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4期(2011年 12月13日)主 办:卢龙小学教研室本期编辑:张玉环 秦皇岛市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新课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圆满结束9月29日,由我县教研室承办的秦皇岛市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新课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第一实验小学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市四县三区的教研员,以及106位优秀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研讨会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旨在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发挥单元整体效果,方便学生学习,彰显单元训练重点,系统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加快我市单元整体教学成果的交流和推广。为期两天的研讨活动中,我县十位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分别展示了单元整读课、精读课、略读课、单元写字指导课、单元字词整理课、单元课内外阅读链接课、单元朗读整理课、单元作文指导课、单元作文讲评课、单元整理课。受到市教科所白玉山主任、河北省河北教育杂志葛编辑以及现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最后,市教科所白主任对十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并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和要求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要求各县区教研员和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单元整合”的教学理念,深入探讨“单元整合”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与做法,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本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现了我县“单元整合新课型”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全市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机会。21单元导读课“壮丽的祖国山河”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一实验小学 陈丽萍【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单元主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为深刻领悟单元主题奠定基础。2、浏览本单元课文和学习园地,粗略感知这组课文;初步阅读感兴趣的文章或片段,激发学习本单元的欲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精读课文做铺垫。【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自由浏览本单元;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祖国山河”这个主题的资料。一、课前激趣 整体导入1、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师导:这是一幅中国地图,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学习这单元我们将游历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利用CAI播放一组祖国风光、名胜、物产的图片(风光: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 名胜: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 物产: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引导学生在轻柔美妙的乐声中欣赏、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二、研读导语 明确目标1、学生自读单元导语(课本83页),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说说从单元导语中知道了什么?交流:(1)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2)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3)我们要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2、提炼单元主题,用简短的词概括出来。3、明确:这节课我们要上一节单元导读课。随即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浏览本单元课文和学习园地,粗略感知这组课文,感受祖国的美丽与富饶;初步阅读感兴趣的文章或片段,为学习课文做铺垫。(2)了解学习每篇课文所要做的准备。(3)练习“抓住课题捕捉内容”的阅读方式,学习“紧扣专题思考质疑”的读书方法。三、通读整组 初感文意1、点击课文题目。说说本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大屏幕出示课题。(1)课题中有好几个地名,你能找出来吗?(学生交流)(2)结合地图,明确这些地方的大致地理位置。(3)看课题填一填:古人赞扬长江雄伟气势的是( ),赞美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是( )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是( ),描绘北国美丽景色的是( ),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是( )。2、推介初读方法。帮你快速读文学习默读课文:a.要做到“三不”: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b.要敏捷地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c.要结合插图感知课文。d.边读文章边想象画面。阅读小帮手:【单元导读卡】四、讨论交流质疑预设1:(1)天门山在哪?(2)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色?(古诗两首)引出课外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我们学习古诗应该做哪些准备?(预设:多读古诗;查关于这首诗的资料,诗人的资料;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查字典,想象画面)质疑预设2: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我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资料。质疑预设3: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引导:播放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风光图片,渗透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方法。质疑预设4:为什么说香港是璀璨的“明珠”?(香港,璀璨的明珠)引导:播放香港风光图片以获取相对直观的认识;出示资料袋中香港简介来进一步了解香港。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美,看来这单元的内容真是魅力无穷啊!五、课堂小结 蓄势待发1、师导: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个单元,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呢?(1)浏览课文和“语文园地五”。(2)布置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任务,留心搜集和调查相关的资料。(3)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习写作方法,为习作做准备。2、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本单元的单元专题,略读了这一组课文,初步感受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是心潮澎湃,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吧,相信这一单元的学习将是一次快乐之旅!一次生命的感动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秦皇岛市卢龙县双望镇应各庄小学 郭晓坤【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子之爱,以及信念的力量。2、领悟作者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方法,学习刻画人物的手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这节课再次走进课文,更深入地体会人物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技巧。二、读中悟情,体会写法。(一)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动作描写。师:浏览课文:哪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始终,找出来与大家交流。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这句话第一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生:地震之后父亲望着一片废墟,想起了曾经对儿子说的话。生:地震后父亲跪在废墟上,痛哭绝望之后猛地想起了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师:地震后父亲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焦急、痛苦、绝望师:找一找,哪些动作最能发反应父亲当时的心情。生:分别找出“冲”, “喊”, “跪” ,“疾步”师:“冲、喊、跪、”就是这样的几个动词,就把父亲那种焦急、不安到悲痛,绝望最终坚定信心去救儿子,这种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了,多么神奇!孩子们,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好方法,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以致用。(二)品读重点语句,感悟语言描写。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它是父亲的承诺,亲人的希望,父亲拯救儿子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带着敬畏的心情把文中描写父亲救儿子的这部分找出来,轻声读一读,画一画,在旁边写点批注,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生认真读书批画).)生:分别找出第六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消防队长说可能发生大爆炸让他离开,别的家长都认为太晚了都绝望地离开了,只有这个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留下来去救儿子师:面对他人的劝阻,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三句话,请读一读,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路人,警察,消防队长与父亲的对话)。生:读。父亲希望别人能够帮助他,和他一起救儿子。生:读。三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说法不一样。师:是啊,同一个意思重复地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他面对着好些人的劝阻,内心充满了恳求。生:因为消防队长是救人的,看见他的到来,父亲的内心是焦急的,他希望消防队长赶紧帮助他。生:没人帮助他,这时父亲已经要承受不住了,精神都要崩溃了,面对警察的劝阻,父亲好像在说,你帮助我就留下来,不帮助我就离开,不要妨碍我救儿子。师:孩子们,你们的体会真深刻!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句话。师导读:有些好心人劝他离开,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道生:(恳求地)“谁愿意帮助我?”师:消防队长走过来,他觉得有希望了,他紧紧地抓住消防队长的手,焦急地问道生:(焦急地)“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警察也过来劝阻,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承受不了了,他近乎崩溃地问道生:(近乎崩溃地)“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我也要问问这位父亲(面向一生),人们这样劝阻你,你为什么不离开?生:(角色体验)因为我的儿子在废墟下等着我,我不能离开。生:(角色体验)因为我曾对儿子说,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他在一起。师:正因为如此,面对别人的劝阻,父亲才会一次又一次地问着同样的一句话,从这样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分别说出体会到父亲一心要救儿子。体会到父亲的执着。父亲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看到了父亲无私的爱。师:你们看,没说一个“爱”字,但爱就在这简简单单的问话中,这饱含着泪花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定执着,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形象,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啊! (三)把握重点段落,体会外貌描写。师:再读,文中哪一部分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非常感动。生:他挖了8小时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6生:在这一段中,我感受到父亲挖了很长时间,而且不吃不喝。生:我感受到父亲挖的很艰难,而且受了很多伤,即便如此,父亲也不动摇,不放弃。师:把你们的体会放进去,有感情地读一读。可以有不一样的读法。生:我要读得慢一些,这样更能突出时间的漫长,父亲挖掘的艰难。朗读。生:我要读得越来越弱,因为父亲太疲惫了,已经没有力气了。朗读。生:我在朗读时,想读得越来越急促,这样就更能显示出父亲急于救儿子的心情。生朗读。师:你们读得都很好!就是这样,只要深入人物内心,把自己的心也放进去、把自己的情融进去,你的朗读就是感人的!师生共读。师引读:他挖了8小时,艰难疲惫的8小时,危险饥饿的8小时,面对一片废墟和渺茫的希望,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引读:他挖了16小时,疲惫饥饿的16小时,焦渴伤痛的16小时,面对一片废墟和渺茫的希望,他心里还是那个念头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引读:他挖了24小时,36小时,那是用自己的生命极限来拯救儿子的24小时,36小时。面对一片废墟和渺茫的希望,他心里就是那个念头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师:于是让我们把这样的画面定格,于是让我们记住这样的容颜。(配乐)师引读:他挖了8小时,在寒风吹拂的中午,在震后的瓦砾堆中,人们会看到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导读:他挖了16小时,在夕阳照耀的废墟上,在震后的瓦砾堆中,人们会看到生: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师引读:他挖了24小时,在饥饿、疲惫、伤痛的黎明之前,在满目凄凉的瓦废墟上,人们会看到生: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师:在这样的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生:我体会到了这漫长的时间内,一定发生了很多让人感动,让人揪心的故事。生:我感受到了父亲为了救儿子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生命。师:当我们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爱,这份充满血泪的情,我们明白了这就是父亲,这就是父爱,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对儿子的承诺,那就是生: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师:此时此刻,在汶川地震中的两幅画面在老师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出示图片,配乐)。一位父亲,在震后的废墟中苦苦寻找儿子的父亲,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一个父亲心底最深的伤痛。一位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来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走在乡间的路上,他说他要带儿子回家,他说他要带儿子在家里过上最后一夜。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行动,这样的容颜,这一切一切我们只能用爱字来形容,他是人间最美好最真挚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他们用爱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父爱赞歌。也许此时此刻你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喊出你此时此刻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生:爸爸,妈妈,我爱你!三、顺水推舟,强化主题。师:孩子们,调整好好情绪,我们继续出发。因为这深深的父子之情,这坚定的信念,这执着的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听,废墟底下传来了一个微弱的声音生:爸爸,是你吗?师:这声音虽然是那么微弱,但足以让我们惊喜,足以让我们感动,足以让我们振奋,因为阿曼达还活着!这是生离死别后的重逢,这是爱创造的奇迹,让我们用真挚的感情读出父子即将重逢的喜悦。生:(分角色朗读)师:是什么力量让阿曼达坚持到最后?生:是对父亲的信任。是父亲曾经对他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当安全出口打开时,我们看看阿曼达的表现。是什么力量让他表现得这么豁达、无私、淡定?生:是爱。是父亲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师:一句话产生了多么神奇的力量,透过这几句话,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看到了父亲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也看到了儿子对父亲强大的信任。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他们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谈收获:1、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要回报父母。2、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故事那么感人,因为他抓住了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外貌进行描绘,以后在写作中我也试着运用。小练笔:利用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技巧,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把你和父母之间的爱写成一个小片段。略教而学丰,有舍才有得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卢龙县石门镇石门小学 张丽娟【教材简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本单元第二篇略读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叶文玲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的影响。作者的读物从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不断增加。在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在读写的实践中,作者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两次作文的实例有力地印证了阅读的功效,“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篇课文比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怎样对教材进行取舍,才能低耗高效,使学生学有所得?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这节课的预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浏览、默读的读书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2、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设计】 一、回顾本组课文,质疑课题1、回顾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填空:窃读记表现了林海音读书如饥似渴。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季羡林老人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是:要多看书,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积累古诗文。走遍天下书为侣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关于读书的观点是: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2、导入本课,板书课题:4*我的“长生果” 学生质疑课题。质疑预设:“长生果”指什么?解决方式:如果其他学生能解答就让学生当时解答,若不能,就放在后面的教学中解答。二、整体感知课文,交流预习收获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2、根据阅读提示明确本课目标。教师:阅读提示是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的向导,请同学们读一读,把需要完成的问题用序号标出来。学生自读阅读提示,用序号标出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学生交流,多媒体呈现需要通过阅读解决的问题。三、自读自悟,重点交流。1、学生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2、交流:课文写了作者读书、作文的几件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抓关键词进行小结:读书:“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大部头小说作文: 受赞誉当范文教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段落是写读书的事情?哪些段落是写作文的事?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发现:本文读书与作文的事情作者是相互交织着写的,恰恰体现了读书与作文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本文构思的巧妙之处。作者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学生自由发言谈感悟,教师相机出示重点句子进行点拨: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学生默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认真读一读,写下感受。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预设A:学生可能从几方面交流:作者喜爱读书的感情;联系自己的读书、写作经历谈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第二自然段:“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朗读第二自然段,使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感情,以及文章的表达方法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作者热爱读书的感情跃然纸上。预设B:学生可能读出自己喜欢的精彩段落,好词佳句。引导关注四字词语(适时出示):流光溢彩 津津有味 呕心沥血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念念不忘 引导1:作者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以及关于写作的体会,分类朗读这些词语。引导2:结合这些词语,联系自己的读书、写作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师生共同点评,激励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热情。回应:如果质疑课题部分学生没有人能够解答题目寓意,那么此环节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发现题目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长生果”暗是指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写作能力。之后给出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读书的故事”,让学生练习当堂拟题目,以此整合阅读与写作。四、小结全文,阅读拓展。1、总结本文学法。2、短文阅读交流。学生默读后交流:通过阅读毛泽东读书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都能流利地背诵。 不动笔墨不读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典的章节和语句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读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划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 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致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单元写字指导课初探 第三单元写字指导教学设计 卢龙县燕河营镇东吴庄小学 刘继玲【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上)第三单元【教学目的】1、在学生正确书写本组生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2、重点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3、培养学生静观默察、反复玩味等观察方法。4、写字与做人相结合,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教学重点】写字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歌曲龙文(部分歌词: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洒下床前明月光,上下千年一梦长。)一、引题激趣,感受汉字美好。导语:“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曲龙文唱出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古韵,让我们领略了汉字的无尽魅力。为了更好地书写汉字,这节课我们就来上一节单元写字指导课。二、复习生字,指导观察结构。1、呈现生字:(出示课件)学习了第三单元,读一读这些新字新词。2、观察生字:这些生字我们会读了,字形、字义也掌握了,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些字写规范写美观呢?首先让我们观察:这些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把握字的结构特点。三、“永”字八法,基本笔画练习。我们中国的汉字,结构与笔画完美结合,写出来的字才会更美观。下面我们进行基本笔画练习。1、师范写“永”字。点拨:一个“永”字,包含了八种笔法。强调:点要稍顿、横略向上扬、折过来的竖必须直、撇捺要舒展。引导学生感受起笔、顿笔等笔划书写常识,揣摩写法。2、学生试着模仿练写两个。四、故事欣赏。古往今来,很多人勤奋练字成为美谈。讲故事米芾练字。感悟交流:学会观察,反复斟酌,胸有成竹再下笔。由米芾练字的故事总结写字小窍门:目标明确仔细看,结构笔法记心尖,最后才能落笔端。四、示范指导,练习重点字书写。引语:我们运用米芾练字的方法,试着练习书写几个字。1、指导书写“融” 字。(1)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这个字的书写特点。如:这个字哪个地方一不小心就会写错呢?提醒学生写字必要写规范汉字。(2)教师小结: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就是左高右低,左右安排错落有致。(3)教师示范书写,使学生感受到书写节奏。(4)在练习纸先描两个,然后认真临写一个。提示学生每写完一个都要与范字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再练习。(5)学生书写展示。2、指导书写“牌” 字。(1)教师范写。(2)怎样可以把“牌”字写漂亮呢?师生小结:左边“片”的最后一笔要向左斜一点,为了让右边“卑”字的撇。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讲究谦让,就像我们做人一样。右边的横要稍长,稳稳地托住上面的笔画。(3)学生描后临写。(4)同桌评议。听了别人的意见后,再临写一个。3、小组自由练写“剩”字。(1)学生自由练写。这个字老师不讲了,同学们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自己练习。(2)指名到黑板上书写,学生交流书写感受。4、学生练写本单元生字,教师巡视后随机指导难写字。五、拓展练写,学生作业展示。1、打开教材生字表,自由练习规范书写生字。(播放古筝名曲)2、展示教师书写练习纸,使学生领略汉字之美。提示:如果单个字写漂亮了,字与字组合在一起写成词语也很漂亮。为了书写美观,词语之间要有空格。3、学生作品赏析。你觉得同学的作品写得如何?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呢?六、课尾延伸,鼓励坚持练字。1、教师当堂书写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渗透行楷知识。引导:为了提高书写速度,有时我们就要书写行楷。行楷的特点是笔笔有呼应,笔画之间有连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把这两行诗句送给大家,让我们以此共勉。请同学们课下多加练习。附: 米芾练字的故事米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自成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可是他小时候读私塾学写字时,却一连学了3年,还写不出一个字。那他以后又是怎样成为大书法家的呢?一天,有位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米芾住的村子,米芾听说这位秀才的字写得很好,便拿着自己的临帖去向他讨教。秀才认真地看了看就对小米芾说:“我可以教你写字,不过你得花5两银子买我一张纸才行。”小米芾听了吓一跳,天下哪有这么贵的纸啊。但是他求学心切,一狠心还是借来5两银子交给了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吧,3天后拿来给我看。”回家后,小米芾捧着这张花5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就是不敢轻易下笔,生怕写得不好浪费了纸,于是他只好翻开字帖,用蘸水的笔在书案上不停练习,心里默想着每个字的框架和笔锋。他废寝忘食地琢磨着,思考着,不知不觉中竟入了迷。3天时间转眼就到了,秀才见小米芾并没有拿字来,就到米芾家探访。只见小米芾坐在书桌前,握着毛笔正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个字也没有写。秀才便问:“3天时间了,你怎么一个字都没写呢?”米芾一惊,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怕没准备好就动笔,会浪费纸。”秀才哈哈大笑说:“好了,你已经开窍了,现在写个字让我看看吧!”于是,米芾聚精会神地写了个“永”字。秀才拿起来一看说:“这永字写得很漂亮嘛。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之前3年一个字都写不好,现在3天却能写好呢?”米芾小心地回答:“因为这张纸太贵了,所以我得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才敢下笔,不像以前想也不想提笔就写。”秀才微微一笑说:“这就对了,写字不仅是动笔而已,更重要的是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做到了心领神会才能把字写好,这就是练字的窍门。”说完,他从怀里掏出那5两银子还给米芾,上路赶考去了。以后,米芾一直把这张5两银子买来的纸放在案头,以激励自己勤奋苦练。最终,他成为了著名的书画大家,名传千古!关于低年级单元字词整理课的尝试二年级单元字词整理卢龙县木井乡李贯各庄小学 田占伟【教材分析】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括识字1、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以及语文园地一,都是围绕着秋天这个主题展开的,但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通过本单元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的景物和气候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在学完本单元之后,我们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了单元字词整理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认识55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42个汉字,积累各类优美词语,并学以致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理解词语,练习说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丰富语言。【教学流程】导入激趣导语: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结束了,在这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爽”,天高云淡,神清气爽;我们体验到了秋天的“美”,春华秋实,山河壮美,劳动创造美。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秋天,走进这个单元,整理一下我们在字词方面的收获。分模块梳理第一模块:识字大赢家利用CAI出示本单元含有生字的55个词语。1、强调字音a.“层”“残”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b.“尤其”声调二声,不要按方言读成一声。c.“胳膊”的“膊”在这个词中读轻声2、强调字义a. “胳膊”和“臂”意思一样,指身体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和身体有关,都是“月”字旁。为什么和身体有关就用“月”字旁呢?汉字的“月”旁绝大多数是肉的意思。“肉”和“月”早期象形字形近(出示用象形字图片)。引出其他“月”字旁的字:肚、腿、脚、腰、膀等。b.形近字:“壮”和“状” “壮”意思是健壮有力,也指雄伟有气势。组词:强壮、壮丽等;“状”多指形态、情形。组词:奇形怪状、状态、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枣枸杞桂圆茶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足部矫正与塑形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纯天然果蔬汁粉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纳米碳酸钙填充剂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红豆薏仁饼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康复治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儿科药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学校干部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旅游申论试题题库及答案
- 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心理学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老人常见意外事故预防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新)
- 《珍惜我们的眼睛:1 用眼习惯小调查》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耳声发射与听力损失》课件
- 第八章-统计指数(平均指数)
-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DB 32-T 3904-2020)
- 2024年废旧船舶拆解合同范本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哈工大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