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1.doc_第1页
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1.doc_第2页
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1.doc_第3页
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研报告摘要:如今,“富二代”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无论是批驳抑或褒扬,都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可在近日召开的重庆“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更多的开始关注“贫二代”,他们纷纷提出议案提案,要求社会正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能让离乡背井的农民工们一代代“贫”下去。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称谓,特别是二代农民工,一个不容忽视存在。准确把握农民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二代农民工 生存状况 合川 教育正文:一、研究项目:重庆市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现状二、调查时间:2011年1月25日2月3日三、调查人员:龙石镇政府调研组及社会志愿者调研团队四、研究目的:(1)通过对大足县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挖掘造成农民工当前现状的根源,结合当地民情政策寻求改善方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五、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 (2)个案访谈六、调查背景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为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我小组积极响应镇委镇政府的号召,对龙石镇的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本次社会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并广泛吸收各类文献整理形成此报告。力求通过了解当地发展现状、加大宣传,帮助当地农民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早日走上富裕之路。七、调查结果与分析龙石镇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在龙石镇政府党委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龙石镇政府调研组社会志愿者调研团,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调查了326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涉及到的行业有餐饮业、建筑业、零售服务业、娱乐业、机械加工制造业、文印业、物管服务业、其它行业等。数据表明,龙石镇农民工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年富力强,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属于第二代农民工。 本课题组的调查统计表明,尽管龙石镇第二代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好于其父辈,但其工作生活境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彻底改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现状:收入低支出大: 目前,龙石镇的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和环卫、餐饮等服务行业,多数农民工以租房为主,70%以上的农民工经济拮据,生活开销困难,生活维持在温饱水平。 从月收入情况看:收入在15003000元的,只占7.7%。主要是一些技术工人、管理者、厨师和从事娱乐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奖金和业务提成以及其它额外经济收入。(二)工作现状:付出多回报少: 调查发现,农民工长年累月的劳动,少有双休日和节假日。有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长达70余小时,有的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左右,其中,有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龙石镇农民工大多从事建筑施工、化工原料、机械制造、搬运和清洁等“苦、脏、累、差、险”的职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条件较差。他们在工作中比较容易患上职业病,个别行业的农民工为了拼命挣钱,体力严重透支,积劳成疾。从工作时间看: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的有207人,占63.5%;10小时的43人,占13.2%;10小时以上的76人,占23.3%。表明我们绝大多数用工单位能遵守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但在中低档餐厅或其它一些服务行业,工作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龙石镇有相当多的用工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大多用工单位不愿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被调查的326名农民工中,无一人填写了用工单位为自己交纳了失业养老保险。由于没有购买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部分农民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工作补偿,近90%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 从伤亡事故看:事实上,农民工是“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自经济稍差或交通不便的山区,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差,而且不少农民工从事的是风险最大、危险最多的职业,工作事故多。 (三)教育现状:学历低技能差: 从接受教育的情况看:被调查的326名农民工中,小学35人,占10.7%;初中247人,占75.8%;中专及高中32人,占9.8%;大专9人,占2.8%;本科3人,占0.9%。这种文化境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意味着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具有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本领,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低技术导致低收入,而低收入反过来又制约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此恶性循环,使农民工难以摆脱困境。从文化娱乐休闲方式看:被调查的326人中,看书学习的仅仅只有13人,打麻将斗地主的218人,看录像片的43人,在网吧上网聊天的33人,和朋友喝茶聊天或看看电视的81人,其它的37人。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境况可以用单调、无聊和无奈来形容。看电视、睡觉是民工最普遍的休闲方式,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单调。(四)社会现状:理解少歧视多: 据调查采集的数据显示,在龙石镇的农民工普遍感到其社会境遇、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与龙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较大反差,没有切身感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表现出悲观和失望的情绪在上升,仇富的心态在加剧。特别是80后或90后出生的进城农民工,不满现状而又无技可施,他们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回乡务农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基本的农业生产技巧,走进城市生活又无一技之长和服务本领,他们实际成为了一种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边缘人。从就业方式看:他们像一群没有爹娘的流浪儿。被调查的326名农民工中,其职业的获得途径是:职介所介绍的39人,占12%;人才市场推荐的10人,占3.1%;亲友介绍的117人,占35.9%;自己找的160人,49%。此数据表明龙石镇组织农民工就业的渠道还有待加强。 农民工现状的形成原因:(一)客观原因 1、偏见等错误观念的存在。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农村人”与“城市人”不只是地理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城里有些人在自我优越感的驱使下,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民工。有些人在内心深处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与人格的差异联系在了一起,视农民工为“二等公民”。此外,其他一些错误观念的流行,更使农民工的处境雪上加霜。如“民工抢了城里人饭碗”、“民工潮是盲目无序的”等社会流行语,在贬抑农民工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隔阂。 2、政策性、制度性歧视的存在。观念上偏见,必然导致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工资待遇、用工规范等方面的制度缺失或滞后。 在农民工所遭受的各种歧视中,就业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歧视,是最具实质性的。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农民工目前仍面对着多方面的歧视。 (二)主观原因 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直接相关。对于农民工来说,要融入城市生活,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障碍,就是自身素质不高。大多农民工的文化技能水平较差,没有接受岗前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个别的还有违法犯罪现象,成为破坏城市形象的不安全因素。第一代进城务工农民,基本上只停留在能够养家糊口的水平上,他们的终极目的,仅仅只是挣点钱回乡。而现在的农民工的终极目标是能够融入城市生活,最终成为城市的一员。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明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小农意识的农村情结让农民工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和方式,而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更使得农民工对处于技术进步中的城市感到手足无措。与此同时,为了寻找心灵慰藉,农民工又自设了社会交往圈,寻找同质文化,寻找“都市里的老乡”。由此也更进一步扩大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关于龙石镇二代农民工现状的思考: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突出问题的对策思路: 随着我国保障农民工政策的施行与完善,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更多的农民将会有序地转化为城镇居民。必须不断跟进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通过改善大环境,有效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消除其后顾之忧。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把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口,为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我们认为,只有从机制体制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