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作:瓦莱里海滨墓园【摘要】后期象征主义以瓦莱里为代表。他也提倡“纯诗”的主张,他认为诗的灵魂在于智慧而不是情感,而智慧又非语言所能表达,因此它们来自纯粹的直觉。从这种直觉提炼出纯粹的思想,从这种思想产生纯粹的诗歌。他的海滨墓园是他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这首诗集抒情、写景和哲理沉思为一体,意象神奇,象征性强,极具魅力。诗人结合其少年时的经历和地中海沿岸的墓园风光,通过对自然地不朽和人生的短暂的对比,呼吁人们把握现在而不要空待未来。【关键词】瓦雷里 象征派 墓园 意象 音乐性 二十世纪 保尔瓦雷里(18711945),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作品有旧诗稿(18901900)、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幻美集(1922)等。他的诗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从法国扩及英、美、德、意、俄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国际性文学思潮,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其中以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克尔、爱尔兰的叶芝及美国诗人艾略特为主要代表。他们继承了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更趋完善,内涵更为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思潮。后期象征主义的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象征主义是一种桀骜不驯的流派,其影响之广,成就之大,大有盖过其他流派之势。其艺术追求、艺术表现方面的特征,也尤为突出。在这里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象征主义的特点:第一,象征主义具有清醒的文学自觉意识,不愿受制于政治,也不愿受制于道德。第二,在处理作家的主观与现实的客观的关系方面,象征主义把外部的一切都作为契机,作为既是形式又是内容的综合体,引发出对自我微妙内心世界的挖掘,表现出心灵的最高真实。第三,象征主义以象征、通感、奇喻、比拟等为基本表现手法,“以物达情”、“以物寓理”。 第四,象征主义注重神秘朦胧感,追求若明若暗,扑朔迷离的效果。保尔瓦雷里作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现代法国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继承了马拉美的纯诗传统,却在诗歌中融入了关于生与死、变化与永恒、行动与冥思等哲学上的思索。其成名作是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被誉为法国最优秀的诗歌之一,并标志了后象征主义的振兴。1922年,瓦雷里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收录了诸多优秀的诗作,包括脚步、石榴、风灵等。而瓦雷里一生的颠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滨墓园,海滨墓园写诗人在海宾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结论,主旨是关于绝对静止与人生交易的对立统一关系。开篇“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这首诗代表在诗歌创作方面瓦雷里的成就高过了他的前人马拉美。这首诗选自诗人1922年出版的诗集幻美集,为诗集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中所说的海滨墓园确有其地,它就坐落在诗人的家乡,诗人成长并埋葬于此。墓园位于一座小山的山头,俯瞰着地中海,正是引人沉思的地方。我们似乎看到:诗人在一片烟水茫茫之中,在寂静的世界里,面临着大海,面对着那白色的排列整齐的墓碑灵魂安息之所,心中波涛汹涌,从而写出了这首雄浑美妙的诗。 诗歌共有24节,大致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讲墓园的独特景色和神秘氛围,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生死的沉思、对生命的赞颂。“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这句话真美,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天空中跟这这群白鸽飞翔。诗人看见海滨的这些墓园,引发了诗人深沉的思考,诗人在诗歌中加入一些哲理的成分,这是诗人区别于其他象征主义诗人的特色所在,也体现了后期象征主义区别于前期象征主义在于加入了更多理性思考的成分。诗人看见海边的墓园,那些沉睡的灵魂啊,那些曾今深邃的、咆哮的、挣扎的、恬淡的、宁静的灵魂啊,一切都归于尘土。让读者觉得诗人一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灵魂家园,别人无法理解,每当诗人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就觉得那是一种美妙的或痛苦的心灵旅途。生命有终时,诗人也感觉悲凉,“死者当年的习语、个人的风采、各具一格的心窍,而今何在?”但是诗人看到这些白色的墓碑,奔腾的大海,又发现灵魂是可以超越生命的长度的,它可以穿越时空,深邃的思想是不会死亡的,所以诗人觉得在这美好的天地万物间一定要好好地有意义的生活。墓园,那埋藏着众多灵魂的地方,那宁静的气氛,使诗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诗人开始参悟宇宙的动静、大海的丰富深沉;那样的神秘让诗人的心瞬间就消融进了其中。诗人想到了人生,迷蒙恍惚中,诗人觉得生命的冲动和鲜活、人生的美丽都化为了骷髅,隐藏在了死亡的阴影中。诗人在那不断吹来的带有咸味的海风中听出了生命的气息,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冲动强烈地在拍击白色的房顶。生命不息! 瓦莱里在关于的创作中说道:“我固然会被一本书吸引,我心旷神怡地反复阅读,但它并不彻头彻尾地拥有我,而只有在我从一种能与语言的强力本身相媲美的思想中得到某些真知灼见时它才彻入我心肺。将普遍词语委婉曲折成出乎意表的形态而不损坏其必备形式的那种强力,将难以言说的事物用扣人心弦金和简洁的方式加以言说,尤其是对于综合、和谐、观念的同时性驾驭,这些在我看来,是我们的艺术至高无上的目标。”那么,瓦莱里是怎样在海滨墓园中实现这无上的目标的呢?首先,海滨墓园流荡着一种音乐的节奏。瓦莱里发展了关于诗歌音乐性的认识,认为诗人创作,不仅是像音乐家那样结构音符,而且要对所用的词语、思想、语言进行升华,赋予诗中的语言、事物、形象以生命。海滨墓园“将十音节诗与十二音节强力相接”、“每段六句诗形式”、“并通过确切表达它们的形形色色的音韵与功能来加以保证。”在段落之间冲突和应和是必须建立起来的。诗中的节奏感带领读者进入了神秘纯美的畅想。诗作一二三节以“平静的房顶”、荡漾的“白鸽”、“公正的中午”,“单纯的米耐芙神殿”营造出了人海合一的宁静心境。诗在舒缓的节奏中开始,接着沉思走向深入,第四节成为节奏的延展,主题似乎就要激荡而起时,忽然笔锋一转,又有了变奏,使读者感到生命中充满着“变”,而“我”是如何的坦然。“整个的灵魂暴露给夏至的火把, 我敢正视你,惊人的一片光华 放出的公正,不怕你无情的利箭!我把称干干净净归还到原位,你来自鉴吧!”诗歌一波三折,好像一曲生命的交响,鲜明的节奏感使诗歌意境无限宽广。诗歌有着强烈的音乐节奏,这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一大特征。诗人曾经说过:“海滨墓园在我的心中最初只是一种节奏,一种由十音节组成的法语诗的节奏。当时我还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来填充这种节奏。”这首诗正如音乐一样:没有可视的形象,但在它流动的节奏中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正是在这种节奏的跳跃中,瓦莱里完成了对生命、死亡、宇宙意义的沉思,创造了美妙动人的超凡旋律,启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思考世界的意义。海滨墓园实践了诗人提倡的语言音乐化的主张,诗人力图调动一切语音要素来创造音乐效果。根据卞之琳先生译后记,在押韵上,此诗每节六行,韵脚排列是aabcb;在节奏上,每行十音节,重音顿落在第四音节上,构成前四音节,后六音节的节奏;长诗还使用了巧妙多变的双声叠韵来摹拟海浪、秋蝉等自然物发出的声响或描摹诗人难以言传的心境。海滨墓园不愧是一首抒情性的沉思默想的乐曲。正如诗人所强调:当诗人真正是诗人的时候,思想同某种乐曲是不可分割的。其次,海滨墓园在语言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瓦莱里运用了意象比喻,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中多种意象:“穿水的眼睛”、“高处的正午”、“真正的大饕”、“绝对的海怪”等等,都留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瓦莱里通过似有还无的思维和极富创造力的语言,以及变幻莫测的文字将读者引向一个纯美世界。海滨墓园中美的境界神秘而动人。“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目空一切的海水啊,穿水的眼睛守望着多沉的安眠在火幕底下。”“对!赋予了谵狂天灾的大海,斑斑的豹皮,绚丽的披肩上绽开太阳的千百种,千百种诡奇的形象,绝对的海蛇怪为你的蓝肉所陶醉,还在衔着你鳞鳞闪光的白龙尾,搅起了表面像寂静的一片喧嚷。”在这里作者特别注意语言自身的逻辑,并使之延展。诗歌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大理石的死寂和埋着的灵魂、天空的静和大海的幽深、生命的艳丽和死亡的灰色、沉默和思绪的澎湃好像连成了一片意象的海洋,互相之间意指着,令人眼花缭乱又发人深思。生命和宇宙、心灵和自然在交融渗透,互相影响,新的生命和新的世界在这个混沌寥廓的世界里孕育着,萌动着。 象征主义强调主观的真实,我觉得这个观点很值得肯定。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是物质的存在,还有心灵的存在,我们不能一切都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人的心灵比宇宙都要浩渺,而且韵味层出、变化多端。瓦莱里在海滨墓园就表现了诗人关于生与死、灵与肉的独特的思考,抒发了珍惜现实生活的情感。诗人也曾一度感觉到:“蛆虫织丝在原来涌泪的眼眶。那些女子被撩拨而逗起的尖叫,那些明眸皓齿,那些湿漉漉的睫毛,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诗人也觉得曾经的那些留恋的美好也不过是一场春梦,但是之后不久就说到:“不,不!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我的身体啊,砸碎沉思的形态!我的胸怀啊,畅饮风催的新生!从大海发出的一股新鲜气息 ,还了我灵魂啊,咸味的魄力!奔赴海浪去,跳回来一身是劲!”诗人感觉到的是生活向上的美好,人一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会何其痛苦?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到诗歌中,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强烈的灵与肉的冲突。也许人不可以逃过死亡的悲剧,但是人美要再者有限的生命中精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是人的这些情感都是通过诗性的语言表达的。诗歌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而不是具有功利性色彩的说教,在海滨墓园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很多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情感,比如大海,象征在变动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太阳和天穹,象征宇宙精神的绝对与不朽;墓园,象征个体生命的死亡。诗人在诗歌中善于曲折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由于象征、联想、烘托得手法的在诗中使用。二战之后,人们的灵魂家园开始失守,尼采说:“上帝死了”,因为没有了信仰,很多人陷入了虚无主义,觉得生命史没有价值的。但是瓦莱里对生与死进行了严肃探讨,认为:“红红的泥土吸收了白白的同类,生命的才华转进了花卉去舒放。”这就是灵魂的不朽吧。是人的这一情感就是隐约含蓄的表达出来的。最后,海滨墓园中还有哲理思考。海滨墓园不是哲理诗,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诗。诗人将构思中的感觉,暗示性的抽象等写入诗中,使之既有诗的境界又达成某种自我的深思。如在诗歌的第五节中,“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正像它把消失换成了甘美。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我在此吸吮着我的未来的烟云。”深邃的哲理不得不引起读者的深思。当我们读到海滨墓园中那深沉、舒徐、和谐、优美的诗句并感受那涵荡的诗之旋律时,其诗中所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