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轮 考纲专题复习课件9.ppt_第1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 考纲专题复习课件9.ppt_第2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 考纲专题复习课件9.ppt_第3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 考纲专题复习课件9.ppt_第4页
高考历史第二轮 考纲专题复习课件9.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农耕文明大放异彩 希腊罗马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西方人文精神泽被后世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早期政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考纲扫描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情播报 1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实行的原因 主要内容及影响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政治统一 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3 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4 明初以及清朝削弱相权 加强专制主义皇权而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高频考点串讲 一 分封制1 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治 2 内容 1 对象 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2 义务 诸侯要服从天子命令 还有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 权力 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 如设置官员 征派赋设和建立武装等 3 特点 等级森严 层层分封 即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4 影响 加强地方统治 开发边疆地区 扩大统治区域 构织交通网络 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二 宗法制1 目的 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维护统治 2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 内容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 4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轻巧识记 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 王位世袭 家天下 局面形成 两项内容 分封制和宗法制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中央集权制度 1 皇帝制度 秦始皇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 皇帝 定作自己的尊号 自称 始皇帝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在中央 设置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分管行政 监察和军事等事务 2 地方政治制度 郡县制 1 内容 全国分为36郡 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下设县 郡守和县令 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2 作用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巩固了国家统一 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3 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轻巧识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个核心 皇权至高无上 一个首创 皇帝制度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到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制度的转变 两层官职 三公九卿 郡守和县令 或县长 四个统一 全国统一推行郡县制 统一度量衡 货币和车轨 统一思想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统一文字 以小篆为标准字体 通令全国使用 二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央制度创新 汉代中外朝机构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代 二府三司 元朝中书省 2 地方制度变革 汉代郡国并行制 刺史 后改称州牧 制度 唐朝设置节度使 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 两个结果 皇帝与丞相矛盾凸显 相权不断被削弱 皇权逐步加强 自北宋后 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国家一统局面 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 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三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重大举措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 创立内阁制度 清朝设置军机处 2 最终结局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归纳概括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 开始于秦朝 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 发展于两汉 1 西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2 东汉 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3 东汉末年 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 完善于北宋 各州设通判 监督知州 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 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强化于明朝 设厂卫特务机构 其中 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负责监察官民的不法行为 直接由皇帝指挥 东厂 西厂直接由皇帝控制 二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 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 2 察举制 1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 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 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 但具有封闭的特征 3 科举制 1 隋唐以后 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2 方式 是考试选官的制度 3 评价 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行政效率 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 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 束缚了士人的思想 归纳概括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的趋势及积极作用 高考解密聚焦 热点考向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考题呈现 2010年高考广东卷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抓住关键词 源头 另一方面要理解选项中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在这些制度中 显然宗法制要早于其他制度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把 国 和 家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答案 a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 自治区中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 河北b 湖南 湖北c 山东 山西d 广东 广西 解析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实行分封制 西周的封国有燕 齐 鲁 卫 晋 宋 楚等 a项河南的简称是豫 河北的简称是冀 b项湖南的简称是湘 湖北的简称是鄂 d项广东的简称是粤 广西的简称是桂 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c项山东的简称是鲁 山西的简称是晋 其简称都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答案 c 热点领悟 1 中华古代文明的传承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中华民族 认祖归宗 的民俗与此有密切联系 它对中华民族美德的延续与传承 以德治国战略的实现 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都有积极影响 2 考题探源例1 家国一体 明显体现在宗法制上 例2变相考查西周的封国 鲁 和 晋 例1和例2都是以能力立意 实际上高考命题 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 宗 就是主干知识 高三二轮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更要重视高频考点的理解掌握 从多角度 多方位进行训练 梦想考场 1 2010年江苏南京二模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 方之时 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 嗣为诸侯 其余支庶之后 族类繁多 惧其散而无统也 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大 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 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 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 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解析 选d 由 惧其散而无统也 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服务 d项正确 a项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观点 b c两项显然错误 故本题选d项 2 2010年安徽淮北检测 据齐鲁晚报载 十五 期间 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 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从历史角度看 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郡县制 解析 选a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 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 普遍认为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 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 c d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热点考向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题呈现 2010年高考山东卷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 枢密院主兵 三司主财 各不相知 的局面 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 答案 c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说 其为制 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 公天下 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 制度法令的统一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秦朝用废封建 行郡县的办法来作为制度 是最大的公 秦始皇时期百姓仍是皇帝的属民 排除a项 b项与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相矛盾 故排除 制度法令的统一不能体现天下为公 排除c项 d项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体现了共同管理天下 故选d 答案 d 热点领悟 1 关注社会 认识社会 1 新课标下的高考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认识社会 现实地了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 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与社会 用历史上的某些知识 观点 理论解答社会热点问题 这是模拟现实的命题趋势 2 古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 体系之完备 经验之丰富 影响之深远 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 3 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 皇权至高无上等都是很好的命题视角 2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 调整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是三公九卿制 隋唐时期是三省六部制 明朝废丞相 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设立内阁 清朝时设立南书房 后增设军机处 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 北宋削弱地方势力 元朝实行行省制 明朝废中书省设立三司 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的官吏 3 注重对官吏的监察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汉代设置刺史 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 注重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 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明清的八股取士 清朝的文字狱 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 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 到控制官吏选拔 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梦想考场 3 2010年湖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 汉武帝时诸列侯 郡守 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 称为察举 另外还有征辟 所征之人不拘一格 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 皆可随时征召 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 公平性b 民主性c 家族性d 强制性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察举制和征辟制的理解 察举和征辟的标准主要是才能和品德 因此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在专制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