 计算,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以下19.45 m 处时,上覆土压力约为379.72kpa ,基坑底板处于临界状态,应陆续开启降压井,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三、试验期间实测降压井单井平均出水量jy1 约为 0.12m 3/h 、jy2 约为 0.11m 3/h 、jy3 约为 0.13m 3/h、jy4 约为 0.12m 3/h、jy5 约为 0.1m 3/h。即 5 口降压井单井平均水量约0.11m3/h。抽水过程中前期水量相对较大,后期出水量逐渐稳定。四、试验实测水位降深与曲线见下表和下图为满足最大开挖深度的群井抽水:即:需降承压水水头12.48m ,安全水头埋深为17.36m 。抽水时间开启试观测井水位降深/观测井水位埋深(m)( min )验井gjy1gj1gj2gj3gj42800jy1 jy512.58/17.37-0.2/2.00.1/3.2-0.3/2.30.2/2.9群井抽水试验 gjy1观测井水位埋深与时间变化历时曲线468) 10m( 深 12 埋头 水 1416gjy1观测井182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时间( min)图 4.1 坑内观测井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五、试验实测水位回复曲线抽水井停抽后承压水水位开始恢复, 通过观测井 gjy1 在停抽后约 12 小时恢复到降深的 12.8% ;停抽后约 24 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 22.2% ;停抽后约 48 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 40.8% 。群井抽水试验 gjy1观测井水位埋深与时间变化历时曲线468)m( 10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操控员试题及答案
- 水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飞机加油员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及答案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足球知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总帐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安澜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uk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维护与客户服务合同
- 2025年(完整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煤矿企业环保课件
- 狩猎证核发管理办法
- 项目竣工管理办法
- 个体工商户章程范本
- 设备快速换型管理制度
- 西华师范大学2024年《信号与系统》期末试卷(A 卷)
- 江南水乡讲课件
- 降低口腔炎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
- 职称评聘工作管理制度
- 三腔空肠营养管构造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