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_第1页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_第2页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如今,电话走进了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谁发明的吗?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 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3 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 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 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那是 1875 年 6 月 2 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 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 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 音将引起铁片振动; 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 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 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 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 “ 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由电精品资料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 年 3 月 7 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贝尔一生获得过 18 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 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关于爱迪生发明灯的故事,我们从孩儿时代都知道了:在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 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早在1821 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暗下决心。像进行其他发明一样,电灯发明的路程也很漫长。爱迪生从试验灯丝的材料开始:他先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可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后改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着他又改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仍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 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精品资料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面对无数次的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丝毫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 意味着向成功又走近了一步。一日,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爱迪生突然眼睛一亮,说:“对不起,麦肯基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先是一愣,继而爽朗大笑,说:“我知道你又在为你的发明想事了!行,拿去吧! ”老朋友当即剪下一绺胡子,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心欢喜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然后进行了炭化处理,再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一不做二不休地鼓励说。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 但他明白, 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 爱迪生起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识地帮老朋友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 爱迪生又惊叫起来: “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一听,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 “谢谢 ”。爱迪生把老朋友递过来的棉线放在 u 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进入实验室后,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 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夜幕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 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 灯泡立即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成功啦 ! ”爱迪生和助手们欣喜若狂地欢呼。13 个月的艰苦奋斗,换用了6000 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 多次,终于使电灯发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然后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1 小时, 2 小时, 3 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 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是 1879 年 10 月 21 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成功后的爱迪生并没有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日的一天, 天气闷热,爱迪生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把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发明家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 小时。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于是, 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 “佳内特号 ”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到寻常百姓家。再后来, 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