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代谢动力学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或药代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及血浆药物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药物转运: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 药物转化:即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药物吸收及影响的因素吸收概念: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吸收途径:血管外给药途径有消化道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和皮肤黏膜给药。(1)消化道吸收:包括口腔吸收、胃吸收、小肠吸收、直肠吸收。其中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有 3:吸收面积大、血流丰富、pH 适当,既适合酸性药物的吸收,又适合碱性药物的吸收。)(2)注射部位的吸收: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不包括静脉注射 其他注射给药:包括动脉注射和鞘内注射(将药物注射到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如进行脊髓麻醉)(3)肺部吸收:挥发性或气体性药物通过肺上皮细胞或气管黏膜吸收。(4)经皮吸收: 局部给药, 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取决于用药的面积、药物的脂溶性及皮肤受损情况。【影响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收,而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药物吸收与排泄的规律是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2)药物的剂型 药物制剂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影响药物的吸收。(3)首过(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胃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失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消除或首关效应。 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都具有明显的首过消除。 掌握受过消除的意义: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不能采取口服给药。(4)吸收环境 主要涉及胃肠内容物、胃肠液酸碱度、胃肠蠕动和排空、血流量等。2.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运至机体各组织的过程。(2)影响因素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进入血液后,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药物则称为游离型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即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 机体特殊屏障1)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细胞三种屏障的总称。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血脑屏障的物质基础与其他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相比,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内皮细胞之间无间隙,彼此重叠覆盖,连接紧密。表面又被星形胶质细胞所包围,比一般的毛细血管壁多了一层胶质细胞。血脑屏障是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只有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才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2)胎盘屏障-形同虚设!概念:由胎盘将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特点: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的差别,几乎所有药物均可通过,无屏障作用。仅快慢和程度不同。意义:凡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孕妇应禁用或慎用。3) 血眼屏障是血液与视网膜,血液与房水,血液与玻璃体屏障的总称。脂溶性药物及分子量小于 100 的水溶性药物易于通过血眼屏障。一般全身给药,在眼内难以达到有效浓度,往往采用局部滴眼和眼周给药。3.药物的代谢药物进入机体后,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称为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1)代谢过程药物代谢过程分为 2 个时相,I 相:包括氧化、还原、水解,使药物分子结构中引入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相:为结合反应,将药物分子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葡萄糖醛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等,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的结合物排出体外。(2)肝药酶: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 酶系肝药酶,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酶诱导剂:能使酶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能诱导 P450 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减弱。 酶抑制剂:能使酶活性减弱的药物。如氯霉素、别嘌醇、酮康唑、异烟肼、西咪替丁、吩噻嗪类等药物能抑制P450 酶的活性,降低其他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增强。药酶诱导剂-药物效应减弱药酶抑制剂-药物效应增强4.药物排泄:血液中的药物或代谢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1)肾脏排泄:主要排泄途径。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三种方式排泄。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或酸化尿液则使碱性药物在尿中离子化,加速其排泄,这是药物中毒常用的解毒方法。(2)胆汁排泄:某些药物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后,部分药物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重吸收,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意义:使药物排泄减慢,维持时间延长。(3)乳汁排泄:乳汁 pH 略低于血浆,因此吗啡、阿托品等弱碱性药物可自乳汁排泄,可以影响乳婴。(4)肺排泄: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如用乙醇检测仪检测呼气中的乙醇含量,用以诊断酒后驾车的快速简便的方法。(5)唾液、汗液及粪便的排泄。二、药动学参数难点。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给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得到反映血药浓度动态变化曲线,称浓度-时间曲线(c-t 曲线)。血药浓度峰值(高值),称为峰浓度;达到峰值需要时间,称为峰时间。由 c-t 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即 AUC。其是血药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积分值,反映一段时间内,吸收到血中的相对累积量。2.半衰期(t1/2)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及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是临床上确定给药间隔长短的重要参数之一。一般要经过 56 t1/2 达到稳态血浓度,停药后也要经 56 t1/2 基本消除。 【为什么?】3.清除率(Cl) 单位时间内,多少体积血浆中药物从体内被清除。Cl 是各器官消除率的总和。4.生物利用度 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制剂优劣的重要参数。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指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与给药量的分数,主要采用非血管途径给药 的 AUC 与其静脉注射的AUC 比较。(AUC曲线下面积)。【相对生物利用度】是指一种受试制剂与已知的参比制剂的吸收程度的比较。主要用于比较同种药物的两种制剂的吸收情况:5.表观分布容积(Vd)了解。是指体内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分布所需要体液的总容积。其本身不代表真正的容积,只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无直接的生理学意义。6.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经多次给药后,血药浓度出现有规律的波动,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血药浓度递增速率逐渐减慢,当给药量等于消除量时,血药浓度呈锯齿状波动,直到稳态浓度又称坪浓度。 一般药物要经 56 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浓度。 为什么? 【见右图】最佳选择题:41.有关药物吸收的错误描述是A.药物吸收指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吸收增多D.舌下或直肠给药吸收少,起效慢E.非脂溶性的药物皮肤给药不易吸收2.弱碱性药物A.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B.在胃中易于吸收C.酸化尿液时易被重吸收D.在酸性环境中易跨膜转运E.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配伍选择题: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首过消除D.肝肠循环E.易化扩散3.药物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可经小肠被重吸收4.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在进入体循环之前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多项选择题5.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药物理化性质B.体液 PH 值C.血脑屏障D.胎盘屏障E.血浆蛋白结合率【1.D 2.A 3.D 4.C 5.ABCDE】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对因治疗:用于消除致病因素的治疗。用药目的用来消除致病因素。如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原微生物。2.对症治疗: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的治疗。用药目的改善患者症状。如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3.药物不良反应【重要考点!容易混淆。】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1)副作用(副反应)概念: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的反应。副作用是药物固有又可预知的作用,是药物作用广泛,选择性低造成的,一般反应轻微,而且随着治疗目的不同可以发生转化。(2)毒性反应概念: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机体的反应。一般较为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根据发生快慢分为: 急性毒性反应:因剂量过大用药后立即发生,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等系统功能。 慢性毒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站防汛知识培训心得课件
- 电磁兼容EM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本科护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高中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 北航研究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000-2016致密定形耐火制品 透气度试验方法》
- 电焊基础培训知识课件
- 电焊初级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廉洁从业》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 综合性文稿写作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国际组织课件
- 种子全程质量管理制度
- 滴定管使用课件
- 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教程C语言版ppt课件(完整版)
- 公司金融课件(完整版)
- 公司员工薪资审批表
- 高处作业审批表
- 太湖综合整工程生态清淤取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