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含答案)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1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含答案)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2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含答案)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含答案)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4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含答案)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验 1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 海南卷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 乡愁 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 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 c d d 2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 海南卷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只知有国 不知有身 任凭千般折磨 益坚其志 先其所忧 后其所乐 但愿群才奋起 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 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 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 b c d c 3 2008江苏卷24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 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 包容广纳b 推陈出新c 博大精深d 源远流长4 2008广东卷33 在唐代 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 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 这表明a 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b 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c 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 d b 5 2008海南卷18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 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 奔月 理想的佳话 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凝聚着自信自尊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 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 激励人们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 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 c d b 6 08苏北四市二模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d 自强不息7 08盐城二模 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 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夏 四海之内若一家 荀子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 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b 礼仪为本 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c 开拓进取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d 注重团结 呼唤统一的民族精神 d d 8 08通州六模 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认为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 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 世界文化的趋同才能化解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b 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才能根本上解决不同文明的冲突c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d 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冲突 c 9 08通州六模 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主要体现了的民族精神 a 爱好和平b 勤劳勇敢c 自强不息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10 08徐州三模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 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 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a b c d d d 1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 名言 成语都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选项中对应错误的是a 土尔扈特东归 团结统一b 威武不能屈 爱好和平c 精卫填海 自强不息d 天道酬勤 勤劳勇敢12 南通二模 200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规定 语文作文 每错一个字扣一分 重复不计 这体现了国家对规范汉字的高度重视 国家重视规范汉字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提高我国学生的母语水平 加重学习负担 不利于文化创新 有利于促进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a b c d b a 13 南通二模 2008年奥运会奖牌在传统的金属牌上镶嵌了中华美玉 见右图 这一创造性的做法a 体现了 更快 更高 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b 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c 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d 表明当代文化总是优越于传统文化 b 14 南通三模 当今世界 充满着各种各样 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 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和有益的思想方法启迪 这意味着a 中华文化优于其他国家的文化b 要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 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 中华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 d 15 南通三模 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就是一个以众为师 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这体现了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 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16 下列选项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有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惠及世界的科学技术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a b c d b d 17 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a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b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c 位卑未敢忘忧国d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18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a 秦的统一b 文字的发明c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 撰写史书 b b 19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一脉相承 的是 发源于黄河 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北宋时的 资治通鉴 为后世所传播 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我国民族众多 方言也较多a b c d a 20 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之间的关系是a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b 一个民族的发展只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c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能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d 在现代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 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a 21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因为 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 分化的政治战略 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的需要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a b c d c 22 2007年4月10日 人民日报 载文指出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形成和发展是多元一体的 就是说不只有一个源头 比如 长江上游的宝墩文化 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 这说明 a 古老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 在古代社会 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c 文化的源头越多 越有利于自身的发展d 各种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a 23 2007年9月5日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在晚会 少数民族演员们满怀激情 用天山南北的歌舞 青藏高原的六弦琴 蒙古草原的呼麦 长白山下的阿里郎 苗族山寨的踩鼓 八桂大地的山歌 尽情讴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充分表达对民族团结的礼赞 这主要说明 a 舞台会演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b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 我国各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d 24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表达中华民族a 民族文化的广泛认同感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 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25 舞蹈 千手观音 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 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 在绚丽多彩的灯光映辉下 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 这说明a 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现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b 中华文化的艺术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c 中华文化的艺术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 a 26 门前潮汐家家海 和 华夷估舶 注 估舶意为商船 自成群 无疑对岭南文化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这说明岭南文化a 带着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 与其它区域文化完全不同b 受历史 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c 是岭南人在岭南地区创造的文化 对中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d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b 2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面临危难 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 反封建的产物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a b c d d 28 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的秦兵马俑 制作精美的陶器 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 铸造精良的青铜器 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a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b 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c 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d 开放平和 面向世界29 我国积极促成朝核 六方会谈 反对武力解决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的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 a d 北京时间 月 日 时 分 秒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月 日 时 分 秒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 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日 时 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安然着陆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人上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据此回答 30 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a 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b 载人航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c 载人航灭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d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31 航天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a 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 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d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 b a 32 翟志刚在返回地面现场说 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刚刚返回到地面 昨天 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出舱活动 使命光荣 充满挑战 结果圆满 我为祖国感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