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1页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2页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3页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4页
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引言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尤其是词汇课的学习,词汇是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词汇相较于语法和音韵,都是一个开放的、不可穷尽的系统。因此,概括古代汉语词汇的规律,总结它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对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教材把有关词汇通论内容放在最前面,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古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学习,主要着重两方面的内容:词义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词义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各要素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映射着社会的变化。词汇对社会变化的反映是最敏感的,旧词旧义在不断地消亡,新词新义在不断地生成。尤其是在社会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词汇变化的迅速常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一)基本没变 一般说来,基本词汇的变化相对较小。有些一般词汇,有的变化也不大。 语言的词汇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中最稳定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什么叫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常用词。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55页:根据斯大林的意见,基本词汇是从古代到现代,在实际运用中必不可少的词,它们表达的是对于人们交际最不能缺少的概念。 156页:属于基本词汇的词的特点是:(1)普遍性;(2)稳固性;(3)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161页: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叫一般词汇。 163页:常用词就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词。它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如下:人、马、牛、羊、鱼、犬;天、地、日、月、山、水、风、霜、雨、雪;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大、小、轻、重、长、短;走、行、迎、过、追、退、进、遇、逃。基本词汇同发展相对缓慢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这些词语的学习没有什么困难。,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二)古今意义悬殊,很多意思已经没有了。 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九歌湘君:“薜荔拍(一作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 粪:古代有“扫除”的意思。说文:“粪,弃除也。”左传昭公三年:“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另一个常用的含义是“给禾苗除草、培土和加肥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彊。”,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勤:在古代,基本意义是辛劳、辛苦。说文:“勤,劳也。”尔雅释诂上:“勤,劳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写:古代汉语的“写”字没有书写的意思。古代写字不说“写”,而说“书”。“写”字在上古的常用意义是铸刻(成某种人物形状)。国语越语下:“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韦昭注:“以善金铸其形状。”废:古代有放下的意思。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文学:古代有文献典籍的意思。 史记儒林列传:“兒(音泥)宽既通尚书,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受业孔安国。” 从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看,这些词,初学时比较困难。但这种困难比较好克服,只要勤于查辞书、字典,即可避免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三)意义有联系,又有区别,同中有异。 这些词义最难掌握,也是古代汉语学习的重点。因为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很容易被忽略,因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词义范围的变化 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 1、扩大 词义的扩大指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如:,菜:古代指植物性的蔬菜。说文:“菜,艸之可食者。”现代汉语“菜”既指能做副食品的植物、蔬菜,也指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鱼、肉。,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雄:说文:“雄,鸟父也。”指鸟的雄性。现代汉语“雄”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 匠: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指木匠。 按:匚,fng。现代汉语“匠”指各种有技术的工人。 睡:说文:“睡,坐寐也。”指坐着打瞌睡。现代汉语“睡”,可以是打瞌睡,也可以是卧床睡。 洗:说文:“洗,洒足也。”指洗脚。 现代汉语“洗”指用水或汽油、煤油等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彊:说文:“彊,弓有力也。”现代汉语“彊”指力量大。 注意:彊,强之别。,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注意:“脸”,古代汉语指脸颊,现代汉语指脸部。不是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由一个小类上升为所属的一个大类,而脸颊和脸部不是小类和大类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缩小 缩小是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宫:说文:“宫,室也。”秦以前,不论居住者身份贵贱,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称宫。现代汉语,“宫”一般指身份尊贵的特殊人群所居住的房屋:宫殿;龙宫;雍和宫。也指人民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 瓦: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指陶器。现代汉语“瓦”指铺房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 妃:说文:“妃,匹也。”配偶,主要指女性配偶。现代汉语中“妃”专指皇帝的妾以及太子、王、侯的妻。 诏:说文:“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告诉。现代汉语“诏”指上告下。 肥:说文:“肥,多肉也。”指人畜肥。现代汉语指畜肥。,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3、转移 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汤,说文:“汤,热水也。”,现代指以汁水为主的一种副食品,如鸡蛋汤、菜汤之类。 史,说文:“记事者也。”是古代一种文职人员,后来专指记事的人。现代汉语“史”主要指历史。 狱,古代汉语指诉讼。现代汉语指监狱。 兵,古代汉语指兵器,现代汉语指士兵。 (二)词义轻重的变化 1、由轻到重,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诛,说文:“诛,讨也。”指责备、谴责。后引申为惩罚。现代汉语指杀戮。 诬,说文:“诬,加也。”(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引文作“加言也。”)指说话夸大其实。后引申为欺骗。现代汉语指捏造事实冤枉人。 2、由重到轻 购,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段玉裁注:“县重价以求得其物也。”现代汉语指一般的买。取,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指(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引申指用强力取得,据为己有。现代汉语指一般的获得。,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三)词义色彩的变化 1、由褒到贬 爪牙,古义为“得力助手”,例如:“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今义为“替凶恶的人跑腿的人”。 妖:,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君子 4、由中性到贬义小醜,本来指地位低下或政治上很不重要的人物,后来指小人。 卑鄙 四、讨论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问题 1、古今的时段与古义、今义。 前面我们讨论一个词词义的演变,主要是就一个词发展的两头来说的,主要说明这个词较早的意义和现代汉语这个词的意义的不同。但这并不是说,这个词较早的意义从先秦到五四运动以,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前(或者从先秦到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说,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意义直到现代才出现。例如: 禽,指飞禽走兽,主要见于汉以前;汉以后,多专指鸟类。 涕,上古时表示“眼泪”,但在汉朝时期比较通俗的文献中,“涕”已经有了鼻涕的意义。 2、古义的保留 我们说一个词古今的意义不同。主要是就常用的、主要的意义以及单独作为一个词的情形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古义就消失了,不使用了。有些词义作为词素在后来的双音节词中保留,也有些词义,在成语中保留。,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涕泗纵横;赴汤蹈火;减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口诛笔伐。 3、今义的使用 我们说某个词的现在的意义在某个时候就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个意义在这个时候就完全取代了古义。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存的过程。今义出现了,并不意味着它就成了当时最常用的意义,尤其是汉语存在一个文言文系统,就更要主要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涕”汉代已经出现表示“鼻涕”的用例,但“涕”同时仍可表示“眼泪”。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指出:汉末以后,“在正统文言里,涕始终是泪的同义语,而很少当鼻涕用。涕泪大部分是同义连文,指眼泪;有时则是两个并列的成分,分指鼻涕和眼泪。”,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二)双音组合与双音词的问题 在学习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两个连在一起的字,跟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形式相同。如“消息”(消是消失,息是生长)、“睡觉”(睡是打瞌睡,觉是醒过来了的意思)等,这些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 提问:从前面的学习的文选中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发展变化有那些途径?其中,引申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1、词的本义,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词的本义不是词的原始意义。 语言的产生远早于文字。在原始的文字没有产生之前的语言中,一个词的原始意义无从考察。 有文字可考 汉字是表意文字,可以通过对汉字字形所反映出来的造字意图的分析,来推测词的本义, 文献资料证实 我们所说的本义,一般来说必须有文献资料的证实。如果没有语言文献资料,单纯的形体分析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向,甲骨文:,指事字:寸,小篆:,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習,甲骨文:,(按:与课本观点不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甘: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解:,3、探求本义应该注意的问题 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 汉语的字与词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字的本义与它所代表的词,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二)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任何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词义引申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1、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直接引申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月,本义是“月亮”,引申为表示时间的“月”。城,本义是“城墙”,引申为城市。间接引申,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由直接引申义而再引申产生的意义。朝, ,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朝廷朝代解,本义是分解动物。,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从义素分析的角度看,连锁式引申的每一个意义和邻近的意义都有共同的义素。 “要”的引申可分析如下:,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腰(人体的中间部分)中间(中间)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行进)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辐射式从本义出发,向不同的方向引申出几个引申义。节:本义:竹节。,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节奏,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第一组:用于树木,则为木节;用于动物,则为关节与“竹节”的共同点:坚硬突出处。 第二组:用于时日,则为节气;用于音乐,则为节奏与“竹节”的共同点:事物的分段处。 第三组:用于道德,则为节操;用于社会,则为法度;用于动作,则为节约与“竹节”的共同处:约束,连锁式、辐射式兼而有之 信 本义:言语真实。 引申义:对人真诚,有信用;相信;的确,确实;凭证;信使;音讯;书信。,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义素分析如下:言语真实:言语真实对人真诚,有信用:对人的态度真实相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