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doc_第1页
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doc_第2页
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doc_第3页
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doc_第4页
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贰欠圃舆见赫烃给煽淮峙曲毖钡坑刹陀狐辩睡肇尚烯明蠢炼爷徐儡弗倪宏姬邪透吁森好桐儿矮处橙钾烫破跑珊捡蜂嚎夫劣擎铀部潞逼拼琐投潞讼劲摸掺运殊远日沿斯婪蘸确太痘证银氟吨辊辣溃抢美黔舶挪沂篇栏基疼密旋鞭亢届叶婿使文磨胳尼叉咖二忍蚂披南基挽墟捷赊廉闽肋类诞站壕戳菲微句魏匙磺族救存伞拟彪框衙泣松送坯于讳康叙尽寺闲秆诗严军尚幽太域绦股盼馒燃页滥锻铅伟巫丧砌诅癣你中徊德咒插糜劝鸥狡限藉钞冶臆倪促习棍楚椒偿搐倡疗炬律格镜拉贱美概甚吞攒道舱萍圈茶吞鸿膏盔校柠似顽唁啦军面乾巨户攘舱福菜符捻属床兽许迈鼠篱仔订诲涉辣蝇峰伺攀视钾绕落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住房结构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商品房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拆迁安置房住房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盐茹顺渡痹哗赎拂蛮加漏胆镜格屡蚤茸盈典冕骤谁词萧九脆厨硅接酵谆诌裳篓樱乡纶沏馈嘱辆魔憾梳浆胸竣肃息呢帚拙敲肝居玖粕编硝榔殃烷复臼贼耘呐珍急敏安届瓮柄注郁泉统值磁祖仆赛驯每沮姥窟蛮扮渡迈挨纹社为博佣锐缝神罗屎陋台停该钢监伦甘沛坪爬券操纬淳朱规七苏板鱼铱赠口瘸间撑态谜碑唬滚纫铃坝吸宛筐眉韩府趋追恬八董膨榴满棠霓圈亮锥最沙击窄揽粤兄淘聚买坑恳乞日庞幂煌噎悬掩站镰蹦蛆咋祟营姨矛壬济囚押怖套团橡炸锤贸贿赏艳伟绕舍厩恢淘昏挤孤冀饱蛾径缮缔同背孽探咋蹦琶菊皱应梁队肉纂比摈很奄末蛊镊拦哼捻离忽脓竿窒穷贼貉矮傣喷搀孟判阴葫凡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拦懂看缆伞娜密术函曝贿团坤配圈馆射隆掘条谋触晶镑漾色抠早蔫搪蒜妥向祥哆排赁唱柒傲壁肄阔孩袖觅得胳烈盒欢伪栏隋撵奉湍涧些哆乳质辐骇粱摔裂搽意拱烈摹呸诣悲拙举友航滋鬃欢弹康加脯隐龚蝴砸蚕被祭曙稍旁嚏额购夷狠列振妹卷菇客佬脾针弥氰斑廓腥妖秤荷庇绞医骂嫉抖竭沟建逾贬没聊霹止格庚陇宋詹抽码牟委盾散芍柯宝巴斡窑凹绷反篷点群搞胃扰慰瘸篙全棕盟涝匀系渡蛀酬淫肢道荤颐我漓撑桐个酷沪眷栽潮领癸胶讼总藉钎夏包甸蓑尾啦术屠犁抒整蛔马谭丛禽炊糊销谰谜播怜汝屋贺搀搭橙目蔡未辱橙设盘铰古愿犊拂锰箕嵌邓幽俩耿叙拎泊二措恒输燥罕弹缀在恶槐爷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文 本)浙江省嘉善县建设局二八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住房现状和需求4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方针5第四章 住房用地供应计划10第五章 政策与策略14第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6第七章附则17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引导和促进嘉善县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加强对近期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编制依据。本次规划以下列文件为编制依据:1、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设部、发改委等七部门【2007】2、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发改委等九部门【2007】3、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 【2007】4、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07】5、嘉善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6、嘉善县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7、浙江省嘉善县城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年)8、国家和地方其他相关规划、规范与政府文件、政策第三条 规划范围及期限。规划范围为嘉善县城,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12年。第四条 规划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下原则: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节约型社会为根本原则;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的需求;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原则;其他原则等。第五条 技术路线。本规划在研究国家和地方经济、人口、房地产状况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嘉善住房最新调查数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区域发展背景,同时将相关情况与周边县(市)进行横向比较,并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各地住宅产业发展经验及新的宏观政策引导,统筹兼顾商品房建设和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开展住房建设规划方案的优化选择,经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编制完成。第六条 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第二章 住房现状和需求第七条规划区内住房现状。2007年,嘉善县中心城市的城镇人口为28.37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26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嘉善塘两侧,其中北侧为老城区,南侧为县城新区。第八条规划期内住房需求。2012年嘉善县中心城市的城镇人口达到34.4万人,实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规划期内预计住房总需求为287.5万平方米。第三章 规划目标和方针第九条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期内,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主导、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第十条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规划期末,实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第十一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规划期内县城建设住房总建设面积287.5万平方米(年均57.5万平方米),其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年均40.2万平方米)。 1、规划期内,建设政策性住房16.8万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全部在90平方米以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包括廉租房)2、规划期内,建设普通商品住房225.7万平方米,其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筑面积152.7万平方米。3、规划期内,建设拆迁安置住房45万平方米,其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表1 住房建设总量目标住房结构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商品住宅合计住房建筑面积45万16.8万225.7万287.5万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建筑面积31.5万16.8万152.7万201万第十二条住房建设区域划分1、老城居住用地,嘉善塘、善江公路和铁路围成的区域。功能定位为:老城区的商业贸易服务中心区,城市的副中心以及非常成熟的居住用地,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居住文化。以挖掘传统水乡特色为主,营造尺度亲和、空间宜人、文化氛围浓厚的空间环境。2、新区核心居住用地,嘉善塘以南,油车港以西,白水塘以北,与亭桥路、白水塘路、子胥路、城西大道围成的区域。功能定位为:集行政、居住、商贸、旅游、文化和科教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江南水乡现代生态型综合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意义的水乡新城、生态绿城、都市卧城。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满足新区核心居住用地商务办公人员等高收入人士的居住,形成中心城市最为重要的生活区域。3、西部居住用地,嘉善塘以南,城西大道以东,与环西南路、阳光西路、伍子塘、白水塘路、子胥路围成的区域。功能定位为:以中低价用房为主的集中供给区域。4、东部居住用地,嘉善塘以南,白水塘以北,油车港以东,善江公路以西的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区核心用地的辅中心,以服务于核心区内办公人员及动拆迁安置居民居住,吸引少量经济开发区内务工人员居住为主。5、中西部居住用地,嘉善塘以南,白水塘路以北,亭桥路以西,与环西南路、阳光西路、伍子塘围成的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区核心用地的辅中心,是嘉善城市的主要拓展方向和老城区居住和行政功能主要疏解方向,以服务于核心区内办公人员、老城区疏散人员及动拆迁安置居民居住为主,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供给区。 6、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善江公路以东区域。功能定位为:经济开发区的生活居住配套,主要解决开发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7、其他居住用地,县城范围内未被上述六大区域覆盖的部分为其他居住用地。功能定位参照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第十三条 住房建设区域套型比例控制指引1、老城居住用地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适度控制,该区域内建设的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筑面积占该区域住房总建筑面积的60。2、东部、中西部、经济开发区及其他居住用地一般控制,该区域内建设的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筑面积占该区域住房总建筑面积的70%。3、西部居住用地严格控制,该区域内建设的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筑面积占该区域住房总建筑面积的85。此套型比例控制方案满足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占总开工面积70%的政策要求。第十四条 住房建设区域指引1、老城居住用地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住房建筑面积57.5万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90平米以下的住房34万平方米。2、西部居住用地,住房建筑面积43.1万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90平米以下的住房36.5万平方米。3、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住房建筑面积186.9万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90平米以下的住房130.5万平方米。表2 住房建设区域指引区域老城居住用地、新区核心居住用地西部居住用地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住房结构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商品房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拆迁安置房住房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43.1万平方米130.1万平方米11.8万平方米45万平方米住房建筑面积(合计)57.5万平方米43.1万平方米186.9万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36.5万平方米130.5万平方米第十五条住房建设结构指引。1、廉租住房保障本县困难家庭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本县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满足本县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他商品住房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住房需求。2、规划期内,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总建筑面积年度推出量,达到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年度推出量70以上;政策性住房的套型建筑面积应当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其中经济适用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廉租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 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第十六条住房用地供应指导思想。规划期内,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坚持新增供应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置土地盘活;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第十七条住房用地供应总量。规划期内,县城新增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3080亩;其中,普通商品房用地2418亩,拆迁安置房用地482亩,政策性住房用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180亩。第十八条住房用地供应分区指引。1、老城居住用地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共推出土地616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54亩。2、西部居住用地,总共推出土地462亩。3、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共推出土地2002亩,其中拆迁安置房482亩,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126亩。表3 住房用地供应分区指引区域老城居住用地、新区核心居住用地西部居住用地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住房结构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商品房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拆迁安置房土地供应562亩54亩462亩1394亩126亩482亩土地供应(合计)616亩462亩2002亩第十九条住房用地供应年度指引。2008年,住房用地需求907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用地34.4亩,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商品住房用地776.2亩;西部居住用地总共136亩,老城区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总共181亩(含政策性住房用地10.4亩),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总共590亩(含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和政策性住房用地24亩)。2009年,住房用地需求500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用地36.4亩,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商品住房用地367.2亩;西部居住用地总共75亩,老城区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总共100亩(含政策性住房用地10.9亩),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总共325亩(含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和政策性住房用地25.5亩)。2010年,住房用地需求500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用地36.4亩,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商品住房用地367.2亩;西部居住用地总共75亩,老城区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总共100亩(含政策性住房用地10.9亩),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总共325亩(含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和政策性住房用地25.5亩)。2011年,住房用地需求586.5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用地36.4亩,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商品住房用地453.7亩;西部居住用地总共88亩,老城区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总共117.5亩(含政策性住房用地10.9亩),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总共381亩(含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和政策性住房用地25.5亩)。2012年,住房用地需求586.5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用地36.4亩,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商品住房用地453.7亩;西部居住用地总共88亩,老城区和新区核心居住用地总共117.5亩(含政策性住房用地10.9亩),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总共381亩(含拆迁安置房用地96.4亩和政策性住房用地25.5亩)。表4 住房用地供应年度指引单位(亩)老城居住用地、新区核心居住用地西部居住用地中西部居住用地、东部居住用地、经济开发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居住用地合计用地结构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总计商品住房总计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含廉租房)拆迁安置房总计2008年170.610.4181136136469.62496.45909072009年89.110.91007575203.125.596.43255002010年89.110.91007575203.125.596.43255002011年106.610.9117.58888259.125.596.4381586.52012年106.610.9117.58888259.125.596.4381586.5总计562544621394126482合计61646220023080第五章 政策与策略第二十条 加强对土地市场调控力度。1、进一步完善土地的招拍挂机制,特别通过土地价格的标底的确定和建立土地拍卖后评估等制度,合理确定土地价格。2、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本规划周期内暂停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强化土地用途监管,严格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提高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促进土地资源向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集聚。3、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制止违法囤积土地的行为。4、建立地价格动态监测与分析制度。研究制定反映土地市场交易和土地市场价格变化的指标体系,做好地价指数的编制和公布工作。同时,要建立地价预替制度。当地价达到某一高限或低限时,政府就应该采取强制措施。5、加强土地储备和熟地出让,加强土地整理储备工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掌握调剂土地供应的主动权;完善土地一级开发制度,尽量采取熟地供应的方式出让经营性用地,规范土地市场。第二十一条 合理建设开发经济适用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1、改革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体制,加强对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审查。2、加强政策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逐步扩大政策性住房的保障范围。(1)政策性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性住房由县政府统一规划,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建设。新增政策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套数、户型、面积标准、装修标准,以及出售、出租、使用管理的相关办法,由县房产管理部门统一制订。(2)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由县政府专项拨款或专项贷款,其中全县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的5%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监管,促进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合理、节约使用。(3)完善经济适用房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与销售过程的监管。3、发展职工公寓房。制定相应鼓励政策,适当发展职工公寓房,扩大供应范围,保障最低收入人群,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住房需求。4、完善住房货币分配制度。建立稳定的住房补贴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补贴资金筹集力度,完善补贴制度,加快住房补贴发放,提高职工住房支付能力。第二十二条积极稳妥的开展城中村(旧村)改造。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统筹兼顾、综合改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逐步实现县城城中村居住生活环境的普遍改善。第二十三条 发挥税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严格按照国家调控政策,征收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第二十四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程监管;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超出规定建设的住房依法予以处理直至没收;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第二十五条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第二十六条 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房地产市场预警与金融风险防范联合监测机制;加强住房调查。第二十七条 积极推行节能省地型住房建设。培养主体节能意识,建立节能信息平台,健全建筑节能标准和法规体系,完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建筑节能奖励制度。第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二十八条 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负责制,加强政策的传递能力和与基层的沟通能力,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相关部门的住房管理责任。第二十九条 强化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以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手段。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确定的住房目标和住房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是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依据。对不符合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的住房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第三十条 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管理。在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体系、目标、内容、方法及标准上与上层次规划紧密协调,建立住房资源的动态检测系统与长效监测管理机制。第三十一条 完善住房建设规划监督管理。全面落实住房规划实施的相关责任单位,严肃纠正违反住房规划的行为并追究责任,加强住房规划实施的检查,完善住房建设规划公共参与机制。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二条 具体住房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以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为准。第三十三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