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轨道基础控制网建设测量技术方案轨道基础控制网建设测量技术方案 编写单位(盖章) 编 写 人: 复 核 人: 审 批 人: 目 录1、工程概况- 1 -2、工作内容- 1 -3、技术依据- 1 -4、轨道基础控制网建立- 2 -4.1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2 -4.1.1 平面坐标系- 2 -4.1.2 高程系统- 2 -4.2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 2 -4.2.1 控制点的布设- 2 -4.2.2 控制点的埋设- 4 -4.2.3 测量仪器设备与软件- 7 -4.2.4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 7 -4.2.5 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 11 -5、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 12 -5.1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 12 -5.1.1 平面网复测- 12 -5.1.2 高程网复测- 12 -5.1.3 复测精度分析与成果整理- 13 -5.2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维护- 13 -5.2.1 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的埋设- 13 -5.2.2 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外业测量及数据处理- 13 -6、成果资料提交- 13 -6.1 数据整理归档- 13 -6.2 成果资料提交- 14 -轨道基础控制网建设测量技术方案1、工程概况2、工作内容轨道基础控制网建立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1)轨道基础控制点的布点与埋设;(2)轨道基础控制网的测量;(3)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3、技术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3、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16-2005);4、城市测量规范(CJJ /T 8-2011);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6、轨道施工设计说明书;7、施工设计图纸。4、轨道基础控制网建立轨道基础控制网是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平面起闭于经竖井联系测量的地下控制点,高程起闭于经竖井联系测量的高程控制点,在隧道贯通测量完成后、调线调坡前进行施测。 4.1坐标系与高程系统4.1.1 平面坐标系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坐标系采用既有平面控制网相同的坐标系统,即深圳城市坐标系统。4.1.2 高程系统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系统采用与既有高程控制网相同的高程系统,即深圳市高程系统。4.2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4.2.1 控制点的布设1、直线段按60m间距成对布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因地铁隧道净空及曲线半径均较小,为了保证测量时能够标准的自由设站控制网型,需对曲线半径较小的地段缩短轨道控制点布设间距。具体布设间距原则如下表4.2-1所示:表4.2-1 轨道基础控制点布设间距表编号曲线半径R轨道基础控制点间距(m)1R30006023000R20005032000R12004541200R700365R700302、在地下岛式或侧式车站,站台一侧控制点应埋设在站台廊檐侧面,且应避开屏蔽门及塞拉门位置,点位埋设位置距离站台顶面不宜小于10cm,确保后续橡胶条安装不破坏轨道控制网点,另一侧轨道控制点应对应埋设在隧道侧墙上且高于电缆支架5cm左右且须低于广告牌的位置。3、在地下隧道区间段,任意设站轨道控制网点应埋设在隧道侧墙上。控制点布设时应根据限界图中应急平台、消防水管、电缆支架的设计位置进行综合比选,选择结构稳定、高度合适、便于控制网测量的位置进行布点。控制点成对布设在隧道侧墙上,疏散平台侧高于轨道面1.2-1.3米,非疏散平台侧高于轨道面1.2米,布设时应注意避开消防水管、信号机等设备且应高于消防水管。地下隧道段任意设站轨道控制网点布设位置如下图所示。4.2.2 控制点的埋设1、测量组件轨道基础控制点测量组件采用精加工元器件,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轨道基础控制点标志重复安置精度和互换安装精度X、Y、Z三方向分别小于0.4mm、0.4mm、0.2mm。控制点测量组件由预埋件、平面测量杆、专用平面测量棱镜、高程测量杆四部分组成。(1)预埋件预埋件在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前进行埋设,用于连接平面测量杆或高程测量杆,进行后续平面或高程测量工作,如图4.2-5所示。图4.2-5 预埋件(2)平面测量杆在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时,需采用平面测量杆并将其安装在预埋件中,用于连接专用平面测量棱镜,如图4.2-6所示。图4.2-6 平面测量杆(3)专用平面测量棱镜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采用反射面大、精度高的Leica GPR121 原装精密棱镜,该测量杆可以方便插入预埋件中,如图4.2-7所示。图4.2-7 专用平面测量棱镜(4)高程测量杆高程联测时采用高程测量杆安装在预埋件中,如图4.2-8所示。图4.2-8 高程测量杆2、控制点的埋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防震动和抗移动。预埋件埋设时,首先在选定位置大致水平钻孔,采用25mm左右直径钻头,钻深60mm。埋设时应注意清孔干净、保证预埋件应尽量水平,采用速凝水泥或锚固剂填充孔位,然后安放预埋件,使速凝水泥或锚固剂沿预埋件外壁四周被挤出。速凝水泥或锚固剂凝固后进行检查,预埋件须稳固,标志内及标志顶面须无任何异物,并检查保护盖是否正常。在车站段埋设预埋件时,其外边缘应与车站廊檐侧面齐平,以免影响限界,严禁侵入限界。3、控制点的编号轨道基础控制点按照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奇数,位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控制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控制点编号统一为六位数,具体规则为:(上下行标识S或X)+(里程整公里数)+G(表示轨道基础控制点)+(该公里段序号)。例如X26G01,其中 “X”代表下行,“26”代表里程数,“G”代表轨道基础控制点,“01”代表1号点。4、控制点的点号标注轨道基础控制点编号应明显、清晰地标在轨道基础控制点下方(若空间不允许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同一路段点号标志高度应统一。点号标志字号应采用统一规格字模,字大小为100mm*150mm正楷字体,红色油漆喷写点号,如图4.2-9所示。严禁采用手写标识。图4.2-9 轨道基础控制点编号标注示意图(单位mm)5、控制点测量组件使用注意事项(1)平面测量时,在将棱镜安装在预埋件上后,应旋转棱镜头正对全站仪。(2)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用保护盖将预埋件盖上。(3)测量组件在搬运、运输过程中应用纸包裹,防止相互碰撞、磨损。(4)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预埋件和塞子是否损坏,用小毛刷刷除预埋件内灰尘。竖立的预埋件如果灰尘积太厚,则用高压气枪吹净。4.2.3 测量仪器设备与软件1、测量使用的全站仪及棱镜(1)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使用的全站仪标称精度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角度测量精度: 1距离测量精度: 1mm +2ppm(2)全站仪应使用具有自动目标搜索、自动照准(ATR)、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的智能型全站仪。如Leica TCA2003、Leica TCRP1201+、Leica TS30等。(3)观测前需按要求对全站仪及其棱镜进行检校,作业期间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内。(4)每台全站仪应配9个棱镜,使用前应对棱镜进行必要的重复性和互换性检核。2、测量使用的水准仪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使用的水准仪不低于DS1级,推荐使用天宝DINI03或徕卡DNA03系列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3、外业测量使用的软件为保证轨道基础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成果处理质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须通过相关部门评审或鉴定。4.2.4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1、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2所示。表4.2-2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测量方法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测量1.81.0 mm1.0 mm2、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应采用智能型全站仪配合专业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软件应全线统一,且必须通过相关部门评审合格。3、每台全站仪应配9个棱镜,使用前应对棱镜进行必要的重复性和互换性检核。4、平面测量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的方法测量,每个自由测站观测4对控制点,测站间重复观测3对控制点。每个控制点有四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具体测量方法如图4.2-10所示。图4.2-10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示意图5、自由测站编号统一为六位,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编号。具体规则为:Z+(上下行标识S或X)+(里程整公里数)+(该公里段序号)。6、平面测量水平方向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水平方向观测应满足表4.2-3的规定。表4.2-3 平面测量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仪器等级测回数半测回归零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2C值 轨道基础控制网0.526961513696157、平面测量距离观测采用多测回距离观测法,应满足表4.2-4的规定。边长观测应实时地在全站仪中输入温度和气压进行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读数精确至0.2,气压读数精确至0.5hPa。表4.2-4 平面测量距离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测回数半测回间距离较差测回间距离较差轨道基础控制网21mm1mm8、平面测量可根据施工需要分段测量,分段测量的区段可以区间划分,区段间重复观测不应少于3对控制点。区段接头不应位于车站段。9、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应联测以经竖井联系测量的地下控制点作为平面起算点,并联测线路中已有的平面施工控制点进行检核。与平面控制点联测时,应至少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自由测站进行联测,如图4.2-11所示。图4.2-11 与平面起算点联测示意图10、每次测量开始应填写自由测站记录表,记录每个测站的温度、气压以及测量点等。自由测站记录格式如表4.2-5所示。表4.2-5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 线 段 第 页 共 页测量单位: 天气: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自由测站编号温 度气 压控制点编号备注控制点编号备注自由测站、控制点编号示意图说明:将自由测站编号、控制点编号在以上示意图上标记出来仪器编号: 司镜: 记录: 测量时间: 时 分11、平面测量数据计算与平差1)平面测量后先采用独立自由网平差,再采用经竖井联系测量的地下控制点及合格的施工控制点为平面起算点共同进行固定约束平差。2)平面测量自由网平差时,应按下表4.2-6的要求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检核控制网自由网平差的精度。表4.2-6 平面测量自由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名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32 mm3)自由网平差满足要求后,应进行平面约束平差,并按表4.2-7的规定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检核控制网约束平差的精度。为保证控制网成果质量,约束平差前应对采用的平面起算点进行精度检核,采用检核合格的起算点进行约束平差计算。表4.2-7 平面测量约束网平差后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与起算点联测轨道基础控制点联测方向观测中误差距离观测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方向改正数距离改正数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4.04mm3.02mm1.81mm3mm1mm4)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坐标差值应3mm。满足该条件后,采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进行区段接边处理。4.2.5 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1、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采用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施测,利用平面测量的边角观测值,采用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与平面测量合并进行,具体技术要求如表4.2-8、表4.2-9所示。相邻点需有三个高差值,且互差应小于3mm。表4.2-8 轨道基础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外业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全站仪标称精度测回数测回间距离较差测回间竖盘指标差互差测回间竖直角互差1,1mm+1ppm31mm96表4.2-9 轨道基础控制网自由测站三角高程网平差后的精度指标高差改正数高差观测值的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平差后相邻点高差中误差1mm0.5mm2mm0.5mm2、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以经竖井联系测量的水准控制点为高程起算点,将其高程利用水准杆就近联测到一对轨道基础控制点上,得到所联测轨道基础控制点的棱镜中心高程。与水准控制点联测轨道基础控制点时须采用独立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且满足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3、自由测站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测量时,采用不同测站所测得的相邻点的高差,按4.2-12进行构网。图4.2-12 单个测站自由测站三角高程网示意图4、高程测量数据计算与网平差1)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时,首先进行环闭合差和附合路线闭合差统计,并对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相邻控制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2)高程测量以经竖井联系测量的水准控制点经过二等水准联测的轨道基础控制点的高程为起算数据进行严密平差,且相邻轨道基础控制点间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1mm。平差计算取位应满足表4.2-10的要求。表4.2-10 高程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精密水准0.010.10.010.010.10.13)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3mm,满足该条件后,采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进行区段接边处理。5、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5.1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为了保证无砟轨道施工精度,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及时组织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复测的技术要求和作业方法均按照初次测量时的标准进行。5.1.1 平面网复测轨道基础平面网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均应与原测相同。当控制点破坏或不满足联测精度要求时,需采用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原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轨道基础控制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X、Y坐标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与原测坐标增量X、Y较差应2mm。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轨道基础控制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坐标增量较差按下式计算:Xij=(XjXi)复(XjXi)原Yij=(YjYi)复(YjYi)原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超限点坐标成果时,应以超限点附近至少六个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为起算数据进行约束平差,计算超限点的平面坐标。5.1.2 高程网复测轨道基础高程网复测与轨道基础平面网复测同步进行,即利用全站仪测量三角高程数据计算相邻点的高差,观测网形和精度控制指标均应与原测相同。轨道基础控制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应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应2mm。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轨道基础控制点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成果。采用“同精度内插方式”更新超限点高程成果时,应以超限点附近至少三个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为起算数据进行约束平差,计算超限点的高程。5.1.3 复测精度分析与成果整理复测完成后,应对轨道基础网复测精度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后,对复测数据和原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对超限的点位认真进行原因分析。确认复测成果无误,为保证轨道基础控制点位的相对精度,对超限的轨道基础控制点应按照同精度内插的方式更新轨道基础控制点的坐标。最终应选用合格的复测成果和更新成果进行后续作业。5.2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维护轨道基础网布设于桥梁防撞墙和隧道管壁上,容易受工程施工的影响,应加强对轨道基础的保护。为确保轨道基础控制点成果的准确可靠,在使用轨道基础控制点进行后续轨道施工测量时,需要与周围其它点进行校核,特别是要与地面上稳定的控制点进行校核,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5.2.1 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的埋设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轨道基础控制点应按原测标准在原标志附近重新补设,并按初次测量要求做好点位记录。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应按原测标准在原标志附近重新埋设。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的点号参考原点号,通过修改原点号中的第四位得到,第一次补设第四位为“J”,第二次补设第四位为“K”,第三次补设第四位为“L”依次类推。5.2.2 补设轨道基础控制点外业测量及数据处理当有轨道基础控制点丢失时,应补测此点临近至少四对轨道基础控制点,采用同精度内插的方式进行坐标计算。平差时首先选择两端各一个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桥梁段作为约束点的轨道基础控制点应稳定可靠,且是位于墩台顶部桥梁固定支座端正上方的轨道基础控制点)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其余未约束的轨道基础控制点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应3mm。满足要求后,平面平差应以补设点附近至少六个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为起算数据进行约束平差;高程平差应以补设点附近至少三个稳定的轨道基础控制点为起算数据进行约束平差。6、成果资料提交6.1 数据整理归档轨道基础控制网数据整理包括平面和高程两大部分,应按照统一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备存档、检查、评估提交时使用。一级文件夹以标段号命名例如“深圳地铁9号线9201标”;二级文件夹以测量各段落的里程数命名(注意各段的衔接处,此处里程为本段落所提数据的有效里程,不包括测段之间衔接段未提交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炒法与炒炭法精要
- 离婚协议书翻译及海外法律文件认证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租赁及配套设施服务合同
- 网络直播平台合同中多元化收入模式下的价格确定
- 农户耕地杂地租赁及农产品加工销售合同
- 数学光盘配套课件
- 汉字互动游戏课件
- 脑梗死教学课件
- 六职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丹东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幼儿拼音字母表幼儿拼音字母表
-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
- 三级筑路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新生见面会初见欢共进步启新程模板
- 中职英语第三版第一册Unit1-Lesson1-课件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高频题(附答案)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 深水井施工方案
- 培养专业技术骨干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