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五) 课内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56分)1. (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一片树叶秋风紧了。树上只(zh zh)剩下最后一片树叶。一只(zh zh)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死了。”鸟儿笑了:“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飘落的树叶在哪里吗?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cng zng)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鸟儿望着树叶说:“它们在那里等着,春天一到,就会再长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绿的叶子。”“是吗?”树叶听得出了神。鸟儿笑着说:“是的,它们只不过藏起来躲过冬天罢了!”啊,一场多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呀!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这时,一阵秋风吹来,那最后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看上去就像在跳舞。(1) 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1 (zh zh)剩下 一只2 (zh zh) 藏3 (cng zng)进 (2) “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树叶叹息”是因为1。 (3) 找出具体写树叶快乐的句子。 (4) “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是因为它懂得了1。 (5)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1和2的对话。 2. (8分) 你从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里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和说明方法呢?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一)太阳(节选)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大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二)松鼠(节选)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路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放,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1) 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_太阳引用了传说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_片段(一)主要运用了_、_这两种说明方法。(2) 读片段(二),回答。 把说明松鼠搭窝先后顺序的字词写出来,把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字词写出来。窝口的特点是_。这段话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窝?(3) 比较着读片段(一)和片段(二),并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发现这两篇说明性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不一样。请你选择正确的说法( )。 太阳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而松鼠主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说明事物。太阳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层次清楚,都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3. (17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 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3) 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_顺风耳:_(4) “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 A . 原始社会B . 农耕社会C . 科学社会(5) “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 A . 大致的内容或情况。B . 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C . 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 A . 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色。B . 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C . 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4. (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从前,有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出很不方便。愚公决心要搬走这两座大山。儿孙们听了齐声叫好。他领着一家人挖土搬山。他们挖的挖,抬的抬,干得非常起劲。邻居们也都过来帮忙。一个才七岁的孩子,也蹦蹦跳跳地跑来帮助他。河湾上的智叟对愚公说:“两座大山这么高,你又年老体弱,怎么能把它们搬走呢?”愚公笑着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以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不停地挖下去,还怕挖不平吗?”天帝知道了,很感动,就派了两位神仙把两座大山搬走了。从此,这里的人们出门再也不用绕道了。(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1。 (2) 愚公一家人是怎样挖山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 ) A . 愚公一家人干劲足,决心大B . 愚公一家人口很多(3) 读了智叟的话,我体会到愚公移山面临着1。 (4) 让天帝感动的是( ) A . 愚公的话B . 愚公的精神5. (9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灰椋鸟节选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意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1) 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填序号。 深涧 _A.jin B.jin情不自禁 _A.jn B.jn(2) 结合本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百鸟争鸣_ A.形容许多鸟在鸣叫。 B.一百只鸟在争论。呼朋引伴_ A.呼唤朋友。 B.呼唤朋友,招引同伴。(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句。 A . 拟人B . 比喻(4) 这段话主要写了_的场面。A . 灰椋鸟归林后热闹的场面。B . 灰椋鸟归林前喧闹而热烈的场面。(5)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这些灰椋鸟会谈论什么?你能写一句关于环保的宣传语吗? 6. (9分)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的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1) 照样子写词语。 隐隐约约_、_、_(2) 根据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月潭是两个潭。B . 日月潭是一个潭。潭的一边叫“日潭”;另一边叫“月潭”。C . 日月潭的水不深。(3) “轻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