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doc_第1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doc_第2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doc_第3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doc_第4页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摘 要:课堂训练的设计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再劳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切忌空洞说教,而应该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基于此,该作者结合30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了当前我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并提出了课堂训练的几个非常有效的设计策略:抓身边事,以小见大;亲身体验,变虚为实;实话实说,触碰心灵;正方反方,辩中明理;静动转换,直观形象。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课堂训练是贯穿小学课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始终的有机环节和有效方法。好的课堂训练设计,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和自我评价,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和习惯的形成。为了让学生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地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形成,教师的课堂训练设计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策略一:抓身边事,以小见大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和法治意识的启蒙阶段,有效的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遵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力求取得以小见大之效。 例如我在教学待人宽厚这节课时,首先结合两则社会见闻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一则是电瓶车与自行车相“吻”,双方车主互相道歉,各奔东西;二则是两私家车相“亲”,双方车主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后大打出手,不仅阻塞了交通,其中一位车主还因伤住进了医院。通过对比和讨论,孩子们明白了生活和学习中只有宽厚待人才能真正实现“双赢”,懂得了生活中的这一大道理。 策略二:亲自体验,变虚为实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经常练习把知识乘以体验和感受,才能优化孩子的文明行为。现在,小学阶段的不少孩子道理懂得很多,讲起来还是一套又一套,然而落实到行为上却少得可怜,在知与行上面严重脱节,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时间和教育来逐步填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给孩子们创设生活体验的机会,引导他们亲自到生活中去实践,让学生有“切肤”之感受,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例如我在教学勤劳节俭是美德这一节课时,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每人买20份报纸到街上卖的实践任务。不少孩子在实践中口干舌燥,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将20份报纸卖完。然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再去问卖报的老奶奶,卖20份报纸到底能够挣得多少钱?当老奶奶说只能挣到12块钱时,孩子们一个个瞪大眼睛,吃惊地说:“哇,太少了,真不容易!”就这样,孩子们通过实践,有了亲身感受,才真正懂得了勤劳节俭是每一个人一生的美德的道理。 策略三:实话实说,触碰心灵 在课堂训练设计中的实话实说环节不仅仅能让孩子们在行为上有变化,还能让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也得到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考虑训练内容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训练方式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训练效果的时效性,以期望达到一箭多雕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上爱爸爸妈妈这节课时,进行了如下课堂训练设计:以举行“实话实说”专题节目为形式,现场调查几个学生,调查问题如下: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与父母平时关系怎么样?并举出实例进行说明。父母生日那天,你最想送他们什么礼物?为什么?在被调查的学生依次回答后,我把事前采访的对应父母反馈的实际情况用课件展示出来,两相对照,此时无声胜有声,触及了孩子们的心底,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教育效果。 策略四:正方反方,辩中明理 俗话说得好,油灯不拨不亮,道理越辩越明,对错在辩论中自然出结果。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训练中引入辩论会的形式,把孩子们带到一种民主、开放、合作的场景中,让他们自己在活动中辩论,在辩论中发现,让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例如,在教学诚实做人一课时,我利用本班一次运动会实例给学生出了个“两难”的问题:在我校刚刚举行的运动会上的100米决赛中,李强因脚扭伤了不能参加,这时张超悄悄地代替李强去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班上争得了荣誉。老师请大家讨论:张超的做法对不对?正方反方各抒己见。通过辩论,孩子们明白了诚实比赛比获得荣誉更加重要,也加深了对诚实做人的理解。 策略五:静动转换,直观形象 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化静为动,就是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艺术处理,用直观的形象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n堂气氛中得到行为道德的自然提升。 例如我在执教做事负责任一课时,首先播放课件:周末学校旗台上国旗没有降下,还在风雨中飘动;教室门没有关好,在大风吹动下狠狠地碰撞着门框;没有关好开关的水龙头,水哗哗地流着;森林着火了,大火冲天,浓烟滚滚这些动感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些是谁干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此类案例遵循了小学生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静动结合,直观形象的原则。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使学生身临其境,从感官的参与到情感的参与,直至行动的参与,让他们明白了做事不负责任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树立起了做事要讲信用、有担当、负责任的信念,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总之,课堂训练的设计要讲究策略,要有实效,要解放学生的手、眼和脑,灵活地变化训练方式,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