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建筑介绍_第1页
城墙建筑介绍_第2页
城墙建筑介绍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墙建筑介绍1、城河、吊桥、闸楼西安护城河,45米宽, 10米深,绕城一周14.6 公里,是西安城的第一道屏障。它曾有两个作用,一是距敌于城河之外,保护西安城内的安全;另一方面,它还有蓄 水排洪和改善城市小气候,增加城市美观的作用。在古代, 如果想越过护城河到城里,唯一的通道就是吊桥。吊桥桥身 用榆木或槐木制成,桥头上有铁环,环中贯有铁索,辅以麻 绳,直系到前面的闸楼上。在桥后的立柱上安有铁滑轮,这 样利用滑轮,吊桥就可以起落自如了。直到民国初年,吊桥 才被马路所代替,失去了军事壁垒作用,被全部拆除。南门 吊桥,是西安环城建设工程1989年在原址上重新复原的唯一一座。建在城门上的二重楼是月城城楼,也叫闸楼,它控 制着吊桥的起落和月城闸门的提放,兼管晨昏报时,作为城 墙防御体系的前沿阵地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城门城门是整个城防体系的重点,又是薄弱点。西安城门外形威武森严,实体墩厚,除门扇是用木材制成外,其余均是用城砖券洞砌就而成。建造圆拱式的城门,是明代军事科学与实用建筑相结合的一大创造。它取代了自西汉开始沿用了1500年之久的 过梁式 城门。 过梁式 城门属木结构城门,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起火。明以前各朝代都想尽办法保护城门,有用铁皮包裹大门的,有涂泥做保护层的,还有的在门内侧安水罐备水灭火,但许多城门还是毁于火事。直到明朝券拱式城门出现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防火问题。3 、月城、瓮城穿过城门,形如弯月的小城叫月城,它是进入城门后必须经过的第一道城。要进入城内,还必须经过第二道城 - 瓮城。在古代战争中, 月城和瓮城一方面卫护城门,加深城门的纵向防线;另一方面,易于守城部队迅速集合, 打垮已冲进月城和瓮城的敌人。5 、登城踏步、马道登城踏步,原建在城内,东南西北各一处。在四城门开盘道时改在瓮城内,方便游人登城参观。另外在城墙内侧还建有可驱三辆马车并行,呈二十五度角的斜坡是供马车行驶和士兵登城的道路,所以叫马道。全城有马道十处,加踏步共有登城道十四处。6 、城墙中国古代对建筑规模有严格的 礼 序标准,国都城方 9 里,诸侯都或后来的州郡府城大的为城方7 里,次的为 5 里,县城则一般为城方3 里。而西安城墙高12米,底厚 15-18米,顶宽 12-14米,东西长 4.2公里, 南北长 2.65公里, 全长 13.74公里, 这正是合乎这一礼 序等级而建的。7 、海墁以三层青砖铺砌,形成城墙顶面,可供六辆马车并行,外侧高,内侧低,利于排水。清以前的城墙顶面原本是平的,如元大都的土城的排水系统是在城顶部的中心顺长敷设一溜排水用的半圆形瓦管,雨水流入其中后顺瓦管排汇下城。 这种做法第一破坏了城顶地面的平整,对城上作战、行走都十分不利;第二雨水不能迅速彻底地排泄掉,对城墙的保护不利,因而它不是很科学、合理的。为此,在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对西安城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即西安城墙的第二次大修葺。在这次工程中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改造了全城的排水系统。他首先统一了全城城顶的内倾为 30度。然后按40-60米的距离,在城内侧用砖砌了一个直立的流水槽,槽上有吐水口,下有滴水石,雨水一到海墁上立刻顺海墁的坡度流入流水槽,沿滴水石很快散进阴沟,有效地保护了城墙墙体不受损坏。西安城墙之所以能保存至今,这套完备的排水系统起了很大的作用。全城共有这样的流水槽 170个。8 、垛墙、女儿墙明代西安城墙外侧修建有高1.8米的 品 字形垛墙,全城共有垛口5984个,垛墙中有悬眼供了望和射击使用。在清乾隆年间的第二次大修中,为了牢固,把垛墙一律 改为现在这样的平直形,中不留悬眼,只在垛墙脚下开一射 击孔。垛墙对面的矮墙叫 女儿墙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秦代以前的城墙上没有这堵矮墙。到了秦朝,由于战事频繁,修筑城墙也很频繁,每年都有许多人为此而服劳役。这一年,在服劳役的人群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是带着十岁小孙女一起来的。老工匠是陕西人,儿子从军打仗死后,儿媳妇受刺激疯癫而落河淹死,只留下这 个十岁的小孙女与爷爷相依为命。小姑娘长得聪明伶俐,见 人总是笑咪咪的,可惜小时候发烧,腿落下了残疾,整日只 能静静地坐着,不能奔跑玩耍。爷爷做工的时候,小姑娘总 是坐在城边,提醒往来做工的叔叔、伯伯注意安全。一天, 小姑娘跟往日一样又坐在城边看大家干活,这时有个瘦弱的 民工背着个沉重的土筐步履踉跄地从小姑娘身边经过,昏头 昏脑走到了城边,脚步还要往前迈,小姑娘见状来不及喊就 用手使劲向里推那个民工,不想用力太大,自己失去平衡摔 下城去。老工匠和全体民工悲伤极了,把小姑娘埋在她平日 坐的地方,并沿城垒了一道和坟一样高的矮土墙,民工们都 把这道墙叫 女儿墙 。 女儿墙 的名字就这样在一代代工匠中流传了下来。垛墙女儿墙9 、城楼在古代军事战场中,防守一方仅凭地面防线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加强防守力量,一套高空防御网也是必不可少的。城楼是防御体系的主体建筑,高32米,长 43米,青瓦宝顶, 重檐飞峭, 庄重稳健, 气度不凡, 大有主帅之威, 战时是主帅坐镇指挥的指挥所。城楼为二层三重檐,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美观与实用的统一。另外 ,中国古代利用不同的建筑外形来表现主人的尊卑位份的建筑特点在这里也得到充分体现。明朝时西安府是朱元璋之子朱 樉的封地,属皇子封亲王,因而城池的建筑等级仅次都城南京。按照古训,屋顶为建筑之冠,行同人的冠冕, 是区分等级的重要形式。庑殿式屋顶为最高级,只能用在皇宫和庙宇的建筑上,重檐歇山式次之,所以西安城楼的屋顶均是重檐歇山式。城楼正脊两端的剑柄兽吻高耸,与戗脊、垂脊 的兽头默然互视,相映成趣。据说正脊两端的 兽是龙的儿子,叫 螭。它喜欢攀高望远,吞火咽电,因而火神和电母都十分怕它,有它的地方从不遭火灾电击。所以,人们就在房脊上塑造螭的形象驱赶火神、电母,以避免火事。那么 螭尾上为什么会有 剑柄 呢?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洪武元年一天夜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登基不久的朱元璋怎么也睡不着,便起身披衣下床, 挂上他从不离身的护剑信步走出寝室。刚到门口, 突然一道电光划破了沉沉的黑夜。朱元璋举目一望,看见正宫屋脊上陶螭忽然挺身活动起来,就要腾空而去。朱元璋眼疾手快, 拔出护剑就朝螭抛去,只听见一声巨响, 金光四射, 护剑将螭尾钉在了屋脊上,螭无法飞走,只好又盘卧在屋脊上。这时风雨雷电也无声息了。第二天,宫中的人见了都赞叹朱元璋神力治天。从此以后,人们塑螭吻时,为防止它再逃走,就加塑短剑将它镇住。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代的建筑构思和风格。10 、敌楼在城墙上每隔120米建有一个伸出城墙外的20 米宽、12米长、 高与城顶齐的墩台,叫敌台, 俗称 马面 , 全城共有 马面 98个。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上作战局限性大的水平战线,开创了城上立体战场。按马面120米的间距计算,60米的中心恰是弓箭、擂石等抛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两个马面之间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和防守功能。每个马面上都建有一座重檐歇山式敌楼,驻守兵士。12 、角楼城墙四个城角各有角楼一座,战时它辅助城楼作战,镇守四方。 至此, 西安城墙上的高空防御网形成了体系, 那就是:月城城楼与大城城楼遥相呼应,控制吊桥、城门局 势;而角楼镇守全城四角,辅助大城楼,传递大将号令以及 全城战势;而敌楼则利用其外突的特点形成正面以及两楼间 三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城门,减轻城门压力。这些附属军 事设施与城墙相得益彰,构成了深沟高垒、雉堞雄列的军事 城垒,真个使西安城墙防御体系 固若金汤 了。西南城角西安城墙走完一圈,就会发现惟独城墙西南角是圆形的,其他三个城角则是方形的。这一点,相当一部分“老西安”都不知其原因,有人甚至将此与风水联系,猜测如此建筑结构是故意而为,可能为了祈求上天,保江山千秋万代。明代修缮唐代城墙时,朱元璋下令角台向外扩张1/3 , 惟独没有重修西南城角,保留了唐代城墙角台原貌。当然很多读者又会问到,为何只有西南城角没修缮,这里面可是有两段传说。据说,西南城角处于地震带上,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修一次就出现一次问题,最后没办法只能保留圆形。另一个传说是,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遭受儿子和儿媳折磨,最终饿死在街头。当地父母官得知此事后,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大家认为二人无德不孝,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做人,因此未将此角楼改变形状。城墙马面共有93座东西南北四面城墙上,都有不少突出的部分,许多读者都问它是什么,古代到底有何功能?昨日,记者再次采访了西安城墙景区管委会,城墙外侧突出墙外的实心台叫敌台, 也称马面、墙台。之所以称为马面,据说是明代将城墙修筑的这种结构, 形象地认为是由98匹马组成的军阵,98座敌台犹如昂首挺立的骏马,所以将马头的位置叫做“马面”。据记载明西安城墙上共 98座敌台, 1982年实测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