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解析)中图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 合格基础练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1A2.C第1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作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冰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在成因上与外力作用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BCD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沙尘暴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地荒漠化ABCD3A4.B第3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故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故对,错。第4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故正确。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故错。 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56题。5与图中“孤峰残丘”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岩浆喷出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ABCD6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5D6.B第5题,该地位于云南,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广布,而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第6题,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为石灰岩,从成因看属于沉积岩。右图中乙由风化物形成,表示沉积岩,其形成过程为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读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78题。7下列有关图示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沉积岩侵入岩变质岩岩浆ABCD 8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B CD7A8.B第7题,据图可知,有层理,为沉积岩;为侵入岩;为岩浆;为变质岩;为喷出岩。第8题,地壳的物质循环由岩浆到岩浆岩,再到沉积岩、变质岩,最后再生成新的岩浆的过程。9读某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_,以_作用为主;B:_,以_作用为主;C:_,以_作用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深,_大,多_,水能资源_;C处河段特征:流速_,泥沙_,河面宽广,利于_。(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解析仔细观察甲、乙、丙三幅河流剖面图,同时注意下面的图例,河流上游侵蚀作用显著,河谷呈“V”字形;下游沉积作用显著,河谷成槽形。岩层上软下硬,上面的岩石易被侵蚀掉,根据河流A段的纵剖面图可以看出河流A段可能形成河流瀑布景观。答案(1)乙流水侵蚀、下切甲流水侧蚀、拓宽丙流水沉积(2)下切落差峡谷丰富减慢沉积航行(3)C等级过关练下面两图中,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巨蟒出山”景观图。“巨蟒出山”是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多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作用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011题。10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11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火山喷发ABCD10B11.A第10题,由材料可知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左图中乙为岩浆岩,甲为变质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岩浆。第11题,依据材料可判断其形成过程,首先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岩块随地壳运动出露地表形成高山,最后受外力作用形成此景观。12读图,完成下题。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AV型谷B冲积扇C河漫滩D三角洲解析H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答案B13读地质地貌综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形成原因是什么?(2)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3)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地貌。解析第(1)题,图中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第(2)题,图中G岩层侵入E、D岩层说明有岩浆活动,岩层发生弯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