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_第1页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_第2页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_第3页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_第4页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互动式教学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以红楼梦为例作者:樊宝玲【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 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内容摘要】研究整本书阅读,立足课标,基于互动式教学法,提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等互动式阅读,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深阅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思考,用阅读来指导写作,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自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探讨”设置为十八个任务群之一以来,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一线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也成了许多教师首选的整本书阅读内容。但是红楼梦语言介于文白之间,情节进展平缓,细节琐碎,距离学生生活年代较为遥远,在碎片化、快餐式阅读泛滥的今天,很难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什么必须读名著,而不是学生喜欢的流行小说呢?因为经典作品具有独创性、持久性典范性和易感性的特点,其“情节和人物内化在虚构的世界中,本身即蕴涵丰富感情、思想与哲理”,对人的审美品质形成、人格的塑造完善都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而经典作品的文学性使得其语言高雅干净纯粹有特点,与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良性的影响与熏陶1。面对学生不愿意读名著、没有阅读兴趣这样一个棘手的现状,想把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顺利地推行下去,让学生愿意读、喜欢读、读有思、读有获,必须得讲求一些策略。因此我选择了将互动式教学法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与学的双方在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笔者研究整本书阅读,立足课标,基于互动式教学法,提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等互动式阅读,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深阅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淀、思考,用阅读来指导写作,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一、趣味导读,激发阅读兴趣阅读的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丰厚的阅读积淀,也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自然无法深刻认识到名著的文化价值。因此,面对一本在学生看来长而难的著作时,教师则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掘作品中的兴趣点,来进行趣味性的作品导读。王荣生教授说过:“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学不好的地方不喜欢的地方,使他喜欢;读不懂的地方,使他读懂;读不好的地方,欣赏不了的地方,使他读好,能够欣赏。”2在进行红楼梦名著导读时,我的选点就是“木石前盟”和“宝黛爱情”。很多中学生喜欢阅读网络上玄幻、仙侠类的电子书,还有部分学生对魔幻类的游戏也很感兴趣。基于这一特点,以“神瑛侍者”和“绛株仙草”的故事、“还泪之约”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共读红楼梦前五回,赏析枉凝眉,诵读“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了解作品中主要人物前世今生的渊源,洞悉红楼梦中人的命运轨迹,部分学生从这种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写作方式中找到了兴趣点,产生了继续阅读的愿望。但仅有这一部分学生的一点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的红楼梦导读第二个兴趣激发点确定为“宝黛爱情”。高中生情窦初开,对于美好浪漫的爱情有了一丝的向往,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阅读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宝黛相互试探猜疑的纠葛,感受他们之间纯洁高贵而又浪漫的爱意,我们还借助葬花吟杏帘在望等诗作,来感受宝黛之间诗文唱和的高雅志趣。学生在“宝黛爱情”这个点上找到了共鸣,阅读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同时,教师也从审美趣味与人文品质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读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意愿有了,但是红楼梦的年代感、语言上的疏离感决定了后续仍然会面临时间限制、篇幅宏大等问题,使得有效的整本书阅读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应在降低阅读难度上做出思考。二、任务分解,降低阅读难度红楼梦前八十回共计六十余万字,对于高中学生来讲阅读量大、耗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阅读兴趣的保持需要合理的阅读规划来支撑。就像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将马拉松全程分解为一小截一小截的路程一样,如果我们整本书将阅读任务分解细化,降低阅读难度,规定学生每天阅读多少,每周阅读多少,那么学生在达成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便会获得阅读成就感。我们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内容确定为前八十回,每周集体阅读六回,平均周内每天阅读一回,相当于每天阅读七千至八千字左右,用3-4个月的时间完成整本书集体阅读。七八千字的内容相当于一套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量,而因为小说的故事情节性强的特征,学生阅读起来并不吃力。这样大大降低了整本书的阅读难度。三、集体阅读,组建阅读共同体 余党绪老师说:“如果说课外阅读主要是日常的、自发的,是兴趣导向的,那么,整本书阅读则听该是一种组织性、结构性、有功能诉求的教学活动。”3如果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那么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个体阅读与集体阅读结合起来,组建阅读共同体。我们在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组建的阅读共同体其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困惑,交流阅读收获,形成思想碰撞,撰写阅读心得,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互动展示。同时我们还建立班级亲子阅读群,鼓励家长进行名著阅读,并积极在群内分享阅读体验。家长的阅读体验由学生在班级交流时,向同学分享自己家长的阅读体验文字;而教师再将学生展示自己家长阅读心得的图片在亲子阅读群内共享。阅读共同体的建立,使得学生之间相互督促阅读,进行思想交流;学生与家长相互鼓励阅读,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平台,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阅读习惯养成之后,也会带动周围的同事亲朋进行阅读,有助于营造社会性阅读氛围。 学生阅读共同体分工合作,解决自己组内的问题。诸如,根据组员喜好,策划了制作“红楼梦中人”书签、绘制贾府人物关系图与贾府平面图、分析“我最喜欢的金陵十二钗”人物、鉴赏“红楼梦诗词”、梳理“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探究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寓意、“王熙凤的狠辣与才干”等专题活动,每个组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点进行探究,然后将自己组的探究结果形成文字,在全班进行展示。 阅读共同体的建立,既督促学生相互监督,进行整本书的精细化阅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从本质上讲等于合作素养、创新素养和实践素养。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不等于是一群人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即PISA考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2015年新增的“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2018年新增的“全球胜任力”,都强调了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互动式”教学法正是在互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四、问题钩连,促生阅读成就感余秋雨先生有一本书叫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从台大到北大,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在北大和台大授课时,以问题为核心,采取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形成的文字稿。课堂采取学生闪问教师闪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等形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碰撞、北大范儿与台大范儿的碰撞、学生与学生的碰撞,产生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文化思考。这样的课程,是师生对历史文化的重新选择、重新创造,老师和学生也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在书末,余秋雨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电脑时代,课程中一切资料性、记忆性、常识性的部分,学生自己就能讲得很好,因此不应该继续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一门好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第一种碰撞发生在古人和今人之间,第二种碰撞发生你们和我之间,第三种碰撞发生在你们相互之间。这三个方位的碰撞构成了一种风生水起的文化现场,每个方位都因碰撞发生了改变。其实,这里的三方位的碰撞在我看来就是生本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也以问题互动的方式来钩连整个阅读过程,每周用三节课的课前时间来进行问答,督促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读中有思考,读后有梳理归纳。如:阅读第三回、第六回、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第十五回和第六十八回,结合林黛玉与刘姥姥进贾府、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计赚尤二姐等情节,全面理解分析王熙凤形象;阅读第二十五回,梳理赵姨娘经历的王夫人三骂、贾母唾骂、贾政喝退和凤姐不理等情节,体会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思考她对宝玉凤姐施魇术的原因。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疑惑、困惑、交流、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如“曹雪芹对薛宝钗到底是喜爱还是不喜爱”“贾宝玉在现代社会中算不算渣男”等问题,提出问题之后,鼓励学生深入文本,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探讨交流,解决自己的疑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自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深化,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意识。通过教师设问、学生自主置疑,带着问题阅读,读后思考交流解决疑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阅读成就感,其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并且通过阅读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总之,用“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打破碎片化学习,在整体阅读中学习;打破接受式学习,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打破封闭的课堂,在课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