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docx_第1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docx_第2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docx_第3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docx_第4页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集训(七)第二讲地表形态对应学生用书p253一、选择题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km,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大陆边缘属于上图中A类大陆边缘的是(A)A我国东海岸B墨西哥西海岸C新西兰东海岸D菲律宾东海岸解析A图为稳定型,未处在大板块交界处。活动型(B图和C图),根据海底地貌为海沟,陆地构造地貌为边缘山脉或岛弧,此大陆边缘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B类型形成边缘山脉,像科迪勒拉山系(墨西哥西海岸包含在其中),C类型形成岛弧,如亚洲东部的岛弧链(菲律宾群岛包含其中)、新西兰南北二岛。故选A。2下列山脉属于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的是(C)A阿特拉斯山脉B西高止山脉C落基山脉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解析B类大陆边缘类型中边缘山脉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为陆陆板块碰撞。西高止山脉位于印度半岛,为陆陆板块碰撞形成。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为陆洋板块碰撞。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不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C)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张裂分离ABCD解析C类大陆边缘为岛弧,应为挤压边界,陆壳与陆壳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根据板块构造理论,C类大陆边缘成因可能是洋壳与陆壳碰撞挤压、洋壳与洋壳碰撞挤压。故选C。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4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B)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解析M处地层下降,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5影响甲地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侵蚀、河流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沉积作用D海浪侵蚀、海浪沉积作用解析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为内蒙古高原,影响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读斯喀基拉海槽位置示意图,完成67题。6导致挪威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B)A生物风化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挪威海岸有许多峡湾,导致挪威海岸线曲折,峡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B对。生物风化形成碎屑物质堆积,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地貌,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不是峡湾形成的原因,A、C、D错。7斯喀基拉海槽的形成过程可能是(D)A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向下俯冲B地壳断裂下陷,海平面上升C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海平面上升解析斯喀基拉海槽的形成过程可能是冰川侵蚀,海平面上升,形成海槽,D对。该地位于板块内部,不是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A错。地壳断裂下陷、地壳抬升是内力作用,“U”型谷是外力作用形成,B、C错。白龙堆雅丹位于罗布泊东北部,主要是在以灰白色砂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的基础上发育的,高1020米,长200500米,弯曲延伸,犹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据此回答89题。8白龙堆雅丹的形成过程是(A)A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D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解析地壳下沉易形成湖泊,湖泊沉积形成砂岩或黏土岩,后经地壳抬升,区域气候变干,湖水干涸,地面龟裂,经长期风力或流水侵蚀,形成沿风向延伸的雅丹地貌。选A。9罗布泊“耳轮”的成因最可能是(A)A湖水蒸发退缩的痕迹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C地壳上升形成的阶地D古代人类活动改造的梯田解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罗布泊的水面面积经历了多次收缩,每收缩一次,就形成一道耳轮线。因此,耳轮线是湖水退缩过程中的湖岸线,是湖水蒸发退缩的痕迹。选A。我国西南地区某干旱河谷,谷内年均温约21.9,年蒸发量3640mm, 约等于年降水量的6倍。谷内发育众多的土桥景观,土桥的规模一般都不大,生命周期也不长。下图示意河谷冲沟沟底横纵剖面。读图完成1011题。10形成土桥的主要地质作用是(B)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地壳断裂解析该河谷地带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气温较高,可推测河谷谷底经常处于干涸状态。由于谷底土层硬度的不均匀性,雨季或上游来水时,冲击原沟底面局部地表形成空洞,原沟底面残存地表形成土桥,B对、C错;在沟谷内,由于地形相对封闭,风力侵蚀很弱,A错;地壳断裂,会使土层整体下滑,不会形成土桥景观,D错。11土桥桥洞出口处坡度较大,直接导致(D)A桥面厚度增加B桥洞高度降低C桥面长度缩短D桥洞宽度增大解析土桥桥洞出口处坡度较大,落差大,水流急,使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侵蚀作用的变化直接导致桥洞形状的变化,与桥面长度、桥面厚度无直接关联,A、C错;侵蚀作用增强,会使桥洞高度、宽度增大,B错、D对。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如图所示)。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_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侧广泛的风沙堆积。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_(2)分析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_青海湖受季风影响明显(或答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_(3)青海湖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的沙堤的成因。_西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终沙堤终出露水面。_(4)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植被破坏,工程建设、修路。措施:工程固沙或建设立式沙障;生物措施(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退牧还草等)。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西兰南岛是世界第12大岛,南阿尔卑斯山纵贯南岛中西部,西南海岸多峡湾地貌,峡湾内多瀑布。南岛农业以牧业为主,粮食需要从他国进口。左图示意南岛的地形分布状况,右图示意峡湾地貌形成过程。(1)描述南阿尔卑斯山的地形特征。_海拔较高(1500米以上);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较陡峭,东南坡较和缓;冰川地貌广布。_(2)说明西南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_在冰期,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间冰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水从谷地下游入侵,形成峡湾。_(3)解释西南海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